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父亲的石磨(散文)

精品 【菊韵】父亲的石磨(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4.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3发表时间:2020-09-08 14:59:36


   父亲去世十六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场面,就是父亲与他手里的铁锤和用铁锤打制的石磨。
   在20世纪的乡下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盘大石磨和小石磨。大石磨用青石打制而成,小石磨则用上好的砂石打造。人吃的玉米粉、麦面和渣等都必须用磨来碾碎。把干净的粮食堆在磨盘上,用人力拉动石磨,粮食就从磨眼里消下去,细微的粉末就从磨口处流出来,用竹筛筛去糠壳,就可以食用了。那时节,一盘石磨就是一家的生活。因此一般人家都离不得的。离开石磨那生活就很不方便。
   我们老家是四川白土坝人,祖辈务农,给地主扛活,家境贫寒。父亲八岁就跟着当地著名的石匠师傅刘王叔学习打造石磨和做石工活,学成一手好的石匠手艺。1941年春,四川天大旱,祖父带着一人逃荒来到利川团堡。人地生疏,为了生活,父亲就给农家打造大小石磨,由于父亲的石匠手艺出色,很快得到乡亲们的看重,几乎家家户户都求父亲打大小石磨。这样,一家八口人就定居下来。
   父亲说:不是每块石头都能打成石磨的,石头必须精选,要方正耐磨,经得起钻子凿子的敲打。所以父亲给乡亲们打石磨,首先就是上山精选石料,选石料很费力,发现好的石料,就敲打方正,还得从山里搬回家来打造。一天能找到两副磨的石料就是幸运。父亲为此常常累得满身大汗。
   父亲对石磨做工精细,先用长錾打磨,再用砍斧过细,最后才用扁錾开出匀净细密齿缝。磨的孔圆圆的,溜溜的,很容易吞下粮食。石磨周身都是錾子打出的花纹,像是一道工艺,很好看的,父亲打一副大石磨起码要五天,打小石磨要两天。父亲打的石磨耐磨,可以推两三辈人。父亲打出这么好的石磨,但是从不要人高价钱,别人给他一升包谷,半升米,或者二三元钱,父亲都从不计较。如果别人不如意,父亲就他免费修理到好用为止。父亲凭着他的手艺和为人,在举目无亲的山里安下家,方圆百十里都知道有个黄石匠的石磨打得好。还有找父亲安粪坑,砌台阶,打石礅的人常来常往,每天都很忙碌。
   在没有人喊他时,父亲也是打造石磨,他把挑选出的石料在家里打造,一排排地摆在阶檐上,像一群整装待发的列兵。这时有人来买,挑起就可以走,很是方便。家乡的人们用父亲打造的石磨,推出吊浆汤圆;推出和渣豆腐,推出大米粑粑,让家乡的人享受到生活的美味!
   父亲凭着他的石匠手艺,一生默默地敲打着坚硬的顽石,錾子打下去,一道道白印刻出来;一锤子打下去,一道道火花闪耀着,在父亲的手下,粗糙的顽石成为精巧的石磨。在与石头的交往中,父亲也磨炼成石头一样的坚强性格。在那连续三年的旱灾岁月,在那“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日子里,父亲面对艰难,没有叹息,没有屈服,他像一尊钢打的汉子,用他手里的铁锤挣来一家十一口人的温饱,用他的铁锤为我们弟兄姊妹找来学费读上小学,还赡养了祖母等三个老人。我们家在遭遇任何艰难时,没有接受任何人的一分支援,没有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救济,也没有得到上天的一分半分恩赐,全是父亲用铁锤和錾子一丁点一丁点打磨出来的。为此父亲感到心安理得,没有欠下任何人情债务。家里虽然穷点,但是心里坦然,一切都问心无愧。村里有位九十八岁的高龄老人,名叫梁春桃,她是看着父亲的一辈子的为人的。老人评价说:“黄石匠很有骨气,也很能干,把一家十几口人养活了,还不欠账!做到这点就是不简单!”
   村里有几个年轻人来拜师,求父亲传给石匠手艺。父亲一脸笑容地答应了。但是他首先说明,要经得起他考验的人才收为徒弟。父亲的考题也很简单,就是要性情温和,经得起磨炼。徒弟们都表示听从教诲。父亲教徒弟的方法并不新鲜,与其他人教徒弟几乎一样,都是叫徒弟先干重活,粗活,后教细致活,还有就是放手让徒弟干,自己在旁边抽烟“多懒”,关键时指点一下。指点时也是那句说了千百遍的老话:“慢点!别急!好东西都是磨出来的!”
   徒弟向师傅学习三年就出师自立做工。出师这天,父亲请徒弟看他磨豆浆表演。父亲把泡好的黄豆,堆在小石磨上,他自己就动手推动小石磨,整个身子由着那个小石磨的磨心转动,父亲把那些泡好的黄豆,每次推三五颗下磨眼,慢慢地转动着磨,一碗黄豆不过一斤多,但是父亲偏要磨它半天时间,那细细的豆浆无声无息地流淌。磨完后,父亲对徒弟们说:“生活讲究一个‘磨’字,我们打石磨的人,就是要享受磨的生活。记住,生活要靠磨,要靠自己的耐磨!”这是徒弟们才知道,师傅传给了他们生活的秘诀。这才是真传。于是他们对师傅格外尊敬。
   “慢点!别急!好东西都是磨出来的!”成了父亲的口头禅。原来石匠讲究的就是“慢工出细活。”石头的工艺就是靠“磨”出来的,急于求成则是一事无成。父亲交给徒弟地正是他一生与石头打交道的真谛。因此,父亲的几个都学得了父亲的真本事,也都成了名震一方的好石匠。
   一九八〇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有村干部统计,说父亲为村里三百四十七家农户打制了大石磨,小石磨。为村里农户安粪坑一百二十一口,为村里五十二家砌台阶,修建桥梁八座。父亲用他手里的铁锤为村里村民做过许多好事,用他的手艺接济过许多乡亲,父亲用它自己手里的铁锤刻下自己的雕像:坚强不屈,和善淳朴,豪爽乐观。
   形势飞跃发展,电力迅速普及,家家户户安上电灯,装上电动机,石磨开始退役了,父亲也没有力气再去打造石磨了。但是他还是把那口头禅挂在嘴边,那是他在用他的生活哲学教育我们,要我们的为人和生活经得起岁月的磨炼。
   二〇〇四年十月,父亲病故了。父亲走得悄悄地,由于家里依旧贫困,没有哀乐,没有烟花,没有轰鸣的爆竹。弟弟说:“还是出去借一盘VCD放放吧。”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隆隆”的声音。先是一处,接着便是一处接一处,那“隆隆”“隆隆”的声音远远近近,不约而起,像是低沉的鼙鼓,又像是拍岸的惊涛,有时又像呼啸的山风。“轰隆隆”,隔壁姚家表伯家也响起来了。我情不自禁地走出灵堂,透过门窗看去,原来是表伯在推动石磨。我走上公路,一连看了几家,家家都在“呼呼”地推动着石磨。石磨声此起彼伏,昼夜不断,像是来自天籁的音响,像是给父亲唱的悠悠挽歌。家族长辈幺叔跑来告诉我,那推动石磨的声音,是一村的乡亲们在哀悼去世的黄石匠,那时乡亲们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怀念和祭奠父亲。
   父亲的徒弟们赶到了,他们抬来一副大石磨,和着自己用的铁锤一齐摆在父亲的灵位前,表示对师傅深深的祭奠。

共 25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文,以娴熟的笔墨叙述平凡的故事。回忆已故十四年的父亲,在叙述中,一位健体健壮,手艺精纯,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亲并非文臣武将那般声名显赫,却在家山百里大名鼎鼎,没有不知道黄石匠的,那是因为父亲手艺精纯,服务妥帖,而且不求高酬。父亲故去了!因贫困买不起鞭炮燃放典祭,却听到四处传来隆隆的低沉声响,原来是乡亲用推动石磨来悼念心中的逝者,真个是死的悄然,奠的隆重。也许以此形式悼念挚诚朴实的乡间手艺人,远皇家的金鼎玉葬,富豪更难以企及。作品真实感人,刻画形象逼真,足见老师的文学功底,不愧为荆楚名家,利川团堡诗人。点赞支持作品加精,推荐阅读,问好老师!【编辑:飞云流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91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9-08 15:02:11
  欣赏唯美的回忆文章,推荐阅读学习,敬茶致礼!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9-08 16:23:28
  谢谢老先生精细编按和好评!大热天的看文很是辛苦!敬茶!按语中父亲去世是十六年,不是十四年,这里有误。再说“不愧为荆楚名家,利川团堡诗人。”这话很不妥,我不是名家,是乡下人,只是爱学习!也不是什么诗人,当地没有承认这说法!因此要改掉!谢谢老先生快评我的作文!辛苦了!
2 楼        文友:陌阳        2020-09-08 16:07:35
  一纸真情泪染文字,读后,令读者对逝者肃然起敬。作者父亲为生活所迫,8岁开始学艺,1941年逃荒到利川团堡,凭一手石匠手艺,打造石磨,才得以定居下来。作者的父亲一生默默地敲打坚硬的顽石,把自己也磨砺成一尊铁打的汉子。面对生活的困苦,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不靠上天半分恩赐,全凭铁锤和錾子一丁点一丁点地打磨,还去帮助和救济乡亲,得到乡邻的敬重。老人逝世时,乡邻用推磨这一特殊方式为老人送行。特别是老人的那句口头禅:“好东西都是磨出来的。”寓含了深厚的哲理。文章字字含情,平凡中见伟大。不愧是荊楚名家。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9-08 16:19:53
  谢谢陌阳先生的真情鼓励和评说!但是我不是“荆楚名家”,只是一个纯粹的乡下人,爱学习爱写文而已!谢谢鼓励!
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09-08 16:44:24
  石磨,磨出了生活,磨出了人生,磨出了尊严,磨出了真情。这就是老一代人的匠心,是他们的“道”。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9-09 09:57:10
  谢谢天马先生倾情鼓励!
4 楼        文友:雨后笋        2020-09-17 15:12:57
  洋洋洒洒,感情真挚!
寂寞暗中埋, 春归土自开。 当时观尚早, 一翠漫山来。
5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0-09-18 01:21:48
  借用一句,好东西是磨出来的。我家有花岗岩石磨,小时候用来磨豆腐。拜读黄老佳作,恭喜评精!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6 楼        文友:东岳雨石        2020-09-18 05:44:30
  这篇写出了中华龙族的精神,在华夏有着类似相同的千千万万个伟大的父亲,历朝历代就这样走来!好文章!
7 楼        文友:鲁芒        2023-05-05 19:49:17
  黄老的父亲是个巧人,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黄老更是个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人。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