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峨眉山金顶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峨眉山金顶之旅(散文)


作者:秋觅 进士,649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9发表时间:2020-10-20 12:57:07

【家园】峨眉山金顶之旅(散文) 今年双节期间,我们和女儿带着8岁的外孙女一家三代同游峨眉山登上金顶,这是读小学三年级的外孙女的假期作业,欣赏秋天。峨眉山的秋天确实很美,历来有峨眉天下秀之说。
   我们入住峨眉山下的红珠山宾馆,与名刹“报国寺”相距不足200米。宾馆拥有原始森林,古木参天、绿水环绕、鸟语花香、天然温泉,一幢幢别墅镶酒店嵌于峨眉山林海碧波之中。红珠山宾馆历史悠久,我参观了修建于1935年的蒋介石官邸,还有建国后朱德住过的元帅楼,还有其他名人游峨眉所居之处。当年这些名人住在这里,都是为了登峨眉山,如今我也慕名到此居住游峨眉山,可谓幸也。这些酒店的价格不菲,都是一千多元一天,是女儿女婿提前预定的。
   我们冒着秋雨,从报国寺到金顶,一路欣赏秀甲天下的峨眉风景和佛光胜迹。峨眉山是佛教发源地,列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金顶也叫华藏寺,那是真正的历史遗迹,建于唐朝,历经千年,多次改建,如今确实是灿烂辉煌。我们分段乘坐观光车和步行,带着8岁的外孙女登上金顶最高峰。由于秋雨天登山,在金顶没有看到云海日出,但沿途的风景确实不虚此行,外孙女把许多秋天的美景净收眼底,回去要写作文。
   当天就从金顶回到酒店,我感由心生,写了登峨眉有感,发于大学校友微信群,与朋友交流,获得一片点赞。
   今年登山:双节秋雨天气凉,峨眉游人依然多。我从山脚登金顶,不为拜佛只求乐。
   回忆当年:当年徒步登峨眉,秀甲风景看不够。如今索道攀金顶,诗情画意少许多。
   这次我是七旬老人与子孙三代同登峨眉山金顶,回到酒店很自然地回忆起年轻时步行登山的艰辛和乐趣。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三次登峨眉山金顶,前两次的登金顶,第一次是大学时期的青春岁月,第二次是在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的中年时期。老中青三次登峨眉金顶,不一样的过程,不同的观感,但都让人难以忘怀。
   我第一次登峨眉山,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老家在贵阳,在西安交大上大学,成都是我从学校回家的中转站。那年,还在文革中的大串联的时候,一个在唐山铁道学院上大学的高中同班同学来到西安,我陪他在西安游玩后一起回贵阳。到了成都,同学提出先去峨眉,那里有唐院的分校(后来的西南交大),还可以爬峨眉山。
   我和同学一起,从成都坐那很慢的老火车到峨眉站,住在唐院分校的学生宿舍。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开始徒步爬峨眉山。
   当年登峨眉山,从山脚的报国寺到金顶,全是石阶小路,顺着一米多宽的石梯登山,两边是参天古树,不时有峡谷小溪,风景确实很美。最难忘的是,在一处狭窄的山路上,一只一人高的大猕猴立在路上,猴子与我们相对而立,看来是过不去了。这里一边是森林,一边是悬崖,谁也不敢与猴子打斗。我们掏出了书包里的干粮,放在路边,往回走了几步,回头看到猴子拿着我们的干粮走进森林,我们在继续向前赶路。
   当天傍晚时分才到达金顶,参观了金顶华藏寺,那是真正的历史遗迹,建于唐朝。这座金顶庙堂后来在1972年时被火灾烧毁,如今的都是多次重修改建的。第一次见金顶,确实让人震撼,可惜当年没有相机和手机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是都保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我们在金顶大庙的客堂接待处,吃了斋饭,住了一宿,在天不亮时就起来了,跑到悬崖边的观景台看日出。真是天遂人愿,那天的太阳缓缓升起,高山云海中的旭日真美!
   看了日出,心情豁然开朗,忘记了登山之劳累。上午开始了下山,当天下午走到伏虎寺,后来又到报国寺,都是粗略的看了看,毕竟在哪个特殊的年代,我们都是当年的红卫兵,对这些封建迷信不感兴趣。让人难以相信的是,那次登峨眉山金顶,坐火车住宿居然没有花自己一分钱,那是个特殊的年代。
   我的第二次登峨眉山,已经是大学毕业分配到成都的大型国企工厂工作了。那年已经担任技术开发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工厂组织的干部疗养,地点就在峨眉山脚下的一处避暑山庄。
   单位的专车把我们送到避暑山庄,休息了一下午,在山脚观光游览。第二天一早专车送到了峨眉山中的清音阁,年老的同志就在附近游玩,这也是个很美的景点。我们几个正当壮年的同事自然要一起继续爬山登金顶,我们几个都是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是工厂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毕业于不同的大学,平时交流也不多,这次携手爬峨眉山登金顶,一路聊天一路观景,我们又是从半山登山,也不觉得太累,走不动了时还可以坐滑杆,那也另有一番风情。
   我第二次看到的金顶是刚刚修复的,也是非常雄伟壮观,但还没有现在的金塔塑像。唐朝就修建的金顶1972年不幸失火,整个华藏寺再次化为灰烬。1986年,国家拨款260万重建华藏寺,1990年9月刚刚落成,我们正好赶上。那年看到的华藏寺比原先华藏寺规模大,建筑质量高,飞阁流丹,崇宏壮丽,殿字轩昂,高耸入云。
   登上金顶,看着漫山的云雾缭绕,心情豁然开朗,工作中的烦恼纠纷少了许多。我们都是单位的部门负责人,也多少有些成就感,这次登金顶似乎在鼓励着我们一往向前。确实,这是单位组织的疗养,登上峨眉山金顶,难免回首往事,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人生犹如攀登高峰,虽然艰难,但结局完美。
   以上这篇散文,回忆了我的三次峨眉山金顶之旅,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不同的行程,不同的旅伴,不同的感悟。站在金顶,难免回首往事;下了山来,总愿意用文字去记录所见之风景和自己的心情。我大学求学于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的交大,工作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到过许多名胜古迹,峨眉山金顶是很奇特之地。本人从事科技工作尽职敬业也有一些成就,却也常有许多文学作品发表于文学网站和刊物,皆因那未尽的文学梦。我的文章,大多是有感而发,其文也求美却不刻意追求文字的华丽,有自己的风格足矣,虽是平淡的文笔,能有所感悟就好。面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着善良和真诚,是我为人准则。寻觅着自己那片天空,渴望找到一种境界,介于责任与自在之间,既有凭栏而歌的意气风发,亦有闲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雅。从未停止过对生活本意的思考,以善良真诚的心去感受着生活,总有一些事情让人感动,也愿意用文字去记录,就有了这篇散文《峨眉山金顶之游》。
  

共 24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写秋天里游峨眉山的游记,峨眉山是佛教圣地,来此游玩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启迪,作者也不例外。作者一生中已经三次游峨眉山:第一次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年轻气盛,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有抱负、有理想,满腔热血一心想报效国家;第二次是在金顶火灾修复之后,作者体会到国家政府投资数百万对金顶修复的丰功伟绩。同时加深了对金顶和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意义的认识。作者是贵阳人,一辈子游历了不少大好河山,能够三次造访峨眉山,可见是多么喜欢峨眉山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带着晚辈一起游玩,心情会格外舒坦。一边享受了天伦之乐;一边饱受佛教文化的洗礼。真的是令人羡慕。作家行文朴实无华,具有四五十年代老作家的风采,也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特有胸怀。正像作家自己说的那样:“有自己的风格足矣,虽是平淡的文笔,能有所感悟就好。面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着善良和真诚,是我为人准则。寻觅着自己那片天空,渴望找到一种境界,介于责任与自在之间,既有凭栏而歌的意气风发,亦有闲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雅。”编辑此文是一种文学享受。感谢秋觅老师写文与我们分享,感谢赐稿家园,期盼更多精彩好文。【编辑:太行飞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0-10-20 14:21:36
  感谢太行飞剑的精彩编辑,编按说出了我文章的主题内涵。
秋觅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0-10-20 14:57:22
  编辑此文是一种文学享受。感谢秋觅老师写文与我们分享,感谢赐稿家园,期盼更多精彩好文。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君子成人美        2021-03-30 14:53:03
  秋觅老师,您好!我想请您帮忙,刚才我那篇文章后段里的“铁炉塘”改为“逍遥”,“彭”改为“滕”就好。因为是真实的,我不想惹麻烦。拜托老师了,谢谢!
   原文《关于股份制的一点感想与建议》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