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王的剑(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王的剑(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834.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6发表时间:2020-09-07 06:47:05

【菊韵】王的剑(散文) 西风正烈,原野上蒿草起伏,夕阳映红了咸阳道,如血。
   白发飞扬,武安侯白起单膝跪地,仰天长叹,老泪纵横,“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说完,右肩担起长剑,挥手一抹,脖颈一股热血喷出,迎着古道上刺眼的落日,射出一柱霓虹……“哐当”,王赐的剑跌落在黄尘,闪闪发亮。传旨的黄门侍郎依旧俯身跪着……
   咸阳城东,渭河北岸,一代军神,自刎在一个叫杜邮的地方。
   扑倒在血泊里,迷离间,他或许听到长平那漫山遍野的喊杀声,他或许听到那夜被他坑杀的赵国四十万降兵的哀嚎声,他或许为自己任性和残忍而负疚……“我没有粮食喂养这些俘虏啊!我也不能把他们放回去……我请示了秦王,我王没有一字回复啊……那夜,我也流泪了!”他看到了数不清的鬼魂在空中俯视着他,狞笑着……白起闭上了眼睛,跌入黑暗的深渊。
   东出函谷关,渡过了黄河,翻越了太行山,把长平踩在了脚下,前面就是敌国的国都邯郸。他要乘着长平之胜的余风灭了赵国,然而苏代忽悠了范雎,范雎又忽悠了秦昭王,秦昭王突然对疲惫的秦国士兵发了善心……征服赵国的战争在邯郸城下戛然而止。
   白起,仰天长叹:“赵国存矣!”
   返秦八个月后,秋,王在相国范雎的鼓动下又要出兵攻打邯郸。白起对王说“不可。”他分析道:“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哀兵不可敌。
   将军病了。他拒绝带兵出征。
   秦军果然败了……先王陵惨败再是王龁惨败,一败再败。王急了,再召白起。范雎能言善辩,秦王让范雎去劝白起,王难道不知他俩的不和?面对朝廷政敌临床,白起又一次断然拒绝。“难道让寡人为天下人耻笑?”秦昭王对这位永远不会犯错的武安君彻底丧失了耐心,盛怒之下王下了一道命令,免去白起武安君的爵位,强令白起立即起身,不得延误。
   这场战争自王陵上任到王龁接任之后持续了整整十七个月了,秦军在邯郸城下始终无法前进一步。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率领的数十万援赵抗秦的军队赶到了……傻子都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
   白起无可奈何,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身后,王的剑来了……白起走后,国相范雎对秦王进言:“白起之迁,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
   将军有何怨言?历史并无记载。只是,他听说了王龁在邯郸惨败的消息以后,他曾说过:“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白起,你真不该这么说。
   出咸阳东十里,那年冬天很冷,风很烈。
   将军,你让王陷入“愚蠢”的尴尬的境地,王是不应该愚蠢的,你只有死。
   白起必须死。
   面对王的长剑,白起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自刎前,他沉静地想起自己的一生,他秦地郿邑人,郿,今陕西眉县,平民出身。少小从军,浴血奋战,拔将于军旅,短短十六年间,白起从10级左庶长起到左更,到大将军,到国尉,到大良造,跃升至最高的彻侯武安君,其军功之著毋庸置疑。伊阙之战,以少胜多,十万秦军大破魏韩二十四万联军,俘虏了魏将公孙喜,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伊阙之战,是战神白起军事生涯的第一个高潮,本来,这一仗,除了秦宣太后、秦相魏冉外,天下没有人看好白起。原因很简单,敌强我弱,韩有“材士”,全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弓弩剑兵。魏之“武卒”,全部是有着强悍耐力的重甲步兵。魏韩联军倍于秦军,且,据伊阙之险。阙,门也,两山夹一河,魏韩两军各守一山,居高临下,互为犄角。“白起,他行吗?”
   雨夜,他冷冷地注视着脚下灯火通明的魏军营寨,一挥手:“全体长矛手,正面进攻!全体弩士,后卫掩护!全体轻骑兵,侧翼迂回!”
   他敢于倚奇用险,他敢于突袭,他敢于打大规模的歼灭战。他相信他率领的这些手持七米的长矛的十万秦国“锐士”。他敢于“先强后弱”,各个击破。白起,出神入化地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佯攻韩军,暴雨夜率主力突袭魏军,敌军猝不及防,鬼哭狼嚎。伊水暴涨,拦住退路,喊杀声中,溃败的魏韩联军的将士们丢盔弃甲,无处可逃,白起一夜间杀敌二十四万,血流成河。白起一战成名。
   之后,白起又数次大败韩魏楚,结果发展到最后,只要是白起一出马,韩赵魏三国竟无人敢接帅印,一个个装病得装病,退休的退休,谁都怕死啊!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楚国被迫迁都。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赵楚慑服,不敢攻秦。担任秦军主将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善用兵,无一败,人称“战神”。四十多年的战争场面在白起的脑海里以快镜头闪过,最后定格在了长平那个血腥的画面,白起醒悟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白起为自己的报应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对不起秦国和秦昭王,而是对不起那些在长平已经放下武器却被集体活埋的四十万赵国俘虏。
   征战一生,未尝一败。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杀了二分之一。人们又叫他“人屠”,白起,一个令人恐怖的名字。
   白起,他应该死。
   天寒,剑寒,血热。一颗将星陨落,拖着长长的血红的尾巴,划过夜空。“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唐太宗李世民说:“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悲哉!
   距今已经2277年了,白起将军的墓依旧在渭河以北的杜邮,青石的墓碑高约五尺宽约二尺。当年伊阙之战,为鼓舞士气,白起亲自击鼓。将军的敲击韵律,流传至今,就是现在的关中文化遗存的“秦汉战鼓征战曲”,每年春节闹社火,当地的村民们会再次擂响它。
   我是老秦人,我追念白起。

共 2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的剑 ,一语双关。即是指秦王的大将军白起,如秦王的剑一样,所向无敌。也是指秦昭王赐剑令白起自刎。作者用蘸满感情的笔去写战神白起,一咏三叹,读之,令人扼腕。白起秦郿邑人,作者的家乡人,所以,他追忆白起。但,白起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一代战神,古时的兵家之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作者专写了白起自杀着一事,却通过白起的临死前的哀叹、回忆和醒悟,写了白起的一生业绩。这种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巧妙笔法,增强了英雄末路的悲壮感。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这样一把锋利的剑却死在秦王赐的剑上。悲哉!谢谢作者类猿人赐稿,推荐阅读。【编辑: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20-09-07 06:48:10
  一篇很有深度的文,推荐大家阅读!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0-09-07 06:51:11
  谢谢叶社的编辑和推荐,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叶雨        2020-09-07 06:51:47
  不管是君之过还是臣之过,都是历史悲剧,值得后入吸取教训。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刘银科        2020-09-07 07:40:05
  白起的死,是一个历史悲剧。他的性格害了他。他不会诌谀,更不会见风使舵,也不会八面玲珑。他的死再一次证明了封建帝王的残忍无情,说明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他是世界级战神,是古代杰出的军事家,除了韩信、成吉思汗外无人可比。他出于下层成于卒伍,才能卓绝品行端直,为统一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功高震主。而这种人的结局也往往不太好,善终者很少。不能不叫人唏嘘喟叹!作品感情饱满,行文悲怆,读后久久不能平静,艺术感染力很强。赞!
回复3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0-09-07 07:50:49
  谢谢朋友赞赏留评,谢谢!问刘银科朋友好!祝快乐!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9-07 07:59:10
  白起好厉害!王的剑写得精彩!赞同支持!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4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0-09-07 08:09:32
  黄金山好,谢谢老朋友捧场!祝君吉祥如意!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09-08 14:28:19
  王者是不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同样,任何人,任何行为都掩盖不了事实的真像。笔力奇横,讽刺犀利。深度佳作,拜读学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5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0-09-08 17:37:38
  素心若雪好!你来访,我很高兴,谢谢朋友捧场!
6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0-09-08 16:37:38
  拜读好文,祝写作愉快!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回复6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0-09-08 17:38:42
  秋风好!朋友夸奖了,只是闲笔,谢谢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