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爱家乡的红色(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我爱家乡的红色(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4.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1发表时间:2020-10-25 19:19:44

——献给新中国71华诞
  
   我的家乡利川市团堡镇,总面积447.72平方千米。虽然很小,处处青山绿水,可是我最爱的却是这里浸透在土地上的红色。
   这红色,它凝聚着家乡人民71年的建设心血,也是团堡人民至今还在精心描绘的美好画卷。这幅画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叫人目不暇接。但是那红色始终是其中最纯净、最鲜艳、最难忘的色调,它是团堡的原色!
   团堡是红色的。家乡是红色的!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元帅两次帅兵进入利川,部队也进入团堡境内,为家乡的革命播下红色的火种。在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董必武等就指派我党地下工作者来到团堡,以黄泥坡为根据地,发展党员,先后建立了五个党支部,开展革命活动,为支援抗日前线做出显著贡献。
   说起这红色,首先要提到离团堡镇东23公里的卡门。卡门位于与恩施交界的石板岭,历史上称为“两界关”,山势雄奇,壁立千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明清两代时施南府都在此设立关卡。1949年10月1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利川时在此与国民党顽军展开激战。残敌意欲凭借天险抵抗,解放军英勇无畏,在当地民众的引导下,翻越绝壁,一举突破卡门,顺利解放利川。解放军队伍经过团堡集镇时,团堡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慰问。从此,卡门就成为团堡区域里最红的区域。直到如今,只要提起卡门,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解放战争的那场卡门激战,联想到团堡人民忠于祖国,忠于革命事业的红心,联想到团堡人民对解放家乡的奉献!
   说起这红色,还要提到古老的石龙寺。那里高耸着“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这塔下的石碑上刻着400多个烈士的名字,其中团堡籍的就有120多人。据资料记载,在抗日战争时期,石龙寺是给抗战前线输送兵员、给养的一个基地,团堡人送子、送夫到抗日战场达200多人,向前方送粮食2000多斤、捐衣被500多件。现在这抗战纪念塔成为红色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学期都有数千中小学生来凭吊、来祭奠、来参观学习!继承发扬先辈们献身祖国的伟大精神,并用此精神来建设今天的团堡。
   在团堡的红色区域里,人们不会忘记出生于贺家坪村的武昌首义英雄——甘绩熙将军。不会忘记从沙地沟里走出的武昌首义海军都督范腾霄,不会忘记从这里走出的文龙胜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知名人物。他们就像挺立在团堡山岭上的高大的枫橡树,那绯红的叶片映衬着天上的红霞,那火红的花朵像跳跃燃烧的火焰,给人以喜悦,赋人以热情,壮人以激动,赋予团堡人民的精神。
   红色就成为了团堡人民的灵魂。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团堡人民发扬永这红色精神,利用山区自然优势,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红色经济。在当年激战过的卡门石板岭村民从1990年起就大力种植高山特色蔬菜大红胡萝卜,年平均种植1500亩,收胡萝卜500多万吨。每到秋季,那收获的胡萝卜堆成山岭,像火一样腾跃着鲜艳的颜色。这灿灿的红色,吸引着万州、重庆、湖南的众多商客。这个高山村在1996就成为利川市率先致富的小康示范村。
   在安乐坪村和沙地沟村七组,村民利用平地优势,年种植大红西红柿2200亩,村民们用一颗红心经营,每进入夏秋两季,那西红柿就成为田野里挂遍的灯笼。红闪闪的一望无涯,那情那景,怎不令人心襟摇动。
   在马兰槽村,近300户村民,家家种植带有野性的红皮山药,总面积高达3000多亩。那红皮山药最富有山药的原汁原味,富含各种维生素最强,口感极好,是山药中的极品。从1998年以来,团堡镇镇府把红皮山药纳入支柱产业发展,如今已经是年种万亩,拥有2000多万吨的产量,成为香港、韩国、朝鲜客商的钟情佳品。
   还有牛栏坪村,村民最爱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他们常年种植牡丹1200亩,每年都有丰厚的经济效益。花开时节一片红云,真是万紫千红,凤蝶妖娆,那美景引来万众游客,村民因此平添一大笔收入。
   在团堡,最动人的红色,那要首数利川市新农村示范村的朱砂屯村。那里有千亩桃林,春来桃花绽放,犹如漫天红雾,更像树树珊瑚,别样动人;夏到红桃挂枝,清香醉人,许多经“318”国道经过的人,看到那灿如妙龄姑娘的鲜桃,都要停下来,走进桃林,买上一大口袋尝新。
   不管你是哪里人哪国人,只要你深入团堡,你就会处处感受到红色的韵律。除了以上的红色的经济果实,还有灿烂的红枣、淡红的苹果、橙红的板栗、紫红的狗杞、暗红的红薯等等,让人联想到团堡美女们红扑扑的脸蛋。不信吗?你看:每到丰收季节,那些穿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来个全体动员、不,是全家动员地走进旷野田间,帮助抢收各种带红的果实。那情景真是“隔岸奇花色欲燃”“人面桃花相映红”啊!
   我与共和国同龄,在团堡这个富有红色的土地上生活了整整70多年,从我平凡而简单的生活里,深深感悟到在家乡的土地上,从政府到农户,从平地到高山,到处都在跃动红色的心跳,到处都在流淌鲜红的血液。这一颗颗红心,这一腔腔红血,无不承载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洋溢着“风卷红旗过大关”的革命豪情,激荡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身入玉门关”的忠心赤胆!

共 20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红色为主线将读者引入团堡。因为团堡的生命里融入了它。从战火纷飞的战代里,革命的种子便如同红色火焰在这里燃烧,沧桑岁月中这里的人们用一片赤子之心投身于革命,无数英烈的鲜血染红这片土地。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这里的人民更是将红色纳入生命中,他们以勤劳的双手耕耘这片土地,种植着希望,收获着幸福,特色蔬菜已经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多方投入,红色的幸福指数也在日益增长。红色成了团堡的标志,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享受着无穷乐趣。作者将自己内心那分对于家乡的情感充分抒发出来。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0-10-25 20:53:19
  红色,是鲜血,是战火,是革命。黄老师家乡是红色根据地,是有着光荣历史的地区,值得自豪和骄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26 06:00:20
  xiexie谢谢风魂帝星老师辛苦编辑,我才发现,迟到回复。我来转到群里才知道给我编出了,谢谢!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杨宗瑞        2020-10-26 13:22:21
  该文写出了家乡的美,勾勒出団堡许多的红色故事,让人感动,令人忘怀,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26 16:03:36
  谢谢 杨先生来访问 品高赢得世流芳。祝笔丰秋祺。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27 14:46:30
  采风龙桥
   创作新诗将我邀,采风拂柳过龙桥。
   观田自有瓜添秀,问水偏多鸭弄娇。
   古色古香农舍美,至真至善墨花飘。
   敞怀吟韵三都赋,米酒千坛饮一瓢。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