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对乡村学校新教师培养的点滴思考

编辑推荐 【春秋】对乡村学校新教师培养的点滴思考


作者:雪梨之秋 白丁,2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7发表时间:2020-09-20 08:09:08
摘要:乡村学校新教师的培养问题真的不容忽视


   我是一名92年毕业的师范生,毕业以后一直在乡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除年龄和职称外,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只是由开始任教数学后来改为任教语文而已,其间还客串过小学英语教学,还有,说起来我还教过体育、音乐、美术、品德。后来,由于教师专业化趋势加强了,渐渐地,我没有了信心也就不再任教音体美课了。不过,转念一想,我是普师生,毕业以后本应是全科的呀,教学面变窄是自己学业不精,还是形势所迫?每每想到这里,心里总像被什么东西碰触了一下。
   所以,近期我突然思考起新教师的培养问题来。
   三十年来,教师聘用方面经历了起初定向师范生,2002年扩招初中教师,把师范生推向社会后再招聘,招聘非师范生,近些年又转回培养定向生(少量)。种种原因,让我开始思考教师的来源问题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有师范生、非师范生,如果按聘用方式又分为编制内和编制外,编制外又分临聘(区聘)、返聘、特聘等,如果按专业又可分为民师、普师、师范专科、小学定向全科、教育管理类等等。由于近些年来教师考核制度、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等原因,一方面缺乏体艺类专业教师,一方面本来是体艺的年轻专职教师却转教语数外等所谓的主学科,再一方面本来多才多艺的师范普师毕业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收缩,最后变成了语文或数学专职教师了。
   教师的培养问题,肯定回避不了师范生培养,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首先你是不是“英雄”。2002年的乡村初中教师扩招就存在了一些问题,招进来的这批教师中就有一部分是非师范生,经过若干年的观察,这批教师除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外,还存在师德师风的问题。师范生首先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最后还要进行教学实习环节,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其中师范生教学实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师培养环节。
   关于师范生的实习问题,想起来,我在毕业前和其他三个同年级的师范生被师范学校安排在一个乡镇九年制学校的小学部实习,一开始是听课,然后是上课,直到我们几个师范生包了那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原来的老师依旧上班,有时也给予我们指点指点。就这样,不到1个月的时间,我们和这个班的学生打成了一片。节假日,我没有回家,而是到学生家上门家访,组织学生搞野炊、爬山等活动。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班上的一些同学的模样。分别的时候,他们来送我们,有的还哭了,我的心里也有点难受。
   不知是实习开始还是结束时,师范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整套小学语文课本和一整套小学数学课本,那时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所以没有发英语书,师范课程里也没有英语,所以有些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英语自学,我也是其中之一。总之,我们那批师范生在正式教书之前,大多对小学教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反观现在的师范生,能找全一套某学科的小学教材是不多的,而且这些年里,小学教材的版本也在不断地变化。
   为此,我特地问了一些师范毕业的老师是如何实习的,答案大多数是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就是所在实习学校哪个教师请长假或者外出培训,还有师资不足的,由实习生顶替教学任务,也包括非教学任务。如此,虽然有了实习的岗位,但是缺乏指导老教师的指点,基本上是告靠实习生自己的悟性,因此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师范生走上正式教学工作岗位之前总归有实习环节安排的,可那些非师范生在学校肯定没有教师实习环节了。很多只是在学校里考了个教师资格证,没有系统地师范学习,有的只在培训机构工作过,但不甚了解学校教学的要求;有的在学校临聘代课,如果说是实习也和顶岗实习差不多,如果说是工作又不是所讨论的实习范畴。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甚理解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很难落地,经常出现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比如有一个非师范生教师上体育课,不仅组织学生排队效率低,还在夏天烈日下,竟然让学生面向太阳,自己背对太阳且站在墙阴处。如果是正规师范生,绝不会这样做的。所以,非师范生教师在教学中总会存在许多类似的硬伤。
   其实,对于新教师的培养,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师范学习,二是岗前培训,三是实习期师徒结对,四是继续教育。根据近些年招聘的新教师来看,很大一部分没有师范学校的系统学习、岗前培训,实习期里也缺少师傅的指点。因为现在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压力很大,出于竟争的原因,教师之间缺少帮扶,加上新教师队伍太不稳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走了,如走马灯一般,校方对新教师的培养的热情也随之渐渐减退。
   师徒结对,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环。这里应有学校的安排,也应有新教师的自愿选择。如此,师傅会根据新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点拨,新教师也会根据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困惑请教师傅,以便快速成长。有很多教师,正因为在刚走向工作岗位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师傅,而在今后个人发展上不如人意。
   是否适合按排新教师教一年级?这是我近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个关于新教师培养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乡村学校不适合安排新教师教一年级语文和数学,当然更包括担任班主任工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低年级是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新教师又缺乏教学和管理学生的经验,如果没有师傅的点拨,情况将是非常糟糕的。乡村的小孩子所受到的学前教育是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留守与隔代教育问题严重、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弱与教育理念跟不上造成小孩子的习惯养成不足。进而造成一年级学生中表现出许多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无故说话下位,哭闹,个人卫生差、甚至不进教室,随意离开教室……这样的学生对其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如果是老教师,问题不算大,而如果是新教师,师生很难磨合好,相当长的时间里,课堂教学很难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有句说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很多人认识,中小学学科知识简单,只要是大学生总会胜任教学任务的。如果是懂得中小学教育的人肯定不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是近些年提到的教师专业化更是如此。比方说,一个博士生来教小学一开始就不一定能胜任。不过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也引起一些误解。一是师范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师范生,这样的人走向工作岗位后,对本专业学科的教学能胜任,但往往对其它学科知之很少。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师往往不懂“文理融合”,造成“隔行如隔山”,学校如工厂,教师如工人,学生如生产线上的产品。身正为范,就是指师德师风,当然也指教师的知识结构,一条腿走路身如何正呢?
   一个学校的师资配备在正常的情况下问题还是不大,如果出现异常(撤并学校、班额增减、生源变化)情况,就会出现所谓的结构性缺编。所以,近几年又提出“县管校聘”来解决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不过如此又加速了教师在学校之间的流动,产生的实际效果是又增加了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性(频繁调动),而这又与稳定教师队伍相违背的。实际上,近些年,很多学校都存在一两个班级教师更换频繁的现象,有人统计过,某校有一个班的数学老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竟有11个人担任过。所在班级的学生家长怨声很大,自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注重新教师的培养,那么就会缓解甚至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以前,在教师队伍里提倡过“三字一画”,“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画”即简笔画。后来又把“三字一画”改为“三字一话”,“一话”指普通话,全国上下推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据我观察,师范学校非常重视普通话的训练,而写规范字似乎重视不够,更不用说毛笔字和粉笔字了。就如珠算教学基本上从小学数学教材淡出一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基本上是用电脑打字了,用笔写字很少,写毛笔字成了少数人的爱好,上课基本是用班班通用课件,而用粉笔板书的也不多了,信息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手段。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完成回避传统手段,教师还要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必要的手写板书。书法,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还需要走进小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具有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在新教师培养上,需要一种坚守。对于乡村中小学教师来说,人材市场化、竞争上岗,从某种意思上讲阻隔了师范学校(教师的摇篮)和乡村中小学校(教师工作单位)之间的天然联系,而新教师的培养需求成了两者见面的契机。
   现在的乡村中小学校,教师学历高了,专业化强了,工资待遇好了,但也面临新的问题,如教师编制问题、培养问题、频繁流动问题,以及生源问题、校车问题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其中,乡村新教师的培养问题尤为重要,它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真的不容忽视。
   2020年9月19日

共 3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30多年的小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生涯中,对小学教学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现在写了出来,是对教学界,特别是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根据教学中的现实状况,写出了自己对这些状况的看法。有实践,有理论,而且议论很到位,是一篇不多见的好文章。建议关心小学教育的朋友们认真的读一读,也可以说说您的看法。作者,辛苦了。谢谢你。【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梨之秋        2020-09-20 11:29:34
  感谢河杨老师的推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