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知己”(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知己”(随笔)


作者:禹山石 白丁,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5发表时间:2020-08-13 15:05:11

什么叫知己?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个小故事。一个发生在古代:
   有一课小学语言叫《伯牙绝弦》,这样写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当时伯牙是朝廷中人,而钟子期不过是个樵夫。两人生活环境迥然。却仅仅因为一首琴曲而相知相交,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另一个故事是近代的,大家熟悉的鲁迅与瞿秋白的故事:
   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亡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知道瞎,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投者,谓之知音。所谓知己——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通心者也,心能相通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就是通心的问题。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天天、时时在一起也未必就能相通,难就难在通字上,心能通者:幸福也。
   通心者还要有缘分,不是跟谁都能通过努力达到的,而且是双方都有要有这个感觉,这是何等的难事啊!单相思是徒劳的,只会痛苦,被别人想是幸福的,但也不能到达通心的目的。缘分这个微妙的东西说起来很旋乎的,有点唯心的想法,我很相信缘分的,最起码没有缘分是不能成为知己的。
   许多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心都有未必相通,他们在一起只是为了维系家庭和抚养下一代,仅此而已。通心者有一条是必备的,那就是:理解!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思考问题,要正确地面对对方曾犯过的过错,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得理不饶人,这在一般人、凡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共 10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通过两个故事诠释什么叫知己。《伯牙绝弦》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伯牙琴声的人,这就是知己。鲁迅与瞿秋白的故事,两人相识后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作者感悟,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投者,谓之知音。文末谈到现实生活,夫妻之间要成为知己,必须互相理解,做到通心。很有深度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0-08-13 15:07:11
  很有深度的文字,通过两个故事诠释什么叫知己,有着深刻的思考。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禹山石        2020-08-13 15:39:34
  谢谢秋觅老师编辑指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