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寻找“大漏地”(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寻找“大漏地”(散文)


作者:哲理 布衣,25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9发表时间:2020-08-06 14:32:39

读小学的时候,“大漏地”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小时候在“天主坑”听村里的老人说,在远古的时候,国家派来地理勘察人员,划定边界,定下归属。一天,他们来到大漏地这里,被这里长长的海岸线上的一片大草原惊呆了,由于长途跋涉和劳累,陶醉在美丽的风景中,吹着海风,躺在草地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个个精神抖擞,背起行囊,接着出发继续勘察。等回到官府时才发现,这个地方没有标注和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大漏地”因此而得名。自古以来,“大漏地”都不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直接由国家管辖。也正是这样,这里只有方圆几十里的广袤草原,没有人烟。在解放初期,麻风盛行,而且,麻风病传染性非常强,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决定,在没有人烟的“大漏地”建起了一座“麻风医院”,专门收治麻风病人。大人们也时常告诫小孩,不要去“大漏地”,以免招得麻风病。以至于后来当地还流行一句俗语,谁家孩子不听话,就说“我把你送去大漏地!”来吓唬小孩。
   读小学时的我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喜欢探险、冒险和刨根问底,对“大漏地”充满好奇,它深深地吸引着我。大人们描绘的“大漏地”是一个那么美丽的地方,但又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怎么才能找机会去看看呢?这个问号一直困扰着我,想了一段时间,终于想出了一个鬼点子:大漏地放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还是集体所有制,所有水牛、黄牛都归生产队统一喂养和使用,所以,南方地区乡村里,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高大的牛棚。这里的牛棚很有个性,也特别美。牛棚用花岗岩石柱做立柱,放上长木横条,然后,一层一层铺放稻草,足足有十几米高,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金色的大面包,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样做的好处很多。牛群集中管理,一目了然,有时候牛儿挣脱缰绳跑路,一早起床,就会知道那一头牛跑了;重要的是牛粪易于集中收集粪化,形成肥料;大牛棚比较卫生,不至于牛群跑来跑去,到处拉下粪便,影响村容。
   放牛的差事由村民轮流负责,一户三天。“天主坑”村里有水牛、黄牛三十几头,一般人家里面都是由小孩负责放牧。我的寻找“大漏地”就从这里开始了。
   我的死党黄立新,这个周末轮到他家放牛,于是,我和他合计好,周六一早出发,前往大漏地放牛。早上匆匆准备了一些红薯和花生,带上一个绿色行军壶的开水,临走时还带上了我刚做好的笛子。
   大漏地在村子的正西面,离天主坑直线距离只有七八里路,但是,要沿着乡间小道前往,最少也要走十多里路。周六一大清早,我悄悄地潜伏在在村头,等着小伙伴黄立新赶牛和我汇合,左顾右盼,焦急万分,深怕计划被发现,被大人阻止无法前行。很快,牛群三五成群、浪浪荡荡地走过来了。我赶紧骑上领头的那头大水牛,用树梢扬鞭,匆匆走出村口。牛群有一个习惯,只要领头的牛在前面走,其他牛就会跟成一排行走,我们两个一前一后,小伙伴在后头负责,不给牛群跑散,责任比我重大,我只管带路不用操心,于是,我拿出笛子,吹起了那时流行的一首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现在想起,这放牛的景象就是活生里的“牧童短笛”啊。
   这一路我们要走过平岭、大坪嚢、老村、洗脚潭,茅地坑、邓屋才能到达目的地:大漏地。经过一个多钟头的长途跋涉,“大漏地”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大人们描绘的画面果然如实,这是一个美丽的天堂,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这里方圆几十里,草场一个接一个,广阔无垠,树木很少,没有人烟,偶尔有几棵大树星星点点站立在草原中,肥沃的土地绿草青青;时而平坦如镜,时而爬坡越岭,茂密的草丛一坡接一坡,不断延伸到天边;清晨的草场,晴空万里,天空浩瀚看不到顶,彩云朵朵高挂在蓝天,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远处的海风阵阵吹来,一路的辛苦顿感消失;在这纯净的空间里,我不由自主的把衣服脱得精光,自由地奔跑在草原上,风儿扬起我的长发,为我把赶路的汗水擦干;青草抚摸着我的脚丫,我兴奋的蹦蹦跳跳,打起了空翻,柔软的草毯比舞台感觉好千万倍,我不停的舞蹈,不停的歌唱,歌声穿越天籁,直指蓝天,突然感觉,我也是一个唱歌的料子;可能是我的引领,牛儿也跟着蹦跳起来,在我身旁“哞哞”高叫,围着看我光腚的屁股,点头直笑;一阵疯狂过后,我顺势躺在草地上,任青草紧贴我的脸庞,大口吸吮着清新空气,好像躺在母亲的怀抱里,那么舒坦,那么安逸。
   不知不觉,随着牛群前行,忽然,草场上出现一排排整齐的、洁白的平房,猛然间想起,那可能就是麻风医院。一定神,看见了大门上的红十字,心里顿觉明白,于是,我们绕道穿行,向着大海方向进发。
   走着走着,正前方的草原尽头是一片茂密的马尾松林,我们明白,马尾松林的那一边就是大海!一阵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这时,时间快到正午,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高温下牛儿也伸出舌头散热,我不断地扬鞭催促,赶紧进入密林避暑。
   一进入茂密的松林,迎面凉风徐徐,沁人心扉,刚刚冒烟的脑袋顿感消失,牛儿也放慢了脚步,慢慢悠悠的走在密林深处。肥大的斑鸠时不时在头上“咕咕”欢叫,白鹭在松林上面盘旋起舞,喜鹊也在欢乐的歌唱,它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时不时,牛儿也报以“哞哞”的回应,寂静的深林顿时热闹了起来。
   大漏地正西面是大海。穿过这一里多的马尾松林,我看见笔直的海岸线没有尽头,潮水正起,微风泛起波浪,一排排、一波波欢快的扑到岸边。我们赶紧把牛群拴在马尾松树下,跳入海水中尽情畅游;又是一种美妙的感受,躺在海水中,海浪就像神奇的按摩师,一遍一遍搓揉着我疲惫的身体,舒服得像神仙一样。大海的儿子,个个都是水上蛟龙,我们一会潜到水底摸螺抓虾;一会劈波斩浪游向大海深处;一会冲上沙滩奔跑兜风;一会在红树林里抓土打泥仗。半天的辛苦跋涉,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们俩个都玩疯了,不知过了多久,抬头一看,一个小男孩,正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俩被吓了一跳,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怎么会有一个小孩呢?我们赶紧上前打量,小男孩约四五岁,长得非常可爱,圆圆的脑袋理着个小寸头,黑黑的皮肤下,两个眼睛显得特别明亮有神,我们上前问小孩,他是哪里的,家在哪里?小孩往马尾松林深处指了指,我顺势看去,密林深处有一栋低矮的红土瓦房。这样的画面,很像一幅油画,碧绿的树林里,藏着一栋红墙黑瓦的尖顶小房,简直太美了。为探个究竟,我们小心翼翼地、心里嘀咕着,一起送小孩回家。
   不一会,我们走到了房子跟前,只见房前屋后,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地板用红土冲得平整发亮,斜着往外缓慢延伸。只听得小孩往屋里喊了一声妈妈,一个漂亮的少妇笑盈盈的迎了出来,女人眉清目秀,丰乳肥臀,中等身材,小孩一个劲地往母亲的身上扑了过去,母亲用力抱起了小孩,这个动作把我俩吓了一跳,赶紧往后退了几步!原来女人的双手没了十指,我立刻明白,这是一个麻风病人。我们正要拔腿逃跑,只听见女人对我们说:“小孩别跑,我的病已经好了,不传染的。”我们停了下来,听着小孩母亲的诉说……
   原来小孩的父母是一对麻风病人,几年前送到这里的麻风病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两人产生了感情,经过医院一年的精心治疗,麻风病很快被治好。两人经过深思熟虑,共同决定留在大漏地,结婚生子。其实,他们留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医护人员对她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医治,深深地打动他们,决定留下来给医院做义工,帮助更多的麻风病人;二是这里世外桃源的美丽风景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最后,他们留下的申请得到了医院的批准,于是,就有了这一家三口和这密林深处的红土瓦房。
   中午时分,男主人从医院做义工回来。这是一个高大的壮汉,约三十几岁,浓眉黑眼,长得憨厚老实,麻风病夺去了他的一双手掌。如果不是因病变成这样,他会是农村里一个很好的劳动力。这时,小孩和女人跑出门迎接丈夫的归来,一家三口围成一团,相互拥抱着,亲吻着,这一幕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充满爱心的家庭啊!好生让人羡慕。
   时间过的好快啊,一晃就过了大半天,主人要留我们吃午饭,我们不敢,匆忙向这一家人挥手告别。赶回海边,牛群正躺在地上休息,等着我们的归来。我们吃过早上带来的午饭,走上了回家的路。
   我继续骑上那头领路的大水牛,吆喝着像一个凯旋的战士,形象高大无比。这时,我拿起了笛子,吹起那支《歌唱二小放牛郎》,笛声在马尾松林里飘荡,飘向那密林深处的红土瓦房,那一家三口,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听到我的悠扬笛声,迎着我们归去的方向跑过来,再一次向我们挥手告别,久久不愿离去,看着这么和睦的一家,一股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泪水情不自禁地流淌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朦胧的双眼还依稀看见三个小点在晃动……
   跑了一天,又喜又乐,可能是太累了,快到家的时候,我趴在行走的牛背上,像个摇篮,竟然打盹睡着了。一天下来,我们两个晒得像跳大绳的大仙,一身通红发亮,两人定神四目相看,慢慢抬起手来,指着对方,发出欢乐的笑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共产党领导的全民卫生运动取得辉煌成就,麻风绝迹!麻风院从此撤销,大漏地划归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官井乡管辖,大漏地经历千百年的风雨漂泊,终于有了娘家,回归地方政府管辖。如今,那里已车水马龙,成为养殖大蚝和水产基地,过去没有人烟的旧模样不再存在,从此大漏地不再是“大漏地”。
  

共 37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村子正西面的大漏地,对于幼年的作者来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依附与它的神秘故事,足以吸引作者想方设法去探寻。和小伙伴放牛是绝佳的时机,他自然没有放过。这次探寻的所遇所见,被作者细腻立体的文字呈现,引领着读者一起走入,会有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尤其偶然遇到的那一家人,健康可爱的小男孩,还有他曾身患麻风病的父母,以及那个印象中极为恐怖的麻风院,带给他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这里的神秘被赋予了新的色彩。归来时的一曲笛声,带给了那一家人幸福,也将温馨幸福的标签,永远插在大漏地上。此时的大漏地,已然变了新颜。寻找大漏地的经历,成为一生都会铭记的美好。作者此文呈现时光中的神秘过往,文字质朴温情,当属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0-08-06 14:33:15
  感谢老师支持流年,祝福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哲理        2020-08-06 15:56:31
  谢谢老师的赏识指导!创作愉快!再一次感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