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家乡岁岁柿子红(散文)

精品 【八一】家乡岁岁柿子红(散文)


作者:绿池朱华 秀才,144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7发表时间:2020-10-13 09:07:06

【八一】家乡岁岁柿子红(散文)
   在渭北旱塬,柿子树是最平凡普通的树。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艳艳、亮晶晶的柿子,像画家多情的画笔涂抹在沟沟坎坎上的繁星点点。
   十月,是家乡柿子成熟的时节,它和朴拙的农家小院融为一体,是田园风光里最和谐的底色。它蜜糖般黏糯的果汁,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赠予。柿子树舒展在农家院前屋后,遍地萧瑟里那抹火红的倩影,让农家忙碌单调的日子变得快乐而圆满。
   柿子树是谦和低调的树。它不会盘踞在肥沃的坳地(平原地)里,它读得懂庄稼人惜土如金的黄土情结。它的身影退隐在硷畔坡头、沟坡洼地,让庄稼们在大田的沃土里出尽风头。
   柿子树是耐旱又耐寒的树。尽管脚下的土地很贫瘠,它仍旧在旱塬上的村落里撑起一顶顶华丽的伞盖。在婆娑的树影里,村庄掩映成一座座童话里的绿色城堡。
   秋季,柿子树肥厚的叶子与青绿的果子一起慢慢变红,绽放着生命最后的一波绚烂。之后,它的叶子零落在秋风里,只剩光秃秃的枝桠和牢牢挂在枝桠上的红果。红果艳丽,枝桠干枯,就这样裸露在北方漫长的寒冬里。
   一夜东风吹,大地回春暖。当春风拂过山岗、拂过田野,抚摸着每一棵柿子树的枝干,柿子树用隆重的仪式应和春风的步履。是春风的抚摸有起死回生的魔力吗?那隆冬枯死的树枝竟然又冒出了新芽。它不喜喧闹,不爱张扬,与几朵白云相映在晴空下的剪影,在屋顶上、在原野边画出一个个柔和的椭圆。它在静默中思考,在思考里苍老。一棵幼年的柿子树,也是虬枝峥嵘,盘若蛟龙。即使那些柔嫩的枝条,皮肤也粗糙黝黑,似乎饱经风霜,像老人龟裂的手纹。
   夏至时,新麦上场。碾场、扬麦……繁重的农活让我们疲累不堪。在柿子树下小憩一会儿,是农忙时节农家孩子的“小确幸”。躺在麦秸堆里,一边数树叶,一边听蝉鸣。一阵微风拂过头顶,碧绿的密叶间,竟然坠落下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咦,柿子树什么时候偷偷开花了?“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满是疑惑。
   柿子树的花,是世间最精巧的花。那些不小心跌落凡尘的精灵,上小下大,花瓣外翻,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喇叭。平放在手心里,发现它的花蕊裹在一个小小的正方形里,又被外围的四个花瓣包裹起来,分明就是一枚“贯钱”。
   “我看看,我看看,是大唐通宝还是清朝制钱?”落地的柿子花招来一群孩子,我们趴在地上,叽叽喳喳地分辨着。不过,讨论了很久也得不出结论。看来,只有交给村里的智慧长者去揭开谜底啦。
   柿子树是智慧朴实的树。不到成熟季节,它青涩的绿果就隐藏在硕大的绿叶底,绝不会招摇,用肤浅的味道去取悦你的味蕾。小时候的我们很顽皮,偷偷爬上树,摘下一颗青果,咬一口就赶紧扔掉了:“呸!涩死我了,这能吃吗?“殊不知,这苦涩的味道,正是柿子树保护自己的策略。
   金秋西风起,落叶漫天飞。秋霜染画笔,红柿映千里!飒飒秋风里,柿树的圆果褪去了青涩,变得又红又大。央视热播电视剧《岁岁年年柿子红》,拍摄地就在我的老家——陕西长武县宜山村。剧中多次出现的火红的柿子树,正是家乡秋色里最美的风景。
   摘一颗柿子,撕去外边的薄皮,咬一口果肉,糯软香甜,赛似蜜糖。北宋诗人张仲殊赞它:“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柿子占据了秋日水果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北国清秋里最耀眼的佳果!
   看啊!柿子树将家乡秋日的田野山川,洇染成一片红彤彤、金灿灿的锦绣山河,这是大自然最美的画笔,描绘出最高规格的金秋礼赞!
  
   二
   这硕果累累的秋日画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十月一到,秋风就把家乡的原野吹得斑斑驳驳,秋霜把家乡的沟坡染得多姿多彩。
   雾蒙蒙的早晨,生产队的喇叭就开始吆喝:“今天全村去桃洼山摘柿子喽。”于是,全村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大家拉着架子车,骑着自行车,迈开双腿徒步前行。车上堆着箩筐,肩上担着柴笼,背上挎着干粮,扯上二三里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奔向二十里外的桃洼山。一路欢声笑语,大家的心思都在那遍山通红的柿子上,那一树树压弯枝头的柿子,让大家忘了路途的辛苦。收获的喜悦,正在远方向我们招手。
   走过笔直的大路,再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向沟坡纵深处迈进。路旁连片的玉米地里,怀揣着棒子的玉米挺立着发出“刷啦刷啦”的声响。核桃林里一挂挂青绿的核桃低垂着,像一个个谦谦君子。桐树、枫树则一袭红衣,宛若娇艳的新娘。牵牛花、打碗花像微风里的小喇叭,顽皮的小松鼠在草木丛里与我们对视。
   “终于到桃洼山了!”大家欢呼雀跃起来。这时朝雾已经散尽,阳光洒遍山头。放眼望去,桃洼山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全是柿子树。柿子树上只剩稀稀疏疏的几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条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柿子,像点燃在山涧的红火把,又像高挂在山巅的巨型灯盏。
   大家顾不上欣赏秋景,胡乱吃一口家里带来的干粮,就开始摘柿子了。柿子树枝干很脆,除了身手轻捷的小孩子攀缘树干,大人们都是在树底勾住树枝采摘。金黄扁圆的磨盘柿,像椽头馍上凸起一个尖顶的方柿子,还坚硬得像石头一样,涩得掉牙。小圆疙瘩火晶柿已经通体透红,皮薄如纸,碰一下果肉就如蜜汁一样流出来,惹得馋嘴的小孩子“吸溜吸溜“连吃了几个。但不管硬柿子、软柿子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轻摘轻放,若碰出伤来,这柿子就不能保存了。
   太阳落山了,蒙蒙的雾气又弥漫了山谷。这时候,满山的柿子也摘完了,像明亮的灯盏熄灭,桃洼山的艳秋在一日之内便凋谢了。疲累的人们或车上拉着,或肩上担着自己家分得的柿子,兴高采烈地回家去。我们这些跟着大人的小孩子,仿佛也结束了一次完美的野游,踏着月色,数着星星,尽兴而归。
  
   三
   家里分得的软柿子,已经熟透了是放不住的,几天之内就全都进了小孩子的嘴。
   硬柿子没有熟透,味道苦涩。奶奶便坐在炕头,拿一把小刀,削啊削啊,削下来一串串、一堆堆的柿子皮,再赶着太阳的脚步,把削了皮的柿子晾晒在窗台上、房顶上,院子里搭起的木板上。早晨端出去,晚上端进来,一点也不怕麻烦。
   几天后,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奶奶双手的揉捏里,它们渐渐变成黑红的颜色,变成扁圆形的饼子,并且表皮蒙上了一层白霜——我们叫它“柿饼”。柿饼咬一口甜如饴糖,比柿子吃起来更有嚼劲。
   柿饼的优点是久放不坏——可是对小孩子来说,这其实是它最明显的缺点。因为在我们品尝过一次,一想起它就直流口水的时候,柿饼已经被奶奶收起来藏在她陪嫁带来的梨花木三厢柜子里了。等它再出世,就是大年三十晚上散压岁钱的时候了。
   我们只好去扯奶奶搭在晾衣绳上的柿子皮。奇怪!柿子皮晒黑了,也晒甜了,嚼一口在嘴里,发出“嘎嘣嘎嘣”的脆响。“甜甜脆脆,也不比柿饼味道差呀。”我们安慰着自己。
   另一种去除柿子涩味的方法,就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暖柿子。暖柿子一般在农闲时节,妈妈在灶间的大铁锅里烧一锅热水,捡出硬硬的方柿子、尖顶柿子一个个丢进水里,慢慢用热水拔出柿子的涩味。
   暖柿子是个技术活,水温高了,柿子被煮熟了,依旧苦涩,吃不得。水温低了,一番功夫就白费了,还得从头再来。妈妈暖柿子时火候把握得很好,她说:“人要勤快,多烧几遍火。不要贪图快,涩味是一点一点逼出来的。”于是,家里暖柿子的这个晚上,几次睁开朦胧的睡眼,我都看见妈妈披着衣服,趴在锅台前烧火的身影。天亮了,我起床第一件事,便是腾腾腾地跑进灶间揭开锅盖。一夜温热,那些柿子像洗了温水澡的胖娃娃,由青黄色变为金黄透亮,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从温吞吞的水里捞出一颗柿子,放进嘴里,“嗯!又甜又脆!真好吃啊”。我边吃边夸。
   吃完一个,妈妈慈爱地说:“再拿上几个,课间和同学分着吃。”这个秋日清冷的早晨,变得甜甜蜜蜜,寒风刮在脸上,似乎也温柔了许多。
  
   四
   家里还剩许多柿子,大伯在窑面夹角的地方搭个架,把柿子放上去,再覆上一层秸秆——这叫“柿子棚”。这是家家秋天都搭建的,也是大多数柿子的最终归宿。
   柿子不怕冻。覆秸秆是怕鸟雀啄食,鸡狗们糟蹋。冬日的早晨,柿子棚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我们看见竖着扇子般大尾巴的松鼠在柿子棚上蹦蹦跳跳。小孩子们边拍手边唱自编的儿歌:“格狸猫,上台台,一蹦一跳真可爱。快蹦远些,再蹦远些!柿子留下我吃哩!”
   其实松鼠吃不了柿子,它就是来我们乏味的冬日生活里客串一下的。赶走松鼠,我们搬来梯子,爬到棚上取柿子。埋在秸秆下面的柿子冻得硬邦邦的,像坚硬的铁块。拿回屋里,刚给盆子里倒上热水,大伯急匆匆走进来说:“傻瓜,这样一烫柿子就烂了,抓都抓不到手里了,你怎么吃哩?”
   那要怎么办?我瞪着眼问大伯。“要用冷水激。”大伯倒一盆刺骨的冷水,把柿子放进去,我们趴在盆沿边眼巴巴看着。半天功夫,见柿子表皮上褪出一个个透明的冰壳,柿子却像变得像上架时一样鲜软了。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柿子,三口两口就吃光了。香甜的柿子汁黏绕在唇齿间、喉咙间,金黄的汁涂抹在嘴唇上、脸蛋上,我们一个个像贪吃的小花猫,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冬深了,落过几场雪,天更冷了,小孩子们都猫在家里不出去了。藏猫猫、踢毽子,窜上爬下,夜又漫长,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这样的夜晚,柿子又成了小孩子们宵夜的小零食。只是,这个零食,要有奢侈的搭配。
   那就是秋天最后的一茬收获,那些连根拔起的黄豆秆靠在墙根下已晾干了水分,豆荚也裂开了嘴。大人们激励我们:“黄豆炒熟了做炒面,拌上软柿子,那个香味欸,啧啧……”我们便没有了偷懒的理由。天高云淡,我们把豆秸秆铺上场,排着队转圈圈用脚踩。举着连枷“啪啪”晃上来、翻下去一遍遍敲打。手抓一把豆秸,在地上狠狠摔打。
   现在,旋筛干净的黄豆挂在窑顶的担梁上,在暗夜里发出诱人的光。奶奶一声令下,妈妈、婶娘们开始炒黄豆,再把熟黄豆倒进磨盘里。我们坐在烫屁股的热炕上,看那头黑驴带着“安眼”拉着磨盘转圈圈。慢慢地,我们也给转晕了,上下眼皮打起架了。
   “吃炒面喽!又香又甜的柿子炒面。”
   睁开惺忪的睡眼,夜色仍旧深沉,枕边却多了一个小洋瓷碗,熟黄豆的香味混合着柿子的甜味钻进鼻孔。豆面和软柿子汁搅拌在一起,絮状物在昏暗的油灯下那么香酥糯软,正迫不及待地想融进我们的嘴里去。
   柿子树,是家乡秋天最美丽的风景。柿子的味道,是童年记忆里最甜美的味道。飒飒秋风今又起,寒霜经夜柿子红。又一个十月,柿子树又该红遍家乡的山山岭岭了。
  

共 41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颗颗柿子树,漫山遍野随处生,不择地势任意长。作者家乡的柿子树生命力特强,不论在沟坎之巅,悬崖之畔,只有一点土她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且抗旱、抗寒耐风沙能力极强。家乡的柿子树那种面对严寒酷暑、恶劣的环境从容不迫、顽强不屈,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令人敬佩,所以作者赞美柿子树!大家都喜欢那憨实可爱的柿子!柿子朴实无华,香甜可口,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的情怀。她那红艳艳、软绵绵、甜丝丝、圆溜溜的神态怎不让人回味、相思、留念和敬仰;更别提熟透了的柿子,她傲居树顶、枝端,红的发紫,紫的变灰,那薄薄一层灰色的霉子如少女的裙纱之美妙!我们从文章中,可以汲取生活的乐趣,大家一起去几十里外摘柿子,这是一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作者的眼中,柿子树是少年老成的树。它不喜喧闹,不爱张扬,与几朵白云相映在晴空下的剪影,在屋顶上、在原野边画出一个个柔和的椭圆。它在静默中思考,在思考里苍老。一棵幼年的柿子树,也是虬枝峥嵘,盘若蛟龙;一枝柔嫩的枝条,皮肤也粗糙黝黑,似乎饱经风霜,像老人龟裂的手纹。从对柿子树的描写可以读出,作者丰富的思维和很强的观察力。散文形散而神聚,语言质朴生动,在情节上的铺垫把握得很好。 感谢赐稿八一, 希望在八一可以经常阅读到作者的佳作。【编辑:红袖揽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1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0-10-13 09:35:04
  哈哈,红袖老师在忙,我先进来抢个沙发,坐下来慢慢品文,美呀~~~~~~~~~~
上官欢儿
回复1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4 08:11:06
  谢谢上官欢儿老师。你的鼓励是我努力的动力。
2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0-10-13 09:47:01
  秋天的柿子,是我非常钟爱的水果,远远地看它们挂在树上,红红的像一树红灯笼,充满了喜庆。无论是那种小小的红(烘)柿子,还是稍大些的脆柿子,或是更大的北方的磨盘柿子,都是我的心头好,哈哈,原谅我,它们真的很好吃,\(^o^)/~
上官欢儿
3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4 08:10:17
  谢谢红袖老师辛苦编按!您的编按升华了拙作的主题。谢谢(?▽?)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4 楼        文友:庄稼        2020-10-16 06:05:36
  家乡岁岁柿子红,充满了吉祥喜庆幸福和快乐!我的家乡看不到如此美景,但是在文章里品味到与家乡同样的欢乐和趣味,那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情感啊。柿子树充满精彩,别具风格,在作者笔下有了智慧和灵魂,她的伟大美化了家乡、丰富了生活、快慰了家乡人岁岁年年,她的精彩收藏在每一次对过往的甜美回眸里。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观察发现了柿子树的秀外慧中的品格,她不只是树,俨然一位可敬的仁者智者,柿子树用她的经历把生活的苦涩为人们无私地化作了甜蜜,看到快乐了,她也幸福了。好一篇佳作!作者妙笔生花,描写细腻,叙事详略得法,活泼生动,阅读全篇犹如欣赏美景,如身临其境,看人在画中,情在景中,幸福和快乐、乐趣和甜蜜,尽在童年而来的记忆里。好就好在把读者陶醉了,仿佛自己家乡的影子浮现,心里不由一动。激动!欣赏学习了,感谢作者老师!祝您生活幸福快乐、工作著作精彩不断!敬茶
回复4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6 15:33:43
  谢谢庄稼老师,你的中肯评论,使我受益匪浅。祝您秋安。
5 楼        文友:黄宝兰        2020-10-16 15:16:17
  拜读老师好文一股暖流上心头!欣赏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6 15:34:17
  谢谢老师鼓励肯定。
6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10-17 08:08:28
  一篇自然质朴的佳作,笔触细腻,画面感生动、明丽。欣赏,祝老师秋安笔丰。
小小莲儿
回复6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9 08:38:38
  感谢莲儿老师修改意见,感谢您的来访,留评。
7 楼        文友:郭秀玲        2020-10-17 12:35:52
  年年岁岁柿子红,岁岁年年人不同!拜读学习!
郭秀玲
回复7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9 08:39:31
  感谢老师留墨!
8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10-17 15:33:44
  没有看过成片的柿子林,读过老师的精品文章,感受到了柿子树的壮观与红火。喜欢吃柿子,看完文章,也爱上了柿子树。
   感谢老师分享,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遥祝秋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8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10-19 08:43:14
  是的。珊瑚老师,柿子树在我的老家,甚至北方都很普通,但是结的果很甜,尤其一种叫火晶柿子的,临潼(秦始皇陵)那里的最为出名。谢谢珊瑚老师留墨,您每次中肯的评价与鼓励,使我受益匪浅!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