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随笔)

精品 【山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随笔)


作者:零零零 白丁,2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0发表时间:2020-08-09 14:14:13
摘要:在B站查找一些慕课资源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场讲座的链接。瞥见主讲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数学老师——宋浩老师,再联想到自己已是许久不曾听过讲座了,便点了进去。不成想这一点,便是收获满满,感慨良多。


   今天在B站查找一些慕课资源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场讲座的链接。瞥见主讲人是我很喜欢的数学老师——宋浩老师,再联想到自己已是许久不曾听过讲座了,便点了进去。不成想这一点,便是收获满满,感慨良多。看完讲座后,老师的许多话,以及他展示的许多幻灯片,都久久地在脑海里回荡。夜深人静时,再回味起来,便不觉地想要将老师讲座里的一些点提出来反刍一番。
  
   一、关于标题
   老师此次讲座所用的标题,正是本文的题目——《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其实光是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已经是感慨良多。因为这是我读高三时班级冲刺高考的口号。再见到它,我的脑海中还是会不觉地浮现出那大红布条挂在门楣随风轻飘,午后的教室里充满汗臭与书香的种种情景。
   时光清浅,这题目已是网络上所谓文艺青年快要感慨到烂掉的东西。但是回不去的从前,确确实实是值得用一生去慢慢回味的曾经。我是个感性的人,总是会放任外物不时拨动回忆的琴弦,而后自己再贴近了去倾听那悦耳的器音。
   我的回忆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样的道理,应该能推广到每一个人吧。
  
   二,关于起点
   是的,正如宋老师所说,我早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被老师如此忽悠过:“大学很舒服的,一进去至少得胖十斤。那有的课一个星期就一节,你上不上根本没人管你。”
   而今回想起这样的一些话,自然是只能当作笑话看待。我很同意宋老师的看法——本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起点。对于刚刚升入大一的我而言,属于我的真正的“求学历程”才不过刚刚开始。
   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若是将基础教育称作真正的“做学问”,我实在是不敢恭维。讲白了,“绝大多数”的地区,小初高的目标还是考试,而非真正的学习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
   既然已经谈及教育,我就不免联想起宋老师在说起证书的重要性时所说的“考试也是一种能力”的论段。首先,我同意老师的看法。我承认能应付过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但是这样的一种能力不过是短时间内的,而不是一种真正能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之路的能力。
   我依旧坚持认为,考试只应该是一种手段,而不应该是一副完整的评价体系,更不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我们之所以学习,或为进一步的研究,或为将来的应用,或为单纯的精神享受。但绝不应该只是为了应付一场考试。能应付下一场考试,足以说明你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慢慢变成了“仅为考试而学习”。我想这样的风气完全就是吃人的风气。不应该。
   走过了小初高,到了大学,情况就有“些微”的不同了。大学的图书馆就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绝大部分的人类文明遗产都是能在网络上寻找到相关的资料的。再加上大学期间大部分专业的课程安排的并不紧凑,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拥有大把的时间去在知识与想象的海洋里弄潮破浪。换言之,在大学,只要你有心,一切都是可能的。
   所以,我很同意宋老师的观点。本科期间,不过是我们真正求学的开始。
   但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状是,我身边的绝大多数同学,进入大学,就像是进入了学业暮年,开始进入了“疲软期”。他们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世界很无聊。他们所做的,就只是眼巴巴地看着时间流逝,也不觉可惜。
   这是一群站在起点的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吗?
   我想,这样的现象的成因有很多。社会阶级的固化,贫富的世袭,机会的渺茫……都是归根到底,解决这样问题的一个要素就是我们这些大学生,要拾起青春的激情。
   马云曾在讲演中提到过:“Weareatthebesttimeinourcentury.Thebestaccessyouhaveisthatyouareyoung.”
   古往今来的才子佳人们,对青春的歌颂数不胜数。在我看来,青春时代的最美之处,就是年轻人们充沛的激情。我非常认同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的看法。他说,任何伟人,他的一生都是充满激情的。只有充满激情,才可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改变了世界的大家,都是在年轻时做出了巨大的突破了。因为年轻,正是他们最富激情的时候。
   而身处大一的我,正是站在这改变世界的起点上。
  
   三,关于“读书”
   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他认为人生最美的十年,在18到28岁之间。而这最美的十年,一定要用来读书。
   这又是引起了我的共鸣的观点。但是宋老师所谓的“读书”不过是涉及到了学习科学文化,不免显得有些片面。
   上文中我提到了青春的激情。我想,在青春时代,我们就应该把激情投放到那些对我们自己,对整个社会都是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读书,或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如果你喜欢运动,梦想成为下一个乔丹接班人,那么就去球场挥洒汗水吧;如果你喜欢音乐,梦想成为下一个巴赫,那么就去键盘上挥洒汗水吧;如果你喜欢文学,梦想成为下一个托尔斯泰,那么就在笔尖挥洒汗水吧。
   最美的年纪,就应该用来追逐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只看辍学捡可乐瓶的乔布斯,你可能不会相信这家伙后来成立了一家了不起的公司,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品味;只看经常发呆神游的爱因斯坦,你可能不会相信这家伙后来提出了一套惊天理论,彻底地改变了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只看见自由无用的列侬,你可能不会相信这家伙后来组建了一只虫子乐队,用音乐抚愈了几代人的伤痛。
   他们是怎们做到这些的呢?我想,他们无一例外地将自己青春的激情献给了自己憧憬的事业,并且乐此不疲。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
   但是话说回来,我觉得,不论你的梦想为何,在有时间的时候多“狭隘”地读一点好书,绝对不是坏事。看吧,我又回到宋老师的观点里去了。
  
   四,关于,未名湖畔
   从宋老师的讲座中不难感受到,他本科时期的室友,研究生舍友,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个人也都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但是,我还是想和宋老师一样发问:
   为什么北大的学生能欣赏未名湖的美景?而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不可以?
   宋老师说,这是因为我们在高考的时候败给了那些考入了北大的同学。
   这样的回答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还因为未名湖,只有一个。而中国的在读大学生,数不胜数。
   科学的大厦是如何建成的呢?基本都是从几个很基本的点开始,而后逐渐向上繁衍生花。几何原本,牛顿力学,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我总是很形象地把科学比喻成一座倒立的金字塔。
   与之不同,人类社会阶级的组分向来都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矗立的金字塔——塔尖永远只属于少数“精英”。
   我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的大学生曾回过头来反思高考制度。在经历了高考的我看来,高考的潜台词不是机会,不是公平,而是“三六九等”。
   安徽省2019年高考试卷的总分是750分(文理科皆如此)。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定当年安徽省考生们无一例外地都考出了750的成绩,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未名湖畔嬉戏学习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未名湖只有一个。它容不下五十多万的考生一同涌入。
   所以,就算是大家都考了满分,安徽省教育厅也还是一定会出台一系列的条文政策,来将大家划分成三六九等——或是依据会考成绩,或是依据其他。但是请放心,他们一定会找到能将大家划分的明明白白的标尺。
   所以,到这儿,你就可以窥见高考的本质了。
   再往下深究,高考不过就是社会显现的一部分,它的游戏规则,其实也就是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宋老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中科院读博,在那里他惊叹着两院院士的待遇。
   北大的学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得以在未名湖畔享受风景。
   盖茨凭借自己的努力成立微软,坐上了富豪的宝座。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些人所得到的,远比他们对社会贡献的要少得多。所以,他们的一切都是应得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把两院院士的府邸拆除,去给拉美贫民建房的想法是天真可爱但不可行的。
   而我所想问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一定要如此呢?
   资源有限,人生而不同……这些都是原因。
   于是我就想再问:我们年轻一代,能不能把社会建设的更美好呢?不能让拉美的贫民过上两院院士的生活,那能不能实现当巴黎举行时装走秀的时候,非洲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吃上饭,读点书呢?
   我虽不是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的大牛,但这些问题确是我疑惑且想要身体力行地去解答的。我在这里的观点或许尚不成熟,但若是能引起诸君一丝思考,那便足以。当千万人一同思考同一个问题时,总会有答案的。
  
   五,关于努力
   宋浩老师说,他2019年的最大目标就是十一点半之前睡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超过六个半小时。而后,他还说了诸多自己的亲身经历。不论是考研后过于疲惫以至于直接晕倒,打翻了水炉子浇了一身温水;还是赶博士论文时三天只睡了六个小时,都只为了说明他的观点:表面的光鲜都是背后的努力换来的。
   近几年网络上火起来的有一个考研名师——张雪峰老师。我记得他在一次采访时如是说道:“谁愿意学习,有病啊?谁愿意考研,有病啊?那不都是形势所逼的吗?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崇尚“努力勤奋”的民族。从小到大,我所听过的老师、家长们的关于勤奋的重要性的叨叨揭发难书。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跟我相仿的经历。但是我们所听到的例证都是怎样的呢?今有牛顿搞研究可以搞到忘记吃饭,古有《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包括宋老师所说的种种,皆如此类。换做小时候,我还会觉得这样的人很厉害。但是在今天,我只会怀疑这样吹捧“畸形的努力”是不是一种正确。像牛顿那样忘我的时刻,我有过;想宋濂那样贫困的时刻,我有过;像宋老师那样直接晕倒,我也有过。我唯一不曾有过的经历便是三天只睡六小时。
   但是,牛顿不是顿顿饭不吃的,我相信他达到那样忘我的境界的次数还是可数的;宋濂苦苦求学不是值得学习的,那是社会还不够发达的体现;而我直接晕倒,也不过是因为初三冲刺的时候有一次没吃早饭犯了低血糖而已。
   所以,贫困不是拿来“说了又说”的资本,努力也不应该是畸形的。可是我们的教育完全夸大了努力的本质,恨不得叫我们的孩子都不吃不睡,天天头悬梁锥刺股。
   我从没说过努力无用,但是我觉得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健康的,高效的努力。
   为了赶博士论文而不睡,那只会是生活的暂态。生活的常态应该是吃饱喝足,而后好好地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上。因为我们努力的根本,也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类的一切行为准则,也都理应出于此。毕竟,生命不是拿来奋斗的,而是拿来“享受”的。
   但是你看吧,正如张雪峰老师所言,现在,大家都将努力当成了一种“遭罪”。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努力就一定要如同苦行僧那样苦逼呢?这难道不是一种认知大错吗?
  
   六,关于回报
   宋老师说,在见到阿尔卑斯山脉的时候,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更震撼他的,是他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这样一件事实。于是他肯定了:努力是真的会有收获的。那丰收的喜悦,总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悄悄地降临到你的生命里。
   其实,我也曾有过恬不知耻地幻想。我曾幻想能在万人演唱会上弹琴唱歌,我曾幻想自己能发现超越时代的超级理论解释宇宙的前世今生……但是,当我在梦中实现这一切的时候,其实我是感觉不到原以为的快乐和满足的。因为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些,那么我必定已经走过了一段漫远的长路。而在这一路上,我所领略到的风光,早就已经足够我消受尽享了。
   所以,在我看来,其实世间没有所谓回报,只有一切的水到渠成。
   好好上路,即使没有达到最终的重点,也无愧于内心。这才是真正的大快乐,大满足。
   最后,诸君若是能够偶得闲暇,不妨去看一看宋浩老师的这场讲座。我想,你若是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必然会有些许收获。你若还是个生命体验丰富的人,那么在本文不曾提及的一些论调里(例如“女生是不需要追的”),相信你还能产生深刻的共鸣。
   与君共勉。
  

共 48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是零零零老师的一篇说理杂文。他偶然看到了喜欢的数学老师宋浩的一个讲座,听完后写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对当前教育、高考、读书、金字塔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妨静下心来,听他细说。首先,中国的基础教育,其实成为一种应试教育,而不是做学问。大学才是做学问的基础教育;作者非常赞同宋浩老师的观点:“本科期间,不过是我们真正求学的开始。”而很多大学生进了大学,就像进入了学业暮年;其次,读书,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一味追求科学文化。最美的年纪,就应该用来追逐最不能实现的梦想;第三,中国只有一个未名湖,即使全国所有的高考生,都很努力,即使所有的考生都考出750分的成绩,也不可能全部被北大录取。金字塔尖永远只属于少数“精英”;第四,倡导青年追求健康的,高效的努力。为了赶博士论文而不睡,那只会是生活的暂态。生活的常态应该是吃饱喝足,而后好好地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上。因为我们努力的根本,也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类的一切行为准则,也都理应出于此。毕竟,生命不是拿来奋斗的,而是拿来“享受”的。第五,其实世间没有所谓回报,只有一切的水到渠成。好好上路,即使没有达到最终的重点,也无愧于内心。这才是真正的大快乐,大满足;若是能够偶得闲暇,不妨去看一看宋浩老师的这场讲座。“我”想,你若是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必然会有些许收获。这篇说理散文,观点新颖,立足于高段位,高科技人才的角度思考,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力荐赏读!(编辑:极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81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08-09 14:15:08
  感谢零零零老师赐稿山河如画!(=_=)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08-09 14:16:20
  您的作品观点新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切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_=)
极冰
3 楼        文友:极冰        2020-08-09 14:17:52
  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有思考的空间和促进意义。(=_=)
极冰
4 楼        文友:极冰        2020-08-09 14:22:10
  对大学生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希望更多的人,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做自己。您倡导青年应该追求健康的,高效的努力。我极极以为然。为您这种曲高和寡的行为点赞!(=_=)
极冰
回复4 楼        文友:零零零        2020-08-09 22:43:34
  谢谢
5 楼        文友:洪涛        2020-08-11 12:38:45
  后生可畏,独到见解,一针见血,前途光明。河山梧桐,栖引彩凤,纳贤招才,景色如画。
回复5 楼        文友:零零零        2020-08-11 18:36:57
  谢谢洪涛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