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饺子的话题(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饺子的话题(散文)


作者:庄忠强 秀才,170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0发表时间:2020-11-04 17:04:43


   北方人爱吃饺子,东北人更爱吃饺子,有俗语为证:“饺子就酒,好事全有。”“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可见东北人爱吃饺子的程度可见一斑。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是我国东汉时期南阳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作为药用的。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可见饺子在人们心目中位置。
   儿时,家住苏式楼,大走廊,家属宿舍人与人走得近乎,人也实在,特别是逢年过节大人小孩欢天喜地,你来我往,现在想起来还是那样令人怀念。也早就知道享誉沈城的甘露饺子馆,老边饺子馆,想吃名店名饺子,那是做梦。计划经济,几乎家家都过得比较拮据,包饺子改善生活那是逢年过节,走亲戚来客人的时候。那个年代几乎买啥都要凭票,大米白面供应的也少,每月每人的三两豆油,香油更是新鲜货,过大年的时候才供应一点。其实,那时父母全都工作,父亲的工资也不低,即使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物资匮乏……
   生活再拮据的家,过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还得像模像样,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每当大年临近,这时母亲要用自己勤劳的巧手为我们姐弟四人每人做一套新衣服外,还要准备了上好的猪肉,虾仁和韭菜,要包三鲜馅饺子。记得,一个冬天,人们期盼着过一个好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天气突变,来了寒流,供应每家每户包饺子的韭菜都冻了,人们似乎有点失望。看着我撅起的嘴巴,母亲笑着说:“百菜不如白菜,百肉不如猪肉,咱们包白菜馅饺子照样过好年!”于是,我们家三十下晚,包起了猪肉白菜馅水饺。弥补了没有好韭菜吃不上三鲜馅饺子的缺憾。其实,寒冷的冬天里,用上上好的猪肉,用困好的白菜心做馅的水饺,其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入口绵甜香味可口,再喝上温好的纯粮白酒如同神仙……
   煮饺子要说煮元宝,还要特意煮挣开几个,听母亲讲在旧社会,煮饺子的活在三十夜里也得男人去亲自下厨,怕女人带来晦气。元宝煮好没?好了好了!挣了没,挣了的吉利话,预示着来年的生活更加顺畅,生意兴隆,家庭幸福美满。母亲高兴地讲起了重复过多次的故事,说一个伙计三十晚上,为老板家煮饺子,老板问饺子挣了没有,煮饺子的伙计回答说:“有我老裴煮饺子还能挣!”伙计姓裴。老板觉得不吉利,第二天就让伙计卷铺盖走人。母亲讲的小故事把我们姐弟都逗笑了。
   有的人家还要把洗干净的硬币放入饺子当中,吃到有硬币饺子的人新的一年会有好运气,儿时好奇,也想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可父母不同意饺子里放入硬币,说不卫生。父母在这这一点上是非常注意的,比如从小再渴也不喝生水,这个良好习惯,让我们姐弟平安长大。三十饺子是主角,饺子谐音交子,是新年与旧年的交接,预示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身体安康,幸福美满,三十那天说话必须讨吉利。那是必须的。放完接神的鞭炮,必须吃饺子,新的一年就到了!除了大年三十,大年初五也必须吃饺子,放鞭炮,那叫“破五。”“破五”这天,还有个顶重要的事儿,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各家邀请贺客,饮食嬉戏,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
   长到了十几岁,我学会了擀饺子皮,而且饺子皮擀得还不错,常常得到父母的夸奖,能帮父母分劳,我还是蛮高兴的。那个年代,父母都忙于工作,父亲常年的三班倒,上夜班熬人,父亲觉大,但父亲对工作兢兢业业,在生产调度的工作岗位,工作时,从来没有睡过觉,晚年的父亲患上了糖尿病,我想这和父亲的工作性质有关……
   后来改革开放了,人们一点点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吃饺子也变得家常便饭,只要想吃吱一声,就会吃上父母包的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幸福感油然而生……
   父母喜欢吃饺子,在家退休也无事可做,吃饺子也是家常便饭,可是晚年的父母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却没有包饺子的能力了,合面是个费劲的活,我又为了生存每天都在忙活,回到父母家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那时,我所在的国企效益不好,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还得忙着挣点,后来只能为父母买速冻饺子吃。
   父母也许是吃惯了速冻饺子,还夸速冻饺子省事,好吃。我真的不知道父母是不是说的违心话,但是父母心疼我,怕我忙了一天工作,累着是真心话。每次我骑自行车买饺子的钱一分不差的给我,并安慰我:“给买来,就好了。”父母知道我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女儿上学,妻子下岗,也没有了固定的工作,那一段生活真是蛮难的。母亲常常鼓励我:“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只要肯付出力气,又有技术,生活会好起来的!”我心里也知道,年逾古稀省吃俭用的父母也在帮衬着我们儿女。这让我很愧疚……
   有时心静下来,我还会想起过世多年的父母,想起和父母的一些生活的琐事,我也在反思自己,子欲孝而亲不在,我的心总是酸酸的……
  
  

共 19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子欲孝而亲不在,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作者的这篇散文,富于联想,从包饺子吃饺子说起,联想到那个时代,这是个什么都要凭票证供应的年代,物质匮乏,有时即使是有剩钱,也是买不到东西的。所以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通过吃饺子说事,映趣了童年,也映趣了人生,也把那个时代的印迹,凸显给读者。很好的一篇写实散文,语言质朴流畅,力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亮作闪现。【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0-11-04 17:06:22
  很好的一篇写实散文,语言质朴流畅,力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亮作闪现。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庄忠强        2020-11-05 15:34:00
  感谢黄江山老师辛苦劳作,远握,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