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炉子(散文)
过去,在寒冬季节生火驱寒,焙食烤物都要靠炉子。在现今空调走进寻常人家,地热也开始大面积普及,这种靠炉子送温递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保留在了记忆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文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炉子也许真的会告“老”还乡,卸甲归田。
前几日,我看见王大伯在清理仓库时,从里面抬出一架锈迹斑斑的炉子,模样虽然有些丑陋,却散发出远去的年代感。随后,他探下身子,从炉膛中取下炉壁,即而用铁钩敲打附着在其上的陈灰积垢。铁器撞击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叮叮当当”声,当时我听得心醉神驰,脑海中记忆的湖水泛起一阵涟漪,我仿佛觉得又回到了纯真质朴的童年时代。
我的姥爷是一名铁匠,不过小时候在我的印象当中,大家都不是这样称呼铁艺匠人,而是管他们叫“做洋铁活儿”的。这种称谓对于我一个懵懂幼童来说未免过于晦涩难解,待到经久历事已届成年,才方知“洋铁”两字中蕴含的艰辛与沉重。“洋铁”其实就是镀锌白铁,因其技艺源自于日本,所以从事镀锌白铁加工的人,理所当然地被人们唤作“洋铁匠”。回想近代清廷的没落腐朽,小小的火柴尚需依赖进口,谈到制铁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了。
姥爷的铁艺技术精道纯熟,姥姥家里的铁桶、水盆、喷壶、炉子,皆是出自姥爷勤劳的双手。那时街坊们遇见姥姥,嘴里总是对姥爷的手艺由衷地赞叹一番。“她马嫂,你家老马大哥真是心灵手巧,家用的生活物件,没有他不会做的。”街坊人都以姥爷为骄傲。
邻居的赞赏,并没有令姥姥满是皱纹的脸得以舒展。相反地,她眉头紧蹙,陷于了许久沉思中。过了好半天,姥姥轻轻地叹息道:“他就是洋铁活做得再好,家里的生活还不是一点也没有得到改善?他这个人,这辈子……”姥姥的话意犹未尽,言语之中充满了无奈。
姥爷虽然拥有一门好手艺,家里本也没有指望他依靠洋铁活儿能大富大贵,可是姥爷却连零头八碎的小钱也没有赚取多少。说到底,是姥爷的性格使然。他为人老实厚道,乐于助人。周边的邻居知道他会洋铁活儿,时常把铁桶、水壶、炉子,拿过来让他修理。镀锌白铁皮很薄,放在火上长时间炙烤后,就很容易被烧穿。一般是过个一两年,就需要更换一个新的。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大家手中也没有积蓄,生活能够修理的绝不会随意丢弃。面对有求于他的邻居们,姥爷总是笑脸相迎,尽自己的能力把活做好。
修补铁器时,姥爷会用一把大铁剪,将炉筒或是铁桶,沿着焊接点剪开,然后把铁皮延展铺平,再卷合起来套在拐针上,用焊锡漏洞填补好。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我只能凭着一点朦胧记忆,粗略诉说姥爷工作时的场景。总而言之,凡是来找姥爷帮忙的人,一个个都是满面笑颜地回去的。有时,邻居有事脱不开身,姥爷还会带着工具,亲自上门修理。
我记得有一次,姥姥上班之前曾对姥爷说过:“家里的炉盖有裂痕了,你看孩子加点小心,可别让去鼓捣炉子。”姥爷满口应承着,姥姥就推着自行车,带上我去搬运公司了。
我在搬运公司的大院痛痛快快地疯玩了一天,转眼间已经是夕阳在山头了。姥姥将同事给我的咸鱼干和剩下的馒头,用饭盒装好后,对我说道:“姥姥晚上给你做烤馒头片,就着咸鱼可好吃了。”听完姥姥的话,我孩童的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的欣喜。接着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自行车前,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姥姥赶快回家。
到了家门附近,我和姥姥并没有看到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反而是听到了表弟的哭闹之声,姥姥闻听之后,赶忙将我抱下车子。然后拉着我的手就往屋里跑。原来是表弟见炉子没有引火,正用炉钩掀开炉盖时,偏偏炉盖从裂缝处,断为了两半。表弟以为损坏了东西,因此害怕的大哭起来。
表弟没有受伤,姥姥悬系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下来。不过姥姥的怒气,却在像云团一般在脸上汇合聚拢。随着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传入耳畔,时间如水滴一样流逝。月上柳梢,夜色加浓,姥姥听到了推门声,
她知道是姥爷回来了。姥爷回到家里,还没容得他开口说话,姥姥迎上前去,就对他进行了一番训斥。“我让你把家里的炉盖修好,你可倒好,把我的话全当耳旁风了。就算你不修,也得告诉孩子一声,这万一要是他引着了炉子,烧红的炉盖把他烫着可怎么办?”
姥爷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姥姥的训斥,他默不作声,我和表弟都认为姥爷并不“理亏”,因为他是去帮助别人了。认准了这个理,我从被窝里爬起身,对姥爷说道:“姥爷,你还没有吃饭吧,姥姥买方便面了。”
说完我就下床,趿着鞋准备去厨房。
姥姥正在气头上,她伸手将手拦住,告诉我不准给姥爷拿方便面吃。
为了“说服”姥姥,我想唯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攻心”战术了。我对姥姥说:“姥姥,别人帮助了咱们,咱们是不是应该回报人家。”姥姥听后点了点头。接着我又说道:“既然姥姥也认为我的话有理,那么您就去给姥爷煮方便面吧。”
姥姥听完的话,用充满疑惑的眼神看了看我。看来有必要向姥姥作更一步的解释,我指了指炉旁的铁锅对姥姥说道:“姥姥,这铁锅不是姥爷打造的吗?现在我们用它填饱了肚子,是不是应该感谢姥爷?”
姥姥一扫脸上的阴云,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笑个不停。她让我赶快去睡觉,姥爷的面她会去煮的。当姥姥带着笑意走进厨房,我看到姥爷用火铲往炉子又添加了几块煤。炉子只能暖身,而乐于助人的姥爷,却能够给大家阳光一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