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温暖的微笑(散文)
时光悄悄地爬上了发梢,白发隐没在黑发间,越发的多了。每次从镜子中望见,便无法抑制拔掉的冲动,似乎它们来得早了些。近在眼前的可以自己动手,而视力所不及之处,便是无奈的。
每每这时,记忆中时常浮现那一幕:阳光柔和地透过红色边框的窗户,落在原木色的讲台桌上。柳老师微笑着坐在椅子上,边上围着几个小女孩,喳喳地说着,手不停地在一颗脑袋上翻来覆去地找白发。若是找到一根,必像找到宝一般,大叫着,而后调低嗓门,轻轻地尝试着拔下,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时常会断了。老师也不说疼,安慰着女生,继续“寻宝”。老师一手拿着张纸,把白发一根根地摆整齐了,而后一遍又一遍地数着,她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此刻似乎希望自己不要数对。
这样的场景每隔一段时间便要重复一次,她那头短发时常被我们扰得杂乱无章,我们也会放肆地大笑。望着白发,柳老师看到增多的数量,总是要叹点气的。那时的我们,自然无法读懂老师的叹息声,于我们而言,更像是一种游戏。围在老师身旁,感受那一份亲近,那一份美好。
柳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脸上总是带着让人温暖的微笑,上课时也是笑盈盈的,也有严厉的时候,但极少。她戴着眼镜,常年短发,衣服穿得很精神,与其他老师的气质总觉得有些不同。她有一辆秀气的自行车,车篮特别不同,看着比较时新,铃声也特别动听。清晨,我们在教室里早读,她进校门的时候习惯摁一长串的车铃,听声音我大概就能辨别她是不是来了。她写得一手好字,除了数学,还同时兼着其他的课。她的办公桌在校长隔壁,靠近窗子,是最明亮的地方。我们凭空对此进行了猜测,认为她的职位与其他老师也许有几分不同,否则,怎么会坐在那么好的位置呢?柳老师在我们的印象里,便带着些神秘了。
周遭的环境于我是陌生的,原来的学校没有高年级,我们几个一起来到了新学校,不太适应,一个人时常静静地坐着不说话。我的座位离讲台一步之遥,柳老师偶尔让我端作业,她说的时候,亲切随和,好像我们已经熟识了许久。我默默地送好了作业,也不说话便退了办公室,但心里有了微微的变化。柳老师总是笑盈盈的,我渐渐地开始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我们的教室在走廊的尽头,每次都要经过办公室门口。我开始习惯性地望向她的座位,看看她是否在。慢慢地,我的成绩越来越好,数学课上举手的次数多了起来。每次小测之后,柳老师喜欢在教室改卷,我交好了卷,老师便立刻开始改了我的,批好分数,放在边上做答案卷,再批上两份,喊了三四个学生一起帮着改前面的基础题。每次,我看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心里总是欣喜的,不自觉地生出了些自信。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红笔,认真而安静地改着卷子,不时看看老师改的分数,心里计算着自己的名次,是第一还是第二呢?大多时候都是自己满意的名次。多年之后,还时常记起柳老师打满分的潇洒笔迹。
她还兼着我们的音乐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大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那年的五月,她一遍又一遍地放着录音,一句句地教我们唱,纠正我们的曲调。放学偶尔也要留下来练习,我们也像着了魔一样,上学放学的路上,三三两两地哼唱着。有时看见路边垒起的稻草堆,脑海里浮现的是“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的歌词和旋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从不成曲调的开始,到最后居然完整地演绎了这首歌。练习是为了去中心乡校参加了六一的表演,实在是有些惊喜。既然是演出,服装便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装扮算是当时最流行的选择了,上身穿着白色的衬衫,外面套着红色的背带裤,穿着一双飞跃的小白鞋,女生齐刷刷的高马尾,男生梳了头,用摩丝定了型,油光发亮的。
老师领着我们去参加比赛,大概要走两公里多的路。我们沿着马路边,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时引来许多熟悉的目光,我们脸上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却把马尾甩得高高的,内心的骄傲似乎在那一瞬间飞扬了。那时的演出比较简单,只是服装要做统一的要求,不用化妆。想想,如果画了鲜艳的舞台妆,路上的尘土和汗水,大概就能让我们变成了一群小花脸了。进了中心校,进门就是一片操场,我们排在了指定的位置,抽签等待排队。透过余光,望见了深绿的水泥台旁一棵繁盛的梧桐,树底下满是掉落的紫色花朵。临近比赛了,我们开始有了些紧张,柳老师看出了我们的焦虑,微笑着给我们打气,说了些什么,早已不记得了。但是听了她的声音,看到了她的微笑,似乎安定了些。这是我们最正式的一场演出,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赛结束不久后,在广播中,我们听到了自己的名次——第三名。柳老师开怀大笑,和我们一起呼喊,给了我们奖品,大家都觉得欢喜不已,过了一个特殊的六一。
记得那时候的课堂,老师们会郑重其事地问孩子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那时的我们答案都很相似,就像标准答案一样。几乎都是老师、医生、科学家等等。我也回答了,选了老师,不仅仅是作为答案,而是未来的目标,虽然是模糊的。多年之后,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想起了曾经说过的梦想,选择了相应的专业,也几乎选定了未来的职业。我知道这颗种子是在何时种下的,一直在慢慢地长大。
柳老师带了我们两年,临近毕业的那年,她调走了,回了县城。她走的时候,我们泣不成声,大家哭着喊着让她留下,但没有留住。我们站在教室门口,最后一次目送着她,清脆的车铃声响起,余音缓缓,拉长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而后的清晨里,我再也没有等待熟悉的声音。
大约三年之后,我已经到了县城读初中。我坐在教室里,突然听到有人提醒说门口有人找。望着陌生的脸,我有些茫然,不知道是谁?她做了自我介绍,我立刻就知道了,原来是柳老师的女儿,她刚进学校,老师和她说起了我,并让她来找我,看看我的情况。顿时,许多的回忆涌来,却不知如何表达。简单的问候之后,我们各自回了教室。虽然后来我们几乎没有交集,但是我们都熟悉彼此的故事。而后我们在楼梯或是操场遇见,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却无法主动问及老师的情形,大约是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成绩不够优秀,没有底气。
多年后,大学毕业了回城,在路上远远地望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快步地追了上去,果然是柳老师。我鼓起勇气喊了声:柳老师!她停下了脚步,露出惊喜的神色,在搜寻着关于我的记忆。她的语调依旧是熟悉的,明快而带着温暖,很快地她想起了我是她在那所学校的最后一届学生,虽然记不起名字,但她清楚想起了有关我的大致情况。或许是多年不见,再遇见,再提起往事,自己有些哽咽,也有些紧张。匆匆寒暄几句,随即问起她的女儿现今如何,她笑言,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喊出她女儿的名字。其实,是因为我们记住了您,才会记住您女儿的名字。
晨光里想起了那张陈旧的讲台,想起了您温暖的微笑,想起了您愉快的声音。因了您的温暖,让一个孩子重新燃起了信心,为她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时光荏苒,这样的时日里,祝愿远方的您,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