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最美丁香】川娃 (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最美丁香】川娃 (小说)


作者:闰土 举人,378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2发表时间:2020-11-06 11:58:03

【丁香.最美丁香】川娃 (小说)
   王振川有两个小名,分别叫川娃、狗娃。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四川一对夫妻,领了一大一小两个男娃在陕西一村庄讨饭,实在过不下去,王老八就让他们在家里住了三天,管吃管喝,还给了他们几件衣服,这位四川夫妻看这家人好,就把四岁的儿子送给了他们,临走时,王老八东借西凑了几十块钱,给了他们路费。
   王老八也是个好人,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来,只知道干活,老婆生儿育女了三个娃,到头来一个都没有守住,都因病夭折了,老八从不愿提起这伤心事,心一横和老婆抱养个孩子算了。
   四川人走时告诉王老八,他也姓王,他给娃起名叫狗娃,原来他老婆生这娃时,正好邻居养的狗,也下了狗崽,随机他们顺口就唤叫儿子:狗娃,狗娃是王振川的乳名。
   狗娃很乖,五观端正,左耳朵上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拴马桩。
   王老八蔫不拉叽地对老婆说道:"娃耳朵长这个记号,长得好,如果丢了也好找得很。"
   老婆怒骂老八,"臭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老八嫌狗娃名字难听,加之这娃也是四川的,他随后就给安了个名字叫一一川娃。老八对外界宣称,娃叫川娃,也让娃知道他是四川的,王老八当时也想,他把娃养大了,如果川娃要回四川,他和老婆绝不阻拦。
   川娃也知道他的身世,四岁了,也多少懂点事了,在家里也不淘气,百依百顺,这可高兴坏了王老八两口,他俩把川娃当掌上明珠,常常把好吃的留下给川娃,人们称赞王老八,半路拾了个好娃娃,养老送终有依靠,从此干活心劲大。
   人常说:"外地人聪明,这话一点不假。"川娃从一年级起,书就念得好,在班上学习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到二年级,已是班上班长了。
   在上学前,父亲王老八就找人起好了名字,报到册上写到一一王振川,寓意振兴四川。
   在家里,王老八还把儿子振川叫川娃,他觉得叫川娃亲切,川娃也喜欢父亲叫他小名。
   学校放假时或是星期天,王老八就带上川娃,割麦子、掰玉米棒,有时川娃不好好干了,王老八亲昵地嗔怪"狗肝子"(懒的意思)。又忙让川娃子歇下,他自己干活。
   记得那年,川娃刚上中学,下午放学后,他在教室做了一阵作业,就急急回家给猪拔草,他也知道,猪是他家的聚宝盆,也是摇钱树,那一窝猪娃卖的钱,几乎是顶半年的家用花销。
   他走出校门没多远,就发现一棵柿子树下躺了一个人,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他班上的同学虎祥,虎祥上树摘软蛋柿,踩断了树榾,摔了下来,人己昏迷不醒。
   川娃一看四周没人,忙放下书包,背起虎祥,走了近一里多路才到村上,虎祥父母十分感激,那年学校评选学雷锋标兵,川娃不但被评上,并在县上教育系统都挂上了号。
   光阴似箭,国家高考恢复了,川娃考上了成都某大学。
   那个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人们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生活困难。川娃是村上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通知书虽然拿到手了,但学费成了大问题,更别说生活费了,川娃不想上学了,他想帮父母亲摆脱困境,回队上挣工分维持家庭生活。
   一向蔫不拉叽,不爱说话的王老八不知哪里来了一股硬劲,他向儿子川娃说:"学一定要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放心,赶你上学,爸把钱给你弄好。"
   开学时间到了,王老八终于凑够了川娃的学费和生活费,并亲自把娃送到学校,一路上,父子俩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面粑粑馍,在列车上接些开水喝喝。
   第二年暑假,川娃子没有回家,他很早就托班上的同学,在建筑工地给他找了一份建筑活,他同学的父亲在建筑工地是承包头儿。他想,他有的是力气,他想在暑假挣够他的学费和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
   同学给他找的工地离学校不远,大概就有三站路,学校还没正式放假,他就让他同学把他带到建筑工地。
   同学的父亲、老板亲自招见了川娃,老板听了他的诉说,又看了看眼前这位五观端正的名牌大学生,就破例安排一个轻省活,让他清理楼道掉下来的杂灰,这在工地上算最轻松的活儿,老板给他的工资按普通大工对待。
   川娃兴奋极了,几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他写信告诉父母亲,他干的是最轻省的活,拿的是最高的工资,他再三告诉他们,世上还是好人多。
   川娃清理楼道的杂灰还没有一个星期,工地出事了,他是在饭堂听工友们议论,是第一工队的架板断裂了,有三个工友从架子上掉下去,川娃知道,这位老板共有五个工队,他们是第二工队,他只是凑上去听听热闹而已,他想这位好老板怎么倒了这样的大霉。
   又隔了两天,工队队长告诉他,让他到医院去服侍一队的病号,并且说这个病号伤并不重,还说是老板特别叮咛的。
   川娃一下子蒙了,他半晌回不过神来,按理说各队都独立核算,他一队出事,全权由一队具体负责,这次让他过去,纯属老板又一次对他的照顾,听队长说这人伤并不太重,那他可以抽空也能看看书。
   到了病房,他见到一个人头上包着白白的纱布,一条腿留在外面,腿上也包了一层白纱布,那腿壮壮的,他知道那腿是用石膏打过了,无疑是腿骨折了。
   再望望床上的病人,有五十岁上下,那削瘦的脸上,胡子拉茬的,两眼深陷在眼眶内,时不时那瘦瘦的脸上痛苦地抽搐几下。
   领他的工队队长,向病床上的患者点了点头,指着川娃说道:"这是工地指派侍候你的人,有啥事你直接跟他说,以后他全权负责护理你。"说完队长就急匆匆走了。
   川娃抬头环视了一下病房,病房内五张床位,不是胳膊打石膏固定,就是腿打石膏固定,管护人员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病房还算干净整洁,病房对面的墙上,一台液晶电视,正在播放着央视新闻。
   川娃忙凑上去,问一句,"叔叔好,您喝水吗?"
   病人无力地摇了摇头,双眼紧闭,看起来似睡非睡。
   时间不知不觉快十二点了,同病房的陪护人员,都拿着碗筷准备打饭,那碗筷声,不知怎么吵醒了病人,只见他用手指了指病床旁的小柜子,有气无力地说:"饭票、碗筷在那里,你拿去吃吧。"
   川娃从旁边病友处获悉,他所管护的病人,今天刚是出事的第二天,病人还未完全脱离危险期。
   川娃慢慢走到他病床前,悄悄地问道:叔,你上午吃啥饭?"病人又一次摇了摇头,川娃估计他没有食欲。
   昨晚因听到让他管护这个病人的消息,他一直没有休息好,早上又急匆匆赶来了,也没吃早饭,但现在我也不觉得肚子饿,只是两眼呆呆地望着床上半躺的病人。
   说实话,长这么大,还从来没侍候过病人,川娃突然想到,这还不如我在工地打扫灰渣。
   帮助病人服药、看吊瓶、打饭、搀扶上厕所,天天如此周而复始,好像墙上的钟表一样,机械的走着。
   不知不觉一个星期过去了,川娃看到病人逐渐好转,他也听医生说,他的病人己经度过了危险期。
   病人神态好多了,话也多了,他看到川娃常常闲了手拿一本书,就好奇地操着四川腔和川娃拉起了家长。问:小伙家在哪里的?家里还有什么人?怎么在这管护他。川娃一一对这位病人说了,他的尽心照顾,深深打动了这位病人。一次,他趁川娃不在,上厕所时意外跌倒了,川娃闻讯赶到抱起,擦洗身体和弄脏的衣服。
   川娃知道病人姓王,以后就王叔叔长王叔叔短,叫得可热情了,老王心想暗暗思忖,他如果有这么个懂事的大学生儿子该有多好啊。
   又有一次,老王把袜子找不到了,他到处乱找,川娃猫下腰在床地下找,这一找不要紧,老王突然看到川娃耳朵上拴马桩,多少天了,老王疼痛,一直没有在意,这次他大吃一惊,怎么有这么巧,这娃耳朵也有。
   山不转水转,是否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连日来有好几次,病友们对他说,你儿子对你可孝顺了,他笑笑说不是的。病友们强调道:就是父子俩。
   "不可能、一点也不可能,虽然这娃说他是陕西的,他也没有问详细地址,也许是机缘巧合吧。
   那晚倒轮着老王睡不着了,病房内的吵杂声、电视声、医生护士隔三差五检查问候声,时不时传入他的耳朵。
   凌晨时分,他做了个梦,梦见了他的儿子来看他,给他买了好多好多的礼物,还背他上厕所,帮他打饭……老王他又看到病床的一角,川娃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那头偏向一边,看那拴马桩是多么的亲切、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如获至宝,他突然觉得川娃更亲切了?那一夜他失眠了……
   (江山原创首发)
  

共 3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谢谢闰土老师赐稿丁香!小说《川娃》叙述了一个家境贫寒勤、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心地善良,仗义助人的孩子——川娃。品学兼优的川娃考上成都某大学,为了赚学费去勤工俭学,假期到工地上打工。一位工人受伤,老板派川娃去陪护伺候,川娃懂事体贴,伺侯老王无微不至,使老王很受感动,无意间发现川娃耳朵上的“拴马桩”,与自己多年前送人的儿子一模一样,老王认定川娃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小说很巧妙的以老王的梦结尾,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或许老王认了亲生儿子川娃,或许为了养父母的善良,为了川娃一心一意孝敬养父母,没有认下亲生儿子。答案留给读者。小说构思巧妙,行文流畅,情节完整。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措写塑造川娃刻苦勤奋、吃苦耐劳、善良仗义的少年形象。伤者老王的出现,对川娃的善良性格是很的衬托之笔。力荐佳作共赏。创作辛苦,问好作者。祝闰土老师文乐!【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0-11-06 12:03:06
  闰土老师写作风格独特,飘散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接地气。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善于刻画小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各异有特色。祝老师创作愉快,精彩连连!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0-11-06 20:25:12
  谢谢晚秋老师在百忙之中编辑拙作,老师编按,十分到位,写出了文章中的核心,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了解。向老师学习。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11-06 13:46:57
  闰土老师的文笔精湛,构思巧妙,实属一篇不可多得好文佳作!学习了!感谢老师投稿支持丁香!期待老师再创佳作继续支持丁香分享读者!问候冬安!
峥嵘岁月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0-11-06 20:44:05
  谢谢峥嵘老师谬赞,您是丁香的大功臣,丁香有您而兴旺发达,无私的奉献,感人肺腑,向老师学习。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1-06 21:43:56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人物生动丰满,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引人入胜,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叙述语言娓娓动听。欣赏佳作,热烈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0-11-07 19:24:06
  谢谢孙老师谬赞,老师是丁香的人才,文笔令人敬佩,高产作家,向老师学习。
4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1-06 22:41:51
  小说意犹未尽,戛然而止。再进一步,让老王心明,是不是更好?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4 楼        文友:闰土        2020-11-07 19:30:46
  谢谢老师关注,您能看出来,说明有水平,小说就要这样,说明白了就没意义了,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