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滕王阁读千古文章(散文)

编辑推荐 【西窗】滕王阁读千古文章(散文)


作者:庐陵竹 秀才,143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29发表时间:2020-09-04 06:34:36

家居南昌,却从未去过滕王阁,来来去去经过无数次,仰望阁楼,历历在目,就是没有进去过。大抵是想阁楼近在眼前想去就去,不必急这一下,所以门前的景点大多被忽略。近日,因疫情影响旅游市场萧条,为重振旅游市场,旅游管理部门发放免费门票,免费就近到附近景点游玩。半夜抢票成功,择日前往久负盛名,日思夜想的滕王阁。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座落在12米高象征古城墙的台座上,看上去阁楼显得更加雄伟挺拔。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但在内部却是七层,屋顶和飞檐翘角全部采用碧色琉璃瓦。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滴水为“孤鹜”图案。滕王阁是一座仿古钢筋混泥土建筑,四梁八柱,飞檐翘角,气势恢宏,青花瓷色元素彰显江西特有的文化底蕴。站立楼前,阁楼上一块巨大的扁楹联行草大字,让我辩认了许久。四个字里除第一个字“魁”和第四个字“特”可确认外,第二个字“伟”草书得就毫无章法,极像“佛”字,第三个就草得不敢辩认了。后来查书阅典,方知是“魁伟绝特”,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
   登上滕王阁,拾级而上,走入了一层展览大厅,在一楼大厅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介绍文章。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位于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滕王阁,阁以文传,文以阁名,背后则是一个中国文学史上响亮的故事。关于《滕王阁序》,则是王勃去看望父亲出行的途中,适逢滕王阁重建竣工,东道主洪州都督大宴宾客,并有意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夸客扬名,早就嘱其作好一篇序文。谁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探父路过的王勃不知就里,与孟学士斗文比才。一霎时,热闹的场景就更加热闹,一个有备而来,一个是即兴为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勃“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直看得满座大惊,啧啧称奇。
   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做。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至此,那个原先气得吹胡子瞪眼的阎都督,等到读到传抄过来的王勃的文章最后,一拍大腿,一跃而起。老夫子顾不得体面,从内房里出来,握住王勃的手:“真奇才,当垂不朽矣!”态度中肯,重新摆宴,喝得愉快极畅,挽留几日,谈文叙事。
   序诗文中有一处留白,也留下了一段美好传说。传说王勃在滕王阁上写完《滕王阁序》之后,便告辞走了。阎都督一边读一边赞叹,但他看到最后几句时,不禁惊诧起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留空)自流。原来,王勃故意空下一字走了。阎都督和宇文钧、吴子章等众多名士,均不解其意。有人说,应该填“水”字,但显得太直白了;有人说,应该填个“独”字,又觉得太一般了。大家想来想去,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字。于是,阎都督便派人赶往会馆,恭请王勃返阁填字。使者受命来到会馆,却被王勃的书童挡住了。书童对使者说:“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都督海涵。”使者将原话带回后,阎都督暗自思量:人才难得,理应礼贤下士。于是带着纹银,前往会馆求教。王勃见都督前来,拱手笑道:“何劳都督下问,不才早已将字留在宝阁了。”大家疑惑不解,连声追问:“才子墨宝,留于何处?”王勃大笑说:“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留。”此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齐声称赞。
   天妒英才,英才早殇。王勃大约14岁就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但少年得志,成名太早,行走在官场的王勃,还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孩子,不懂官场那一套,不暗世事,吃亏深重。两王爷斗鸡,他用自己的生花之笔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不料想这篇檄文被唐高宗看到了,龙颜大怒,被逐出长安。王勃因文章扬名,也因文章遭到了人生第一次沉重打击。后回长安参加科选授一个参军之职,结果又犯了死罪,被投进大牢,再后来遇大赦,保住了一条性命。说到底王勃是因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被人设计构陷,或者纯属诬陷。其父王福畴受牵连从雍州贬到现在的越南境内。至秋天他启程探望父亲,重阳节那天在江西滕王阁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归途之时,时值夏天,经过南海时,风急浪高,不幸溺水,惊吓过度而死,一代天才定格26岁。
   游完一层大厅,我们顺级而上来到了第二层。第二层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壁画《人杰图》,展示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盛况。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第四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壁现《地灵图》。第五层也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廊檐下四块金匾,内容出自《滕王阁序》。第五楼是最高的明层。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
   滕王阁多灾多难,仅清朝一朝,就兴废多达十三次之多。清朝国力瀛弱,每次重修均不如唐、宋、元、明四代,建筑规模低下。电子显示复制的历代滕王阁兴废景象,数唐代、宋代气势宏伟,与历史上国力强弱相印证。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所以滕王阁屡废屡建,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徒步一级一级走上阁顶,眺望赣江,心里始终想着绝妙文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景象啊!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落霞是绚丽的、多重的,孤鹜是清淡的、单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鹜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它把远近、上下、立体式地展现出一幅深秋江天图。然而,现代的滕王阁还有这种绝妙美景吗?只见赣江两岸,高楼林立,近侧就是两幢30多层的高楼,远远近近全在都市中间,滕王阁小小的七层楼,只能是小弟弟中的小弟弟了。连接两岸的大桥数座,根本不可能看不见海天一色空旷的江面,至于孤鹜¬—野鸭,连偏远山乡都难见到,现代都市怎么可能再见到孤鹜齐飞的景象呢?千古绝唱怕是要永远要成为想象中的美景了。
   步下滕王阁,我又接连来到了江对岸的南昌之星—摩天轮,回望滕王阁,静静地伫立在高楼林立的江边,虽不在伟岸,却也别致。但滕王阁,滕王阁序以及诸多美妙故事,向人们诉说着千古传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吟唱的绝文妙句,也描绘了今时难以复制的绝妙美景。
  

共 2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滕王阁是在路过许多次后,终有机缘登临。所谓熟悉的物事往往就在身边,真正去关注时,去欣赏时,心境就会随之变得豁达恬淡。眼中所面对的,或企及到的,就会代入自身的冷静思索而形成的哲思。当我们随着作者的身影游转滕王阁之时,我们的所思所考便不由自主地融入作者的情境之中。说起滕王阁,不可避免地就要提到王勃,这位“初唐四杰”的首位,不止是给后世留下一部作品,更是把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推崇到了今天。自然而然,作者在文中给大家讲述了王勃的一生及写作《滕王阁序》的背景及王勃有关的生平事迹等等。尔后,说明了滕王阁在历朝历代中的兴衰及保护,为给后人留下的这座典籍博物馆付出了厚重的责任。对于滕王阁,作者也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寻找历史与当下的风景落差而引发内心的感慨和喟叹。本篇其实是一篇游记散文,夹叙夹议,引领读者走进这座壮观的千年古阁。问好作者。【编辑:温柔小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09-04 08:39:20
  滕阁一序名天下,落霞几度夕阳红。难以亲临,借文意览,心方稍足矣。
2 楼        文友:庐陵竹        2020-09-04 09:56:57
  编辑辛苦,谢谢,谢谢!
未曾出土先有节,待到凌云也虚心!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