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秋】北方的炕(散文)

精品 【宁静•秋】北方的炕(散文)


作者:想飞的企鹅 举人,502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3发表时间:2020-10-21 13:06:20
摘要:一盘大火炕,是北方烟火人家的标志。倭瓜、豆角、土豆大萝卜,填满了庄稼人肚子,也饱成了农民的诗。


   一盘大火炕,就是北方烟火人家的标志。
   我是在大火炕上吃着农家饭长大的农村孩子,对大火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情,没有睡过大火炕的人是根本无法体会的。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睡在大火炕上。说不清一盘大火炕暖了多少代人的生活,也记不住一口黑黝黝的大铁锅炒红了多少农民的日子。
   北方这片无私的土地养育了这一方人,倭瓜、豆角、土豆大萝卜,填满了北方庄稼人肚子,也饱成了农民的诗。这一方人也十分感激这一方水土。北方这片土地给了农民一身如寒梅般的傲骨,这份傲骨带给了农民特殊的智慧,这份智慧就来自于土地的无私。
   土地是农民的根,黄土里氤氲着农民的魂。大火炕就是用黄土搭建而成的,累了一天,睡在自家搭建的被烧得暖暖的大火炕上,也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魂。
   当年的农村,家庭人口多,并且还要养鸡养猪来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所以,做饭、烧水熬猪食都需要在大锅里完成,如果火炕太小,很快就被烧得烫烫的没法睡人,若是把炕搭得大一点儿,即便多烧一点柴禾也不会太热。所以,那时的火炕都是顺着山墙搭建的,我们这里称这种炕为“顺山炕”,上面可以躺八九个人也不觉得很挤。
   搭火炕,在我们这里叫做“盘炕”。“盘炕”里的一个“盘”字,似乎迈着远古的步伐而来,然后滞留在北方,在此生根繁衍。
   “盘炕”必须用到炕坯。炕坯用黄土加白草制成。我们这里,白草随处可见,黄土更是唾手可得。制作炕坯的时候,需要用铡刀把白草铡成一寸左右的小段和黄土和成泥,然后再把这些泥擓进一个一尺二寸见方、二寸高的模具里脱出来晒干。“盘炕”的时候,还需要这种炕坯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小块炕坯,这两种炕坯也都是在这个模具里加工出来的,只需在这个模具里加上可以拆装的一个十字木架就完成了。
   等到炕坯晒干了,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家里“盘炕”。当年,我们这里有一种地炉子,也是用来烧炕取暖的智慧型设施。
   “七层炉子八层炕”是“盘炕”时候用到的口诀,口诀里的“七层”和“八层”说的是砖的层数,只有按照这个口诀盘出来的火炕才好烧,八层炕这个高度,成年人坐在上面也是刚刚好。
   “盘炕”的时候,首先要按照这个口诀量好尺寸垒一个“炕腔子”。“炕腔子”是有四块半炕坯宽的一个大空堂,里面还要填上一半土,要不然太深。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盘炕”了。
   盘好的火炕是四块半炕坯加上一块砖的宽度,中间再留点缝隙用泥填满固定,整盘炕正好是六尺宽。
   等到炕盘好了,需要在边上搭一个大锅台烧炕。炕被烧干后,再在炕上铺上一张干净利落的炕席就可以睡人了。
   千百年来,一盘大火炕沾满了人间烟火气儿,一口大铁锅里经常翻炒的“四大件儿”也押足了唐诗宋词般的韵。
   当年的“四大件儿”:金黄的老倭瓜、翡翠样的豆角、憨态可掬的土豆再加上翠绿翠绿的大罗卜。别看这简单的“四大件儿”,能够被手巧的农妇翻着花样地做出四菜一汤。四大菜:倭瓜炖豆角,豆角焖土豆,土豆熬倭瓜,倭瓜土豆烩豆角。那时的汤也是就地取材,最主打的汤就是萝卜丝汤,至于别的汤?还是离不开倭瓜、豆角加土豆。这种做法让这几样菜首尾衔接不重复,如同古时候的“轱辘体”诗一般。
   农村没有太多的讲究,做饭睡觉都在一间屋子里。炕脚(距离锅台最远)处,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家老小的铺盖,挨着炕头下面就是一个用来做饭的大灶台。
   每到做饭的时候,烟囱里冒出丝丝缕缕的炊烟,整个村庄被淡蓝色的青烟笼罩着,远远看上去,似仙境一般,如诗如画。
   饭做好了,金黄的窝头或诱人的玉米糁粥这类的主食放在炕头,边上满满一瓷盆的汤冒着欢快的热气;大火炕的正中放上一个炕八仙桌子,等家庭主妇把一大盆“轱辘体菜”端上来,再摆上一大碗自己家腌制的大萝卜咸菜,一家老小按照主次顺序盘腿围坐在桌子周围就能开吃了。
   吃饭的时候,长辈们摆上酒盅,烈性白酒斟了满满一杯,然后拿起筷子立直了在桌子上轻戳两下。他们并不急于吃菜,戳筷子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啪啪”两声过后,长辈放下筷子,慢慢端起酒杯。他们不懂得“举杯邀明月”,只是独自张着嘴迎着酒杯过去,“滋——”地一声,杯里的酒立刻沉下去一大截。他们含着酒、放下酒杯夹起一根老咸菜在嘴里咬出了“嘎嘣”声,再将一大块金黄的老倭瓜填入嘴中。呵——别说吃了,看着就那么香。
   我十分羡慕长辈们这种认真享受生活的样子,看着特别有仪式感。
   吃完饭后,抽烟的男人拿一个小板凳坐在灶坑边点燃一锅烟慢慢地品;妇女蹲在地上收拾碗筷;孩子们在炕上或聊天或贴着山墙练习倒立。
   尤其是数九天儿,天气会变得令人难熬的寒冷,做饭时的水蒸气落在玻璃上很快就会凝结成千姿百态的冰花。这时候,我喜欢坐在炕上用手指在玻璃上画画。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我最喜欢在开满冰花的玻璃上画太阳了。画太阳,首先画一个圆圈,然后再在圆圈外围画几条线向四周伸展开,一个只有形似的太阳就算大功告成。当年,也许是因为画太阳简单,还有可能是渴望阳光到来的一种心理暗示吧!
   在渴望阳光的日子里,并不觉得数九寒冬有多么寒冷,春节在眨眼之间临近了。春节到了,农民期待的节气“打春”就会如期而至。
   过年的时候需要扫房除尘,大火炕是必须要认真清理一番的。每当看到母亲把炕上的被子搬出去,我立刻会躺在炕的一端,然后用手抓住炕席的一边用身子把炕席卷成一卷。我躺在里面,就像蚕茧一样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等到母亲认真地清理完炕上的尘土,我便学着《卷席筒》里“曹张仓”的样子“骨碌碌”地把炕席滚过去。随着炕席“扑啦啦”打开的瞬间,感觉天地随之豁然,生活也变得更加明亮。
   现在,农村的房子愈盖愈大,取暖用的是暖气,做饭用的是煤气,晚上睡在柔软的大床上,大火炕已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房子大了,房间多了,孩子们都有了各自的房间,曾经一家老小睡大火炕的日子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历史。
   而今的村里,很少听到鸡叫、猪哼哼、驴鸣和马嘶的声音,即便人间烟火气儿依然十分浓厚。可是,这种烟火气儿里总觉得缺了点啥。思来想去,缺少的就是那段拥有大火炕的日子。
   回想起睡大火炕的日子真的很幸福,总觉得拥有一盘大火炕、一口大铁锅的生活才能称之为北方农民的生活,才是“汗滴禾下土”换来的幸福。可是,这种幸福已成为儿时的记忆,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如诗般的生活。

共 25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北方的大火炕,是最平常的,农民的炕头能成诗,并非浪漫而诗,其实就是凝聚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珍惜,对故乡土地的深情,文章说得很好,“土地是农民的根,黄土里氤氲着农民的魂。大火炕就是用黄土搭建而成的,累了一天,睡在自家搭建的被烧得暖暖的大火炕上,也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魂。”朴素的生活,朴素的情感,是“汗滴禾下土”的幸福,是对大火炕发自内心的款款深情!作者介绍“盘炕”,用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寄托了自己深深的故乡土地的爱,正如作者所说的“千百年来,一盘大火炕沾满了人间烟火气儿,一口大铁锅也押足了唐诗宋词般的韵味儿。”我认为这是本文的视角,也是本文的“文胆”。全文写得自然生动,农家平常生活与乐趣,跃然纸上,笔墨流畅,富有情感。推荐各位文友共赏!【编辑:老书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02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书生        2020-10-21 13:08:26
  故土情深,土炕意长,眼有美好,笔韵流芳。问候作者!
2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1 13:44:31
  谢谢老书生老师精彩编按和倾情留评鼓励。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3 楼        文友:岚亮        2020-10-21 15:08:32
  企鹅兄弟又一深变佳作,大赞!
回复3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1 15:11:29
  谢谢岚亮老师来访留墨,遥祝深秋吉祥。
4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0-21 18:23:55
  过去总是美好的,有人情味。现在总是发达的,有孤独感。人类的进步就是牺牲群居换来独立。进步总是好的,回忆总是美的。再过50年,社会更发达,那时的壮年人回忆现在的什么呢?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4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1 19:39:21
  再过五十年,人类就不必要回忆了。
5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0-10-21 20:43:19
  暖暖的大火炕,温暖的是一家老小的日子,熏出的是永远也不会消散的人间烟火味,好有味道的一篇美味,拜读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2 10:37:32
  谢谢老师留墨,我更期待老师的指点。
6 楼        文友:宇蓝        2020-10-22 10:16:30
  诗意的散文给读者带着烟火浓重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是那份泛黄的记忆。记忆里的蓝天白云、人情世故,生活里的多姿多彩,重新跟读。
   拜读佳作,受益良多。
回复6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2 10:38:41
  宇蓝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关注企鹅拙作,令我十分感动。我更期待您多多指点。
7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10-22 10:33:53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7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2 10:38:59
  谢谢社团支持鼓励。
8 楼        文友:菁茵        2020-11-02 17:49:19
  一盘炕的变迁,更是物质生活的变迁,故土情长,回忆悠长。接地气的好文,欣赏了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8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1-02 20:24:00
  谢谢菁茵老师精彩留评,企鹅暖暖的,像被热炕暖了一般。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