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气息(散文)
一
气息是什么呢?气息就是全方位、全概念、全形态、全意识、全价值的宇宙所有物质信息。气息人人感知,却总被人们忽略或遗忘,所以至今无人化解。
气息像神一样的存在,像鬼一样的飘逸,像魔一样的搞怪,又像人一样扑朔迷离。气息可以说就是宇宙万物,就是其中每一个独立的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气息的因子,所有的一切都在气息中潜藏。看得见的是气息,看不见的也是气息,没有气息就没有世界,没有气息就没有生命,我们都是气息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
气息是无影无踪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包裹着我们,拥挤着我们,压迫着我们,从我们的身体里穿过去再穿过来,用无丝的线将我们的血肉筋脉缝在一起,让我们的骨架变形成为一个无法直视的折叠体,把我们的魂魄撕扯成为一片仓惶游荡的意识流。我们无法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山绿水,无法直视歌于斯,铭于斯的碧海蓝天,只能在气息的压迫下其魂气无不之而无地自容。万恶的气息!
气息是全方位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直至四面八方,——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为、无所不晓、无所不有、无所不及、无所不通、无所不容、无所不备、无所不作、无所不可、无所不寡、无所不用其极。最远的气息来自宇宙的深处,最近的气息就来自你自己所有细胞里每一个宇宙粒子。气息与事物的所有神经末梢组织相连,气息与世事的全部血脉筋骨结构相通,就存在于人们不知不觉的意念中,就生长于人们魂牵梦绕的思想里,就漫漶于天地可喜可愕的变化内。气息之变,气息之碎,多於发丝。凝神超气息,观妙极希夷。万能的气息!
气息有小环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感到有一种特定的气息围绕着你,让你产生无可名状的整体感应。然后你也把自己的气息散播出去,让别人感受,让那里的气息产生变化,与之心照不宣。你的存在就是整体气息的一部分,因为有你,与你有关的气息都会不一样。你很重要,也很不重要——有你的气息,世界会不一样;没有你的气息,地球照样转。气息里有一种淡淡的紫色凄美,也有一片隐隐的橘光颤动,从现实中最小的微粒尘埃到最新的耀眼闪电,直至篝火般遥远虚拟的抽象动态,都有气息的深入浅出。万全的气息!
气息有大环境,这个大环境从宇宙开始,直至我们的星球。从地球上最早的炽热火焰到你身旁最近的水滴;从最小的一个宇宙物质到最大的思想空间;从最远的太空距离到你最近的目光及处,都是气息的大环境。每个人就是气息大环境其中的一种气息存在;每个人都在这种气息的大环境里生活。每个人接受的气息都是个性的必然需求和选择,这是由于自己的气息和大环境里的气息发生了抵触或共鸣。万古的气息!
人在气息在,人无气息无。这仿佛是一种无法破解的悖论,或也是一种无力摆脱的心学。气息的个人感知很微妙,是天赋。气息缘此很神奇,很伟大!
二
气息有人文的。我们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是气息,人文的气息是我们人类的精神支柱。没有人文的气息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地球面貌,没有物质气息里的人文气质,地球呈现的就是一片蛮荒的气息。那种原始的景象从物种学来看或许是件好事,但从人类学来看似乎很不完美。地球气息的事实就是天造地设,就是如此有趣,我们现在这个星球上到处都是人文气息。人文气息就是人类文明。
气息有水土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是气息很重要的部分。没有水土就没有人类,没有水土就没有万物生命。水土是万物之源,水土是生命之根。水土的气息决定着人间的气息,水土的成分构成了气息的特质。我们赞美水土,是因为我们离不开水土的魂;我们信仰水土,是因为我们扯不断水土的根;我们向往水土,是因为我们抛不开水土的情。但为了高尚明晰的完整气息,我们可以告别水土,去寻求气息中的真理;我们可以怀揣水土,去探索气息里的精神。我们背负着大地的深情,肩扛着蓝天的希望,一次次地告别故乡的水土,一次次地踏上理想者的征程。
气息有精神的。在所有的气息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精神,或许是振奋、向善、积极、乐观、勇敢……或许是颓废、向恶、低贱、苦闷、胆怯……这些都是精神里的气息,也是气息里的精神。在不同气息的环境里生活,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跟随,精神会发生刻骨铭心的变化,思想会罹患痛入骨髓的哀伤,心底也会升腾万里无云的远望。因于此,才有人想换个生存环境,改变气息里的精神;也有人乐在其中,继续着痴情里的精神气息。
气息有物质的,气息不是凭空存在,它是物质存在的证明。所有的物质存在,才能产生实际的生活气息,而特殊的物质再现,又能产生特殊的气息变化。比如大海的气息,草原的气息,高山的气息,峡谷的气息……这些实际的气息都随着大自然的气息改动而千变万化,从而让气息里的物质发生翻江倒海的挪移。例如地震海啸,例如狂风暴雨,例如天干地裂……都会让气息里的物质发生激烈革命。即使是你桌上的电脑、手机、笔架、书籍……都是物质里气息的制造者,同时也反映了你生命气息里物质的价值标准。
三
气息是一种感觉。或许我们发现,在同一个气场里,每一个人感觉到的气息是不一样的,有人激动,有人震惊,有人消沉,有人悲伤,有人咒骂……这就是气息的感觉。每个人经历的不一样,对气息的反映也不同,许多复杂的事物就构成了整体的社会气息,而个人的生活感觉又会让社会的整体气息发生嬗变,从而使个人的气息感觉也会发生心理畸变的反馈。让自我感觉成了美化气息存在的特别遥想,成了个性化的本能感觉,并融入整体气息触手可摸的前端。
气息是各种感觉器官的综合判断。人类的感觉器官就是为了感觉气息而存在的,我们知冷知热,知疼知痒,知饱知饥,知苦知悲,知喜知乐,就是我们感知了气息。以此推论,人体感觉器官的失衡或失灵很可怕,这会让人们无法正确感知真正有益的气息,从而做出非正常地判断。许多人的生活不太满意,很大程度上就是感觉器官没有正常发挥,如偏听偏信,如盲目紧跟,如有奶就认娘……哪怕认个包藏祸心的后娘,就说是伟大的母亲。
气息的感觉是个人知识和修养差异的表现,气息的感觉也是精神上长久训练的结果。每个人的基因细胞都不一样,生长环境也不同,接受的教育和启蒙的程度也有真伪虚实,后天的学习和努力也各有千奇百怪,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人格气质。气息的感觉直接决定了个人接受气息的特殊性,从而让自身的气质再次发生气息上的改变。以此循环,就会让人的感觉表征更加明显,从而让整体的社会气息目迷五色,无以言表。气息的感觉认知是个人气质和特性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艰涩反映。
大的气息环境有趋于一致的生动回馈,这就是环境改变人。环境真的能改变人,不仅能改变人,还能改变动物,改变植物,改变山川地貌。不仅能让人类在性格和认识能力上改变,而且还能在体型和智能的演化方面改变生物种群。植物也会因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水土就是大的气息环境。
小的气息感触是个人认知的独特展现。这是一种鹤立鸡群般的气息外泄,也是独立人格的精神张扬。这种气息的底气是强大的,基本不被大的气息环境左右。他们或许是很聪明的人,或许是性格独特的人,或许是江洋大盗,或许是一代枭雄……当然,或许就是一个天使,或许就是一个恶魔。每个人都有英雄创造世界的梦想,每个人都有心底暗藏的嚣张,对个性化气息的理解和尊重,就是对人间善恶理想的支持和守望。
四
气息带有区域性的特征。一个国家有一种气息,一个城市有一种气息,一个单位有一种气息,一个家庭有一种气息。这种气息的地域特征特别明显,常常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特立独行者的气息在这种环境下很扎眼,一般会被人视为异类,但其散发的气息会影响周围的人。若干年后,人们会感受到当年那些气息的价值,会回想起那年的流浪者、嬉皮士、摇滚乐和街舞男女……
总体气息可以影响群体的认知,这里有光明的气息,有黑暗的气息。光明的气息是普罗大众共同的欢呼,是人类走向共同繁荣富强的光明道路。黑暗的气息是一种极端气息,是一个独裁首领倡导的黑暗料理般的气息,并利用这种气息去影响大众的思考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有人利用总体的大气息来规范大众的小气息,将所有的小气息能量压下去,让自己的气息取代别人的气息,让君主的意志贯穿他人的意志。这需要强力手段,也需要黑暗的气息助阵,才能让撒旦的暗夜取代宙斯的白天。
个体气息也能影响群体的认知,这个不需要强力的介入,相反,越是强力越是适得其反,让人产生怀疑和逆反。这种个人的气息一般是智者发出的,富有知识和思想的魅力,其目的是想让大气息发生一些改变,从而改善民众的整体生存意识和生活环境。这些人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我们称其为朋友。这些人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旅行家……还有宅家,比如是我。
气息是一种主动接受的存在,就好像人要吃饭、喝水、穿衣一样,是一种生活的切实需要,涉及到每个人的灵与肉。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发生强行的搭配销售,你想要这个,必须要捎带上那个,不然就得不到你必须的人文教化。这种搭配有些较温和,比如教育,其中就搭配了宣传。有些就很粗暴,比如战争,就是用刺刀来落实理念。从实际情况来看,温和的未必是善良的,比如洗脑,最后是让你世代为奴。战争看起来是残酷,但有时还是必要手段,或许这样可以割掉毒瘤,比如二战的胜利。
气息也是被动接受的存在。这种情况很吊诡,许多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干涉了个人的自由。从人类成长的过程来看,个性的气息必须要与整体的气息合作,否则个体很容易被内外的力量吞噬,也就是说个体必须要加入到整体才有希望生存下来,否则很容易被当成食物被其它食人部落吃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先进程度时,个性化的气息反而成了整体发展的动力。因为独特而先进的思想总是与主流气息格格不入,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方召唤同类,即使被当成精神病关进疯人院也在所不惜。这一点已被历史反复证实,人们把他们称为火刑柱上的先哲。
五
人人都被气息支配,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气息是生活环境的总和,包括了所有的事物和物质。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气象水文、人文科学、动物植物、环境建筑、风尚习惯、人伦结构……气息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的精神气质。每一个人都在这种气息里生活发展,人人都在制造气息,人人都在享受气息,人人都被气息所困,人人都想摆脱气息。从古到今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是人类的文化气息,也是民族的气息,土地的气息,宇宙的气息。
气息是一个人的生命理解。个体的生命之所以有独特的生命光辉,就是对气息的性质有不同认识。有些人习惯于一种气息,在这种气息下生活就游刃有余。有些人就不习惯这种气息,在这种气息下就感到窒息。习惯气息的就赞美,不习惯气息的就诅咒,这样就让不同人群的气息感觉发生了认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永恒的,也是多元社会的明显特征。如果企图用强力规范某种差异,就像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只能让社会发展处于长久的停滞落后状态。
气息应该是透明的、清新的、美丽的,而不应该是浑浊的、腐臭的、恶俗的。气息应该是多维多面的,不应该是单向单调的。气息应该代表光明拒绝黑暗的,这样就会让人们不会感到恐慌和悲哀。在远古的时期,夜晚的气息是可怕的,人们认为黑暗就代表撒旦,鬼怪都是夜晚出行,散发着地狱的气息。所以,灯光和火把就很重要。那时的人家能点得起油灯就是小康生活,如果能点起蜡烛就是有钱的人家,在房间的各处都点上蜡烛,就是皇家和贵族。亮光给黑暗里的人们增添了勇气,弥漫着是一种正义的气息,因为光明能驱鬼降魔。
中世纪夜晚的黑暗是可怕的,没有路灯,没有照明的工具,一般人都不敢出门,只有强盗才会在黑夜里袭击那些赶夜路的人,或者抢劫没有点灯的家庭,让黑暗更可恶。那时的黑夜实在是很可怕,行人或家庭遇到强盗抢劫喊救命是没用的,没有人肯大胆出来帮助解救,大家都害怕黑暗里的魔鬼。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喊:着火了!人们才会跑出来看个究竟,这样就吓跑了强盗。那时最怕的就是火灾,弄不好就会把整个镇子都烧光——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才不惧黑暗,才会在暗夜里寻找火光。
因为惧怕黑暗,所以才有了守夜人,中世纪的守夜人就相当于先哲和勇士。在任何时候,充当一个暗夜里的守夜人很神圣,很光荣。守夜人就是在关键时刻不后退,并且对着夜空高声呼喊,着火了!以此微薄之力制造大的气场,震慑强盗,挑战黑暗,唤醒人们内心的勇气和良知!
六
历史上有很多创造气息的伟人,这些人是: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旅行家、宅家……
他们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快乐祥和的气息,智慧勇敢的气息,浩荡伟大的气息,他们的气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然而还有更多的人,游离在生活的边缘,散发着微茫柔弱的气息,他们是普通人,他们也不是普通人,但他们归根到底还是普通人,他们创造的气息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印记。
父亲在私立贵阳清华中学的一位同学,是父亲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他在复南国友人的信中写下如下文字,就是一种人格气息:
……
钙,世代所珍。至于其人,山村野夫也。出身边陲,远离京华。无奈赤诚的良知乘时代的大潮将其卷入风暴漩涡。沉浮之间,身影偶现,时而入人眼目罢了。野气未消,钙性难移,但恐所剩无几矣。
君不见,遮天蔽日的蒙蒙雨雾,吸附着千年郁积的瘴气与近代生活的污烟,早已把那山之骨溶蚀得满目疮痍。山岩挺立的轮廓,在晚霞的余晖中朦朦胧胧,昏昏糊糊,迷迷茫茫,已经难以辨认了。它正消失在黑暗之中……
山之骨,它还会于晨曦中,重新披上彩霞,再现它的身影吗?
是的,当那山之骨从溶蚀它的茫茫酸雨、地下潜流,从浩瀚的林莽深处、野草丛里,渗过泥沙与岩缝,历经艰辛和曲折,沉积、蒸腾、散发,扬弃了那污烟和瘴气之后,它必将会重新凝结出来。
那洁白透明的钟乳,磷磷闪光的石花,巍峨的玉柱,雄奇的石林,神秘的溶洞……那不是新生的山之骨吗!那新生的山之骨,必将比它的母亲——被溶蚀的朴实无华的野性山岩,千般壮丽,万般诱人……
对这一天,人们满怀希冀、信心和激情。但是,那只能存在于未来,我们难以触及的未来。它不会出现在明天,或明天的明天。
……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我写下这许多气息,就是借此记下那许多难忘的气息及在这些气息里生活的人,这些人或是伟大,或是平庸,或是丑陋,或是卑鄙……然而,我更想记下那些被世界遗忘的边缘人,他们都曾经在苦难中挣扎,在黑暗里摸索,在艰辛时努力。他们的气息或许就是一片树林,或许就是一堆石头,或许就是一个水坑,但他们用生命铺垫了整个人类气息的基石。他们的气息是时代艰难行进的脚步,尽管显得有些蹒跚、趔趄和踉跄,但我们知道这些气息里包含着人类的远大前程,因此就坚韧!刚强!悲壮!
2020年8月12日星期三(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