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宁继福老师(散文)

精品 【流年】宁继福老师(散文)


作者:梅子青 秀才,225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9发表时间:2020-11-05 07:16:17

我此生最幸运的事,莫过于曾经是宁继福老师的学生。40多年前凝结的师生之情,依旧深厚温馨。先生的言传身教,早已成为锲入我生命的血脉源流,奔腾不息。
   40多年来,我和宁继福老师一直保持通信、通邮件,或是通话联系。近些年,每回听到他字正腔圆的声音,我都会有一种莫明的激动,既从他的声音里感知老师的健康状况,也从老师的话语里感受爱护的深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宁老师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他对我的关爱体恤,让我们之间有了超越血缘的父女感情。尤其是在那段舅父意外去世的至暗时刻,宁老师安慰我、开导我、鼓励我,让我悲伤的内心在遭遇种种非难后,得以平复。爱恨情仇,总是在关键时候愈显深刻。我懂得怀念,我知道感恩,我也像宁老师一样,回望汪二的山水人文。如果说宁老师从汪二汲取的是温暖和慰藉,我汲取的则是基肥和养份,汪二那块热土,是我人生的出发地,她给予我的养育功不可没。
   汪二山清水秀,一条陈坊河孕育了两岸勤劳的民众,涵养了单纯朴实的民风。在汪二的日子,宁继福老师虽身处逆境,但仍然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在汪二前后生活6年,他结交了许多朋友,有老师、有学生、有农民,他离开几十年,曾经三次回汪二,都受到大家的热情接待。他说汪二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愿意一回再回。
   宁继福,字忌浮,男,1938年9月生,吉林省辉南县人,祖籍山东蓬莱,汉族。1961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文系。1963年去南开大学进修,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教授攻读汉语语音史和方言学。1978年调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吉林省语言学会理事、会长。北音学三大家之一。代表作有:《中原音韵表稿》《校订五音集韵》《汉语韵书史》。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首批省管专家。
   以上是从百度搜索出来的关于宁先生的介绍,不知是出于正面宣传的需要,还是为了不再提及往事让宁先生伤心,十年文革期间,他被监督劳动、下放务农、任代课老师的经历未曾提及。而在我看来,宁先生并不忌讳他这段特殊的经历。
   2008年,他第三次回到汪二,拜访了当年的老村长、走访了当年的老同事、聚会了当年少不更事的学生。汪二的水,汪二的山,甚至稻田的蛙鸣和蚊蝇嗜血的叫嚣,也成了他记忆中最美妙的歌唱。
   那年8月,宁老师出席在南昌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由于与南昌大学前身——江西大学的渊源,更因为宁老师的学术成就,在研讨会上,他除做了长篇主题发言外,还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另外,南昌大学还不失时机地邀请宁老师举办了学术讲座。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承担如此大量的工作,其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很为他的健康状况担心,也很担心早就计划好的重回故地不能成行。
   在宁老师的热切期望中,在广大乡亲和学生的热切期盼中,8月25日,宁老师终于回到了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小镇——汪二。
   从南昌到汪二大约2个半小时的车程。那天,我们9点钟从南昌大学新校区出发,到汪二已是午饭时分。一下车,宁老师就被从各地赶来的学生团团围住。握手、拥抱,笑脸,还有热泪……大家都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忘了年龄,忘了悄然而逝的30多年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方永贵,是宁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有许多别号雅称,宁老师至今还称他为“贵头”。贵头是农民的孩子,有乡村孩子的质朴真诚,也不乏机智聪敏。上世纪70年代他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年,黑瘦的脸庞上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经常会出一些鬼点子、馊主意,让人哭笑不得。宁老师非常钟爱他,对他一些无伤大雅的“捣蛋”,甚至有些偏袒。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贵头”不会热心读书,错失了绝好的名师教导的机会,但他善良的品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30多年后再见面,宁老师仍旧捕捉到了他一如当年的可爱,两人执手相看,竟无语凝噎。酒桌上,“贵头”突然举起杯,用他本就结巴的语言说:“宁老师,我爱你!”“贵头”结巴的语言、煽情的话语让我们忍俊不禁,但见他眼里含着泪花,一下子大家面面相觑,又都静默无声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老师曾经在汪二乡的荷包塘住过一段时间。当时不要侈谈读书做学问,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要想获得心理上的安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信奉斗争哲学的人的眼中,宁老师显然是只专不红的典型,对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傲气也必除之而后快。不过在那样一个穷乡僻壤,宁老师意外地获得了尊重和宁静。当地的老百姓没有知识,但他们懂得尊重知识,尤其懂得尊重有知识的人;他们不懂得哲学,但信守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优良品质:和善、友爱、真诚,用最质朴的方式接纳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念这种尊重和抚慰,宁老师一直记得当地百姓毫无功利的真情,每每踏上江西的土地,总不忘到偏僻的小村庄去看一看,看看当年的村民是否发家了,当年的孩子是否有出息了,看看老村长是否安康。
   南方的8月,酷热难当,在宁老师的坚持下,25日下午,我和他的学生故旧几十人,陪着他去了荷包塘,首先拜访的是当年的村长。老村长年事已高,下肢瘫痪,白天只能坐在大门口看看。那天下午老村长看到记忆中熟悉的身影蹒跚地跨进他家的大门,木然、惊讶、欢喜,那瞬间变化的面部表情,那错愕之后紧握在一起布满老人斑的双手,让我相信,真情可以跨越时空,可以超越学识见识。我们拉过一张椅子,让两个都不再年轻的老人挨坐着,他们的手仍旧紧紧地攥在一起。那种难以释怀的惦念和牵挂,仿佛一下子得到了释放。两张沟壑纵横的脸,乐呵呵更加沟壑纵横。他们四手相握不住地摇晃,仿佛要把无尽的相思,摇进酷暑盛夏,摇进火热的岁月和深情的记忆。此处无声胜有声!我们黯然静立,感受两位老人跨越世纪的重逢。听到消息蜂拥而来的乡亲,将两位老人团团围住,问长问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重逢的喜悦。
   在当年狭窄的视野里,宁老师是我心目中最大的学问家。他与舅舅的交往、交情,在我的记忆中刻骨铭心。在他的印象中我始终是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孩,此次相见他还打趣我的童年旧事,只因舅舅早逝,谈到与舅舅有关的往事,我们都因怀念而变得心情沉重。我丈夫也是宁老师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好孩子,也深得宁老师喜爱。相对而言,他理智内敛,感情不轻易外露,不是如我一样的性情中人。那天送别宁老师,在分别前的那一刻,他突然搂住宁老师的脖子哭出声来,嘟喃着:“我舍不得宁老师。”我一边安慰他,也一边流泪。宁老师坐进车,摇下车窗,却靠在座位上不敢与我们挥手话别,老泪纵横。
   相见时难别亦难,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短暂相聚,既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遥远的期待,是一种深切的思念。回长春后,宁老师给他汪二的学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我将永远保存这封信。它可以让我在急匆匆的生活中感受真情的可贵,在心向未来的跋涉中感受温暖的力量,在岁月流逝中感受老师不老的精神。
   宁继福老师给汪二中学早期毕业生的感谢信
   同学们:
   我感谢你们!
   大家从南昌,从贵溪,从河口,从永平,从陈坊,从漕源、荷田、石壁、港沿、徐家、里万、荷包塘、火田、邓家、山背、桥东,会聚到母校汪二中学。见到你们我异常高兴。两天来,在酒宴上,在照相机下,在学校大门前,在村道上,我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充满了真挚、纯朴的情感。这是人间的真情,这是三十年前真情的再现。
   三十多年前,你们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你们的善良,勤奋,真诚,淳朴,铭刻在我的心中。汪二南昌迢迢数百里,吉林江西遥遥数千里,能和你们相识,能和你们共同学习,乃天赐机缘。
   三十多年前,我背着沉重的文化大革命的包袱下放到这里。那时心境很不好,为学术前途之渺茫而忧伤。汪二是好地方,天籁清幽,人籁和谐,与南昌相比,有如世外桃源。农民,学生,老师,同事,人人友善,对我很尊重,很关心。在你们天真无邪的眼睛里,我读出了一片蓝天;在你们纯朴稚嫩的脸上,我看到了一抹曙光。同学们,你们的信任,尊敬和关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使我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回归到科学研究的殿堂。同学们,我感谢你们!感谢汪二!
   社会在进步,汪二在大发展。如今你们已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儿女都成家立业,有的同学当上了爷爷。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新房子,电话,家用电器,摩托车,汽车……看到你们生活得幸福,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同学们,人到中年,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你们当中已经有人健康状况不佳。我希望你们在继续创业的同时,要关爱自己的健康,关爱妻子、丈夫的健康。让我们记住大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话吧: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汪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整整六年。汪二的山,汪二的水,汪二的学生,汪二的朋友,不时在脑际萦回,总想回来看看。三十年来,借开会之机,回来过两次。今年是第三次。我已年过七旬,虽然退休,仍然比较忙,承担的国家项目尚未完成。我希望,有生之年再回来一次。那时候,汪二更加繁荣,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摩托车变成了汽车,长春到南昌有直航的飞机。到南昌机场,我给你们打电话,请车速最快的同学派他的孙子开车去机场接我。我们要在汪二中学大教室举行茶话会,大家按姓氏笔画依次发言,讲自己的健康状况,比一比看谁最健康。我们选汪二镇最大的饭店举行酒会。今年让同学们破费了。下次我请你们。同学们,我期盼与你们再相聚。
   汪二永远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你们永远是我生命中的曙光。
   同学们,我感谢你们!
   衷心祝福你们
   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宁继福
   2008年9月4日于长春
   记忆中学识渊博、爱生如子的宁老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2015年10月17日,我到长春,去拜访宁继福老师及夫人。当天,我和老俩口合影,并在朋友圈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宁继福老师,大陆著名汉语音韵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年78岁高龄,仍奋战在治学一线。文革十年遭遇迫害,下放铅山汪二劳动工作六年,与我舅舅由同事而成莫逆之交。他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是一位不流俗世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怀旧念情的老人。他的和善、谦逊、真诚、正直让我感怀至深。今天第一次走进他简朴的家,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他简单的生活,内心充满尊重和敬佩,被他执着的坚守而打动。他从事的研究工作,担负传承中国文化的神圣使命,是冷僻的不能兑现经济效益的苦差事。数十年守住清贫、耐住寂寞,默默耕耘,如今年事已高,仍抱病工作。担纲国家级课题,要出版音韵学四册专著,现已完成两册,预计还要十五年才能完成后两册。妻女担心他的身体,学界同仁也不敢给他压力,但他自己没有丝毫懈怠。由于早年的亲密,见面后相谈甚欢,在北方饺子王午餐,他仍然像关心孩子似的叮嘱我多吃些。虽然老夫妻俩盛情相留,我还是恋恋不舍地在午饭过后与他们道别了。我不敢让他们为我太忙碌、太激动,也怕耽误宁老师太多时间。上半年他心脏装了支架,又患股骨头坏死,走在大街上,我会担心急促的车子、也怕冒失的孩子碰着他。看着两位老人的艰难,我能想象出两孩子对父母的牵挂,一个在北京,一个远在芬兰。宁老师达观,又有未竟的事业,不想拖累两孩子,总是以乐观的精神示人。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他总是提醒自己:精神不能垮!他的风骨,他的气节,他孜孜以求的精神,都让我相信:他是真正的学者!祝老人长寿!祝国宝长存!”
   离开长春前夕,我想不出能为老人再做点什么,看到大街上满是往家里扛土豆和大白菜的当地人,我受到了启发,于是同我家人一起买了土豆、大白菜、萝卜,送到宁老师家,以备过冬时不急之需。
   有两代人的友谊和感情做铺垫,我们家很多人都到他那个简陋的两室一厅。当年我儿子大学毕业,去长春旅游,在他家小住过一个星期,宁老师对我儿子关怀备至,连出门搭乘公交的硬币都会为他准备妥当。他们虽然第一次见面,但爷孙俩隔辈亲,一点也不生疏,见面时的亲切以及宁老师的才学风范,至今镌刻在儿子记忆中。
   宁继福老师已经年过八旬,他一直有再回汪二的愿望,我想帮他完成这个夙愿。愿上天成全,愿宁老师健康长寿!
  

共 48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宁继福老师言传身教,爱生如子,教给作者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一份超越血缘的父女情锲入生命的血脉源流,奔腾不息。宁老师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文系,大陆著名汉语音韵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吉林社会科学院所工作,有著作问世。十年文革期间,宁老师下放务农、任代课老师,在汪二生活6年,老师汲取的是温暖和慰藉,作者汲取的则是基肥和养份。老师三次回汪二,汪二是老师的第二故乡。2008年老师参加南昌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办了学术讲座,特意回了汪二一趟。爱徒“贵头”当众说出“宁老师,我爱你!”的心声;作者丈夫搂住老师脖子哭说“我舍不得宁老师。”挨坐着、四手相握的两老人(老村长),被蜂拥而来的乡亲团团围住,上演了一场跨越世纪的重逢。宁老师还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回顾了那一段师生同甘共苦的岁月。在荷包塘,当地百姓毫无功利的真情,带给老师尊重和宁静,舅父去世,是宁老师的陪伴与鼓励,让作者走出了至暗情境。作者一家和恩师保持长达40多年的通讯。老师儿女不在身边,我同家人去长春,主动买蔬菜,运到老师家,以备过冬。旅游的儿子寄住老师家,爷孙俩隔辈亲。和善、谦逊、真诚、正直,这位怀旧念情的老人,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高龄担纲国家级课题,孜孜以求,不流俗世。在生命的进程中,有如此恩师,幸甚。有简约的概描,有动人的细节,有真情的书信,温暖的力量和老师不老的精神,记忆犹新。流年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10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0-11-05 07:19:58
  宁老师说:汪二永远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你们永远是我生命中的曙光。
   愿八旬的宁老师,健康长寿,再回汪二,夙愿成真!作者亦然。
   丰沛的深情,在非血脉的师徒之间,在毫无功利的亲邻之间,在洋洋洒洒的墨行中。
   问好梅子青,遥祝宁老师安康吉祥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梅子青        2020-11-05 10:47:42
  谢谢雁子老师编按、美评!写这样的文章,我总是很动情,也总是勾起我对往事的怀想。谢谢祝福,唯愿老师安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11-05 17:20:53
  一位德高望重有情有义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宁继福老师,是矣。
   行文自如,感情真挚。
   子青同学,佳作叠出!祝贺祝贺!
回复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0-11-05 20:09:55
  老同学是引路人!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有话要说。老兄要写大篇幅、有深度的文章,又一丝不苟,会辛苦些。
4 楼        文友:梅子青        2020-11-06 16:23:30
  谢谢老同学一路鼓励,你是领路人,又在写作过程中努力读书,值得学习!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0-11-11 22:32:37
  真挚的情感,真挚的文字。祝宁老师健康长寿!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0-11-13 10:30:02
  好老师,铭记一生!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