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秋】远山有栋小房子(散文)

精品 【宁静•秋】远山有栋小房子(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2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42发表时间:2020-10-19 19:57:24


   把记忆的日历翻到三十年前。
   山腰往上,有一栋麦衦色的木房子。房后的小径,通向森林、峭壁、山顶。房前的小路,通向森林、深谷、溪流。房右的山道,通向森林、飞瀑、云雾……
   我们是从房左的山道来的。
   山道弯曲,一路走来,踩翻了许多碧绿的车前子、竹叶米和几队赶集的蚂蚁,惊飞了几群红嘴黄腹长尾的黄腹角雉。柳杉、水杉、冷针杉、南方红豆杉,棵棵如盖如伞;杂草、野花、藤蔓、原始阔叶林,丛丛似云似幻。
   穿林而来的山道,把我们引到这里,便消失在苍苍莽莽的崇山峻岭之中。
   我们是从晨曦中出发的。
   林场的场长老朱说,塘岗不算远,二十里路,就是那路有些难走。
   一趟走下来,我的感受是:路并不难走,因为,我一直走在风景的转盘上。真正的山行就是如此美妙,仿佛不是人在走,而是山在旋转,转来转去,皆是在诗里画里徘徊。脚步徘徊,就感觉那路过于漫长了,漫长得无休无止,没有尽头。
   到达塘岗的时候,日已中天。房子的主人对我们讲,谁跟你们说的,是老朱吧,他一直认定场部到塘岗只有二十里路,其实吧,三十里足足有余。
   难怪。
   在山里,一切都是大大方方的。说好二十里,却额外赠送你十里路程,大山就是如此慷慨。
  
   二
   塘岗不是村庄,方圆几十里,只有一栋木房子。
   木房子两间两层,木柱木梁木板壁,顶上没盖瓦,清一色的柳杉皮,用竹丝扎着、岩石压着。大门和窗户朝山野敝开,秋日的大中午,仍然有雾从屋后一隅堆积。那里有一汪泉水,从地下的石缝中“咚咚咚”地往上涌,如一锅沸水,升腾起一缕缕白雾,弥漫。
   房前有一块长条的平坦。东边搭着一个大瓜棚,吊着十几个黄得发紫的南瓜,还有几个青皮白花的大蒲瓜。瓜棚下,有一群鸡在寻食。细数一下,九只鸡,一只红冠彩羽的大公鸡,三只老母鸡,还有五只不经事的小鸡。棚角有一个羊栏,木栅里站着三头小白羊在吃草。西侧是一溜花,开得很火,好像是月月红,但主人说,那是指甲花。
   未到小房子,就听到有狗在吠。汪汪汪,汪汪汪,声音高亢急促,充满敌意,在空寂的山谷里回声嗡嗡。走到房前,便看到了一条大黄狗,跳着叫着要扑向我们。
   好在,主人及时出来了。嗨!别叫了,大黄,来客人了,不要凶。
   话音一落,黄狗不闹了,它用质疑的眼神望了我们好几眼,就不再搭理我们,摇着尾巴和鸡们一起玩去了。
   小房子里只有两个人,一大一小,都是女的。大的是母亲,叫汤珍花。小的叫莫小方,是女儿。
   汤珍花三十光景,鹅蛋脸,水眼睛,白线衣,蓝裤子,要是身材稍瘦几分,鼻梁上没有长着淡淡的雀斑,还真像一株开放在山谷里的野百合。小方长得很可爱,扎着一条小辫子,红线衣,紫裤子,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闪着明净的光,惊喜且又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当我把一筒彩色的蜡笔和几本作业簿递给她时,她笑了,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那一年,是一九八七年。
   我们到石垟林场去参加“森林笔会”。笔会期间,安排作者到林场采风。场部,有许多林场的元老和老模,但他们都被那些大笔杆子们认走了,张老师和我迟迟找不到采访对象。场长老朱与张老师是初中同学。老朱说,要不你俩就到塘岗去吧,塘岗不远,离场部二十里路,那里住着一户看山的人家,很值得一写,就是路有些难走。张老师对我说,小草野花亦芬芳,咱们就到山那边走一趟,到塘岗去。
   采访是在小房子的门口进行的。其实,纯属是聊天,根本就称不上是采访。汤珍花坐在我们对面的木橙上,我们靠在两张竹椅上,喝着用竹叶米泡的茶,边喝边聊。
   聊完天,汤珍花便去煮饭烧菜了。我与张老师把屋前屋后转了一遍,然后便站在门口望着对面的青山沉思。
   青山如黛,风送林涛,清新无比。我们的思绪,也随着那满山的红叶,在空中纷纷扬扬。
  
   三
   汤珍花是北坑人,上过村小,略通文墨。十八岁那年的冬天,北坑的一片山林突然爆发了森林大火。她父亲去灭火,不幸遇难,留下了她与母亲两人相偎相依。
   次年春天,她顶父亲的职,与未婚夫莫大满被林场招为正式的林工。
   在分配工作时,老朱对她说,这样吧,按照场里的规矩,你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都必须先到艰苦的岗位上历练一番,让你们去塘岗怎样?
   汤珍花说,其他都没问题,就是路太远了。
   老朱说,不远不远,就二十里路,两小时的事。
   于是,她举家就到塘岗来了。任务很轻松,就是日间到山上走走看看,有点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意思。
   大满和你妈呢?咋没见到他俩。我问。
   他们回北坑割稻去了,过几天才能回来。她说。
   你们在这待几年了?我问。
   我想,在这荒无人烟的野山里,就留下弱小的母女俩,暗夜茫茫、野兽出没的,她们难道不怕?难道她从来就没有向场里提出过调动岗位的要求?
   她笑道,小方今年十岁,我们在这里已经待了十一年。
   我说,这里,这里好吗?
   这里其他方面都还行,就是有一点不太方便。她轻描淡写地说,小方长大了,早就到了读书的年龄,待在这没办法上学。
   张老师的神经一下子就敏感起来。他唤来小方问,你想读书吗?你想学校吗?
   小方眨着眼睛说,书,我是有读的。
   张老师说,哦,书是谁教你读的呀?
   小方说,是我妈妈。
   张老师拿来小方的书,指着一棵向日葵问,小方,这朵花念啥?
   小方看了一眼说,这朵花,叫日头花。
   张老师一惊,说,日头花是土话,请你用普通话告诉我,这花咋念。
   小方怔怔地望了一眼汤珍花,说,我不会讲普通话。
   张老师的眼眶红了,他把小方抱到膝盖上,说,小方,我教你,这花用普通话念,叫白日葵……
  
   四
   吃完午饭,我们告别了小房子,踏上了归程,我们又走在风景的转盘上。
   路上,我们沉默着,不再说话。转过山这边,山那边又转至眼前。树,很多挺拔的大树。草,很多低矮的草。望着山中的世界,我们感慨万千,却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听说,不久之后,汤珍花被评为了县级老模,调到场部上班了。
   又后来,有消息说,小方考上了师范院校,成为了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离开远山的那栋木房子已经三十三年了,不知它是否还在。现在,每当想起远山的那栋木房子,就会使我不由地联想起大地苍生。
   是的,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除了喧嚣,还有宁静;除了繁华,还有寂寞;除了高大伟岸的森林,还有低矮的灌木小草,还有匍匐在地皮上的苔藓植物……
   但就是它们,构成了这个参差不齐,却亦协调和谐的大千世界。

共 26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遥遥。将这样朴实、真切的话语用在此文,那是最恰当不过。回忆是美好的,有了那些回忆的日子,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充实。于是,一道旧时的光景开始呈现脑海,塘岗一个让人挥之不去的地方,勾起了笔者深深的回忆。而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一走就是三十里路,这是文字在传承一种艰苦朴素的重要思想。然而,路途虽然遥远,却始终逃不过内心坚定的人。一番艰难跋涉后,笔者终于到达目的地—塘岗。这次,近距离的接触收获颇丰。塘岗不是地名,而是一栋清新淡雅、美丽大方,适合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同时,她四处的风景令人目不暇接,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唯美意境。另一方面,对汤珍花以及女儿小芳二人的采访,唤起了笔者对身处大山深处,这对母女心生敬畏的同时,也对小芳十来岁的年龄,不知学校是为何物的遭遇而深表同情。尽管这些话语不算太多,但却道出了一些偏远农村教学条件还十分落后的真实现状,这是对社会责任感一种强烈呼吁。最后,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关于塘岗那栋小房子的记忆,也开始变得渐渐模糊起来,也是这个直接的信号,在冥冥之中完成一种睹物相思的错觉,可谓妙笔生花,故此建议细细品读!感谢赐稿宁静,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峙榛起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02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0-10-19 19:58:21
  感谢赐稿宁静,感谢老师支持宁静征文,问好,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坚持原创文学,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2 楼        文友:鸿鲲        2020-10-19 20:05:21
  随性率真的文字,像一串珍珠串起一篇美文。由衷地赞!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3 楼        文友:岚亮        2020-10-20 00:35:20
  多谢峙榛起航老师的用心编辑,编按如诗,大大的辛苦,敬茶!
4 楼        文友:岚亮        2020-10-20 00:36:33
  鸿鲲老师,久违了,感谢你的留言,问好!
5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10-21 12:32:19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6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0-10-21 21:00:55
  风景最深处,有守护风景的人住在远方的小房子,因有了无数住在小房子里一样的人,才保有这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7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10-21 21:16:34
  远山的故事,在岚亮老师的笔下一个个地呈现着,有着美好的意境,更有美好的人情,令人对那一方土地心生向往了!
8 楼        文友:岚亮        2020-10-21 22:17:07
  谢谢林间风吟老师的留评,远山的小房子只有山里人才会珍惜,一般人体味不到。祝你秋安!
9 楼        文友:岚亮        2020-10-21 22:21:24
  谢谢空山月影老师的留言,远山虽远,但它的故事确实很美,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问好敬茶!
10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6 22:27:11
  老师这篇文勾起我好多的回忆。“说好二十里,却额外赠送你十里路程,大山就是如此慷慨。”这句话把我美坏了,还有文中小姑娘的“鹅蛋脸”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篇长篇小说。那时候没钱买书,买来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也是美美的,读了好多遍。但是,我没能像小芳一样成为人民教师……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