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一个站在山顶上的人:局长引领教师读《文化的盛宴》(杂文)

编辑推荐 【文采】一个站在山顶上的人:局长引领教师读《文化的盛宴》(杂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99发表时间:2020-09-22 07:42:17

做一个整个的人,要满足三要素:
   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资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这是刘绍辉局长的育人观。
  
   01
   《河北教育》德育版2020年9月中旬(总934期),刊登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绍辉题为《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断想——读<文化的盛宴>有感》的文章。文章通过阅读《文化的盛宴》书中陶行知、王国维、华罗庚、冯友兰等大师们的智慧哲思,结合疫情期间特殊的居家学习经历,提出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完整的人、培养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
   局长说:“大师们的文字,呈现了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引领我们去追寻教育的本质,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教育人,我们要牢记: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是学校的任务,是教育的使命,这是关系孩子成长,家庭幸福乃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根本所在。”
   关于阅读,局长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告诉我们:
   阅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
   阅读不仅获取知识,也可以培养品质。
   局长特别推荐《文化的盛宴》一书中冯友兰老先生的《我的读书经验》,其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02
   在局长的引领下,唐山“名师”写作群共读《文化的盛宴》。
   《文化的盛宴》是我上师范的时候喜欢读的一本书。说喜欢,其实停留在浅表:
   喜欢书的作者——梁启超、王国维。
   梁启超,因戊戌变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既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还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者。走近他,是因为读了他的400余封家书。他以博大的父爱、超越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使9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创造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奇迹。后来,从图书馆借来《文化的盛宴》,其所包涵的爱国之情、学问之道、磨炼精神、美学主义、教育情怀,给予我们献身教育的勇气和力量。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作者。喜欢他,因为爱上了他的词:“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镜子里的青春容颜,离树飘零的落花,名副其实的古风,诗情画意的内容,悄无声息的再现,不留遗憾的“天涯离别苦”,阅尽!从此,懂得了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
   局长读王国维,视域在教育,他引出《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启迪我们走进《文化的盛宴》,思考教育的真谛。
  
   03
   《文化的盛宴》这本书除了梁启超、王国维的文章,还有蔡元培、胡适、李叔同、鲁迅、陶行知、郁达夫、朱自清、林徽因、丰子恺、梁实秋等大师的作品。他们的读书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在社会教化方面唤起了一个时代的觉醒。
   我想着重谈谈梁启超的“家风”,以及他教育儿女的方法。
  
   其一,磨炼人格的“寒士”家风。
   傅斯年先生曾用“爱国向学”四字概括了梁启超的家风。梁启超推崇曾国藩的家训,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明确指出:“曾文正者……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
   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勤”、“俭”是曾文正公家训的核心,梁启超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磨炼人格”的梁氏门风,并以身作则。
  
   其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梁启超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在《自由书(续前)》中写道:“我国民全陷落于失望时代:希望政府,政府失望;希望疆吏,疆吏失望;希望政党,政党失望;希望自力,自力失望;希望他力,他力失望。忧国之士,溢其热血,绞其脑浆,于彼乎?于此乎?皇皇求索者有年,而无一路之可通;而心血为之倒行,脑浆为之瞀乱!”于是,他主张维新变法,后又倾向民主革命,再又赞成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皆因“‘不惜以今日之我去反对昨日之我’,政治上也如此,学问上也是如此。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
  
   其三,“专精”与“广博”的治学方法。
   梁启超强调“专精”与“广博”相结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他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中谈到:“我们做博的功夫,只能选择一两件专业为自己性情最近者做去,从极狭
   的范围内生出极博来,否则,件件要博,便连一件也博不成,这便是‘好一则博’的道理。……资料越发丰富,则驾驭资料越发繁难,总先求得一个‘一以贯之’的线索,才不致‘博而寡要’,这便是‘以浅持博’的道理。”梁启超在1898至1928年三十多年间,给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写了400多封家书,悉心传授人生感悟和治学方法。他在《致孩子们》中说:“我国古来先哲教人做学问方法,最重优游涵饮,使自得之。这句话以我几十年之经验结果,越来越觉得亲切有味。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在慢火炖的
   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已。”
   相较今日之父母,吾辈倍感惭愧。多少家长,唯恐孩子少了“学问”,拼命给孩子报音美班、英语班、书法班,天天把“分”挂在嘴边,进行隔绝式的“圈养”。
  
   静读“刘绍辉: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断想——读《文化的盛宴》有感”,我们会懂得:“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这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和事业的重要品质,这两种品质的提升,其价值远远超过书本所传递的知识。”
   我们会发现:格局大了,事情就顺了——
   一个站在山上的人,瞭望的是星河壮阔,天地广袤,眼光长远。
   教育,就是山顶上的拥抱。
  

共 24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后感,一读局长《文化的盛宴》读后感,二读《文化的盛宴》,三读作者梁启超,四读自己的教育生活。主线有两条,一是“家风”的重要性,二是“阅读”的重要性,给读者的启发是:一个站在山上的人,瞭望的是星河壮阔,天地广袤,眼光长远。对教育者的启迪是:教育,就是上顶上的拥抱。文章旁征博引,语言充满力量,足见,作者是一个爱读书、善思考之人。推荐阅读!问候作者!【编辑:马永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