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陈宗群和他的雪峰山脆柿(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陈宗群和他的雪峰山脆柿(散文)


作者:谷雨坡 秀才,135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5发表时间:2020-10-15 22:15:24

【菊韵】陈宗群和他的雪峰山脆柿(散文) 记得那是2016年,在黔阳古城举行的洪江市国庆旅游节的时候,我被雪峰山脆柿深深吸引,那种感觉的异样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完全颠覆了我对柿子的认知。那种软软的、涩涩的、黏黏的柿子如今改变了历史的味道,它即有库尔勒香梨的香味,又有新疆哈密瓜的甜度,还有红富士苹果的爽脆,柿子竟然可以像苹果一样切着吃,让一个个前来品尝的人们惊讶不止赞不绝口。
   秋高气爽的金秋,一个丰收的季节。我在洪江市群峰乡永胜村和安江镇扶车村两个村的雪峰山脆柿种植基地见到了该品种的发明人——陈宗群。
   陈宗群,一个腼腆的七零后,曾获洪江市“十佳科技农民”荣誉称号。见到我们后话语虽不多,但他那黑黝黝的脸上却透露出了几分坚毅的性格。一听我们询问他的脆柿,话一下就多了起来,如数家珍一样,严谨又详细地向我们介绍起来他的雪峰山脆柿。
   陈宗群在2005年以前是一个裁缝师傅,他裁剪手艺精湛,做事一丝不苟,诚实守信,童叟无欺,附近乡邻到他这里做新衣服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做得风生云起。陈宗群不但是一个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也是一个酷爱学习不安于现状的人。喜欢观看中央七台的农业类节目,并且自费订阅了《湖南科技报》和《江西农村百事通》等农业类报刊杂志。
   因为喜欢搞农业,陈宗群在做裁缝的同时,也尝试养过猪,种过西瓜。有一次在看央视7台,看到了介绍甜柿的节目,眼前突然一亮,在自己本地很普通,吃起来有点涩的柿子,竟然也可以做成大产业,就动了想种植柿子的想法。心想,自己这个地方,没有人种植柿子,若自己敢为人先,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2004年秋天,陈宗群独自一人跑到四川正邦公司考察,在了解了甜柿的种植技术和正常年份的产量情况之后,看到正邦公司的合同里还有一条约定,如按公司技术种植失败的话,正邦公司承诺每亩补500斤稻谷,于是立马决定买苗木回去种一片。
   从四川考察回来之后,陈宗群把自己的自留山开挖整好,又租了本村乡邻一部分山地,全家人齐出动,不久就建成了一个50多亩的柿子种植园。2005年春天,陈宗群把买来的次郎、阳丰等20多个甜柿品种种上。当时,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甜柿品种适合雪峰山这个地方种植,大着胆子全部拿来试一下。虽然按照正邦公司提供的技术管理,但也许是水土不服,这批柿苗的成活率不理想,成活的苗木长势也差。
   2006年,陈宗群又引进了一批早秋、桂秋、大秋等十几个甜柿品种。当时卖家的大秋甜柿种苗的价格定得很高,让一般人接受不了。陈宗群心里想,大秋甜柿种苗的价格这么高,应该是有原因的。虽然自己没有吃过,应该是味道很棒,品质应该有它独特的一面。心想即使被卖家杀猪了,也应该值得自己去试一试。即便他是杀自己的猪也只杀的了一回,不怕。若闯成功了,就可致富,那就值了。
   2008年,由于当初种植的50亩柿子中,杂类占比达40%,有些品种只开花不结果,有些品种裂果,有些果粒小,即使是大秋甜柿的口感也非常差,没有电视上说得那么好。原来的积蓄也用完了,家里开始经济拮据捉襟见肘了。陈宗群开始沉下心来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外面发展得很好的甜柿品种,在自己这里就变成这样不堪了呢?于是他想走出去,去找专家,请教他们来帮自己解这个疑惑。
   2008年秋季,陈宗群到西安参加了陕西农高会,会上认识了西北农大,国家柿资源圃的王仁梓教授。恰好,王教授那里有成熟了的大秋甜柿,陈宗群吃过后,感觉非常好吃,就是自己想要种植出来的那个柿子。王教授是中国第一个研究甜柿的专家,有“中国甜柿鼻祖”之称。王教授被陈宗群的真诚所感动,也佩服陈宗群种柿的初心,就免费送了他一些苗木和枝条,并答应提供技术,指导陈宗群在雪峰山种植大秋甜柿。
   从农高会回来之后,陈宗群就把王教授送来的枝条和种苗种到自己的基地里,但长势也不好,唯独嫁接到自己菜园子里五棵本地膏子树(本地野生柿子树的一种)上的大秋,长势喜人。第二年就挂了3个柿子,味道非常好,可以媲美在王教授那里吃的,并且水分更足,更脆爽,这让陈宗群心里一下就亮堂起来,希望出现了。之后,通过与王教授交流,王教授给他说,顶级大秋甜柿的成功要求砧木的亲和力非常好,北方为什么不能大批量地培育出大秋苗木,就是因为用来嫁接大秋的砧木,它们的亲和力低,也就是说有排斥现象,所以嫁接后的苗木成活率低,有些不到三年全部失败。王教授鼓励陈宗群,利用雪峰山的丰富的野生膏子树,培育出最好的大秋甜柿品种。
   2010年,在王教授的指点下,陈宗群开始选育大秋甜柿品种。雪峰山上的野膏子树品种多,他选了20多个品种嫁接大秋,试一试看最后到底哪一个品种最好。由于当时通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在选育的过程中,陈宗群或借或租录像机,把嫁接好的大秋生长情况录下来,再到街上发邮箱给王教授,请教他指点自己。王教授每次都会回复他,教他该怎么办。也是在这一年,陈宗群把基地没有发展潜力的次郎全部淘汰掉,由于没有钱买大秋苗木,就全部换成阳丰。通过本地砧木嫁接的阳丰,长势比从北方买来的苗木好很多。现在基地里还有一棵15年的北方砧木的阳丰就无法跟我们8年的本地砧木阳丰比,无论从树径、树形、果面、果粒、产果量和品质,我们本地砧木的阳丰都超出了北方的一大截,而且采收期还推迟了5至7天,果糖度更高。
   陈宗群在管理好基地阳丰的同时,继续坚持培育大秋,因为只有它,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柿子。经过近10年的努力,同时在妻子易小江始终如一的支持下,陈宗群终于选育出品质独特的大秋苗木,并且把这个来自家乡雪峰山的砧木品种命名为:雪峰8号。通过雪峰8号培育出来的大秋,根茎直立,扎根深,抗旱、抗寒、抗湿,不挑肥,即使在贫瘠一点的地,苗木照样长得好。
   陈宗群一直坚信,自己的柿业离不开农业科技。自己必须要走出去,多请教农业专家。只有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才能成功。一路上,得到湖北农大的罗正荣、浙江亚林所龚榜初、山东果树研究所艾呈祥、河南病虫害专家丁向阳和西北农大国家柿资源圃王仁梓、杨勇等一大批专家的指点和支持,使得自己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特别是甜柿专家艾呈祥,是湖南老乡,教会了陈宗群修剪、管理果园等许多东西。在陈宗群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艾专家前后借给他近30万元来支持发展大秋苗木的选育,成了他今生的贵人。陈宗群的努力同时也赢得了艾专家的尊重和关注,每次全国有什么展会和柿子会,他都会邀上陈宗群去,并且还给他提供参会费用。艾呈祥专家每年都要坐飞机来陈宗群的基地看几次,帮他销售许多大秋苗木。
   这两年,山西临猗县的柿子王张晋泉,通过别人的介绍找到了陈宗群,要求合作种植大秋。张晋泉曾经在1985年引进红富士苹果,成功地富了一代临猗农民。2005年,张晋泉又引进了阳丰甜柿。他种植出来的阳丰甜柿,树形是全国一流,果面也是全国一流,并且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他的阳丰甜柿的亩产量达8千至1万斤。但张晋泉却对大秋情有独钟,因为他认为,大秋是柿子里面的顶级品种,在国内还找不到什么好的大秋。他最开始是到广西去选育,由于亲和力不行,没有成功。当他到陈宗群的苗木基地一看,眼睛立马一亮,想不到在雪峰山里,还有这么好的大秋。他认为陈宗群的雪峰8号砧木是全国最好的砧木。吃了雪峰8号砧木培育出来的大秋——雪峰山脆柿,赞不绝口,认为它的果粒大,水分充足,果糖高,品质已经远远超出原产地——日本的大秋,它绝对是水果中的王中王。
   陈宗群身处雪峰山的深山里,过去,交通不便,信息也不发达。但他却热爱农业,无论多么困难,都不放弃自己当初的执念。在最艰苦的时候,家里的经济几乎到了靠借钱过日子。为了大秋,什么事都是自己和家人亲力亲为,精神压力也大,身体消瘦得都看不得了。那时自己身体瘦得不足110斤,妻子不足80斤,父母、亲戚都穷,陈宗群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情景,都会掉眼泪。他说:我这一生最应该感谢的是我妻子,是她的不离不弃,让我的柿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只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做自己的事业,就一定会成功,这是陈宗群一直不曾放弃的执念。由于雪峰八号砧木资源少,近两年来,陈宗群的大秋苗木从不愁销,全部是供给专家,很少在市场上销售。据有关专家统计,至2020年止,全国大秋的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挂果的只有3000亩。专家估计,10年以后,大秋的种植面积也不会超过100万亩,因而大秋的市场价格会一直坚挺稳定。
   陈宗群给我们说,由于雪峰山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可的地球上最后一块没有被污染的神奇土地,尤其是海拔在600米至800米的洪江市雪峰山片区,气候适宜,是一个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含量高,雨水充沛,土质好,因而这里种出来的雪峰山脆柿果粒特别大,肉质松脆,果汁多,无任何涩味。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中心检测,每100克雪峰山脆柿中,富含维生素C、黄酮、钙、胡萝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食用雪峰山脆柿,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压、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消化和防止便秘,延缓醉酒时间,以及美容护肤和促进小孩智商发育等均有明显功效。
   同时,雪峰山脆柿的单宁(引发涩味的主要元素)含量与苹果、葡萄和芒果等相当,其单宁含量只有猕猴桃的1/4,山楂的1/15,因此食用雪峰山脆柿不会像本地涩柿一样出现胃结石。
   雪峰山脆柿的横空出世,在我国柿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雪峰山脆柿,在2016年10月荣获第八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受欢迎产品”,2018年9月荣获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特色优质农产品”,2018年10月荣获第九届全国柿会议“十大优质产品”,2019年荣获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奖”。
   陈宗群给我们说,他自己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宣传,过去也不想把这个搞得轰轰烈烈,认为只要自己把产品搞出来了,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就行。自从两年前易荣华书记来到我们群峰乡之后,他对我的柿业一直非常重视,不但为我的雪峰山脆柿的宣传摇旗呐喊,还从基地建设、营销渠道的开拓方面,帮我整合各种资源,使我的雪峰山脆柿开始向雪峰山片区的周边扩展。他站在比我高的角度,认为雪峰山脆柿是我们这个地方独有的品种,是可带动雪峰山片区老百姓致富的一个最好的水果品牌,别的地方,种不出如此顶级的脆柿品种。他认为,现在我的雪峰山脆柿的种植技术已经成熟稳定,不能总让她养在深闺而不被人知,要让雪峰山片区的人们都来种,让大家一起种柿致富。
   荣华书记的帮扶也改变了陈宗群原来的观念,一个好的产品确实需要好好宣传。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本来就是陈宗群发明雪峰山脆柿最初的想法,也是他十几年来培育它的最大的原动力。这两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雪峰山脆柿开始向雪峰山片区的安江镇和洗马乡拓展。陈宗群相信,不要多久,秋天的雪峰山,到处都是金黄色的雪峰山脆柿,飘着阵阵诱人的甜香。
   陈宗群站在永胜村的柿子园,望着茫茫的雪峰山,感慨地对我们说,品种有了,技术有了,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雪峰山脆柿一定会做成我们洪江市最亮丽的一张名片,让我们雪峰山片区的老百姓有了一个致富的金元宝。自己发明的雪峰山脆柿,能帮助我们自己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发家致富,这是陈宗群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共 4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谷雨坡的散文《陈宗群和他的雪峰山脆柿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非常励志的传奇故事。雪峰山脆柿现在已经非常有名了,它的发明人陈宗群是一个腼腆的七零后,以前是一个裁缝师傅,由于手艺好,讲诚信,生意做得不错。爱学习,在看央视七台时,看到了商机,决定种柿子。经过去四川考察,种了50亩柿子种植园。不理想,第二年又换新的品种再种。这次虽然成功了,但效果差,口感不好,他找专家解惑,经过了三年失败,最终获得成功,有人找他合伙种柿子,认为他的柿子绝对是水果中的王中王。雪峰山脆柿获得了很多荣誉,陈宗群说自己不会搞宣传,荣华书记来了以后,整合资源,宣传宣传到位,使他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雪峰山片区都种上了柿子。文章具有广告效应,写得有条不紊,人物、创业经过、脆柿特色、效益,看得清楚明白,引人注目。欣赏学习了!【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0-10-15 22:16:57
  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想吃柿子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叶雨        2020-10-16 07:36:56
  正是有了像陈宗群这样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前天孙子要我买柿子,我说得放放再吃太硬,服务员说这叫水果柿子,现在就可以吃,我半信半疑试着买了两个,果然很甜很水很脆,看了谷雨坡的文才知道,原来发明家在这里啊,这种柿子太好吃了,像陈宗群致敬!佳作,点赞!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远近        2020-10-16 07:46:37
  这样的柿子确实好吃,还不容易坏。我也察觉了,但不知道是中国人的发明,还以为是进口品种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楼        文友:远近        2020-10-16 07:48:43
  这样的柿子确实好吃,还不容易坏。我也察觉了,但不知道是中国人的发明,还以为是进口品种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16 13:34:25
  我们也喜欢柿子!学习散文
活到老学到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