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梧桐记(散文)

精品 【丹枫】梧桐记(散文)


作者:自在 布衣,263.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21发表时间:2020-10-12 21:09:56
摘要:经检索为原创首发丹枫


   校园有两株梧桐,长在教学楼前,各守一片绿地,周无杂树,自在有年。
   梧桐枯槁低矮,枝叶稀疏,虫洞密布,与街上同类相比,俨然“三等残废”。要材没材,要型没型,说待毙,也不过份。但师生晨来暮往,熟视无睹,任其生灭。
   忽一日,来园工若干,于树周栽竹。那竹不知来自何方,属何品种,但见有青有黄,根根修长,被细铁丝粗麻绳链接,均匀排列,直角直边,众星捧月般把两棵桐树圈围起来。
   竹子有干无枝,形如栅栏。栏内梧桐,如国宝稀珍。欲窥栏内真面,非探头侧目不可得。
   国画教授路过,告园工,竹子乃清高之物,喜独处、好清静,与梧桐为伍,不类。
   工长翻着白眼,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竹子再清高,能与梧桐相伴,与有荣焉。
   教授无语。
   文学院夫子闻知,甚为惊诧,欲发飙,又怕棍子小鞋,便偷桐换柳,借诗抒怀:
   水性扬花枝叶繁,绳牵铁链锁千竿。
   孤竹缘何媚杨柳,泯性悖理又逆天。
   是晨,夫子将诗配上图片,发至朋友圈,引发热议。
   或曰,杨柳者,心中无竹之直,胸中无竹之节,另类也。
   或曰,杨柳婀娜姿万千,直杆正好作护栏。是非颠倒非天意,心无敬畏才这般。
   或曰,杨柳枝干形难看,修竹围栏为遮掩。
   或曰,夫子一向温良不语,清早而鸣,必然情动于衷。是否又遇小人了?
   工长闻知,禀报上峰,言夫子偷桐换柳实乃指桑骂槐,建议校方扣除其当月奖金。
   夫子因诗得祸。
   可怜那竹子被铁丝链着,被麻绳缠着,被宽大的叶子罩着,不见日月,难得风雨,只有苦熬。眼见竹竿青者变黄,黄者变枯,三两枝绿叶支楞,甚至有向外弯曲的趋向。师生走过路过,无不惜之怜之,有呼“松绑”者,有喊“要空间”者,更有引申发挥大喊“为自由而战”者,但园工不为所动,冷笑道,约束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瞬数载已去。两棵梧桐日渐衰朽,不仅未有凤凰光临,连麻雀也少见落足。倒是那四围竹子发生奇变,捆绑的铁丝锈了,缠绕的麻绳烂了,竹们牵手并肩,枝繁叶茂,挺拔的竹梢越过梧桐,几近楼顶,似乎铆足劲要插到云霄中去。两棵梧桐窝于竹林,委琐地呆立着,勉强吐出些嫩叶,说青不青,说黄不黄,给人以苟延残喘之相。
   参天竹林困梧桐,成为校园一大景观。
   人们指点着,嘲弄着,嬉笑着。
   园工犯了傻。
   工长说,竹困梧桐实非初心,如今梧桐衰微,若除掉竹子恐惹众怒,干脆把梧桐迁出吧。
   园工们说,满院花圃鱼塘,各有其主,哪里还有空地?
   工长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梧桐虽然矮丑,但有资历,忘记历史就等于丢掉初心,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申请上级划拨地皮,重点保护。
   决策遂定,迁桐计划放在来年。
   师生闻讯,奔走相告,纷纷于树前留影。并说,等到明年,就好景难再了。

共 1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讽刺意味很强的文章,写出了不懂园林美化的人滥用职权,最后贻笑大方!教学楼前有两棵梧桐树,各自守着一方绿地,虽然长得枝叶稀疏,虫洞密布,像三等残废一样,但也是校园内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可有一天,一向不被人重视的梧桐树周围,却被园工们用竹子众星捧月般的围上了,那些竹子被细铁丝粗麻绳链接,均匀排列,直角直边。一位懂国画的老师经过,善意提醒竹子与梧桐不能为伍遭到反讥无语。后被一位文学院夫子听闻,随后借诗抒怀,发在微信圈,引起众人赞同,指责园工。但文学院士却因诗惹祸被扣奖金。几年过去,参天竹林困梧桐,成为校园一大景观,引起众人嘲笑。这时的工长才决定向上级反映,欲将梧桐移出,计划来年。师生闻讯,更是纷纷于树前留影。并说,等到明年,就好景难再了!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针砭时弊,语言犀利,入木三分,耐人品味!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018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10-12 21:12:13
  园林装饰也是一门技术,不懂装懂,最后贻笑大方。文章立意鲜明,语言犀利,耐人品味,值得学习!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10-19 06:29:50
  恭喜老师佳作喜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呈现丹枫!!!
梦锁孤音
3 楼        文友:相思        2020-10-19 07:33:36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纷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4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20-10-20 17:10:55
  梧桐的遭遇确实值得反思,从中折射出的道理深刻,讽刺意味入木三分。问好老师,祝贺佳作取得精品称号!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