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忆】猪油香(散文)

精品 【柳岸•忆】猪油香(散文)


作者:明月梅花 秀才,217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17发表时间:2020-10-13 07:38:33

现在食用油的品种繁多,有时候都不知买什么油好。记得小时候只有菜油和猪油可吃,因菜油比猪油便宜许多,所以炒大多数蔬菜、煎鱼、煎豆腐等都是用菜油。而猪油昂贵,只会用来炒绿叶蔬菜、煮煮粉面什么的。菜油有一股浓烈的菜籽味,这股味道很不得人心,且炒出来的菜又不如猪油炒得好吃,所以菜油尽管吃得多,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远远不如猪油。只是吃猪油不像吃菜油那样方便,可以直接上街买来。猪油得要自己买肥肉来熬,所以熬猪油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算是一件大事。
   每次家里要熬猪油,母亲和外婆就会很早起床。那时外面的天还没亮,小镇还沉浸在一种特别的静谧中,偶尔有几缕薄薄的炊烟从人家的屋顶上溢出。母亲和外婆各自在手臂上挎着一个铁丝篮,轻轻地拔开木门的门栓,然后用力拉开沉重而结实的木门,木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发透出小镇清晨的沉静。母亲和外婆踩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急匆匆地往菜市场的方向而去,只怕去晚了,好肥肉被人家挑走了。待到太阳露出了半个笑脸,空气里弥漫着米饭和白粥的香气时,母亲和外婆回来了,脸上红扑扑地,眼睛炯炯有神,显得很兴奋。各自的篮子里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大块的、切得四四方方的肥肉,把铁丝篮都快压垮了。那肥肉,是上好的肥肉,用来熬猪油最好不过。白生生的肥肉,白得并不漂亮,不是雪的白,也不像云的白,而是带着点惨白。我知道用惨白来形容,是对肥肉的不尊重。在那个不能频繁吃肉、缺少油水的年代,肥肉在餐桌上地位煊赫,风头甚至盖过瘦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家里每次熬猪油多在早饭后。熬猪油是个技术活,肥肉不能切太小,最好大块些;熬的过程中忌大火,否则会把肥肉烧焦。外婆的刀工很好,肥肉并不好切,滑腻腻的,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好掌控。但是一大块肥肉到了外婆的手中,变得特别服帖,由着外婆怎么摆弄,一直温顺有加,在外婆的刀口下心甘情愿地四分五裂,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大小均匀、厚薄适中的肥肉。待锅烧热,一大堆切好的肥肉被扔进了滚烫的大锅里,肥肉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彻底交给了那一口大锅。白色的肥肉与黑色的锅,黑白相间,很有视觉上的冲击感。在小火细致耐心地加热下,肥肉发出了吱吱的声响,那是肥肉热情而欢快地歌唱。当肥肉的下面漂起了点点金黄、闪亮的猪油时,空气里弥漫了猪油的香气。那种香,柔和、绵软,又不失浓郁、厚重,带着人间烟火的醉人气息。肥肉也由丰腴、白腻而变得清瘦、略黄,吱吱的声响也更加地猛烈,那是肥肉对未来激情地畅想与憧憬。当空气里的猪油香浓得让人发晕时,便是猪油占领整口大锅的时候,肥肉也完成了它生命中的一次涅槃。油乎乎、白胖胖的肥肉彻底消失,只见到焦黄的猪油渣和美好的猪油。猪油渣,惊艳,夺人眼球,在滋味上并不输于猪肉,在口感上又更有嚼头,在餐桌上几乎可以和猪肉分庭抗礼。而那一锅猪油,清亮,微微的黏稠,如阳光一样光芒四射,如玉般有着透明的质地,让人看了是多么的欢喜和感动呀!猪油和猪油渣,是肥肉给予人们最丰厚地馈赠,是肥肉对生命的感恩。熬猪油的过程,总有点轰轰烈烈的意味,因为那是肥肉一次优美地蜕变,更是一场惊心动魄地蜕变。
   熬完猪油,锅铲、锅盖、灶台、砧板和刀,甚至地面都沾了猪油的光,变得油腻。还有外婆的手和头发也变得油腻了,身上散发着猪油的味道。厨房里终日充溢着猪油的香,经久不散。猪油,野心勃勃,不但要占据人们的嘴和心灵,还要占据厨房的一切位置。熬好的猪油被盛进一个大瓷坛里,那种大瓷坛呈椭圆形,外面是白底蓝花的图案,有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这是一个弥漫着诗意气息的瓷坛,似乎不应该用来装猪油,更适合做摆设。热乎乎的猪油进入到冷冰冰的瓷坛里,使瓷坛有了具体的温度和实际的用途。代表着世俗气息的猪油与具有诗意气息的瓷坛在一瞬间完成了激烈地碰撞,给人以巨大的感觉落差,但最终它们会亲密无间地完美融合,一起去承受世俗生活里所有的琐碎和期许、平凡和伟大。装满了猪油的瓷坛被外婆小心翼翼地捧着放入到橱柜的最底层,好像里面装了什么绝世宝贝。
   猪油到了第二天,便不复当初的油光水润,容光焕发,而是变成一整块膏腴状的黄色固体,香气荡然无存,完全失去了生气,变得不像猪油,好像成了另外一种东西,让人感到陌生。只有遇到了火,猪油才能重新焕发生机,散发香气。如此看来,猪油真是脆弱,它忍受不了寂寞和清冷,它需要喧嚣,需要热气腾腾的生活。所以用猪油炒制的菜经不住搁置,一定要趁热食用,凉了就会让人难以下咽。但即使猪油有这样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在厨房里地位依然尊贵,备受宠爱,让菜油深深地仰望和羡慕。
   厨房里多了一大坛子猪油,让人心里变得很踏实,日子仿佛有了无限的盼头,意味着未来的日子能经常吃到猪油炒的菜,闻到猪油的香。只是外婆过日子非常节俭,再加上那时我们家经济也拮据,所以外婆使用起猪油来相当谨慎。炒绿叶蔬菜,外婆总是把一大锅绿叶蔬菜放进热锅里先炒软,再放一点点猪油进去,那可怜的一点猪油投入到铺天盖地的蔬菜里,踪迹难觅,以致那盘蔬菜吃起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美味,但好歹比菜油炒的味道强些。至于煮面条和米粉,外婆放猪油放得更少,只用筷子沾一下猪油,好像蜻蜓点水似的,那凝固的猪油融化在汤汁里,不过三五滴罢了。所以小时候更喜欢父亲做的饭菜,因为父亲放油比外婆潇洒些。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做的猪油炒饭。那时我和二姐、大哥跟随父亲在抚州市读书。周末食堂没有供应早餐,父亲有时候早上就会做猪油炒饭。父亲喜欢在前一晚告诉我们第二天早上要吃什么,每次父亲宣布要做猪油炒饭的时候,声音铿锵有力,神情得意非凡。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兴致勃勃地走进厨房。边哼着歌曲,边从橱柜里端出一大碗剩饭,搁置在灶台上。一把新鲜碧绿的葱洗净被切成细细的葱花待用。父亲拧开煤气灶,“砰”地一声,一缕蓝色的火焰燃起,空气里飘来淡淡的煤气味。锅变热后,父亲用锅铲从黄色的搪瓷缸里舀了一大团猪油,那猪油真是多呀,多得让我惊喜。要是外婆瞧见,会以为父亲在哪里发了大财。那猪油黏糊糊地粘在锅铲上,几乎要滴下来。父亲麻利地把那团猪油用力地甩进热锅里,锅铲碰到锅底,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那团猪油迫不及待地掉进锅里,瞬间溶化,变成一汪柔情似水的汁液,发出诱人的香味。一把绿色的葱花从父亲的指尖飘落到滚烫的油锅里,浓浓的葱香味溢满厨房。最后大碗的米饭被倒进去,父亲用锅铲不停地炒动着,每一次的炒动如一曲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干冷的米饭经过热油的滋润,变得油光可鉴,粒粒分明,再撒上几滴酱油,白色的米饭便添了些红亮的色泽,起锅前洒点盐水和味精,翻炒几下,香喷喷的猪油炒饭就可出锅。我们每个人可以分到一小碗,猪油的香气是那么浓郁,每一粒米饭都裹着猪油,发出亮晶晶的光芒,再配上酱油的红和葱花的绿,让美味的猪油炒饭大放异彩,吃得我忘了今夕何夕。一碗猪油炒饭被扒拉光,碗底都是油腻腻的,这才是猪油最痛快最满足的吃法!只要吃过一次父亲做的猪油炒饭,至少有好几天我会对别的早餐不屑一顾,脑子里只有那碗油汪汪的猪油炒饭,猪油的香气也老是在鼻尖飘荡。可惜父亲只有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才会做猪油炒饭,食堂没有早餐吃的时候,大多吃泡饭,泡饭不过是用水煮一下,放一点点猪油罢了,滋味温吞,毫不出彩,和猪油炒饭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荣光万丈的猪油遭受了冷落,厨房成了调和油、花生油、玉米油们的天下,猪油在厨房成了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然后慢慢地从厨房里消失,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我还是会经常吃点猪油,我对猪油始终存有一缕挥之不去的情结,因为它总会让我想起外婆熬猪油的温馨情景,想起外公做的辣椒炒猪油渣,还有父亲做的猪油炒饭。猪油,牵系的不仅仅是我的年少时光,它更牵系了一个流逝的年代,那是一个温情脉脉、纯真质朴的年代,那个年代让我永远怀念!
  

共 31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猪油香》,用拟人化的写法,回忆了自己对猪油始终存有一缕挥之不去的情结。记得小时候只有菜油和猪油可以吃,菜油尽管吃得多,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远不如猪油,而熬猪油对那个年代的人家来说算是一件大事。文章讲述了当年外婆、外公、母亲和父亲熬猪油、用猪油炒菜的动人故事,温馨宜人,纯真质朴,这种记忆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让人永远怀念。如今,曾经荣光万丈的猪油遭受到了冷落,厨房成了调和油、花生油、玉米油们的天下,猪油在厨房则成了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然后慢慢地从厨房里消失,渐渐地被人们遗忘。这篇散文构思巧妙,结构完整,从家庭的食用油说起,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详细地描述了自己那一代人曾经的生活光景,点点滴滴,记忆犹新,字字珠玑,句句含情,生动形象地将那个时代的青涩年华和生活画面真实地呈现了出来,感恩之情溢于言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骨子里小时候的那些纯真简单的幸福生活总是充满了活力,让人流连忘返。清新的文笔,丰富的阅历,细腻的心思,款款的叙述,以及饮食习惯的演变和刻骨铭心的往事,使得文章品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起来真是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不禁为猪油叫好。问候作者!热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1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10-13 07:39:32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10-13 07:40:16
  祝福写作快乐,生活美好!
   期待佳作再次绽放柳岸。
回复2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0-10-13 12:20:43
  安平社长好,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编按辛苦。祝您万事如意,佳作不断!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10-13 17:16:03
  明月梅花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拜读明月梅花的字字珠玑的散文
回复3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0-10-13 17:54:33
  谢谢寒梅老师。城市喧嚣,尾气冲天,心有时不免烦躁,还好在文字里找到了一份安宁。人到中年,越来越喜欢回忆。有时对一种食物的怀念,更多的是对一个年代深深地思念。一个宁静纯真的年代,可以让焦虑的灵魂有了安放之处。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0-14 08:44:35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0-10-14 12:41:09
  谢谢社团推荐,谢谢刘社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