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家的老土碗(散文)

精品 【菊韵】我家的老土碗(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42.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2发表时间:2020-08-28 11:58:39


   我对老土碗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
   打从我能自己动手吃饭时起,我就是端的老土碗。这老土碗一端就是近三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家里条件慢慢好了,才买回大瓷碗、金边碗、青花碗、细亮碗等许多种新碗。老土碗“下岗”了,被妈妈收藏在墙角里,与我们的餐桌做了正是告别。
   可是,我还是随时随地想起那些老土碗来。
   老土碗色泽晦暗,表面粗糙,形状也不规格,有的圆,有的椭圆,有的还扁,内外还有坑洼不平处。但是那时候,家乡的人们都是喜欢用这种老土碗吃饭喝酒。装酒的老土碗比张开的巴掌大,干酒时一仰脖子就能盖住半张脸。盛饭的老土碗比酒碗还大点,包谷洋芋饭装在碗里还堆出个尖尖,每碗饭都在八两一斤左右。庄稼人吃饭一般都是“三碗不过岗”,农村人嘛,干活全是要靠力气,都是那三个老土碗饭撑起的。
   那时的大人们都很爱惜这些老土碗,把这饭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家家都有一个用竹篾编成的碗篓子,把饭碗装在里边高高挂着,怕细娃翻下来把碗摔坏。但是也总免不了有摔烂碗的时候,大人总是为此怄气一场,还要责骂甚至抽打摔碗的小孩。邻居的小弟把打碎一个土碗,屁股就被他妈打肿了。老土碗被摔破了,还舍不得丢掉,有的做猫饭碗,狗蛋饭碗,或者留着等匠人来修补。实在不能用了,才把土碗渣子扔到老远的山边去。
   土碗是用土窑烧制出来的。选择好的粘性强的黄泥,使劲踩成糯浆,在模型上怕打,做成碗状,先晒干一下,在装进窑子里捂好,用柴火焚烧,做成一窑老土碗起码要一个多月时间。虽然一个老土碗才卖到一二角钱一个,可是在那时也算是挺高档的了。
   小时候,我家的灶壁上挂着的,全是家里用的老土碗。由于长期的烟熏火燎,土黄色的碗就成酱紫色。但是越黑的土碗就越显示它在家里的分量。说明它在家时间长,对养活家人起了大作用,很是值得爱惜的。我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土碗,外边熏得黝黑,几处还有裂缝,像母亲眼边的鱼尾纹,里边的汤汁垢厚得都洗不掉了,样子很是有点丑。但是就是最“丑”的老土碗,只有在家里来贵客时,它才能有机会上桌。母亲用它装最好的菜,顿在桌子的中间最显赫最安全的位置,让客人享受碗里的美味!
   在“文革”中,父亲把闹事一个青年教训了几句,就被造反派拉去关在“牛棚”里。母亲用这只老土碗装上饭食,让舅舅送去,看守凶狠地将饭食打泼,还要打舅舅。舅舅宁可自己挨打,紧紧地把老土碗抱在胸前。舅舅被打得满面青肿,而那只老土碗却被完好保住了。因此这只最黑的老土碗成了家里的一宝。
   我七岁就端着老土碗吃饭。即使是上了初中,学校也是用老土碗蒸饭吃。把包谷粉子或者洋芋红苕装在老土碗里,放在大甑子里蒸上二三小时,热呼呼地端出来,那味道清香无比。初中三年,我就享受了三年老土碗给予地这种美味,至今还老是回想着念念不忘。
   最有特色的就是用老土碗置办宴席。那是在八十年代初,农户生活开始温饱起来。邻居一家就给他的八十岁的祖母做寿酒。我们这里的农家席面,讲究八大蒸八大炒。就是炒菜要上八个,蒸菜要上八个。炒菜自不必说,单说蒸菜。就有:喜沙肥肉扣,腌菜瘦肉扣,辣椒面肉扣,糯米团肉扣,洋芋坨肉扣,童子鸡栗扣,鲤鱼山药扣,麻辣豆腐扣,这些扣肉,全是老土碗盛装。上席时,一道道展示在桌上,清一色的老土碗,像排列的士兵,接受检阅一样的威武。来客们一见这盛大场面,喜滋滋地欢喜入座。主人把村酿的包谷酒坛子抱出来,斟在老土碗里,人影子也在里边晃动。一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就出现了。
   “哥俩好啊!七个巧啊……”宴席上欢乐起来,顿时划拳声,倒酒声,说笑声,喝酒声,哈哈声,此起彼落,交响一片。来客们一手端起老土碗喝酒,一手夹起老土碗的蒸菜,吃得舔口搭嘴,喝得满面红光……一场老土碗摆成的祝寿宴,喝到日落西山……
   老土碗的日子伴随我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那些没有绚丽色彩的老土碗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金边碗,细亮碗,镔铁碗,有的人家还有银边碗,金饭碗……
   但是那盛装在老土碗里的洋芋面面饭,那和渣汤汤饭,那些老土碗里的肉扣,总是那么香喷喷,热乎乎的,好像那些日子还是捧在自己的手里,怎么也不愿放下。
   我想,一个人真正的生活应当是用老土碗来盛装。有了土碗的诚实,有了土碗的厚道,我们才不会感到日子的饥荒和缺憾!
   啊!我难忘的老土碗。我那养我长大的老土碗!

共 17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完黄老的描写“老土碗”的散文,把我拉入了那个贫穷的年代,我理解不错的话,“老土碗”就是陶土碗,以前常见,现在已经消失。“老土碗”,承载着记忆,有深厚的历史。“八大炒,八大蒸”是如此的热闹,人们划拳,人们庆贺长者的生日,那样的热情洋溢。打烂“老土碗”的小弟被母亲打的屁股浮肿,可见在当时“老土碗”的珍贵。农村就是这样,都珍惜身边的一切,描写农村,赞美农村!老师的这篇散文丝丝入扣,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好文推荐共赏!【编辑:静虚散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829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0-08-28 12:00:49
  每次读到黄老的文章,总是欣慰,感谢赐稿【菊韵】,祝老师创作愉快,顺问秋安吉祥!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28 13:04:17
  谢谢精彩的按语!老土碗就是陶土碗,很有特色!我们喜欢老土碗!喜欢乡村生活!谢谢辛苦了!我下地干活了,电话放在孙子哪里!他不接的。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28 13:05:25
   谢谢精彩的按语!老土碗就是陶土碗,很有特色!我们喜欢老土碗!喜欢乡村生活!谢谢辛苦了!我下地干活了,电话放在孙子哪里!他不接的。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28 13:06:39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应当是用老土碗来盛装。有了土碗的诚实,有了土碗的厚道,我们才不会感到日子的饥荒和缺憾!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0-08-28 13:57:22
  深读老师的散文,回忆那个时代,真实感人,谢谢老师分享经典!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08-28 16:06:12
  老碗有情,人有情,家饭有香亲更香。很接地气的好文,欣赏。
回复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28 16:15:04
  谢谢天马先生支持我们乡下人
6 楼        文友:杨宗瑞        2020-08-28 20:56:33
  读了老师的散文,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让人读后很受启发且有教育意义,美好的回忆将成为故事,为老师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29 09:02:55
  谢谢先生倾情支持!问好!
7 楼        文友:鲁励        2020-08-28 23:04:44
  拥有怀旧之情,用土碗去佐证时代的变化,把晴带雨伞,饱带饥粮的理念融会贯通到新时代。金山老师笔耕丰满!
鲁励
回复7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29 09:03:40
  谢谢主编倾情支持 !问好美一天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