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维多摩的萤火奇观(散文)

精品 【菊韵】维多摩的萤火奇观(散文)


作者:修成国 童生,94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61发表时间:2020-08-11 16:31:59

每逢盛夏时节的夜晚,在我国无论北方或南方的农村田野里,人们都会看到有一种身体能发出绿色光亮的小虫子在飞舞。那光亮不那么明显,更谈不上耀眼,但是却像一盏盏微型的小灯笼,像一颗颗小小的流星,常常惹得小孩儿们甚至包括一些好奇心很强的大人们,奔跑着,追逐着,有时还真的就能捉住它。这种能发光的小虫子,就是人们常说的萤火虫。因为它的身体能发光,尽管是极其微弱的,便赢来了诗人们、作家们的歌颂和赞叹,文人们于是号召人们应该像萤火虫那样,哪怕能为人们在黑夜里带来一点点光明……多么有趣而又富有哲理啊!
   及至到上学以后,又听到老师在鼓励大家刻苦学习时,讲到了,“囊萤映雪”的故事。其中“囊萤”即是讲的晋朝车胤小时候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没钱买油点灯,于是便在夏天晚上,用白布缝个口袋,将捉到的几十只萤火虫装在里边,靠萤火虫发出的极其微弱的光亮照着读书。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孩子们都对车胤刻苦攻读精神所激励,同时,也对小小的萤火虫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
   然而,如果你来到大洋洲岛国新西兰罗托鲁阿市的维多摩萤火虫洞,便会为这小小的昆虫创造的自然界奇景而惊叹。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么微不足道的小东西,竟会在一个黑暗的水洞中,营造出一个满天星斗般类似银河系的景观来。
   那是2月末的一个上午,我们驱车前往新西兰北岛中部城市罗托鲁阿,接着又来到了名为维多摩的萤火虫洞。那是一个不大的钟乳石洞,负责解说平小姐原籍是中国北京人,她先是领着我们在洞内边爬上爬下,边讲解着。大概是怕我们提出非议,她一边讲解一边说,这个洞和我们国内广西、贵州的溶洞简直没法比了,我们那些溶洞在世界上都数得上,相比之下,这个洞就有点拿不出手了。她虽然已经来新西兰11年了,并已加入了新西兰国籍,但每每谈到自己的祖籍地,还是有一种敬重之情。然而,她话音一转,又带着夸耀的口吻说:“这个洞真正令人叫奇的不是溶洞和钟乳石,而是萤火虫,现在我就带领大家去参观。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虫子,这可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呢。”人们听了后,多少有些半信半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景致,还世界第七?
   大家很快来到了萤火虫洞门口,这是和钟乳石洞相连的一个小洞,从外面看去,里边漆黑一团,没有一点光亮。洞高约七八米左右,宽约十来米,长约四五十米,均呈不规则形。游人从洞的这端排队等候上船,每船20人左右。上船前,平小姐认真而严肃的给大家讲解了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即四不准:不准拍照、不准摄像、不准吸烟、不准大声说话。当人们问及为什么时,她说,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动物世界,它们是在绝对的黑暗和静默中才保持了这种奇观的,如果又是灯光闪耀,又是烟薰火燎,又是吵闹喧哗,这个景观会很快被破坏掉的。大家听了都信服地点着头,并把背着的照相机、摄像机都收进了随身的包中。那位身挎三台照相机的摄影师老孙也只好望洞兴叹了。于是大家陆续上船坐好,果然,大家看到,那船也无舵无桨,更无机器做为动力,而是以人力为动力的。细看才知道,管理部门在洞中拦上一道粗粗的绳索,撑船人用双手扯动固定的绳索,带动一船人向着洞的另一端缓慢移动,虽然一艘船接一艘船地这样往返,竟然一点响动也没有。
   小船缓缓进入洞内,随着洞口射入光线的减弱,洞里便暗了下来,这时,便看见了在七八米高的洞顶上,出现了一片片萤火虫发出的光亮,似夏季夜空里的繁星,亮晶晶的,着实惹人可看。那些萤火虫组成的形状很不规则,有的是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形成一片片白光,映照的洞内很亮,人们坐在船上,互相可以看见面孔及身体轮廓。有的是一串串挨在一起,似一串串晶莹发亮的银色葡萄。有的则三五相连,酷似夜空中的三星、北斗。有的疏疏落落地形成这样那样的图案,恰似世界某洲某国的地形图。不知这些萤火虫所构成的形状图案是否经常变化,反正我们观赏的那段时间里,是没见到有任何变化的,令人看上去,像人工布置的一个满天星斗的大礼堂似的。我们就这样在没有解说,没有议论,没有交流的状态下,默默而好奇地度过了这令人惊叹的20分钟。
   据资料介绍,新西兰的萤火虫是一种小真菌蚋(音锐)的幼虫。幼早成长期为6到9个月,这个时期,它开始捕食,也正是这个阶段,它能发出光亮来。不仅仅在黑暗的洞里,在洞外的矮树林、草丛、石壁等地方都能看到,它用发出的光亮来吸引食物。只是在洞外的自然界中,分散的萤火虫光亮形不成规模而已。那么,这洞里的萤火虫靠什么来生存呢?原来,它是利用自己编织的带粘液的丝线来粘捕那些被其光亮吸引来的昆虫,做为自己的美味佳肴。
   至于这处萤火奇观的历史有多久,大概没有谁能说清楚,因为新西兰做为新被人类发现的陆地并建国,仅仅几百年的历史,而发现这处奇观则是在1887年。当时一位当地毛利族族长塔雷•帝努劳及一位英国测量师法兰德•梅施,用亚麻竿造了一支竹筏,以蜡烛为照明工具,大胆地进洞探险,当他们进洞后,眼睛适应了黑暗的洞里环境后,突然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光点在洞顶上星星般地发亮,后经动物学家研究,才确认是萤火虫发出的光亮。1883年,石洞经整修开放给游人参观。到1906年,石洞被当地政府接收,直到1989年,政府才将石洞及其周边的土地交还给当地毛利人的子孙,让他们参加石洞的管理,并获得石洞的收入。在100多年中,维多摩萤火虫洞已吸引来自世界各国数百万游人的参观游览。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个隐藏在山中的世界奇观,被当地人非常好地保存下来了,洞口附近除了建立一个小小的商店,再没有什么大的建筑,周边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当令人满意,这种环保意识非常值得敬佩。因为这里有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问题,即这萤火虫是在繁殖生长着的动物,它的发光期是有时限的,这里的环境一旦保护不好,这个奇观便会消失掉的,而一旦消失了,并不是人为可以复原的。
   萤火虫,做为自然界的一种昆虫,分布范围非常之广,不仅中国有,澳洲有,欧洲、美洲都有,其足迹遍布全世界。法国的世界著名昆虫专家法布尔终生以研究昆虫为业,著有十卷250万字的《昆虫记》,其中萤火虫也纳入了他研究的视野。法布尔生活在法国的中部地区,他的家乡萤火虫非常多。法布尔说,很少有什么昆虫像萤火虫这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这个稀奇的小家伙为了表达生活的欢愉,在屁股上挂了一只小灯笼。夏天炎热的夜晚,有谁没有看见过它像从圆月上落下的一粒火星,在青草中漫游呢?即使没见过的人,至少也听说过它的名字。古代希腊人把它叫做“朗皮里斯”,意思是“屁股上挂灯笼者。”法语把萤火虫叫做“发光的蠕虫”,其实,萤火虫根本不是蠕虫。萤火虫的主要食物是蜗牛,而蜗牛是吃草本植物的表皮,危害植物的害虫。由此看来,萤火虫不仅以其美丽的光亮给人们带来光明和趣味,更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如果要了解一下萤火虫吃蜗牛的过程,那更是一种非常有趣非常开心的事情。萤火虫在收拾比它自身体积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蜗牛的时候,是趁蜗牛不注意的时候,给它裸露的肉体注上一针,这一针相当于一剂烈性麻醉药,使蜗牛很快失去知觉,然后,它就用自身上一种弯钩状的物体把猎物变成稀肉粥一般,接着便有很多同伴来一起聚餐,直到吃光为止。北方的萤火虫,在到了严寒季节,其幼虫便钻入地下,虽然这样,那明亮的小灯还一直闪着光。
   萤火虫并不是影响人类的了不起的益虫,但它是大自然生物连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多与少,至少是环境保护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遍布水泥建筑的都市和城镇里无法见到萤火虫身影的。而没有萤火虫,蜗牛大概会泛滥成灾,那样,很多植物会因为蜗牛的损坏而失去茂盛甚至生命。由此看来,大片的绿草地和庄稼地是萤火虫的乐园,有效地保护绿地和耕地,才能期望着萤火虫永远与人们为伴,才能期望着萤火虫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益处。

共 31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修成国的散文《维多摩的萤火奇观》,展现了新西兰的一处自然原始奇观。其位置在新西兰北岛中部城市罗托鲁阿,名为维多摩的萤火虫洞。是钟乳石洞,但其名气远不如中国广西、贵州的溶洞。其特色是萤火虫,洞里的萤火虫十分多,进入洞中,要悄然无声地看,不能拍照、喧哗和出声。这里的环境保护得好,没有现代化的各种搅扰。作者参观完普及了萤火虫知识,萤火虫曾以蜗牛为食物,蜗牛以植物外皮为食物,这样萤火虫就是益虫。在没有萤火虫的都市和城镇里,蜗牛会泛滥成灾,植物会被损坏。所以保护绿地和耕地,就要萤火虫永远与人们为伴。【编辑:远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81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0-08-11 16:35:26
  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奇观,发现了就是奇迹,新西兰居然有萤火虫洞,想象着那满天如星斗般的点点光亮,真是妙不可言的童话世界。欣赏这一景观,感谢作者赐稿菊韵,带来一处不寻常的旅行经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11 21:46:00
  奇观特色,写得生动!学习J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8-12 14:15:47
  谢谢远近老师的辛苦编辑!大自然魅力无穷。
4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8-12 14:17:51
  谢谢黄老师的鼓励1世界无处不奇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