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长夜难眠,我心谁知(散文)

精品 【流年】长夜难眠,我心谁知(散文) ——走近阮籍


作者:一海明月 秀才,262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1发表时间:2020-09-27 19:06:00

【流年】长夜难眠,我心谁知(散文)
   一
   古来圣贤皆寂寞。
   人有思想,遂有心灵的寂寞之歌。先从阮籍的一首五言诗说起吧。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内容主要是表现魏晋易代之际诗人的各种感慨。
   这首《夜中不能寐》是其一,隐晦曲折地抒写了作者忧郁悲伤的思想情绪。
   此诗,前半阕写诗人因忧伤而无法入眠。开头两句勾勒出一位被沉重的痛苦折磨着的诗人形象。他起坐弹琴,希望借此派遣内心的忧思。本是赏心悦目的明月清风,此时却增加了他的痛苦。诗的后半阕通过描写野外凄切的环境,进一步抒写“夜中不能寐”的忧伤。最后两句,既写鸟,又写人。鸟,徘徊于野外,人徘徊于室内,所见同是幽暗险恶的景象。希望何在?慰藉何来?唯有独自伤心而已。
   诗人为何忧思百结难解?
   阮籍的一生,正处于曹魏政权到司马氏政权的更替时期。司马氏在魏末急于替代曹氏,大量屠杀异己,政治极为黑暗恐怖。在这样一个噤若寒蝉的政治漩涡中,他先后在曹氏、司马氏统治集团任职,时时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了解了这样的时代大背景,我们再读阮籍的诗歌和人生,就知道,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心灵的煎熬是多么的无奈。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父亲阮瑀汉末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不仅如此,阮瑀与曹操还有着比较亲近的关系。
   第一层是同门关系。阮瑀少年时曾拜同乡大儒蔡邕为师。蔡邕是汉末著名的大学问家、书法家、音乐家,是个众望所归的人物。阮瑀,深得蔡邕赏识,被蔡邕称为“奇才”。蔡邕一语既出,阮瑀名扬天下。
   曹操也是蔡邕的学生,和蔡邕关系很好。蔡邕的女儿蔡琰曾远嫁匈奴,受尽磨难,曹操统一北方后,千方百计把蔡琰从匈奴赎了回来,并为她安排了婚事。
   第二层是僚属关系。“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其他六子(王粲、刘祯、陈琳、应玚、徐幹、阮瑀)都曾是曹操的僚属。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阮瑀不幸病逝,当时阮籍只有三岁。曹丕和阮瑀交情深厚,他非常同情阮瑀身后的孤儿寡母,特意写了一篇《寡妇赋》表示关切之情。这说明,阮瑀、阮籍父子与曹操、曹丕父子有着很深的渊源和很亲近的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着阮籍的一生。
   总之,和山涛相比,无论出身还是政治地位,阮籍都要优越得多。所以阮籍青年的时候,很有一些贵族公子哥的习气,喜欢击剑,喜欢打猎,喜欢音乐,喜欢游山玩水,并且有建功立业的济世之志。但是,阮籍很快发现自己生不逢时,随着曹马之争愈演愈烈,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对仕途也失去兴趣,转而去追求老庄的自然无为之道。
   阮籍,除了是名门之后,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
   第一是“才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文学天才有时也是可以遗传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文学家,阮籍本人更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曲星”。阮籍能诗能文,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82首五言咏怀组诗不仅开创了一种诗歌题材,而且具有哲学深度,是中国诗歌史上少有的杰作。阮瑀精通音律,这种音乐天赋也遗传给了阮籍。阮籍,能弹琴,善长啸,是三国时著名的音乐家。同时,还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对老庄哲学有很深的研究。
   第二是“痴名”。痴,也可以理解为怪、狂、傲,这是阮籍性格上最为显著的特征。用现在的话说,阮籍很另类,很酷。《晋书•阮籍传》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阮籍平常的生活很随性,要么把自己关在家里做“宅男”,什么都不干,一天到晚就是看书,一看好几个月;要么就是出去做“驴友”,游山玩水,一连几天不回家。兴之所至,常常忘记了形骸躯体的存在,真是不折不扣的得意忘形。
   因为这些原因,阮籍给人留下一个“痴”的印象。而痴气,并不是呆气、傻气,而是一种不同流俗的狂狷之气、不平之气,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第三是“隐名”。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因为阮籍和曹氏家族的关系很亲近,所以在当时的“曹马之争”中,阮籍,也成为被拉拢、被监视的对象。阮籍做官的机会很多,但他始终抱着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对待仕途。在这一点上,阮籍比山涛看得更深刻、更透彻,也更超脱。在阮籍看来,名利权位都是腐蚀人心的身外之物,陷入其中反而会损害生命的自然和纯粹。和山涛相比,阮籍对仕途早已不抱任何幻想,他的辞官完全是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迫不得已。
   在仕途上,阮籍三次征召,两次赴任,三次辞官,不乐仕途,不慕名利。因而阮籍的名声越来越大,口碑越来越好。
  
   二
   三国魏正始10年,即公元249年,这是魏晋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之前,虽然曹马之争愈演愈烈,但曹魏政权还是稳定的,至少天下还是姓曹的天下;但这一年之后,情况急转直下,曹魏的统治大权旁落,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马氏的专制暴政。从这一年开始到西晋建立的公元265年,这16年,整个国家陷入风雨飘摇的剧烈动荡之中。这16年,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一个时期。
   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历史上叫做“高平陵之变”,也叫“典午之变”。典午,指司马氏。
   一句话,高平陵之变之后,曹魏政权已经归司马氏了。
   在这种情况下,远离政治的隐居本身,反而成了另一种政治。在独裁者眼里,隐居就成了一种“表态”,不合作就是反对,弃权票也就是反对票。而反对,就是死路一条。
   政变之后,掌握了大权的司马懿为了笼络人心,开始招贤纳士。
   竹林七贤中,有一个人最先引起司马懿的注意。
   这个人,不是嵇康,也不是山涛,而是阮籍。
   司马懿为什么会看好阮籍呢?
   原因有三:一是,阮籍有名望,有才华。二是,阮籍有背景。我们知道,阮籍的父亲阮瑀曾在曹操手下任职,和曹氏关系很近。但,我们也知道,司马懿当年也是曹操的僚属,和阮瑀一起共过事。司马懿不仅认识阮籍,还有可能是看着阮籍长大的。在司马懿眼里。阮籍就是一个“通家少年”,老朋友的孩子。三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年多前,司马懿的政敌曹爽拉拢阮籍做大将军府的参军,阮籍没有答应。这样一个有曹家背景又拒绝过曹爽的人,如果招致麾下,政治上会对自己有利得多。
   因为这些原因,司马懿十分看重阮籍的政治利用价值。所以,在诛灭曹爽等人不久,司马懿便向阮籍发出了征召的任命,邀请他到自己的太傅府中任职。
   谁都看得出来,这样的邀请性质跟当年蒋济和曹爽的邀请大不相同。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是要挟、绑架。
   不用说,阮籍面临的是一个两难选择。
   究竟何去何从?阮籍有没有答应呢?
  
   三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
   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这是阮籍《咏怀》诗中的第20首。我们先来说说这首诗的开头两句。
   第一句,“杨朱泣歧路”。战国时,有个叫杨朱的人,一次外出时遇到一个歧路,也就是三岔路口,一条往南,一条往北,该走哪条路呢?杨朱抉择不下。由此,他联想到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歧路,荣辱、贵贱、成败、是非等等,开始的决定只在一念之间,而结果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想到这里,杨朱不禁伤感万分,竟然站在岔路口哭了起来。这就是“杨朱泣歧路”典故的由来。
   第二句“墨子悲染丝”。有一次,墨子看到有人染丝,那些白色的生丝,将染未染之际还是洁白无瑕的,可是一旦染上了颜色,可以变黄也可以变黑,跟原来的质地大相径庭。他想,染丝这件事虽小,却不可不慎重啊。进而又联想到,治国不是和染丝一样吗?想到这里,墨子忍不住悲伤地感叹起来。这就是“墨子悲染丝”的典故。
   两个故事都涉及到如何选择的问题。阮籍在诗歌中引用这两个典故,说明他深深的体会到选择的无奈和误入歧途的痛苦。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那个问题:阮籍有没有答应司马懿的征召呢?
   答案是:答应了。一介书生,其实也是别无选择。
   万般无奈之下,阮籍不得不告别隐居生活,来到京城的洛阳府,做了司马懿的从事中郎,这是三公府中专设的一个属官,职责是参议谋划,地位在长史、司马之下,也是很重要的僚属。
   但本质上讲,阮籍做的这个从事中郎,属于帮闲性质,既不用坐班,也不必有什么政绩,挂一个名,领一份俸禄,如此而已。
   这一年是嘉平元年即公元249年,阮籍刚好40岁。而此后的十几年,阮籍一直没有离开司马氏的掌控,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四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嵇康被杀后,曹马之争算是尘埃落定。
   嵇康被杀的第二年,阮籍也抑郁而终。
   为什么说阮籍是抑郁而终呢?
   因为阮籍晚年做了一件让他终生懊悔的事。
   什么事呢?就是为司马昭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劝进文》。
   嵇康被杀后,司马昭篡位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
   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朝廷迫于压力,不得不再次封司马昭为晋公,又加九锡之礼.傀儡皇帝曹奂还亲自下诏,劝司马昭“笑纳”这一隆重的礼遇。司马昭呢,还是老样子,揣着明白装糊涂,假装谦虚,坚辞不受。
   按照当时的游戏规则,文武官员要到司马昭府上敦促劝进,三番五次,把戏做足。当然,劝进也不能红口白牙乱说一通,要写成文章鼓吹司马昭的文治武功之“德行”。
   当然,这样的“美差”自然落到了当时有着第一流才子阮籍的头上。
   阮籍什么态度呢?当然不愿意。老办法,醉酒躲避。
   但是,这一次,老办法失灵了。信使三番五次来催,那架势分明是:不答应,后果很严重。万般无奈,阮籍只得从命,被人扶起后,泼墨挥毫,文不加点,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这篇文章,文气纵横,就劝进的主旨来说,写得的确漂亮,所以当时号称“神笔”。
   后来的萧统编《文选》,把这篇文章也收进去了,题目为《为郑冲劝晋王笺》。郑冲,是当时的司空,司空主管礼仪之事,因为是郑冲三番五次要阮籍写劝进文。
   显然,这篇文章,给阮籍的身后名誉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把它当做阮籍一生的人格污点,口诛笔伐。现在看来,这篇“神笔”之文,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杀了阮籍的身,也毁了阮籍身后的名。
   最终阮籍发现政治斗争是污浊的,权力是腐蚀人心的,礼法名教是虚伪的,荣华富贵是虚幻的。唯有生命、情感和自然是真实的,值得珍爱的。是非、荣辱、名利,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阮籍的痛苦在于,一方面,他想超越是非,与世无争,隐居终老;另一方面,由于性格上的原因,他又不得不屈服于外在的压力,陷入是非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是阮籍的悲剧所在,也是让人同情的地方。
  
   五
   根据《世说新语•贤媛》记载,山涛在隐居的时候,交了两个朋友。三个人非常好,只见了一面,便契若金兰。
   契若金兰,是个形容友谊的成语。“金兰”一词,出自《易传•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说,如果两人心意相同的话,就好比锋利的刀刃可以截断金属;而志同道合的言语,气味就像兰花那样芬芳。
   契若金兰,就是比喻朋友友情深厚,志同道合。
   山涛和这两个朋友第一面便契若金兰,这样的友谊当然非同一般。但是问题也出在这里。山涛和两个朋友太好了,好到让山涛的妻子韩氏都嫉妒,甚至吃醋了!
   这两个朋友是谁呢?
   一个是嵇康,一个阮籍。
   如何看待嵇康和阮籍?
   一海赞同余秋雨先生的评价:
   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长夜难眠,我心谁知。相逢何必曾相识,仅以此文,向那个时代为心中的理想而笃实坚持的文人致敬!
  

共 47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生逢曹魏和司马政权更替时期,既有才华抱负又率性不羁,一生出仕入仕,经历颇多曲折。作者从阮籍的一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写起,讲述了阮籍的一生。阮籍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操有同门之谊,后又做了曹操的僚属,与曹家可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家族影响,少有才名的阮籍思想上会倾向于曹氏政权,但随着曹氏式微,司马专权,阮籍势必会受到牵累。他无意仕途,崇尚老庄跟当时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典午之变后,司马氏征召阮籍入仕,正如作者文中引用的,“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阮籍面临两难的选择,但处于那样动荡的时代,他其实别无选择。阮籍做了新朝的官,并违心写了一篇《劝进文》,不久便郁郁而终。其实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命运,更是当时许多文人士子的写照,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好在,竹林七贤有自己的风骨,他们为中国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散文以诗歌作引,条分缕析,清晰透彻,语言简洁干净,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2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0-09-27 19:07:57
  实在佩服大哥孜孜以求的为学精神,我现在很少读书了,惭愧。
闲云落雪
回复1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09-28 10:08:17
  落雪老师,辛苦,辛苦!编者按,言简意赅,喜欢!【敬茶】
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0-09-27 19:09:59
  仓促之间,编按可能有些词不达意,大哥多担待。祝大哥笔健文丰!
闲云落雪
回复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09-28 10:14:02
  王勃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此文,算是对青年王勃此说的一点补充吧。遥祝幸福安康!
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9-29 17:22:42
  明月老弟这篇咏史散文很妙,既条分缕析,又语言优美,颇有文化散文的风范!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09-29 22:34:30
  谢谢轻舟老师到访鼓励!写,对我来说,实际就是深刻的读。正因为写,让我对“竹林七贤”有了更多的了解!【敬茶】
4 楼        文友:梅子青        2020-09-30 06:59:30
  文史典故,顺手拈来;旁征博引,形象丰富。向老兄学习,多读书才好。美文,拜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09-30 12:46:57
  谢谢子青同学到访美赞!读书,让人体验不同的人生,当然也是我排遣寂寞的最好休闲方式。【敬茶】
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0-10-02 09:16:22
  其实,这篇佳作可以说是另一种赏析,鉴赏式散文,读得出来,明月知识丰富,阅读量大。读了学到好多知识,我真的不了解,也可以说我阅读量低。全文有一种灵魂牵引读者,给人思考。
回复5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10-02 16:22:12
  佳节期间,问好山地!是的,是赏析,也是共鸣。同时,又是如何评价魏晋竹林七贤的史学思考题。你说,引人思考,是对的。这也是我写文的目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