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难忘的中学时代(散文)
梅是因一个意外事件而成为我的闺蜜的,那时我刚读初二。
我小学毕业那一年,县一中第一次面向全县农村小学选拔初中生,我很幸运地考进了县一中重点班一班。
或许是各乡小学教育差距较大,或许相对而言我的学习底子薄。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出来后,我勉强挤入中等行列。这对“胸怀凌云志”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于是,那个寒假我就认真反省、总结学习失利的原因,决心从新学期开始,扬鞭策马奋起直追。
第二个学期,中考成绩出来后。隔壁重点班二班的班主任特意到我们教室门口看这次年级第一名是谁。当她的目光跟随我们班老师手指的方向,定格在坐在靠墙角第一排的我的身上时,我吓得低下了头。因为没有外套换洗,我身上那件正反两面都可以穿的红绿棉服的前襟和袖口,已经被我穿得油光锃亮了。露在旧胶鞋外面的脚趾尽管使劲往里缩,还是被她上下打量的目光捕捉到了。我浑身上下都往外冒着的穷酸气,让她有理由相信我偶然超过她班上那个县城进来的年级冠军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随着她那极度蔑视的眼神而来的是轻飘飘的三个字:“就她啊”。然后不屑地扬长而去。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和她的得意门生无休无止的较量。我的成绩更是不断地刷新着她对农村孩子的成见。
每想起那段往事,我就会想:当我面对别人的蔑视时,如果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而看轻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沉沦下去。如果敢于抗争这种不公平的看待,勇于做好自己,就可能还有成长为让别人刮目相看,让自己自豪的模样。
尽管县一中是我们县城最好的中学,可是在那个全国经济都不发达的年代,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非常艰苦的。我们四个班五十多个农村来的女生,全挤在一个狭长的大寝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使我在这个大环境中,几乎没有一个固定的好朋友。
初二第一个学期,刚开学没多久。一天早晨,我们起床准备出早操,普通班有个女生尖声惊叫,原来她“丢了两块钱”。寝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那个时候的两块钱,不是现在的两百,甚至两千块钱能够量化比较的。那时的两块钱是我们一周半的所有费用,包括学习用具和一些生活日用品。就是两块钱,大多数家庭还是靠卖粮食或者毛竹、柴火之类换来的。我对那个丢钱的女生深表同情,当时心里还想着要是学校发起募捐的话,我一定省吃俭用捐两毛钱。这么想着,我没有参与她们的叽叽喳喳各种分析、议论,自顾自去早操和学习了。
过了两天,平时和我走得比较近的一个女生突然开始躲着我了,就连她看我的时候,都要先偷偷斜乜一眼其他女生。走在路上,遇见同班女生我的微笑还没从唇边化开,“啪”,一口厌恶的口水就飘到了我的脚下。寝室里,她们一如既往地叽叽喳喳议论纷纷,早已习惯在她们的嘻笑嘈杂中求静学习的我,压根儿没注意她们在说啥。
一周后的一天中午我正准备午睡,“考第一有什么用?还不是个小偷!”一句吼声突然在小声的议论声中异样地响起。这声音来自宿舍尾部,那是普通班女生宿舍区。
“脚趾天天露在外面,就等着偷钱买鞋穿吧!”隔壁班一个女声附和着,我熟悉她的声音,她成绩中上,以前经常跟我讨论难题。
“还年级第一,搞不好成绩也是偷的!”如果说前面两句话还不足以让我对号入座的话,那么这次叽叽喳喳的附和声明显就是在对我指名道姓了。
委屈的泪水,瞬时顺着我的眼角滚烫地淌流了下来。其实宿舍里都是农村考出来的孩子,家境不过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凭什么她们要把矛头无端对准我呢?我很想坐起来跟她们理论,可是听着她们越来越起劲的争论,我知道自己此时说什么都是浪费口舌。我相信“清者自清”,于是悄悄抹干泪水,从上铺坐起来,踩着床头的梯子,准备去教室看书。
“小心别把稻草弄到我脸上(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用干稻草做垫褥)!”我下铺是同班一个矮小的女生,成绩比较靠前,平时和我没什么好的交集。但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人家成绩好,弄到你脸上又能咋地?偷了钱老师还不是一样维护她!”寝室里随着这声“打抱不平”的讽刺,一阵苍蝇一样的“嗡嗡”声四起。我噙着泪水咬紧牙,没说一句话就默默去了教室,把她们的起哄声远远地抛在身后。
尽管我一再告诉自己,要坚强面对莫须有的污蔑和指责,可是每天数不胜数的讽刺和谩骂,那些貌似不把我淹没决不罢休的“口水车轮战”,还是在我原本平静的心里搅起一丝混浊的涟漪。我开始有些害怕,开始感到一种空前的孤独和伤痛。这些突如其来的恐惧开始慢慢蚕食着我幼小的心灵,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十三岁的年纪,还不足以强大到独自勇敢地面对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攻击和伤害。
这样的孤独和害怕持续一个月。后来,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了,当我在题海中奋笔疾书时,再次面对她们的污言秽语,几乎崩溃了。我再也无法保持我内心的宁静和波澜不惊,于是一个人跑到学校操场后面的南河边,望着涛涛的河水号啕大哭。
不知道哭了多久,河面开始慢慢起雾。我心里的愤懑和忧郁却慢慢地消散了,随着薄雾越飘越远。
我透过红肿的双眼,看到薄雾中透着一丝光亮,那是从调整心态我重新崛起的前奏。没有比眼前更糟糕的吧!我想,就算全世界都不理我,至少我还有梦,还能坚持理想的方向。不管我怎么走,总是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她们说我是小偷,就让她们说好了。但我不能让这莫须有的事件偷了我的时间,在学习上我要做“大盗”,我要在她们非议“小偷”的时间里,把更多的知识“盗”进自己脑海。总有一天,她们也会认识到,非议别人,会让青春偷走更多美好的时间,会丧失更多向上的时光。
我这么“阿Q”地自我疗愈了一下午,再站起来的时候,心情轻快了许多。
从那以后,我找到克服孤独和恐惧的好办法,那就是不让自己闲着,除作业以外,我不停地刷难题,每天睡前在脑海里把白天学的知识放电影式的过一遍。这样总是会很快就睡着,而且睡得特别踏实。
“你再这样污蔑她,小心我撕破你的嘴!”有天晚上熄灯后我正气定神闲地枕着这些污蔑想着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刚要入睡时,一个不大却足以让我振聋发聩的声音在我的斜对面响起。
是梅在怒骂。
我和梅同班,平时并无交集。她人缘特别好,属于“十处打锣九处都有她”的那种类型,就是成绩在班里倒数。这次丢钱风波,她不是“声讨”我的主角,可也是那些叽叽喳喳麻雀声中的一员。“不晓得她们又在变着花样唱什么双簧了。”长时间地被她们的谩骂和口水“围追堵截”,我已经在心里为自己筑起一道本能的防护墙。
“你疯啦?”寝室里安静了几秒后,一个不满的女声疑惑地响起来。
“我看你们才是疯了!一群疯子!贼喊捉贼的疯子!”梅用一种铿锵有力的声音反驳道,“从现在开始,谁要是再这样诬陷她,再胡搅蛮缠,我就说出来谁才是真正的贼!我梅谁都不怕,有种你们试试!”
寝室里瞬间鸦雀无声了,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那一夜,我反而睡不踏实了。
第二天早上,我昏昏沉沉地被梅推醒,让我跟她一起去出早操了:“快点,要迟到了!”
尽管小孩子的内心很单纯,但是我还是有些犹疑地试着接受梅突如其来的友谊。
梅长着一双大大的双眼皮,厚厚的双唇红艳艳的,肤如凝脂,一点都不像农村孩子。
“其实她们都知道钱不是你拿的。”有一天我和梅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梅突然跟我说。
“呃,”我都快忘记那件事情了,“那她们为啥揪着我不放啊?”
“树大招风啊。”我至今记得梅眨巴着漂亮的大眼睛看我像看怪物一样的表情,“人怕出名猪怕壮,她们嫉妒你学习好,就想这样闹腾让你不安生学习。你不知道吗?”
我哑然失笑,我确实不知道,不过我很庆幸自己内心足够坚强才没有被她们打倒。望着校园里的落叶,突然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可怜,可怜的是她们。
“你不怕和我在一起被她们仇恨?”
“不怕!”
“为啥?”我很奇怪梅哪来的勇气和力量。
“因为我看清楚什么才是正确。”梅牵着我的手:“以后学习上请多指教,她们再欺负你我就帮你揍她们,我们谁也别怕,成吗?”
“谢谢!”一直以来,我都很坚强,可是在听见梅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却悄悄润湿了眼眶,假装看天,抬起了头,那天的天空很蓝,很蓝……
“其实,被人嫉妒没什么不好的。不是谁都有资格被人嫉妒的,被人嫉妒是一种福气!”梅以为我在为别人对我的排斥而难过,我至今记得她安慰我时说的每一个字。我没想到面对难题两眼空洞的梅,脑子里竟然有如此成熟的智慧,说出这么带哲理的话。
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小,我只知道死读书,梅不喜欢读书但是情商比我高很多,但是后来长大以后的我们,才知道梅少年老成的思想,有着更深刻的另一层意义,至少会指导我们自己,不要做那个无能善妒的人。让嫉妒化成敬仰,让自己变成和别人一样优秀的人,甚至更优秀,那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可惜鼠目寸光随波逐流的人,没有胸怀去领悟这个道理。
从那以后,梅和我成了形影不离的闺蜜。
梅本身天资聪颖,被我拽着学习,少偷许多懒以后,那期期末考试,成绩一跃到了班里中等偏上。中考毕业,她没能如愿考进中专,但顺利考上我们学校的高中部。而我,被贫穷押着与她阴差阳错去了遥远的柳州上中专。
后来我们渐渐失去联系,我也曾试着各种方法寻找那个和我一样坚强的女孩,只知道梅高考失利后去了南方,具体哪里,谁也不知道。
而今我与梅海角天涯,想来她也与我一样两鬓生花,心中难免感慨伤怀。
“人生总得有一种精神。”每次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梅。我和梅,我们心里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对生活正确认知的信念,那是对善的信念,对美好未来执著追求的信念。唯有心中有正确信念的人,才不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才能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勇敢地回头是岸、悬崖勒马;才有勇气敢于向错误的大多数人说“不”。重新选择一条通往光明的路,不畏荆棘与坎坷,哪怕从此清风明月。现在想起,我依然佩服当初喜欢热闹的梅,决定选择放弃繁华喧嚣的时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呢?唯有心中有正确信念的人,才能有坦荡的胸襟放眼远望,不畏浮云遮望眼,也才能在风霜雨雪中傲然挺立,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所以我相信,现在的梅一定会活出她特有的精彩。
无论在海角天涯,只要我们心中坚守正确的信念,不负年华,将来有缘再见,彼此不会对对方失望,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必将温暖如春……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