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老娘的柴草情结(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老娘的柴草情结(散文)


作者:茆屋闲客 秀才,10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1发表时间:2020-10-26 17:59:13


   前天下午,我同往常一样,骑30里自行车,一小时不到,人就到老家来陪伴老母亲了。
   刚到家,就看到母亲站在房前场地上,指着前边水沟对我说:“你二哥前两天在家,和你大姐花了小半天时间,终于把沟里的柴全割了,真的帮了我一个大忙!你大姐说过两天就回来,你们姐弟一起,再帮我把家前屋后的草堆起来,那就太好喽!”
   我立即答应道:“那是肯定的,您老人家就尽管放心吧!”
   老家房前屋后有一亩多地,今年大部分种的是玉米。早、中、晚三批玉米,虽早已全部收割,但玉米秸秆需要晒干,所以还都分置在田间几处。
   我有早起的习惯,昨天早晨五点就起床了。本想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散散步,但看到母亲正在做早饭,又想起昨天下晚老人家的吩咐,我立即改变了主意。
   当母亲听我说不出去散步,到屋后把玉米秸秆运到房前堆草堆的地方时,很少表扬人的母亲显得特别高兴,随口夸我道:“那好啊!乖乖,我家三儿子真孝顺!”
   早饭前后,我花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时间,把屋后的玉米秸秆一趟趟地全部挪到屋前。
   老娘笑容满面,开心得象个小姑娘!
   我笑着对母亲说:“我在屋后运玉米秸秆时,小河北边的魏二哥不理解,大声说问我是不是没事做呀?!我运到房前,过路的本村张二爷说,拉一罐煤气,还要烧好长时间,现在哪里还有人家烧草啊?!”
   老母亲笑眯眯地说:“他们不晓得啊,草就是我的命!不要睬他们,他们尽瞎说,草能作掉(浪费)吗?”
   老母亲今年八十八岁了!老父亲去世近七年,开始一二年,母亲还能勉强同意到家住苏南、苏北城里的七个子女家小住一段时间;可近五年,老人家住农村老家已成常态,因为不管我们怎么劝,老妈妈也不愿住我们城里的楼房里。
   到底为什么?一开始,家住南京的大哥和我都想不明白,后来我逐步找到了答案。其中,老母亲舍不得浪费这些柴草,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娘儿俩一阵笑语后,我笑着轻轻地问妈妈:“老太师啊,这些柴草真的就比您老的命重要吗?真的就比六十上下您儿女的辛苦重要吗?”
   老娘的嗓音从来不低:“三儿子,从前老人说的话,我就是忘不了:要问家中有没有宝,就看门前堆多少草!”
   “什呢意思呢?”
   妈妈看出我不全懂的样子,便解释道:“以前姑娘要找婆婆家,到男方家访亲就看一条,这个人家有多大草堆!”
   妈妈突然叹了一口气,随即给我讲了一个七十四年前让老母亲至今还刻骨铭心的小故事:
   那是解放前旧社会的事了。有一天,外婆生我的三姨娘。那年妈妈年仅十二虚岁,在家又是老大,当时她的两个妹妹、弟弟都还小,贫寒人家,哪怕常常断粮,到田里挖点野菜,还能对付一下,但没有草烧,就是不行。
   寒门孩子早当家!妈妈一大早就与隔壁一家的小姐妹,跑到离家十多里的荒滩割草,哪知没割一点点,就遇上了一个自称看管草滩的中年人喝骂追赶,妈妈和她同往的小姐妹差点被吓破了胆,她们在前头一路拼命地跑,那个人就在后边一路拼命地追,追一路,骂一串,一直追到外婆家。
   妈妈她们吓得不行,一头钻到床肚底下躲起来。那人还是不依不饶,骂骂咧咧好一阵,才罢手返回……
   我听着听着,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了。妈妈一边说,一边到厨房准备中饭。我要帮忙,妈妈不肯,要我去休息一下。
   我说:“您老刚才讲的故事,以前从没听过,我现在就要记下来!”
   老母亲做中饭,可我却在东房里静静发呆……
   解放那年,妈妈十七虚岁,就和父亲结婚了。生儿育女,忙忙碌碌,一直到如今!七年前,我在我们茆家修撰的《家谱》中,这样点赞我的母亲:
   十七虚岁嫁茆门,
   起早摸黑忙一生,
   农活家务不停做,
   六十余载如一春!
   孝敬公婆扶弟妹,
   养育儿孙一群人,
   含辛茹苦功德高,
   一大家人爱戴深!
   母亲一生的辛劳,大多又与柴草有着很深的情结。这里别的不表,就说我知事五十多年来的记忆片段吧!
   小时候,我们农家衣、食、住生活条件都很寒酸。记得那时,房前屋后沟河里的芦柴,每年中秋过后,父亲都会一根一根地割上岸,晒干剥叶;我们长大了的兄弟姐妹,都会帮妈妈一起,经过撕、碾、剥等几道工序,将其变成展开的软软的蔑子,然后做成家里盛菜用的篮子等,更多的是做席子、打笈子(以前生产队圈存粮食时多用),一般都由父母亲一起挑到集镇上去卖。父亲挑着担子,常常到很远的地方卖笈子的情形,我至今难忘。可以说,当时如果没有这些柴草可以加工卖点钱,恐怕父母亲就再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让我们兄弟姐妹上书房好好读书,恐怕我们一大家就更要饿肚子!
   我们从小就看着父母,一边在生产队干农活,一边放工时拾一路柴草回家。长大后,我们做家务,除拾粪、挑猪菜之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听妈妈的吩咐,一放学就到野地里拾草。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个年代,我们一家子,虽然好多天才能吃一顿干饭,但也可以叫:日日有柴草烧锅,天天有热汤热水……
   看看现在的物质条件,再讲过去的故事,真的会让许多人感到好笑,尤其是年轻人,恐怕听了也不感兴趣不相信!因为在城里,用煤气罐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家家用的是管道燃气,对农村少数老人仍然坚持烧草做饭,自然不理解也不认同喽……
   今天上午,不到九点,六十八岁的老大姐,就从县城乘公交车一路赶回来了。
   我早早做好了堆草的准备。不到一小时,我们姐弟俩小心翼翼,一个硕大的草堆,就展现在老母亲的眼前。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忽然有所感悟:农家之事,不管是几十年,还是几千年,道理都是相通的,情理也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哪户农家,门前有个大草堆,有好多个大草堆,那么,这户农家大草堆的背后,一定有好多田地,一定有好多粮食,一定有好多财富;那么,这户农家大草堆的背后,一定有勤俭持家的人,一定有会过日子的家规,一定有兴旺发达的家风!所谓“厚德载物”,此地不正是验证么?!
   今天下午,老大姐留守继续陪伴老母亲,我有事要回县城办理。跨上自行车,回头与老母亲告别时,我又“重重”地看了一下老家门前刚堆起的大草堆。自个心里说:这哪是个大草堆啊,这分明是妈妈留给我们晚辈的精神宝山嘛!
   (2020年10月25日)

共 24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母亲要他们姐弟割草,知道母亲的心里住着一个勤劳致富的梦想。虽说是一堆草,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都是把勤劳致富当做传家宝。现在人们富裕了,而老人们那点勤劳传统依旧保持着,也是给子孙们一个勤俭持家的教育,让作者感到那不是一堆草,而是勤俭持家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欣赏美文!【编辑:丘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相思        2020-10-26 18:16:06
  一篇颂母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母子情深之情。欣赏美文,注意投稿格式。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回复1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0-10-27 05:28:52
  尊敬的相思您好!谢谢您的美赞,请多多指教!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10-26 20:15:29
  一堆大草垛,传承着旧社会农民致富脱贫的美好心愿!好文,有启迪意义!
回复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6-05 13:28:25
  老娘笑容满面,开心得象个小姑娘!
   我笑着对母亲说:“我在屋后运玉米秸秆时,小河北边的魏二哥不理解,大声说问我是不是没事做呀?!我运到房前,过路的本村张二爷说,拉一罐煤气,还要烧好长时间,现在哪里还有人家烧草啊?!”
   老母亲笑眯眯地说:“他们不晓得啊,草就是我的命!不要睬他们,他们尽瞎说,草能作掉(浪费)吗?”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0-10-27 04:17:38
  丘八老师您好!
   不好意思,我迟到了!
   拙文写好后,发给当医生的妻子看,她马上告诉我:可投《江山文学》。我说我不会操作,她说由她包办!
   谢谢您的厚爱,将拙文刋发了,还写了这么好的按语!还这么夸我,让我汗颜哟!呵呵!
   我是江山的新手,还请您多多指教!衷心祝福您,衷心感谢您!
回复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6-05 13:27:41
  我有早起的习惯,昨天早晨五点就起床了。本想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散散步,但看到母亲正在做早饭,又想起昨天下晚老人家的吩咐,我立即改变了主意。
   当母亲听我说不出去散步,到屋后把玉米秸秆运到房前堆草堆的地方时,很少表扬人的母亲显得特别高兴,随口夸我道:“那好啊!乖乖,我家三儿子真孝顺!”
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0-10-27 05:33:02
  尊敬的相思您好!谢谢您的点评。我刚来美好江山,还请先进多多指教!比如投稿格式有何要求?谢谢您!
回复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6-05 13:29:09
  我们从小就看着父母,一边在生产队干农活,一边放工时拾一路柴草回家。长大后,我们做家务,除拾粪、挑猪菜之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听妈妈的吩咐,一放学就到野地里拾草。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个年代,我们一家子,虽然好多天才能吃一顿干饭,但也可以叫:日日有柴草烧锅,天天有热汤热水……
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0-10-27 05:37:21
  陆屿璠先进您好!谢谢您的美评!我是新生,请先进多多指教!
回复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6-05 13:30:30
  看看现在的物质条件,再讲过去的故事,真的会让许多人感到好笑,尤其是年轻人,恐怕听了也不感兴趣不相信!因为在城里,用煤气罐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家家用的是管道燃气,对农村少数老人仍然坚持烧草做饭,自然不理解也不认同喽……
6 楼        文友:袁野        2020-10-28 21:56:49
  老娘绝对是善良勤劳的老娘,儿子也是孝顺善良的儿子!
回复6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6-07 04:44:26
  感悟:农家之事,不管是几十年,还是几千年,道理都是相通的,情理也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哪户农家,门前有个大草堆,有好多个大草堆,那么,这户农家大草堆的背后,一定有好多田地,一定有好多粮食,一定有好多财富;那么,这户农家大草堆的背后,一定有勤俭持家的人,一定有会过日子的家规,一定有兴旺发达的家风!所谓“厚德载物”,此地不正是验证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