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老母亲的三根拐杖(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老母亲的三根拐杖(散文)


作者:袁野 布衣,11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6发表时间:2020-11-07 16:42:15
摘要:作者:茆屋闲客。袁野代发表


   前几天,我在老家“值班”陪老母亲闲聊时,得知老人家先后共有三根拐杖。为此,我们娘儿俩说了好多话,我倾听妈妈讲了好多以前我没听过不知道的往事。
   母亲的拐杖,来自不同的两个世纪三个年代
   母亲的第一根拐杖,源于上世纪的1992年秋。单位组织旅游,我随团游黄山时,为父母双亲各带回了一根拐杖。
   那年父亲才六十三岁,母亲正好六十岁。那时父亲的腰早已累驼了,父亲性情早已随和,自然很高兴地接受了儿子的礼物;可母亲看到拐杖,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带有责备的口气问我:“你买这个棍子给我,那家里的头十亩田,你下班回来帮我种啊?!”
   我笑着回母亲说:“姆妈,这个拐杖先撂家里,等您过一百岁时再用好吧?!”听我这么一说,妈妈才气里带笑、勉勉强强地收下了今生的第一根拐杖。
   我的六个同胞,可能是后来都清楚了母亲的这个态度,所以好长时间,没有人再提拐杖的事。
   直至本世纪的2005年,二哥外出旅游回老家看望父母时,说要为老人家买了拐杖礼物,结果又被母亲“批评”了一回!所以二哥把拐杖放在盐城的家中,一直没敢带回来,直至第二年妈妈到二哥家小住时,感到腿脚有点疼痛,才正式接受并带回了妈妈的第二根拐杖。
   又隔十多年后的2018年,妈妈八十六岁了。家住南京的大哥,亲自驾车回来看望母亲,带回了他女儿旅游时买给奶奶的第三根拐杖。这拐杖做的很精致,手把内置有电池,晚上可以照明;拐杖脚装有四只橡皮垫,拄起来很稳当;拐杖杆是不锈钢的,内有钢质弹簧,可以调节高度。老母亲看到后非常高兴,这次不仅没批评人,还夸赞大孙女真孝顺!
   这就是母亲三根拐杖的来历。如果妈妈不说,二哥和我大侄女为老人家买的两根拐杖,我还真的不清楚。
   母亲的拐杖,隐示了鲜为人知从前的艰辛岁月
   子孙为老人买拐杖,本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可能在我们早年的潜意识里,就已经感觉到了妈妈的晚年,一定是“最需要拐杖”的了。因为妈妈中年之前所经历的种种苦难,肯定是现在年轻人很难想象的。
   在我断断续续的“采访”中,妈妈对我说了过去许多催人泪下的艰辛经历:
   母亲生于1933年,那是一个国家内外交困、国人极度晦暗的年代。我外祖葛氏数辈人,均是为财主开荒、为地主种地的贫苦农民。母亲在家是老大,从小与书房自然无缘,五六岁开始,就整天跟着外婆,学做家务与田头农活。
   那时母亲的一家人,就在破屋不遮雨、恶衣不避寒、薄食不果腹的灰暗困境中,还要常常睁大眼睛,以躲避日本鬼子与伪军的炮火,还不时遭遇乱世流冦的一次次抢劫,哪怕家中仅乘两碗荒粮,也经常被土匪夺走……
   在食不果腹、胆颤心惊双味苦水中熬大的母亲,凭借先天禀赋聪慧与水火淬炼他强大毅力,一点一滴地学会了勤俭求生存和孝悌关爱人。
   因为寒门相映,因为前世缘深,因为祖母慧眼识珠,父母幼小时就被定了亲!
   1949年,新中国诞生啦!那一年,父亲刚满二十岁;那一年,正月初日吉时,十七虚岁的母亲,带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带着一身熟练的家务农活本事,嫁入了茆门!什么锅头灶脑、针头线脑,什么锹头锄脑、田头地脑,母亲无一不通、无一不能、无一不做!
   父母结婚时,曾祖母年事已高;祖父的主业是做豆腐,但早已患有较重的哮喘病;祖母生父亲前因得过很重的天花,幸遇良医保住了命,但一直不能从事田间重活;父亲婚后就参加了盐城飞机场的修建,之后又被安排到国营陈洋米厂工作,好多天才能回家一趟。
   父亲在家也是老大,1949年大姑才十四岁,不到三年就出嫁了,三叔才九岁刚上小学,二姑六岁,小叔才两岁;父母婚后第二年生了我大哥,之后又有了大姐和二姐……
   在这样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母亲自然成了家里的强劳力——许多家务、帮做豆腐、轻重农活,都是妈妈冲在前。起五更、睡半夜,吃三睡五干十六,夜以继日连轴转、家里家外忙不停,是妈妈那时的生活常态。
   就这样,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供书上学,妈妈在这个大家庭里,没日没夜辛劳了十二个春秋!尤其在“寒门育书香,辈辈出才俊”这一旺家至高点上,我的高堂老母,一直默默奉献,可谓功莫大焉!
   其间更加酸楚的是1958年生二哥前后的那二年。一家人长年累月吃辛受苦,靠省吃俭用得来的一点积蓄,在陈洋街南头不远处砌了三间大房子,妈妈以为这下子可以好日子了。哪知道没住多久,1957年因公家要开挖河道,无奈之下只得拆房搬家,而且一时又没处落脚,一家人口又多,只好投亲寄居到未出五服的两位叔祖——六奶奶和老奶奶家。
   1958年,搞起了大跃进,刮起了浮夸风,吃起了大食堂,但没过多久就偃旗息鼓了。是年冬,眼看妈妈就要生二哥了,家人实在想不出法子来,娘儿几个只好悉数挪到外婆舅舅家讨吃暂住七十多天,过了春节,父亲从外婆家挑着二哥,把娘儿几个又带回了六奶奶家。
   俗话说得好,搬家三年穷。因为那时农民家前屋后的二三分地,就是一家人充饥防饿的重要保障。妈妈告诉我,在寄居的年把时间里,一家人比要饭好不了多少。经常靠萝卜缨子、米皮糠、棉籽饼子当主食,有时实在没办法,妈妈就到荒地里挖野菜来充饥……
   长时间的饥饿难耐,是那时家人最大的痛。妈妈印象最深的是,1959年初秋发大水,少数高粮撑在水上,妈妈趟着深水,想尽量涝点当充饥用,谁知一脚踩上了芦柴钎子,差点将脚戳穿,血水直往上泛,好在被回家的父亲看到,把母亲驮到了六奶奶家。
   妈妈整天瘫在床上十多天,“强劳力”突然没法外去找“吃的”,家里不是上顿不接下顿,就是一天吃两餐,每人每顿一小碗稀稀的菜汤粥!妈妈很感激六奶奶,多次吃到她老人家端来的粥饭杂食。
   一天下午,正当床上的妈妈饥肠辘辘时,同一庄子的时三奶奶过来玩。她一来就说道:“哎呀!今个中午冬瓜汤烧的太多啦,还有一半在锅里呢!”妈妈一听,真想吃个两大碗才好呢!当时只有六岁的大姐在身旁,妈妈饿得两眼直冒金星,就叫大姐拿个碗到时三奶奶家去要点。哪知道大姐去了又不敢说,只是悄悄地盛了一点汤,一片冬瓜也没有!甭提妈妈当时有多失望、有多无奈了……
   妈妈的辛酸故事,实在太多太多,无法一一道来,但生养我们兄弟姐妹七个的辛酸与窘迫,我一定要记录一些下来!
   我们七同胞的出生时间也真巧,不是大冷天,就是大热天。大哥和二姐都是农历二月,老妹是正月,二哥与四弟是严寒冬腊月,大姐和我都是酷暑六月心!生大哥、大姐和二姐,那时都有奶奶精心安排与在旁照应。妈妈生我与老妹,是最辛酸、最无奈的。
   1962年夏天,生产队干部为了要家家有劳力上工,就在妈妈快要生我前两天,还分了二亩棉花田的薅草任务。生我那天天刚亮,妈妈拿着锄子,跑了三里路,直到薅完草感到肚子有点疼才往家赶。险得很!十一点多到家后很快就把我生下了……
   一年后,父亲感到母亲实在支撑不了了,毅然决然放弃了国营米厂的正式工作,回家帮生产队做豆腐,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1967年,妈妈生最小的老妹更是窘迫。正月二十六一大早,父亲和大姐都去生产队劳动了,妈妈在家挺着大肚子补衣洗衣忙家务。当日小傍中时,妈妈肚子一时剧疼,就要生老妹了,不仅没人找接生婆,就连身旁一个人都没有……妈妈生下妹妹后,自己爬下地,到窗台拿了剪子,才把脐带剪下……
   妈妈生七个儿女,生产前一天都在劳动,产后第二天就下地做家务了,谈不上有什么好吃的,更谈不上请保姆!妈妈中年之后不少年,一到下雨变天,就经常说这痛、喊那疼,其实就是风湿性关节炎,其实就是生我们时落下的病啊!
   如此煎熬,一直到1971年才有好转机。因为那是我大哥当兵提干了!这样父母亲月月都能收到大哥寄回的钱和粮票,加之大姐早成了整劳力,二姐、二哥和我也多少接上一点力了。
   虽然那时我家依旧十天半月才能吃上一顿干饭,但我们每天都能喝饱三顿粥!直至1982年分田到户开始,我们家才真正告别了饥寒、解决了温饱、走上了小康,压在父母亲肩上的重重生活重担,才一一卸了下来,才真正走上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大道!
   母亲的拐杖,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都有三根
   前天下了半夜雨,昨天一大早,天还下着毛毛雨,我一起床,就看到老母亲不拿拐杖拿大锹,急急忙忙往外走。我立刻边喊边追上来,问妈妈做什么?妈妈说:“刚才看了,门口菜田里就要被雨下淹了!”我赶紧夺回大锹“为母代劳”,就怕老人家跌跟头……
   母亲有形的拐杖有三根,其中1992年我买的那一根,妈妈告诉我,在当年腊月,本村的陈大奶奶来看望我奶奶时,当她说到自己就想有一根拐棍时,奶奶晓得妈妈不喜欢拐杖,就经妈妈同意,将其送给陈大奶奶用了!
   多少年来,妈妈除了身体欠安偶尔用一下拐杖外,绝大部分时间妈妈一律不用。因此那两根拐杖,就一直成了家中的摆设!
   今年母亲已过八十八岁了。我在想,看得见的三根拐杖,母亲几乎一直没用,但母亲真正依靠的,是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另外三根无形拐杖:
   第一根无形的拐杖,是老人家自己坚强的意念。
   我曾问过老母亲:“您老八十大几了,为什么还一直不拄拐杖?”妈妈说:“能挑百斤担,不挑九十九;挑了九十九,精神不再有!”
   老母亲的一生,正是靠着自己永不言老的坚强意念,至今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记忆超常。妈妈一直坚持早早起床,生活很有规律,三顿饭自己煮,还特别喜欢土灶,时常还要到家前屋后菜地里摸摸,总之,妈妈一刻也不想闲着!
   对母亲享福享到九十九,反正我是充满了信心!
   第二根无形的拐杖,是老人家恭敬孝顺的子孙。
   近七年前,老父亲突然仙逝,对老母亲打击很大。开始一年多,我们七家经常是争着带老人到自家来过。循环转了没两圈,老母亲态度很坚决,一定要回老家住老屋。
   这是老母亲给我们出的一道不难也不易的考题。因为我们做子女的,都是有了孙辈的人,我们七家,四家在苏南,三家在苏北,小的弟妹还要上班,小家困难理由,能说一大堆。
   但是,百善孝为先,小家的困难再多,满足母亲的愿望最重要。因为我的同胞们,在孝亲方面,一直做的比较好!我们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承诺,就是妈妈用乳汁与心血将我们养大;我们将用恒久的诚心陪母亲至终老!
   六年来,除隅尔遇到急事外,老母亲都能住在老屋,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我们做儿女的陪伴在母亲身旁,包括年逾七十的老大哥和年近七十的老大姐!谁陪母亲时间长与短,谁为母亲花钱多与少,我们从不攀、也不比,孝悌之道,大行其道,母亲开心,各家欢笑!
   身教重于严教,我们七家的晚辈们传承孝道,也能紧随其后。三天两头,不是靠得近的前来探望,就是离得远的电话慰问,老太太吃的东西成堆,常常笑不拢口……
   第三根无形的拐杖,是老人家安享国家的福祉。
   老人一谈到现在的生活,都喜欢与从前比。母亲常说:“现在的日子多好啊!再也没有日本小鬼子枪炮声了;再也不会饿着肚子做重活了;公家每年还要发给我头两千敬老金呢;儿孙重孙个个争气还孝顺!没有共产党,哪能有现在的安稳日子啊!”
   母亲还要我特别表扬表扬地方政府对老人们的关爱。近二年,老家的社区,都有人定期上门看望八十岁以上老人,或聊聊天,或帮做家务。我在家陪母亲时,还遇到过两次,当我表达不需要、让她早点帮助其他老人时,她都说:“时间没到,我不能走!”……
   妈妈的一生,就像一本书,是我现在最想经常读的大书!妈妈的这本大书,是我永远读不够的大书!
   母亲的拐杖,让我凝视了好久好久;母亲的拐杖,让我回味了好久好久。

共 46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的三根拐杖,一篇包含浓郁亲情的散文,文章以叙事手法的手法,描写了,母亲一生中的生活经历,透过母亲的生活,呈现出的是一位,勤劳善良,辛苦耐劳的女性。在母亲的人生境遇里,能看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子女们的爱,以及自身的魅力。同时,从侧面映现出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以及祖国从贫困到繁荣,有小家折射出大家。文章以给母亲的三根拐杖做切入点,以此引出下文,对母亲的生活经历做了细致的描述,字里行间渗透出母亲的高贵品格和子女对母亲的爱。文章语言朴素,情感饱满,有感染力,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推荐阅读!【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袁野        2020-11-07 17:35:15
  老母亲的三根拐杖为我先生茆屋闲客所作。他让我帮他再看看,我就帮他发表了。我喜欢看他的文章,真情实感。我不会写作但喜欢阅读!
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0-11-07 19:22:19
  哈哈哈!真的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谢谢太太袁野,谢谢江山文学!没有太太的两次引导,我真的不知道江山在哪儿?等忙了这阵子,我要专门写一篇小文,赞赞太太,赞赞江山,赞赞各位老师!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0-11-07 19:28:36
  衷心感谢老师快乐永远的真情美评!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我幸福;有一位知心的爱人,我幸运;现在又有了一个美好的江山,我快乐!谢谢老师们的接纳与厚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