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凤凰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凤凰·舞】放牛之歌(散文)

编辑推荐 【凤凰·舞】放牛之歌(散文)


作者:凌凤凰 童生,76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50发表时间:2020-10-20 17:33:01

【凤凰·舞】放牛之歌(散文)
   很早的时候,在我们中国农村,牛是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劳动生产力,犁地、耙地、平整土地哪一样都离不开牛。有牛的家庭农事紧跟时令,农活干得风生水起。没有牛的家庭,农活干得抓襟见肘,进展相当缓慢,所以一九九五年左右,一户农户拥有一头牛,拥有一头健硕的牛是很重要,很关键的。
   有牛就要有放牛的,牛是个贵重资产,我们村里去放牛的一般都是老人,因为老人算半个劳动力,对于日复一日的放牛工作而言,不会过多的耽误家庭的农活、工事。有些家庭没有老人,比如我家,放牛的工作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家庭里年纪稍长、做事沉稳却又不是精壮劳动力的孩子身上。一九九九年,我家和另外一户人家合伙“拼单”了一头黄牛,我成了一位放牛娃。
   放牛咯!放牛总在清晨六七点钟,河堤上、田野间的芒草还带着露水,渐渐带着光芒。这是我们家黄牛一天中最开心的日子,睡眠一夜,从牛栏中走出来。牛见到我,眼神中散发出幸福的光芒。我牵着长长的牛绳,下雨的时候戴着斗笠,一步一步地牵着它去吃最肥美的野草。路上会经过一片池塘,干渴一夜,黄牛低下头,足嘬一口,酣畅淋漓。
   有一次我看见半山坡上长着一簇簇翠绿翠绿的青草,我开心极了,拉着黄牛就上去吃草。我是家庭的一份子,放牛是我的家庭分工,把牛放好是我的职责,为了把牛放好我要尽可能的给我的牛儿找更多鲜草。未曾料想,黄牛大口大口地吃着鲜草还不到一会儿,就有一个老大娘牵着一头水牛过来。
   老大娘远远的、和蔼的对我说:“芳芳,芳芳,快下来,快点把牛拉下来,那草是别人家种的鱼草,不能吃呀!”
   听到她说的话,我才恍然大悟,我说这山坡怎么平白无故的出现这许多鲜草。我慌了神,在我们农村别人的菜地、庄稼、果树、家禽都是不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我这黄牛吃了别人家大半片鱼草,这可如何是好?万一主人家找到我父母告我的状,我可惨了!幸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也没见谁来我家告状,至今我的内心对那一位好心的又“守口如瓶”的农家老大娘心存感激,那大概是我出社会后宽容待人的源泉。
   放牛咯!放牛最惬意的日子是在暖暖的、懒洋洋的冬日,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田野全部稻子都收完了,稻田里只留下长长的稻秆,稻秆在南风的吹促下又长出了青青的稻苗,这些稻苗是长不成庄稼的,但它们却是牛儿们营养、可口的餐点。把牛绳子撒开,让它们在田野上欢奔,可牛的天性是沉稳安静的,田野虽阔,它们三五成群,不急不忙,一寸一寸地吃,慢慢移动,一个小时也不曾走远十米。
   这时间,成了放牛小子们最欢快的时光。可以提一只水桶,往老鼠洞里灌水,不多久三五只大小不一的、毛绒绒的老鼠就会从洞里跑出来,放牛娃们像花猫一样一拥而上,把老鼠抓来当玩偶的有,把老鼠剥皮拿去烤的也有,经过两季稻熟,“尖齿瘟”们身形肥美,是肉食缺乏人民的可口美味。不过冬日里放牛娃们烤的最多的还是红薯,这些红薯是他们在别人收获过的红薯地里捡拾的。农村的孩子善于在农村的天地之间寻找各种吃食。那一时间,煦阳斜照,大地金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放牛娃们烧起篝火,炊烟袅袅,几个年幼放牛娃的眼睛被浓烟熏得通红,咳嗽不止,他们却傻傻不以为然。
   放牛的时候我不爱和老人说话,也不喜欢和少年们搜刮野物,我的眼睛时不时地盯着我的黄牛。把我的牛放好是我的第一要务,因为这头黄牛我家只有一半“股份”,真的弄丢了我家赔不起,同时我父母也会深深地责怪我。放牛空暇时间,我喜欢看书。那正是读初一的年纪,我千辛万苦凑够十元钱,在学校的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图书馆里的书成了我放牛时候的最爱。那个图书馆是一个老旧的图书馆,我借出来的书多是《红岩》、《暴风骤雨》、《青春之歌》之类的革命运动、红色生产文学作品。其中有一本书名名叫《把一切献给党》的书我记忆尤深,里面的主人翁是一位为我国军工事业付出全部的优秀时代楷模“吴运铎”,我被他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突破自己的精神所感动和折服。那时候我虽然还很年轻,不清楚将来要做什么,但我内心有一个悄悄的想法:“长大以后,我也要做一个有用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日暮西沉,田野上每一头牛的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这就是放牛一天的成绩。如果谁家的牛肚子是瘪的,那么他肯定是放牛偷懒了,这时候“老牛识途”,让吃饱了的牛自己走在前头,拿一个小鞭子赶着它走,顺便在牛的左右仔细看看有没有一种叫“牛脑弼”的寄生虫,有的话要抓掉、踩死。黄牛回来的时候又经过池塘,照例低下头足嘬一口,约莫三十秒到一分钟光景,牛发出惬意的“嗯”一声长哞,这是真正的“草足水饱”。把牛安全送回牛栏,用插销把牛栏门栓上,这一天的放牛工作就算圆满完成了。那时候的牛栏门真的只是用一个小小的木棍当插销插上就算上锁了,现在想想真是简单方便。
   一九九九年到现在转眼已经二十一年了,我家的那头黄牛后来去了哪里,我已经没有了印象。大概是我家做了生意,不再耕田把牛的全部“股份”都转给和我们家合股的农户了。我不清楚那以后他们家每天都谁负责去放那头忠厚老实、安静沉稳、小家碧玉的黄牛,我也不清楚最后那头黄牛长了多少岁,有没有生过小牛仔,最后的归宿是哪里。
   我国的现代二十年,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不断普及,以牛为主要劳动生产力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饲养的牛大多是肉牛、奶牛,像我们这样专职放一头牛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这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如今我参加社会工作也有十年以上,社会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阳光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看着自己的牛,如获至宝一般地捧着自己心爱的书籍,那是我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
  

共 22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走在作者简洁、质朴、明了的文字中,感受着作者小时候牧童短笛的惬意时光。不禁让人想吟一首古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充满了童真与童趣。那时候的牛是农村家庭主要的生产力,是幸福的耕牛,行使着上天指派给它的任务,帮助人类发展社会农业生产,把人类带进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犁地、耙地、平整土地,将坚持硬的土地翻新成松软肥沃的土壤,供人们插秧播种、种农作物,成了牛来到这世上主要的任务。许多农家将牛视为至亲至宝,而牛也竭尽全力、任劳任怨为人类服务着,而它的要求却是极低的,唯一的美食便是鲜嫩的草,因此这便需要放牧,为了让牛吃上美味的鲜草,因此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便成了骑在牛背上悠哉悠哉的牧童,成了许多诗人眼中的逍遥游。“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在古代牧童短笛成了许多官场失意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成了一种的精神上的遥想的意象!现在的牛所干的农活已渐渐被机械设备所取代,这是时代进步,却成了牛的英雄末路,成了任人宰杀的盘中餐。这不禁令人联想到,生而为人,更要与时俱进,否则便会被淘汰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作者小时候在旷野中放牧时,接受着大自然的薰陶,心胸开阔,目光自然远大,边放牧边读书、边立志:““长大以后,我也要做一个有用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如今回忆起那段放牧时光,依然留恋不已,他在文中写道“:阳光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看着自己的牛,如获至宝一般地捧着自己心爱的书籍,那是我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醇厚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作者的放牧时光,不愧为一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浅影淡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影淡烟        2020-10-20 17:34:07
  放牛之歌,好一段惬意的童年时光!
三月花解语,陌上人如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