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天安门广场(散文)
10月10日,非常渴望早一点儿看到天安门,一大早上换了三趟线地铁,迫不及待地从天安门东地铁口出来,左侧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刚要去门口买票,被站岗的人拦住了。他问:“你有预约吗?”
“啊?什么预约?”我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同时看了看向里走的人,门牌上赫然写着“预约口进入”,天呐,我这才知道,去北京去各个主要景点都必须预约。
然后我问了一下:“那去天安门呢?”
“那边排队过安检。”他用手指了指旁边。我回头看到大批的人在排队,好家伙!我远眺了一下安检入口,只见乌央乌央的人头,只能顺着人群慢慢地向前挪动。环顾四周,其实抬头是可以看到天安门的,只是各种栏杆围绕着,必须从安检入口进入。排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我,扫身份证、看健康码、测体温、过背包,一系列的检查终于过来了。
“天安门广场,我来了!”我很兴奋地挥了挥手。一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值得。天安门广场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我仰视着天安门城楼,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的雄伟壮丽,良久。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庄严,只是没有了距离感。她更真实,更贴近,我伸手好像能触摸到毛主席像的脸。想象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帮我拍张照呗。”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女士晃了晃她的手机说。
“哦哦,好!”我这才回过神来,接过她的手机,找好角度帮她拍了一张。
“也帮我拍一张吧。”我把手机递过去。
“嗯,好。”我不由自主的举起了左手,就像要宣誓什么似的,拍了一张照片。
然后,才赫然发现升旗仪式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我行了一个注目礼。看那鲜红旗面上的金色五星,我的心仿佛被点燃了,热乎乎的。这鲜艳的旗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图腾!展现着革命先烈的豪情与雄风,不禁令我联想到当年开国大典举国欢庆的盛况。时光走过71载,它见证着我们新中国的成长,它流淌着我中华儿女滚烫的血液,它充斥着我们民族英雄不朽的气概。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它远远不止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而是我们所有华夏儿女的骄傲!如今的它,正以崭新的面容,面对新时代,面对全世界!
好多人在拍照,我也插空拍了一张,只见一小队穿着奶白色制服的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围绕着升旗仪式台循环走步。旁边空地停着一辆巡逻的警车,武警官兵不夸张的说三步一岗、威严庄重。长安街依然车来车往。
顺着人流来到广场的中心,一个彩色鲜艳醒目的大花篮映入眼帘,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1949-2020”字样,篮体北侧书写“万众一心,1949-2020”字样。篮内摆放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的代表花卉以及富有吉祥寓意的果实,仿真花体现硕果累累、百花齐放。花坛底部则以一串红构成10颗红心,周围黄色菊花映衬着,格外鲜亮,格外醒目。它的寓意应该是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围绕着花篮周围更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的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我真抢不上位置与大花篮拍照,放大单独拍了一张。旁边是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没有预约,今天也没有机会参观。
走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旁,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镌刻着毛主席的题字和周总理题写的碑文。恰巧太阳的光芒照射在碑顶,暖暖的,少了肃穆的感觉。此刻我想到了有多少人为了祖国在战场上挥洒着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坚守阵地、严守纪律为国捐躯的邱少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那些英雄人物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我举起手机定格了一张光芒四射的照片。
通过长安街底下通道,近距离再观天安门广场;还有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还故意仔细看了看站岗的武警,站的非常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还很帅呢。我花痴嘛!哈哈!
71年的沧桑历程,可谓弹指一挥间。天安门广场依然,祖国母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四十年前开始改革开放,澳门、香港回归,申奥成功并成功举办,神六、神七遨游太空……中国像雄狮一样立于世界东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样能不为祖国骄傲、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