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绿野】新编济公传(小说)

编辑推荐 【绿野】新编济公传(小说) ——第三集 济公童年


作者:靳军 举人,4631.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3发表时间:2020-11-06 19:09:21

第三集济公童年
  
   上回书说道,李茂春在院子里叹气,儿子得性空长老赐名修缘,心里很不舒服。为啥呢,李茂春祖上历代为官,到了自己这代被贬为庶民,心里不服啊,他把希望寄托到儿子身上,期望儿子长大后能够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夺取功名,光宗耀祖。那位说,把名字改了不就行了,这事纠结啥啊?大家伙别忘了,李茂春老年得子,是神佛赐的,古代人特别迷信。性空长老就是佛的象征,李茂春也不敢逆天而行!话不多说,李茂春这一夜没睡,做了几次思想斗争。
   次日晌午时分,李茂春正在书房品茶,管家慌慌忙忙跑了进来,伸个舌头跟狗喘似的。
   李茂春:管家,你为何这般慌忙?
   管家上气不接下气的答道:员,员外,可大,大事,不,不好了!李茂春:管家,你先喝杯茶,慢慢说。管家押了一口茶,“我的员外爷哎,街头都传开了,前几天国清寺罗汉堂第十七尊罗汉突然倒塌,街上传有一缕红光进了咱们家院子。”李茂春突然想起来,儿子出生那天是有这么回事,手捻胡须点了点头。“我儿莫非是天神转世不成?”
   咱们这事先撂到这儿,再说这管家呀,从外面雇个奶娘,王夫人年岁大了,奶水不够用,找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奶娘。这大奶子,有锅盖那么大个,胸前胀满了,奶水跟泉水一样,这都够十个孩子吃的。我说这话一点不玄乎,生活中许多女性在十八岁以前发育得好,胸部比较大,奶水特别充沛。有的女人没有发育好,胸前平平,那奶水就不够用。王夫人倒不是胸部小,是因为岁数大了,内分泌都失调了,没有多少奶。如果你把奶水放置一段时间会变成红色,那都是血液。所以说孩子都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为啥羊羔要跪着吃奶呢,因为羊知道感恩,许多人还不如动物呢。
   闲言少叙,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李修缘就长到了七岁。这孩子长得面如白玉,眉清目秀,一对招风耳,皮肤细嫩细嫩的,谁看了都想亲一口。这孩子天生就聪明,不用教,不管是听到的,看到的都能记到心里,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孩子哪里都好,唯独一点不好,好吃懒做,油瓶子倒了也不去扶一下。平时也不爱说话,也不和小朋友玩耍,谁找也不去。有时候自己闷了,出去走走,小孩子们招呼他,他也不去。孩子们恶作剧,把李修缘拖到了河里,呛了好几口汤。李修缘哭哭唧唧回到家,这把王夫人心疼的,儿子哪受过这委屈啊!命管家查查是谁干的,没等管家出门,许多大人领着孩子来磕头认罪。李茂春赶忙施礼,“我说乡亲们啊,这可使不得啊,小孩子嘛,打两下,骂几句,过后就好了,不碍事,大家请回吧,回去吧!”老百姓再次给李大善人磕头。
   话说李茂春不仅有许多田产,还有许多商铺需要打理,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他就吩咐管家找来一位教书先生,这个教书先生是个秀才,姓杜名叫杜群英,长得也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因为家境贫寒,愣是没找到媳妇。李修缘性格内敛,没有朋友,李茂春怕他寂寞,给他找了两个陪读的,教书先生三个孩子一起教。这家教请的好,还有两个借光的。陪读这俩孩子也不是外人,一个是好朋友永宁村武孝廉韩成之子韩文美,比李修缘大两岁,另一位是王夫人的家侄,也是村里的,姓王名全,乃是兵部司马王安士之子,比李修缘大一岁。可能您要问了,武孝廉是个什么官啊?孝廉在明清两代是对举人的称呼,武孝廉就是武举人。三个孩子在一起读书还挺好,有说有笑的,有时候还跳跳绳,弹弹玻璃球,掏掏鸟窝什么的,咱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古代人也会,跟我们童年时一样的快乐。在这三个孩子当中,杜先生最喜欢李修缘。这孩子学习有天分,一目十行,百家姓三字经倒背如流。杜先生很是惊奇,逢人便夸,这李修缘是旷世奇才啊,日后必有前途。别人都说他教的好,他也沾沾自喜。谁不愿意听好听的说啊,杜先生每天都美不滋的,哼着小曲,迈着方步,特别能显摆。李茂春也对他赞不绝口,把府里的丫鬟许配给他。这下他更美了,做家教还赠个媳妇,没房给盖房,没地还给了几亩薄田。
   李修缘14岁,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倒背如流。三个孩子没事在一起斗诗,谁也斗不过他。
   这一年,三个孩子结伴要去县里考取文童。文童是啥意思呢,科举时代对童生的称呼,也叫儒童,考中了回来就是个秀才。
   李修缘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王夫人给收拾好包裹,嘱咐又嘱咐,让管家一定要照顾好少爷,不能出一点差错,管家跟鸡扦米似的点头答应。王夫人走到村口送三个孩子和陪护的人,人都走远了,她突然掩面而泣。李茂春两口子老年得子,那真是手心里的宝,冷不丁离别,这心里难以割舍。
   王夫人颤颤巍巍往回走,有家丁急匆匆跑过来,“夫人,可大事不好了,老爷他……”“老爷怎么了?”“老爷他快不行了!”“啊?”王夫人犹如五雷轰顶,顿时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啊!这两口子感情太好了,那是过命的同床战友关系。家丁搀着王夫人赶回来,有人送信,管家领着李修缘也回来了,李茂春躺在床上人事不醒。管家命人快请郎中,郎中一搭李茂春的脉,摇了摇头。“先生,我相公这到底怎么了?”郎中坦言道:“员外爷这病,我也无能为力呀,你们等着办后事吧!”郎中连赏钱都没要,转身就走了。李茂春在当地是个大善人啊,郎中是挂着眼泪走的。王夫人命人把内弟王安士找过来,看着昏迷不醒的李茂春。这李茂春到底得的什么病啊,用现在的话说,可能是脑出血,身体乏累,加上情绪激动导致的。儿子去考取功名去了,能不激动吗?这一激动不要紧,血压也上来了,血往上涌,导致脑血管破裂。古代没有这新名词,就知道这人啊快不行了,没得救了!王安士也真敢下手,按了几下李茂春的腹部,李茂春苏醒过来,气息微弱,全家人哭作一团。李员外看着王安士,“贤弟啊,我看我是不行了,要跟阎王爷做亲戚了,你外甥和你姐姐就劳烦你来照顾了,你可要答应我啊!”王安士急忙点头,“我答应,我全答应!”“修缘还没成人,这孩子有悟性,要让他读书,考取功名,不然我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我已经给他定下亲了,就是刘家庄刘千户的女儿。这家里里里外外,商铺田产全劳你费心了!”“姐夫,你放心养病,有我呢,啥事不用你操心。”
   李茂春目光转向王夫人,王夫人都哭成了泪人。“贤妻啊,我李茂春活了五十多岁,知足了,也不算半路夭折,我死以后,千万要好好培养他,让他考取功名,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了!”“老爷,你不会死的,你死了,我们娘俩可怎么活啊!”王夫人说完放声大哭。李茂春又把李修缘叫到身边,没说几句话就咽了气。
   李府这上下哭成一片,消息传出去,村里人,全县的老百姓都纷纷落泪。这李茂春的人缘太好了,就连乞丐都围着大门口嚎啕痛哭,这可都是真哭,一点虚假没有。到了出殡这天,道路两旁围得是人山人海,都来送行。
   李修缘在家中守孝,秀才也考不成了,家里家外都由王安士打理。管家也是尽职尽责,忙得脚打后脑勺。为啥啊,李茂春活着的时候,都是管家张罗的,王安士刚来,也摸不清头脑,啥事都听管家的。
   村里传来了好消息,王安士的儿子王全和韩文美都中了秀才,两家都张灯结彩,许多人来贺喜。因为王安士成了李府的主事人,门口的牌匾也换成了王字。李府成了王府,许多人不理解,背后里骂王安士,纯粹是婊子养的,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李修缘走进祠堂,跪在那里,大声痛哭。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王夫人家中有一座问心楼,王夫人心细,一年所办之事,花出去多少,收进来多少,都记着帐呢。可以说她是家里的财务总管,即使王安士当家,用钱也得跟姐姐要。要不怎么说呢,两口子过日子,外面得有个搂钱的耙子,家里得有个装钱的匣子。不然这日子没个过好。男人在外面睁不来钱,女人在家再精细也白扯,只能从牙缝里省钱,吃不着,穿不着,到哪里都低人一等。家里没有装钱的匣子也不行,像露底的筛子,挣一个花倆,男人再能挣也养不起这样老娘们啊!这王夫人特别会理财。可是自打李员外走了以后,她的精神有点恍惚,加上白天乏累,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李修缘爱看道教的书籍,有本经卷那是爱不释手。李员外活着时不让他看,他就偷着看,为此还挨了几顿板子。李员外也是迫不得已家法伺候,打在儿子身上,疼在他的心里。王安士对李修缘不理不问,爱干啥干啥,王夫人身体疲倦,除了吃饭派人去叫,平时也不管他。这李修缘可随便了,四书五经他不看,佛经,道书确是看个通透。这事让王夫人知道了,气得浑身抽搐,又舍不得打。她和弟弟王安士商量,赶紧娶刘家庄刘小姐入门吧,看着他点,让他收收心。
   王府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王安士张罗着给李修缘和刘小姐成了亲,送入洞房。李修缘看着蒙着盖头的刘小姐,柯尔蒙一点没升高。刘小姐倒是心砰砰跳个不停。这李修缘从厨房找了个鸡腿,又弄了一坛子好酒,自己喝上了。李员外在世时,李修缘不敢饮酒,特别听话,现在没人管了,该吃吃,该喝喝,吃饱喝足了就去看佛经。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书房,见怪不怪。这刘小姐等着揭盖头呢,一个劲儿提示李修缘。李修缘不着急啊,“赶趟,忙啥滴,没吃完呢!”刘小姐心想,那就别叫人家了,等他吃完的吧?李修缘酒足饭饱,倒头就睡,不一会儿就打上呼噜了。刘小姐自己摘下盖头,摇了李修缘几下,那睡得跟死猪似的,怎么也叫不醒。刘小姐守了一夜活寡,第二天晚上,李修缘干脆不回房睡了,在书房搭个铺子,自己睡上了。古代三天也要回门,刘小姐就把这事跟自己妈说了。哪个妈不疼自己孩子啊,刘夫人就来到王府,见了王夫人,一五一十说了这事。王夫人强压怒火,送走了刘夫人。王夫人来到书房前,门倒插上了,怎么也推不开,怎么喊,李修缘不理她。王夫人没招,来找刘小姐,自己儿媳妇。王夫人搂着儿媳妇唠家常,越说越伤心,越说越生气,血压上升,得了脑梗,死了!这可把刘小姐吓坏了,一边呼唤着娘亲,一边喊救命!
   王夫人去世了,府上人都知道了,李修缘跪在窗前,痛不欲生。王安士认为姐姐的死与刘小姐有关,要去报官。管家连忙拦住,“员外爷,这事可不能鲁莽啊,家丑不可外扬啊!”“那我姐姐岂不白死了?这就是个扫把星,给我关到柴房里去!”这刘小姐有多倒霉,自己受了委屈还摊上了人命。古代女人没有地位,任人摆布,让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王安士执意要处死刘小姐,为姐姐报仇!李修缘跪在地上跟舅舅求情,求他放过刘小姐。“修缘啊,罢,罢,罢,她是你媳妇,你看着处理吧!”
   李修缘回到书房,写了休书一封,交给刘小姐,将他遣送家中。过去女人被人休了,那都抬不起头来,对象都不好搞了,对外名声也不好。她不像死了丈夫的寡妇,守寡年头长,被人称赞,官府会给立个贞节牌坊。刘小姐在家中整日啼哭,得了抑郁症,大便不通,就得了精神病了,也就是疯了!精神病是咋得的,就是一时想不开,还没人疏导,肝火一升,形成便秘,食物在这大肠里反复吸收,这垃圾毒素侵犯神经,造成精神紊乱,就形成了精神病。
   刘小姐从此就疯了,不过这也好,洗刷了被休的屈辱。刘老夫人从此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这事咱们暂且不提。
   单说李修缘,整日下榻在书房,一晃就到了十八岁。王员外几次托人给提亲,李修缘就是不同意。这把王员外气的,打不得骂不得,为啥啊,家产都是姐姐给的,这是姐姐的独子,哪敢慢待?恰逢这一年临安城要举办科举考试。王员外把儿子王全,外甥李修缘,还有韩文美叫到跟前,嘱咐又嘱咐,到了京城不要惹是生非,用心考试,不考个功名,不要回来见我!三个少年满口答应。
   三个孩子准备得当,王员外又派了几个随从,亲自送到村口。
   三位少年和随从一众人等向着临安城进发,路过一片芦苇荡。李修缘说肚子疼,钻进芦苇荡里,可就开了小差了,三串两串踪迹不见。王全等了半天,没见李修缘出来,可急坏了,四处寻找,也没找到。王全一拍大腿,“这下可坏菜了,半路把兄弟丢了,这要回去怎么和父亲交差呀!”韩文美拍了拍他肩膀,“兄弟莫要上火,这李修缘平日里性格孤僻,参禅悟道,没准是去哪个庙里当和尚去了,甭管他,咱们上路吧!”王全长叹一声,继续赶路。
   李修缘钻出芦苇荡,来到父母的坟前,放声大哭。“儿不孝,未能完成父母遗愿,考取功名,父母如果上天有灵,原谅孩儿吧!”此时突然雷声大作,乌云密布,雨点密集,把李修缘浇了个透心凉。
   这时从后面疯疯癫癫跑来个疯婆娘,倒头便拜。“公公,婆婆,儿媳来看你们来了!”李修缘看了看他,只见她衣衫不整,坦露双乳,邋里邋遢,裤子也破了,鞋也丢了一只,蓬头垢面,不成人样了。这不看便罢,一看大吃一惊!
  

共 49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很好,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描写细腻个性突出,语言生动朴实,大众化地方口语很浓。跌宕起伏,这个李修缘,生的蹊跷,聪明睿智,偏偏爱好佛经,不修“正道”诺大家业被外人霸占,自己熟视无睹,无心世事,仍然一心向佛,这人也可能就是济公大佛么?欣赏好文章。不过,如果是中篇应该一次发完,如果是长篇则应该发长篇连载。推荐阅读,问好靳军弟弟。祝福你文思泉涌。全家幸福康健。【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20-11-06 19:29:10
  小说很好,期待下文。祝福弟弟文思泉涌!
秋心如水
2 楼        文友:靳军        2020-11-07 07:27:21
  感谢社长辛苦编辑,问安!
乡土情怀,农民本色。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