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新】那些年流行的杂志(随笔)

精品 【宁静•新】那些年流行的杂志(随笔)


作者:空山月影 秀才,110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1发表时间:2020-08-11 22:05:53

江山文学网最近在进行鬼故事的征文活动,读了其中的几篇,和朋友谈论起鬼故事的话题。不禁共同提及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故事会》,最初的许多鬼故事便是从此处读到的。
   一本小小薄薄的书,是杂志区最热门的书,在报刊亭里总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许多报纸和杂志成了它的陪衬。买杂志,在那个时候是有些奢侈的事。偶尔存点零花钱,买上一两本,算是对自己的奖励了,大多数时候,都要靠“借”。自然,这其中的方式有许多。图书馆是最佳的去处,可惜,书太热门,僧多粥少,能借到的概率很小。余下的便是最常见的方法,向同学借阅。
   初中的两年里,运气很不错,邻居订阅了全年的《故事会》,她家离得近,我们的班级也离得近,绝对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我记下了每一期书送到的时间,然后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琢磨着开口借书的时机,这也成了我们彼此往来的重要纽带。那时候的《故事会》,确实有很多的故事可读,有不少的鬼故事,总之分外吸引人。夏夜里,我们会在她家的阳台上,借着幽暗的光,一起读着《故事会》,不时交换彼此的故事。渐渐地不觉得夜有些迟了,起身归家。其间隔着一条小巷,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上有着幽微的灯光忽明忽暗,心里顿时生了几分不安。路面是昏暗的,没有路灯,脑海里会闪现故事书中的鬼火之类的情形,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甚至奔跑进了家门,再回望身后,才渐渐地平定下来。夏夜因此添了些阴森的气息。
   高中之后,图书馆里可读的书多了,发现更有意思的读物,便对这本杂志渐渐地淡了下来。许多年后,依旧是学校的图书馆杂志区,再次看到《故事会》,它显得落寞许多,几乎少有人问津。
   那些年里,我们读过的印象深刻的杂志的确不少。
   上个世纪九十年到中后期到二十世纪的初期,大概是报刊杂志最盛行的时期。高中之后,流行的杂志变成了《读者》和《青年文摘》,两者的风格相近,阅读群体也相似,其中有许多直击心灵的文章,也有不少美丽的词句。课间或是体育课,最爱的就是找一本来读。老师也会在课上给我们分享一些从中读到的文章,或者我们去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记得有段时间做摘抄,很多内容都是从杂志里找到的。那时候的许多文章或温暖而感人,或充满着积极的正能量,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好。
   相较而言,更喜欢《读者》理性和睿智的风格。那时候,报刊亭是热闹的去处,尤其是到了杂志发行的时间,买书的人三三两两。与《故事会》一样,《读者》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一站在亭子前,你就立刻能看到它,而后翻着目录,不自觉地就买了。当手里拿着飘散着油墨香的书时,心内显得特别欢快。当然,上学时买书只能是偶尔,当手里有余钱,便去买上一本,可以来回翻阅,甚至在喜欢的句子下画横线。
   第一次订阅全年的杂志,是开始工作之后。拿到报刊目录的时候,第一个毫不犹豫地找到了《读者》的刊号。等每一期到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在当天晚上就读完了,然后再回头翻看。连续订了三年的《读者》,但还是应了那句“书非借而不能读”。渐渐地,阅读的欲望弱了,有时,当月的杂志过了好久才会读完,孤零零地被放在书桌的书堆上,不停地被其他书盖过,逐渐被淡忘。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时候杂志刊登的文章在质量上有了明显的下降,读起来没有了吸引力,感觉开始走了下坡路。
   而后“移情别恋”,改订了《青年文摘》,相较而言,文章更加有可读性,故事的讲述更有意思,贴近现实。也许是因为阅读的方式增加了,可选项丰富了,不久之后,这本杂志也开始不招人待见了。记得最后一次订阅的《青年文摘》,我至今收藏着,放在书架上。它们陪我跨越了千山万水,到了陌生的城市,像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见证。闲暇时,断断续续地翻看了几本,但其中还有一些从未翻阅,束之高阁。
   电子阅读的兴起,渐渐取代了纸质阅读,许多活动都被手机取代,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自己一直喜欢纸质的阅读,喜欢手捧着书,一页页地翻阅,似乎能在指缝间感受时间的流逝。
   再次想起《读者》,是在去年的夏夜。
   傍晚,站在陌生的北京街头,路灯逐渐亮起,天色依然带着白亮。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站在十字路口,百度了要去的地方,给出的路线没有地铁直达,只能换乘公交。习惯了手机支付,包里没有准备零钱,顿时有些急了。望了望四周,也未看到便利店。此刻,一个小小的亭子进入了视线,猜想或许是可以换到硬币的地方。走过了一道长长的斑马线,靠近这个矮小灰色的建筑,果然是报刊亭。
   眼前所见,更是莫名的熟悉。报刊亭丝毫没有与时俱进的心思,里面的陈设和过往几乎没有不同。杂志报刊挂了整一面墙,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亭子前面的横栏上摆着畅销的杂志,一眼便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习惯地翻了翻目录,最后选了一本《读者》。杂志边上还摆着一些小日用品,看起来褪去了些颜色,显得旧旧的。发现了心心相印的餐巾纸,那种浓重的绿色包装,泛着熟悉的味道,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这种包装,忍不住拿了一包。付了钱,找回几个硬币。公交车站很快便到了,站在路灯下等了一会,车来了,是喜欢的双层巴士。走到了楼上,挑了个靠窗的座位,翻开新买的杂志,随性地翻着。
   人在旅途,时常买了《读者》或《青年文摘》来打发时间,一则不占地方,二则文章也不长,可以随性阅读。我的旅行箱里常年可见它们的踪影,后来,出门少了,买的自然也少了。曾经的候车室或者是车上,许多旅人常会带上一本,偶尔行程久了些,还会和邻座进行交换。这两本杂志是印象最深的,也是普及率最广的。
   而今,它们依然在发行,但是已经淡出了许多人的视线。杂志有过高光时刻,现在黯淡了许多,时代的洪流冲走了许多记忆,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体验。

共 2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些年流行的杂志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把我吸引了。我说这句话有点卖弄了,就好像我也曾经喜欢读书一样。作者从江山“鬼故事”征文入笔,想到了最早先借阅故事会,里面有好多鬼故事。到后来对故事会不屑一顾,又开始喜欢青年文摘,读者,这种类型的杂志,以此展开具有时代特色的描述。看似是阅读范围扩大了,实际是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杂志有了新的要求和阅读高度。这是成长的表现,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一个成年人成天抱着卡通漫画看,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对吧!当今社会,好多喜欢阅读的人都是通过手机看网上小说,很少有人买书了。可能那个借阅书籍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作者写到在北京的一次经历,为了换取零钱去了一个报刊亭,看了半天,最后还是购买了一本书和餐巾纸。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作者潜意识里一些永远抹不掉的痕迹外露。看了这篇文,感觉我也很长时间没有读过纸质书籍了,家里买来的好多书都放在那里好久没翻阅了。没关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些杂志还会有它们的生存空间的。说不定哪天大家组团去买杂志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呢。再来北京没零钱了找我哈,我开车接您去,顺便带几本书送给您,带几本曾经风靡一时的杂志。感谢作者把我带回了那个快要忘记的年代;推荐文友来文章里感受那个借着读书的年代,真的很温馨。【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812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08-11 22:07:46
  我也有过和老师一样的经历,但是我没有抄下好句子的习惯。因为我比较懒惰。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1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08-12 08:49:35
  摘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哈,后来偶尔也抄一些,感谢老师有趣的编按!
2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0-08-11 23:15:54
  欣赏月影老师又一篇暖暖的美文,那些年的《读者》、《青年文摘》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读完老师的文让我赶紧去翻书柜,居然找到了《读者.原创版》十年典藏精选(自由之风永吹),重又翻开,将记忆之门打开了…
回复2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08-12 08:50:39
  认真地找找,许多人家的书架上估计都有这些杂志的影子哈,真的是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8-12 07:27:57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4 楼        文友:岚亮        2020-08-12 09:21:30
  《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三本杂志我都看过,很好的杂志。我有一姓富的朋友当年常给《故事会》投稿,而且还发表过,现已成作家了。阅读,一种优雅的习惯。欣赏年代感十足的佳作,点赞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08-12 16:16:18
  我写的似乎都是有点年代感的文章,现在能写的故事很少,回忆为主哈,感谢老师的到访!
5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0-08-12 10:14:31
  上学时候,最爱《读者》,语文老师有订阅,我经长去借着看,后来上大学,图书馆有了全年合订本,我会一次借好几本,都是几年前的合订本,不过文字这东西,不怕老。后来借《小说月报》《十月》等。看杂志,确实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欣赏老师温暖的好作品!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08-12 16:14:51
  《小说月报》后来也看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就很少看了
6 楼        文友:蟹小童        2020-12-18 17:39:27
  这些杂志都是当年的最爱,只不过快餐文化盛行后,除了专业书外,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了。
回复6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12-20 10:27:14
  读书需要氛围,现在占据时间的东西太多,读书往往是最后的选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