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心弦上的回望(散文)

精品 【流年】心弦上的回望(散文)


作者:绿雨如丝 秀才,222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7发表时间:2020-10-30 15:30:40

西藏之行,不,确切地说,是后藏之旅。于我,是否真正验应了毕淑敏“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要不,时间之溪流过一年,后藏那蓝得令人窒息的天空,那纯得令人痴迷的白云,如下沉的石,时不时砸入梦中。尼色日山石上,以画为媒,引领亡灵攀登天葬塔的梯子,也像十五的白月光,在暗夜中发亮。特别是“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歌声响起时,后藏那梦幻般的高原风光,那神秘的佛教气息,更是把思绪再次焊接在一起。
   此刻,生命在陌生之地驰骋的感觉,在心中返青,生长,忍不住,向西,回望,回望。
   我望见尼色日山下,日喀则市,被高原托起,浓缩成一座辉煌金顶。金顶是扎什伦布寺屋顶,依山而建的扎寺,在阳光鼓励下,如一枚硕大的金元宝,若鹤立秋日的银杏树,色泽纯粹,熠熠生辉。
   宫墙蜿蜒,沿山势而走,由低到高,像风吹皱浪,圈绕着一座座依次相握的大小殿堂。层层叠叠的殿宇,在暖于酥油的蓝雾里,静默着自己的静默,接纳着虔诚的山摇水阔。
   是啊!如果说,布达拉宫是前藏圣殿,那么,扎什伦布寺则是后藏殿堂。
   我在前藏,攀拉萨最高红山,登布达拉900多层台阶,除感受到布达拉宫体貌壮观,经幡猎猎,转经筒长长,游人如插缝的针,密密麻麻外,由于限制很多,再加上,时间如抽人的鞭,只能走马观花。很多细节难以捕捉,所以,心中留下空档。
   而,来到日喀则,蓝天深邃,轻云岀岫。走进扎什伦布寺,屋宇幢幢,红墙、红柱、黑窗、白帘、金顶。传说,故事,动人也动听……现实与想象握手言和,把空档填的严严实实。
   扎什伦布寺,唐卡彩绘,刺绣图案,色彩艳丽,像时尚女子,每一个细节都靓丽的毫不扭捏。墙体厚道,质朴粗糙,又像满腹经纶的圣者,让人心生崇拜。时光任性,跌进历史画卷,500多年前的佛事,遥远又触手可及。
   明清正统十二年,宗喀巴弟子一世根敦朱巴,眼望巍峨尼色日山体,耳听年楚河滔滔水声,眸里有风情,心中有风景,弘扬佛法,传教授义,让周边藏民有个灵魂净化之地。开始依山兴建扎什伦布寺。传承,发扬,光大,普世济世,悟透生死,是历代班禅大师使命。于是,先有四世班禅大师扩建。随后,历代班禅,葆有点化俗世的心灵,秉承先贤,不断对寺院进行修葺和扩建。又于是,15万平方米的扎什伦布寺内——大经堂,汉佛堂,强巴佛殿,灵塔殿,度母殿,展佛台等,殿宇比肩,疏密均衡,和谐对称,宛若“喜马拉雅蓝罂粟”,在秋日的光亮里,妖娆风情。
   沿青石小径上行,凉凉的,爽爽的,像有清代的风在脖后掠过。路侧,几株树,身体,扭曲,遒劲。枝条,婀娜,纤瘦。叶绿,长形,细碎,密集。是我不曾见过的树种,撩起翻阅欲望。导游卓玛说,灯芯树,野生,和寺院同庚,点燃,可供奉佛前。我听见风在读叶,发出窸窣之声,仿若一页页经书翻动。因了时光,灯芯树俨然有了灵性,成了寺里的魂。
   一声“喵呜”,从树冠跌到地上。导游叫一声“花花”,叫花花的猫蹭一下卓玛裤脚,趔趄地跑到一排转经筒旁。转经筒处有僧人,着降红色袍,低眉走路,有中年,也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一律黑瘦,一律目不斜视,走在他们的路上,走成一道神秘风景。卓玛说,寺院的猫,是流浪猫,都有残疾,靠僧人喂养。我凝视,生命恩养生命,生命尊重生命,如此安详的生命场景,与持久等量。
   越走越高,是西藏的约定。扎什伦布寺居高临下,轮廓美丽,重楼叠宇,灿烂辉煌。如一个挣脱世俗,过滤浮尘的灵魂,羁绊着游客的眼睛,脚步和心情。我解下风尘的盔甲,走向诵经声和袅袅香火里。
   房屋都是石头的,用手抚摸墙石,浑然一体。寺墙在太阳下,发出猩红光芒,显出宁静悠远的坚固。哈达和经幡,在阳和风怂恿下,于高处呼啦啦舒展,成了仰望的理由。
   亲近,点亮的不只是目光,还有魂灵。
   强巴佛殿,五层大殿,四大阶梯,层层收拢高出,若秃鹫展开的翅。殿檐铜铃高悬,藏风弹拨,春雨落入青瓦般,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美如梵音。每层屋顶角,一尊雄狮,张嘴卧姿,似在诉说,又像啥也不说。就那样日复一日,与日月星辰,守护佛殿,守成永恒。
   进殿前,导游告诫,摘掉墨镜,脱下帽子。进入后,不准敬香,不强迫捐资,随心。随意。便好。就好。你可以放下一元,拿走九角,也可以一毛不拔,但也不能取走一分。僧人不嗔怒,佛祖不怪罪。
   果真,那蹲坐在高达3.8米莲花坐基上的强巴佛,藏地的未来佛,汉地的弥勒佛,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佛,双耳垂肩,慈眉善目,嘴角上扬,俩指相抵,俯瞰寺宇,传递着乐观豁达,慈悲为怀宗旨。它浑身金黄,气派,大小钻石,珍珠,琥珀,绿松石,相嵌再相嵌,点缀再点缀……我想,奇珍异宝,并非佛祖本意,该是信徒们表达对他敬仰和厚爱的一种方式吧!
   全民信教,政教合一,是藏地传统。藏民有的全家出动,有的孤身一人,手里不是拿着经筒,就是嘴里念着经文。
   强巴佛殿,藏民们在佛像前顶礼膜拜。信仰和虔诚,执着和顽强,让他们全身倒地,丈量生死,像点亮的酥油灯,把地面擦拭得油光鉴人。对我们的惊骇表情,他们视为空气,一门心思活在佛事节奏里。而我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唯有甘心情愿,也学他们合掌默祷“唵嘛呢叭咪吽”,才是对佛应有的态度。
   不由想起那年到内蒙旅游情形。旅游车把我们拉到一庙前。庙名已忘,只记得穿着僧衣的人,把游人集合一房间,开始一对一,看面相,问生辰。指出流年不利,指出暗藏晦气。要想化解,须烧高香,捐钱财。总之,说的人云里雾里,听的人雾里云里。其实,神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可,当目的赤裸裸时,真让人疑窦重生,佛祖本护佑众生,难道对钱也如俗人,秘而也宣?
   信仰,是最温暖的事物。
   灵塔殿里,保存着圆寂后班禅大师们的舍利肉身。尽管历代班禅灵塔大小不一,但不管岁月多忐忑,多绵长,大师们的高度,亮度,也不曾萎缩,暗淡。
   最美丽的是人心,最叵测的也是人心。据说,一场浩劫,如一场飓风,也刮到西部。远在边陲的扎什伦布寺遭受打劫。灵塔殿,这些信徒付出心魂建造的精美建筑,大部分体无完肤。灵塔内大师们的肉身,也如碾碎的尘粉四散零落。当地信教群众,看在心里,疼在心上。夜深人静,他们悄悄潜回寺内,有的捡一根手指,有的捡一块头骨……偷偷保存。直到1984年,国家拨款,重建灵塔寺,信徒们才将保存下来的五世至九世班禅遗体残骸归还寺庙。
   此时,呈现我面前的是五世到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他们的遗骨分装在五个檀香木匣内,统一安放在塔的壶瓶里。而主持复建灵塔的正是十世班禅大师。而他,当时不仅要在藏地传教讲经,还要为信徒摸顶赐福,并且赶时间修复灵塔,他太累了,在主持开光大典后,不幸圆寂,年仅51岁。导游卓玛,语气凝噎,指着十世班禅豪华灵塔对我们诉说。大师走的太突然了,信徒们唯有用最精美的珍珠玉石,琥珀玛瑙装饰灵塔,才能表达对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藏传佛教杰出领袖的崇敬和仰慕。
   殿堂内,霍霍燃烧到酥油灯,毫不懈怠,不舍昼夜,照亮历代班禅的舍利肉身,也照亮信徒的心。
   恍惚间,班禅大师在我心中复活,我跟随他们走来,走到错经殿,走到600多平米的讲经场,择位而坐。
   错经殿四壁,历史包裹着历史的辉煌。佛教祖师,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千尊佛像,飞天仙女,菩萨,传说中的各路神仙,形状千姿,在此汇聚。一个色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在错经殿壁凿刻演绎。
   讲经场红色蒲团,一排一排摆放。那气势,为我想象制造现场:十世班禅大师,手捧经书,环试讲经场,他目光如炬,声音如钟。阳光把他嚅动的嘴巴照得分明,吐出的词清晰可闻。向山向水向人,讲经传道,秀口珠玑。僧人们听得如痴如醉,山川灵气与佛里大道,一齐涌进心里。
   经,不诵不清,道,不辩不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十世班禅端坐蒲团,嘴挂笑意,听众僧思想乘着风马旗,理念驾着金幡带,轻盈如飞舞的云彩,一坨一坨,立宗论辩,口绣莲花,时而唇枪舌剑,时而异口同声。认同,才会接纳,普众,才能臣服。不同声带,共同声音,交集汇合,融成天下浩大声响,神秘,玄妙,洞穿心魂。
   不难想象,讲经堂地面,铺陈喜马拉雅山片岩,多少次,讲经辩经余音,在片岩上跌宕回环,有霞光刺破黑夜的豁达和坦然,有长河落日的肃穆和超然,向高向远传播。
   高和远,珍藏在汉佛堂内。乾隆画像,道光牌位。历代皇室赠送班禅的古瓷,金银,玉石,器皿……一件件礼品,精美无声,泛着时间幽光,一件件礼品,价值连城,坦诚汉藏同心。还有“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山吐湿云痴作雨,水吞活石怒为声”清朝封疆大臣诗句穿越时空。一切的一切,昭然天下,毋庸置疑,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只能是我国领土,隶属中央政府,直到永远。
   路把我从一个殿领入另一个殿,最后于32米高的展佛台相遇。展佛台,顶天立地,如指向长穹的戟,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槃而建。每年藏历5月15日,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幅刺绣佛像,在展佛台高高扬起。众僧和信徒,晴空丽日下,敬哈达,磕长头,愿佛为人间祛灾撵疾,永享安康。
   我站在展佛台,再次回望,扎什伦布寺,除送给我美仑美奂的藏地风情,庙宇装饰的最高境界,藏民对佛祖笃信不渝,生死超然外,还让我卸负而行,采撷而归——人生瞬间,得失随缘。荣华富贵,名利诱惑,是手中的沙粒,攥得越紧,越易漏完。
  

共 37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雪域高原,一年三季都处于寒冷中,生存条件恶劣,只能种少量的土豆和青稞,主要以游牧为生。恶略的生存环境,并没有使藏民族屈服,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要依靠信仰活着。他们是物质贫乏,内心丰盈的人。藏传佛教,是从印度传入藏区的,是藏民族的精神支柱。藏民族都很虔诚,为摆脱苦难,脱离病痛,斩断六道轮回,过上幸福的日子,他们用转经、磕头的方法来超度自己。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在藏区的西南部,也称后藏。后藏天高云淡,湖泊纯净,像天堂一样。这美丽的地方,让人内心纯净,让人忘乎所以,让人卸负而行。那一刻,所有的得失,所有的恩怨,所有的不如意,都随风而去了。文章厚重,知识性强,具有教育意义。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3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0-10-30 15:33:20
  走入藏区,能洗涤心灵。
   欣赏美文,感谢作者的分享!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20-11-01 15:00:53
  秋安,编辑辛苦!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0-10-30 18:21:05
  一直不敢去西藏,担心去了就回不来了,会将自己葬送在那里。读了你的文,心中释然。若真的能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结束一生,也是一件挺美的事。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20-11-01 14:44:52
  雪社,人一生,真应去西藏,而且不止一次。高反有,但不可怕。那是灵魂的洗礼。景干净,心干净。
回复2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20-11-01 15:00:22
  西藏,缺氧,但也供氧。自然美景,佛教气息,就是心灵的氧气。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