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长城不只是一道墙(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长城不只是一道墙(散文)


作者:浪里飞梭 秀才,175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01发表时间:2020-11-08 11:17:58

在世界历史上,能持久产生世界级影响的中国建筑毫无疑问首推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一个能够长期代表国家形象的建筑当然也是首推长城。
   说长城不只是一道墙,一方面要强调长城在建筑学上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墙,还有堡、烽、台、隧、塞、垣、墩、屯、关、隘、堑、壕、亭、障、府、城等配置和附属建筑群;更要强调长城除了军事功能,还有经济贸易、民族融合、社会发展、文化兴盛、政治稳定、全战略要素整合等等作用;当然,当今人们注重历史文化,老百姓文化需求的多样,必须把长城提到很高的层面;除此而外,因其建筑风格多样、跨地域范围大、跨地形特征多样、所经地方民俗不同、气候差异变化特征明显等形成了各地不同意义的长城旅游;还有一点尤需强调,因长城修筑时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巨,动员社会力量的力度之大,所修筑的建筑物形体之大,凝聚成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在这种精神感召下,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畏强暴,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众志成城,无往而不胜。
   我还认为长城最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动员全国力量,全要素整合,形成全民国防,把有形的长城变成无形的长城;把有限的长城变成无限的长城,把景观的长城变成战略意义的长城,将把守国内大门的长城延伸到世界上所有华人活动的地方,把所有的可能调动的因素都充分利用起来筑起永固的、永葆我国繁荣昌盛的不倒的长城。
   长城,它可以成为人们满足游兴的胜地,可以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中的风景,可以成为当地政府和民众积聚人气促进发展的增长点,可以成为文人墨客兴之所致的抒情缘由,也可以成为影视剧组拍摄各种题材影视片的外景地,但不能忽略它失去直接军事意义后的战略价值,不能忽略它具有精神力量、文化标杆和旗帜作用,不能忽略它时时刻刻都是捍卫中华儿女人格尊严的铮铮铁骨。
   长城,远不只是一道墙。
  
   一、建筑学意义上的长城
   国家文物局于2012年完成了长城资源认定工作,我国长城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各县、市、区。各类长城43721段(座、处),包括墙体10051段,壕堑、界壕1764段,单体建筑29510座,关、堡2211座,其他遗存185处。
   “秦昭王时(公元前306—前302年)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赵武灵王……筑长城”“燕亦筑长城”(引自《史记·匈奴列传》)。这一时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是长城修筑的最早记录,地域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等区域。秦始皇“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引自《史记·蒙恬列传》)。汉代在武帝元朔二年和太初三年,在北方修筑了比秦朝规模更大的长城。南北朝时,北魏、北齐、北周都曾修筑长城。明朝洪武和永乐两位帝王筑长城用以防御,“土木堡之变”后,明王朝不断修筑长城,直至灭亡。
   从上古先民挖壕筑墙抵御野兽,到传说中的鲧带领人们筑城郭御洪水,后来人们又逐渐学会用鲧的技术筑防御性的城墙保护生命和财产。不管战国秦汉土石筑城筑墙用以防御,还是明代烧制砖块垒砌,可以说所有长城的修筑都是生产力发展的见证,是国家力量的体现,它的修建集中了两千年上百万人的智慧和血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城同样如此。
   “长城是城墙的延伸,源于中原农业部落对北方游牧部落的防御。为了御外而筑长城,这是长城产生的外部原因。战国废掉井田制后,沟和阡陌都填平了,战车在大地上纵横驰骋,横行无阻,为了阻挡敌国的战车,列国纷纷在边境修筑长城,以求自保,这是长城产生的内部原因。”(摘录自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的《历代长城》,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秦代“长城最下一层为生土,高约1.5米;生土之上为压实的黄土,厚约3米,进深约10米;黄土之上筑有夯土的城墙,墙高约2米,宽约3.5米,夯土层厚6—10厘米不等。长城断面呈梯形,高约2.5米,上宽约2米,基宽约3.6米,夯土为黄色黏土并夹有碎石。”(摘录自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的《历代长城》,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长城作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奇迹,工程量巨大,各种防御体系布局科学严密,因险据守,因地形设防,就地取材,结构各异,烽烟传讯,居高临险,屯兵防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畏和智慧。明长城大修七次、持续100多年,修筑起绵延6350公里的“外长城”和九边重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为加强首都北京的防御,又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长城,还有大量的“重城”。明朝修筑了空前壮观的5000多公里砖石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明长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卫京都的防御体系,规模巨大,结构复杂、体系完整,设计精巧,作用完善,很好地固卫了当时的都城北京。
   “北京境内长城从东到西,自北京与河北蓟县交界的北京平谷区将军关进入北京境,向西延伸500多公里,从北京门头沟最西界的灵山走出北京境,进入河北省涿鹿县。长城从平谷区将军关进入市界后,在平谷区黄松峪、密云区墙子路一带呈南北走向;向北过密云区东北部黑峪关后,走向急转向西,沿密云区曹家路、新城子、古北口、白马关一线的北部山区分水岭构筑。过白马关后,长城走向转向西南,经密云区冯家峪、北石城、南石城而达怀柔的神堂峪、慕田峪,这一带城墙主要构筑于平原、谷地西侧的山麓地带。从慕田峪向西,在怀柔黑坨山附近,长城分成两支。其一呈北西走向,经延庆的四海到暴雨顶后分成北西两路:北路经白河堡出市界;西路经佛爷岭一带出市界,然后向河北赤城、宣化延伸。其二呈西南走向,分为南北两线:北线从延庆杨树台长城结合点开始,沿延庆海子口、东灰岭、小张家口、八达岭而达青水顶;南线从怀柔旧水坑西南长城结合点开始,经昌平黄花城、龙泉峪、黄花梁、西岭、八达岭而达青水顶。北线构筑于延庆盆地南缘,南线构筑于军都山中。二者在青水顶会合后,继续向西南延伸,在禾子涧以北再度分成南、北两线。北线在黄楼洼出市界后在镇边城以西重新进入市界,在笔架山、广坨山等地中断,而后在沿河城附近复出,经黄草梁、东灵山出市界,然后向河北省易县、山西灵丘方向延伸。南线沿禾子涧、郭定山、老峪沟、大村一带东山脊南延,至得胜寺中断。北京地区长城总的分布格局为东西、北西两个体系。二者在怀柔旧水坑西南分水岭上会合,北结合点位于东经116°30′6.3″,北纬40°28′55″;南结合点位于东经116°29′38.9″,北纬40°27′45″。其中南结合点对于了解北京地区长城分布格局、研究北京地区两大长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结合点命名为“北京结”。东西向长城体系,在“北京结”以东,以单层状为主,只在隘口附近才出现环状、多层状;在“北京结”以西则比较复杂,除主要隘口附近构筑多层状、环状城墙外,在延庆盆地与北京平原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构筑相互平行的两道城墙,彼此相依,形成完善的纵深防御体系。北西向长城体系,在北京市境内主要为单层状,与前者相比,结构简单得多,两大体系区别比较明显。北京境内长城沿线共有140座至150座城堡,现存有130座。分布在6个区,其中密云50座、延庆42座、昌平4座、怀柔21座、门头沟2座、平谷11座。这些城堡中只有约20%保存相对完整,多数分布在山区和人们很难攀登上去的地方。约有30%保存一般,现场尚看到一些残损的墙体。另有50%的城堡只有遗迹,城堡地面已无可辨认的痕迹,要靠当地老人回忆,才能发现遗址的位置。北京境内长城大小关口有数百之多,较大型的有将军关、墙子路关、大黑关、司马台关、古北口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关、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眼楼关、八达岭关、居庸关、沿河城关。这些关口今日尚存,仍是南北交通的要冲。”(摘录自段柄仁主编丛书《京华通览》,王岩编著的《北京长城概览》卷,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18年版)
   “长城不是一道简单的墙,而是由关隘、城堡、敌楼、烽火台,以及起接应保障作用的远方许多大小城池共同组成的纵深防线。如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其实它只是关沟防线的一部分,这条四十里长的山沟中筑有包括居庸关在内的五道防线呢。明朝九镇的长城之下都包含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驿城等众多级别的各类城池,补充了长城防线,形成了独特的防御体系,其庞大程度令人震惊。”(摘引自连达著《长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作为防御工事,明代在北京城周围修建了如此庞大的体系,不论从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材料选用、整体布局都堪为古代军事工程的典范。
  
   二、军事意义上的长城
   长城首先是军事工事,这是毋庸置喙的。但究竟因何竟要修筑如此之宏大的工事?
   “秦始皇大修万里长城,并不是因为国力虚弱,也不是因为秦军怯战,而是由于古代中原农业经济的特殊性所致。农业生产需要安定的环境,要耕耘、要收获,而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富有侵扰性和掠夺性。中原大军一旦出击,匈奴骑兵就远遁他方;中原大军一撤,匈奴骑兵扰掠如故。秦始皇军事力量强大,能够东灭六国,南平百越,当然可以一举击败匈奴。但是,击败匈奴却不能征服匈奴和占有匈奴,无法改变其生活条件、环境和侵略习性,也无法根除其出没无常的劫掠之患。正是从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出发,为让百姓能在和平环境中耕种安居,秦始皇才决定大修万里长城,确保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摘录自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的《历代长城》,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从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防御工事,到秦朝抵御游牧民族入侵,再到汉代两大文化圈分割互通,到明朝时元顺帝逃至漠北,蒙古人势力对明朝构成极大威胁,明朝面对北方主要强敌采取了全民防御的策略,有效地遏制了游牧民族的南犯。长城在明代以前产生的作用足以与其宏大的体量匹配。但随着时代的更迭,它的军事作用越来越弱化,直至消失。
   明代立朝之初,虽然元顺帝带领元朝的主要军力逃到漠北,但距离中原最近的族群仍然时常犯边,侵扰边境。特别时“土木堡之围”后,明代帝王把固守北疆看作是头等大事。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北疆不固,国无宁日,这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所以,明朝直到被推翻,一直派兵修建长城一带堡镇,修复和完善各府的建筑,并沿线重兵驻守。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处甚多,请行修筑,以固边防。康熙皇帝看罢奏本,根本不同意,没有准奏。他在上谕里说:“秦始皇筑长城以来,汉代曾予增筑,后代亦常加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世祖皇帝亲统大军长驱直入,明军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曾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慕田峪箭扣长城就这样,康熙皇帝决定不再修建长城了。后来,康熙皇帝到东海巡视时,见长城绵延,直到海滨,不禁心有所感,挥毫写了一首诗:“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诗中批评秦始皇修长城,虽然工程浩大,费尽了民力,但是仍然没有保住天下,长城有什么用呢?康熙决定改变统治策略,采取“怀柔”政策,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族,利用宗教信仰,用思想统治的办法代替了浩大的长城工程。事实证明,康熙皇帝不修长城是对的,这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团结了各族人民。
   并不是清朝不需要防御北方部落的骚扰,而是因为满族旗人本就是当时北方最剽悍的一支,他们连中原和长江流域都能横扫,其他族人岂奈于他,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弱化,而清朝仍然疆域广大,四境息兵,其实是清朝的土石长城已经变成血肉长城。
   近现代由于热兵器大量使用,交通运输工具机械化,长城的作用已近消弭殆尽。
  
   三、长城的历史意义
   长城固然是因军事目的修建而成,但对沿线各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
   为了巩固边防,屯兵驻防就需要有相应的军需保障,有的通过内地运输解决,有的采取军屯的方式解决,还有的通过商贸的办法解决。这样一来,有军人驻防就会有家属随从,堡里驻兵,镇里住民,生产生活等一应活动就开始了。修筑长城时大量征调民夫,生活保障同样需要。于是于是因军需和民需,边境贸易兴起,不仅与内地开展商贸活动,越过长城的边境互市也应运而生。一些驻兵较集中的地方,慢慢就发展成为城镇,甚至是城市。尽管长城沿线各地并非出产富足之地,但也因大量移民所引发的开荒种植、生产贸易,逐渐形成社会生活完善的城镇。这对于巩固国防、社会发展、政治安定、国力增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几大重镇,更是发展成为我国北部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共 92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不同的视角,回顾长城的历史,强调了长城不仅仅是在建筑学、军事防御系统上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还有经济贸易、民族融合、社会发展等战略要素作用;在国人眼里当然不止是一道万里长的墙,更是代表着国家形象与精神象征。作者进一步引述大量而翔实的史料,展现长城在军事、经济、交通、文化、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等的历史意义,以及在旅游业的巨大价值。从而反复论证了作者的观点:长城,远不只是一道墙。它已经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精神象征,这也突显了当代中国长城保护的意义,长城作为中华永远的精神文化丰碑,会随着时间注入新的内涵。本文论述全面,视野开阔,逻辑思维清晰而有条理,推荐各位文友共赏!【编辑:老书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书生        2020-11-08 11:19:35
  洋洋洒洒八千字,方方面面论长城!感谢赐稿,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浪里飞梭        2020-11-08 16:26:38
  感谢老书生精彩点评!这是我昨晚刚完成的文稿,原创首发。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11-08 13:14:46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2 楼        文友:浪里飞梭        2020-11-08 16:27:08
  谢谢推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