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静卧在翠岭的古村(散文)

精品 【暗香】静卧在翠岭的古村(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20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19发表时间:2020-09-14 14:14:06
摘要:朱砂村,一片青山,一群古宅,一湾碧水,一圈竹篱笆,一曲悠长的田园牧歌。这里山好、水好、人好、空气甜,这个深山里的人间秘境,带着自己特有的古韵和新貌,正召唤着人们来共享这里的秀美风光和古朴家园。

【暗香】静卧在翠岭的古村(散文)
   一
   江西西北部的修水县,三省交界,域内峰峦叠嶂,水脉纵横。其母亲河,修河,绵延着滋润这块土地。大地的褶皱,山峦的起伏,形成了无数的溪涧,集镇与村落,大的小的,星坠似地在这崇山峻岭中,正如县城依偎着修河,也是依山畔溪而居。
   山里人的生活,可能面对穷乡僻壤,也可以是物阜民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村子也很辉煌。修水有不少这样的古村,至今还幸运地保存有曾经的古迹,彰显着那辉煌的历史,成为现代人趋之若鹜的景观。黄坳乡的朱砂村,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古村落,如一颗璞玉镶嵌在赣西北的苍山翠岭中。
   两日修水自驾行,首站即是朱砂村。路过“诗画山水”的武宁县,就进入了修水,在大广高速的庙岭枢纽下,然后是近四十公里的山间公路,穿行在山川沟壑间。路串联起一个个村庄,它们大多背依青山,村前一片或大或小的农田和一条山溪,然后又是延绵的山岭。修水就是这样山多,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山路有时在平坦的山谷,有时在崎岖的峭壁,有时也在碧波荡漾的河岸,走在这样的山路上,车游绿海里,人在画中行,悦目怡心。
   导航到了朱砂村村委会,已是晌午。阳光下耀眼的,是一栋栋钢筋砼楼房,它们生硬的质感,让我有些迷茫,传说中的古宅古朴在哪里?
   小卖部里有好几位老乡在聊天,向他们打听。一位站在门边的中年汉子,声音洪亮,热情地告知:前面右拐,一点五公里,就是古村。还一再提醒,就一点五公里远。作为一个农民,将数字要求得如此精确,让我有点惊讶。我猜,是因问路的人多,还是本地人固有的热情?还未见面,古村就来了一个迷藏,不肯轻易撩开她那质朴的面纱,却让你陡然增添了对她的神秘感。
   很快,一面砖墙的村牌,赫然写着“中国传统古村落”、“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硃砂村”,让我的心落定了,朱砂村的面纱终于要揭开了。没错,村牌没写错,村子现今的名字,还有个故事。
   瞿姓落户此地时,取村名为桂竹湾。至清乾隆年间,一日暴雨,溪河猛涨。翌日,村民在河滩处发现一巨型朱砂,晚上会发出红光。人们觉得奇怪有趣,遂将村名改为“硃砂”。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才将“硃砂村”改为“朱砂村”。
  
   二
   越过村口,一片片青砖黛瓦,掩映在青山翠林之间,这就是朱砂村了。将车停在一排老屋前的场地上,带上一瓶水,扛着相机,急切地开始了古村的探寻。
   到过许多古村古镇,有的是街巷纵横,曲径通幽,穿街过巷让人迷失,如浙江兰溪的诸葛八卦村和安徽黄山的呈坎村等,村子如迷宫似的;有的浜河交错,小桥流水,小巷深幽,如上海、浙江和江苏的一些古镇,它们一不留心很容易就错过一些景致。可朱砂村,没有这个烦恼。
   朱砂古村坐落在九岭山脉的九龙山下,三面环山,山谷由龙龟山、枫树垄、窝嘴垄和垄坳环绕,南北走向,两头狭窄,中间相对开阔,地势平缓,呈口袋状,村子建筑就分布在这。这些古宅,相对集中成组,沿溪河梯次展开在山谷中,只要站在一个合适的山高处,全村即可尽收眼底。村子没有横七竖八和深幽的街巷,只有一条沿溪蛇形的古道。这大山里的村子,浸润了大山的豪迈与直白,落落大方,敞开胸怀。既然来了,就不再与你拐弯抹角;既然遇了,就不再劳你苦寻烦觅,简简单单又真诚地,拥抱每一个亲近她的人。
   自唐宣宗年间,瞿氏从浙江金华迁至朱砂村境内,落户在这片大山之中,从此这方山岭,作为他们的家园,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年。大山是他们的脊梁,而那条川流不息的溪河,就像是村子跳动的动脉,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她的躯体。山里面每一块平整的土地,都是精贵的,除了盖房子和留下房前的晒场,都得种上庄稼。朱砂村那不多的几块梯田,种着稻子,那些疙疙瘩瘩的地块,被锄为菜地。
   古韵沧桑的朱砂村,是赣鄱大地古民居中的精品。村子的古建筑,大多保存完好,基本都有人居住。房屋砖墙木樑,结构精巧,青砖灰瓦,斑驳的墙体是大地的质朴,鳞似的黛瓦是古村的典雅。
   朱砂村房屋的一个鲜明特点,不仅外墙是砖墙,连屋内分隔各个房间的也都是砖墙,地面铺石,屋顶的梁和椽才是木材,没有雕梁画栋,也应该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古村老宅保存这么好,应该与此有关。
   上位贤是村子最南头的一栋方形大宅院,建于清嘉庆十三年,为清代名医瞿朋年所建,有房四十余间,有天井五口,气势恢宏。院内以天井为中心,组成一个内向式合院,自成一个封闭的家族生活圈。走进去,内部也是砖墙,木樑高悬,正厅供奉着先人的牌位,让人肃然。
   这里如今是村史馆,介绍村子的前世今生。有好几位村民在大屋里,他们在商量着事儿。我的走入,怕打扰了他们,可主人们却很热情,一边给我介绍展板上的资料,一边回答我的好奇。当我询问哪里可以俯瞰全村时,一位村民告诉北边有个观景台,并耐心指明地点。很淳朴、很热情的村民,这就是大山的质朴,是古村的质朴。
   三幢堂在上位贤前面几十米,一组更大的老宅。主堂三进,每进又相对独立成屋,故谓“三幢”,最后一进是主厅堂,也供奉着先人牌位,厅堂很高,很气派,尤其是那高悬的牌匾,“德润花辉”四个鎏金大字,笔力苍劲,字体雄浑。匾是乾隆五十年间,万承风赠送瞿家新屋落成之匾。万承风是本县黄沙镇人,学识渊博,考中进士而入仕,官居翰林院检讨,还侍读道光帝多年。此匾是朱砂村的无价之宝。
   三幢堂正门向北,门前山石砌的院墙,不及一人高,尽管有些古韵,但显得有点简陋,院外的路面也是石头铺就,并不宽敞。可是走进两扇简单的木门后,里面却是规模宏大,如此气派。主堂侧,还连着两排宅院,既贯通,又相对独立,有房九十余间,有天井十六口,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家族聚居院落,如此的规模,令人震惊。如今三幢堂成为了古村的一个标记,被村民用来注册“修水县三幢堂种植专业合作社”。
   从三幢堂出来,沿溪水往下走,一座跨溪的石桥掩映在浓阴下,桥上苔藓斑斑,石缝间长出绿意,这就是朱砂村最古老的步衢桥。“衢”由“行”与“瞿”字合成,其中意味人们自去琢磨。
   过了小溪,就是下位贤,四栋相对独立的老宅依墙连成一排。其中最北侧的一栋大院,是嘉庆进士瞿位贤所建,两个堂厅、四个天井,也是雕梁画栋,极为地绚丽。
   下位贤往北几米,又是一排古朴典雅的老屋,可村民却称它们是:洋屋里。洋屋里由两组建筑构成,规模比三幢堂还大,共有一百零八间房。南侧的一栋建筑,一个大天井,一个大厅堂,四周是房间,包括住房、厨房等,外墙上的老标语,还清晰可见。北侧一栋是真正的“洋屋”,三个门洞,进去相对独立,但房屋之间相通,四面还有跑马廊,令人称奇。特别地,房高两层,二楼外还有木质阳台,朱砂村仅洋屋如此。
   洋屋里是瞿海门之父所建。瞿海门是修水的历史名人,他重视教育,曾创建多所义学,如村里的瞿氏私立培士完全小学,为他在民国二年所建,不仅免收学费和书籍费,还给贫困学生发放津贴,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还曾为他题写“孝义之门”匾额。
   洋屋里的溪河对面,有曾经的书院,还有一排老屋静静卧在山脚下,这是朱砂村的另外一组古宅,新屋里。两个侧门上方,分别书着“先孝”、“后启”,正门石柱框上的字体模糊,但门框上方有白底黑字,上排写着小字“硃砂大队二生产队”,下排赫然写着“公共食堂”四个大字,外墙的窗户间,是八块“毛主席语录”,虽然风蚀斑驳,也有些脱落,但总体还是清醒了然。这里显然在人民公社时期,是村子吃“大锅饭”的食堂。
   从正门进去,是仅一个天井的院落,一个大厅堂,四周是房间。两侧有小门,到达那两个侧门的院落,稍小但结构类似。我从天井仰望,蓝天白云,竹影婆娑。是的,山上茂密的林木和成片成片的毛竹,一派绿意盎然,它们将翠绿的清幽,映射进天井,渗透进每个窗户,弥漫在每栋老屋,所以屋子里不仅凉爽,还漫着绿意。
   新屋里左侧的小院内,一间敞开的小房内传来鼾声,一位村民大哥正在午歇。我不能打扰他的休闲,不敢骚扰了老屋的清静,离开去观景台,想要把整个朱砂村的真面目,一览无余。
   也许很久没什么人来,也许是山上的草木过于长势繁茂,上观景台的山路杂草丛生,有时铺满小路,也有灌木把新枝挡在路上,差点让我怯步。从平台上往南眺望,远处山峦起伏,山色岚黛,白云徐徐,鸟儿自在翱翔于天空,朱砂村却似酒酣的汉子,仰卧在苍翠的山谷,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身躯。那灰中泛红的瓦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一组组老屋翰墨清香,那古韵泌人心肺。两侧山体葱郁,毛竹摇曳,谷涧溪水细流,岸边稻田初黄,一些高大的古木分散在田间地头,或耸立在山坡上,一片天然清丽的山水,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说到古树,上位贤和三幢堂东侧的山坡上,有数株红豆杉,有的树龄千年,树皮皲裂,还有千年石楠,写满沧桑,那些古樟、古枫,与古桥、古井、古宅,共同散发着古韵古意。树木中,有一种叫青钱柳,是朱砂村原生的,它又俗称甜茶,说是具有降“三高”、增强免疫力、增强新陈代谢及减肥等功效。为了发挥它“三降二增一减”的威力,村里在村口北新建了青钱柳茶厂。
  
   三
   这样一个地理僻静的古村落,不仅保存有这么多栋清代的老宅,让古村弥漫着古风,而且还重视文化建设,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
   如朱砂瞿氏采茶戏,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采茶戏主要表现村民的劳作与爱情生活,也融汇了大量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是朱砂村民勤劳朴实生活形态的真实写照,彰显了朱砂村人的精神内涵。村民坐在家门口,听着自家的戏曲,丰富了大山里的文化生活。
   长龙拜年是村子的另一风俗。每年的大年初一,男女老幼成群结队排成一条百人以上的长龙,挨家挨户上门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
   朱砂人耕读传家,还善经商,才有财富建造如此气派的屋院。以苍山翠岭为枕,以山泉溪流为邻,以天然山脉为屏,以层叠梯地为田,厚重的人文风采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安宁静谧。鹅鸭在溪水里戏游觅食,硃砂乌鸡在桑树下刨着沙土,狗儿卷曲着趴在门槛上,阡陌桑田,鸡犬相闻,难道我这又是到了一处“世外桃源”?
   古村在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后,政府投资进行修整与维护,房屋的修缮,道路的改造,环境的美化,设施的配套,那一栋栋老屋既保持古香古色、古建筑的风格,又宜居宜游,让古村焕发了青春,使古村的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扬。
   从村民娴静安详的神态中,你能感受到他们的自足与快乐。老屋的沧桑,彰显着古村曾经的灿烂;巨匾的重墨,记录着古村曾经的辉煌,这灿烂与辉煌,是村民的自豪雨骄傲。老屋的修复保护,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是古村的希望与未来。
   朱砂村,一片青山,一群古宅,一湾碧水,一圈竹篱笆,一曲悠长的田园牧歌。游古村,访古怀幽,也怡养性情,青山绿水让人朝气蓬勃,老屋古迹使人厚重底蕴。
   依依惜别,难舍这里清新舒爽的空气,难舍这里芳草鲜美的田园,更难舍这里淳朴浓厚的村貌村风。这里山好、水好、人好、空气甜,这个深山里的人间秘境,带着自己特有的古韵和新貌,正召唤着人们来共享这里的秀美风光和古朴家园。
  
   2020年9月13日江山原创

共 44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游记,又可以说写景散文。描写了一处山水之地,依山而建,靠水而居,这里还有历史古村的古迹,流淌在辉煌的历史岁月里。先来到朱砂村,进入修水,那延绵不断的山岭,那农田与山溪的映衬,如诗如画,这里住着朴素的人们,来到古村落,街巷纵横,曲径通幽,另有一番景致。沿着溪河古道,来到朱砂村景内,朱砂村是沧桑的,也是古朴典雅的,这里的大宅院建于嘉庆年间,很是恢宏气派。有多少历史建筑屹立于此……作者娓娓道来,描绘了一个非常唯美,又非常古朴的古村落,田园生活,纯朴浓厚,古老的气息依稀散发着属于这里的韵味,似乎是神秘的,又是静谧的,在岁月里的古村依旧灿烂,依旧古色古香!行文流畅,文笔卓著,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将朱砂古村描写得那么唯美灵动,如诗如画那般,幻如身临其境,感受一番不一样的风景!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1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0-09-14 15:05:47
  品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推荐文友共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09-14 15:56:48
  谢谢易辞老师辛勤编辑!祝你愉快!
2 楼        文友:易辞        2020-09-15 15:07:48
  为老师点赞!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回复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09-15 18:09:27
  谢谢易辞老师!谢谢暗香推荐!祝福暗香社区更上一层楼!
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09-18 19:45:11
  灵动的文字带人游览古朴的村寨,详尽的描述使人了解厚重的历史。欣赏美文,赞。
回复3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09-19 09:42:16
  谢谢北方天马老师光临阅读小文,并留评鼓励!也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