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简说“刮”(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简说“刮”(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5.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08发表时间:2020-09-20 18:39:01


   读小学时,老师要我猜个字谜语:“舌头甜甜在左边,刀儿尖尖挂右边。”我头脑呆笨,没有猜出。老师又说:“我变换一下,也许你还能猜到。”老师说“古字戴帽,右手提刀。是同一个字。”我还是没有猜到,老师说我不开窍,就把我狠狠修整了一顿。同学们就嘲笑我说:“你挨老师‘刮’了,这个字谜就是猜一个‘刮’字。”这样我就死死记住这个“刮”字了。还懂得被人批评的俗话就叫“挨刮”或“挨刮刮”。
   后来我就逐渐明白了“刮”字的各种含义。“刮”的本义就是
   用刀子铲子去掉物体表面的那层东西。如“刮脸”“刮胡子”“刮灰”“刮锅子”等等。其实“刮”字是个多义字。引申到各个方面。如涉及到自然现象的就有“刮风”。进入医疗手段就有“刮痧”“刮毒”“刮宫”;还可以更加深入到掠夺人家的财物,叫“搜刮”民财,叫“刮地皮”比喻象刀的锋利之舌舔过一样厉害。
   关于“刮”字的故事也就由此生出来了。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里的那段“关云长刮骨疗毒”那一段,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就显得很有神勇,一边与人谈笑下棋,一边让医者动手术。还有《三国演义》里的孙权劝吕蒙学习,那句“"士别三日,当更刮目相看。”也是“刮”字的名言。唐•韩愈《进学解》里的“刮垢磨光”更是警示之语。“刮”字在我们的方言里也很有趣,比如受到牵连叫“刮拉”或“刮擦”进去了。男女间挑逗、勾搭叫“刮上”或“刮涎”。吵嚷,喧闹叫“刮躁”,说闲话叫“刮言”。以此出现了象声词“刮喇“”刮刮杂”“刮剌剌”等。倘若你的衣衫被什么勾住了,也可以说成“被刮了。”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老百姓还把国民党喊成“刮民党。”
   “刮”字还可以引申到社会现象的各个层面,比如从“刮风”还可以引出“刮单干风”“刮共产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刮”字的含义也在逐渐发展和丰富。如贪官侵占钱物叫“刮民脂民膏”,亲朋之间侵占别人财物叫“刮油水”,不肖子女向父母要吃喝钱财也叫“刮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限于篇幅,本文抛开其它闲言,专把“刮老”的“刮”字意义做一点简单考究。
   纵观天下古今,子女和父母之间大都不存在“刮”与“挨刮”的关系。中华民族从来就有尊老爱幼的好传统,孝敬父母,关爱儿孙都是人的崇高美德。父母爱儿女无微不至,儿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即使现在儿女外出上班或打工,也时常念着父母。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那词儿就写得很贴切。“带着笑容,带着祝愿,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有多大贡献,一辈子只图个团团圆圆……”家人团圆,平安是福,儿女归家来看老人,老人就感到精神富有和满足。
   但是奇怪的事情总是有的。毋庸讳言,近来这些年常常出现儿女“刮”父母的现象,有的甚至是“死刮”刮的父母要命。
   但是这种“刮”要起码具备两个前提,意思父母有东西、有财物,有钱钞”让儿女“刮”,二是父母乐于让儿女们“刮。”二者不可缺一。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父母不乐意让儿女们“刮”呢?有的父母越是被儿女“刮”去的多,越是觉得自己有脸面,有能力,让儿女们“刮”得起。还标榜自己是“经得起刮的人。”
   可是有的父母就经不起儿女们“刮”。在黄土地上辛劳一辈子,就攒下几个个养老钱,哪里经得起儿女翻来覆去的“刮”哪里经得起儿女变着各种手法,说法去“刮”。有个老人一听到电视唱《常回家看看》,就“啪的关掉电视机,说:我就不希望他回来。”意思就是经不起儿女们回来“刮”他。这个老人还改编了歌词叫“,找点时间,找点理由,带着孙子,常回家刮刮,常回家刮刮……”
   更有出奇者,明明父母一物没有,靠国家政策得一点低保维持生活,自己不给老人衣饭不说,还要千方百计的去死刮老人。还拿出理由说:“她生了我,就是要把握养大养肥养到老。”此话说来不相信,我地就有这样的儿女,四姊妹都身强力壮,家富余足,就是不给父母一口饭吃,还把母亲赶出家门乞讨。他母亲来到我家哭着倾诉,我就给这个母亲救济了米和肉……想到有这样的儿女如此“刮老”我真是寒心。儿女的道德竟然烂到如此地步。
   我的一位朋友也遇到儿女“刮”父母的事情,他总结出儿女刮父母的精妙论断有有两种办法。一是“软刮”,二是“硬刮”。
   “软刮”就是语言亲热,说的甜甜的,手脚也勤快,做饭洗碗洗衣都很积极,拖地也不怕出力,给老人买些小小物件和食物,这样老人心情舒畅,大大的给出钱财,挨“刮”挨得舒服。“硬刮”就是坐到老人家里白吃,吃了就睡,一坐就是三五天。老人来伺候他的酒肉饭菜生活。不给打发钱和红包钱就赖在老人家不走。逼得老人精力丧尽,无法继续应酬,只好拿钱免灾。还有的儿女就是恶狠狠的强迫老人拿钱给他用。真不知这样的儿女长的什么心肠?
   没有吃过梨子的人绝对不知梨子的滋味。只有挨过不肖儿女们“刮”过的老人才体会深刻。有“刮”者自然就有被刮者。但是我还是奉劝那些来“刮”老人的儿女们多多来点“软刮”,不要来“硬刮”,至少也得软硬兼施,这样他们的自己面子也要好看一些。这样一软刮,老人们也只能学那三国时的关云长“忍痛挨刮”了。人在做,天在看,要始终相信,一张好嘴,不如一颗好心。
  

共 20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金山老师的随笔《简说“刮”》,由剖析字义到引申含义,到引出刮字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刮父母,儿女刮父母还分硬刮和软刮,还有两个前提,不管是硬刮还是软刮,都不如不刮,“一张好嘴,不如一颗好心。”文章深入浅出,从分析字义开始,到最后阐发自己的观点,希望儿女们不要去刮父母,最好能自食其力。【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0-09-20 18:42:00
  刮字,说浅了叫揩油,说深了叫掠夺。刮老,刮民脂民膏,都是很不道德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9-20 20:21:53
  谢经典编按,辛苦了!我们百姓底层人,挨"刮"是经常的,挨刮了还不敢叫喊,也无力无法无处申说。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9-21 18:33:28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