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诗歌的表达(随笔)

编辑推荐 【摆渡】诗歌的表达(随笔)


作者:唐江 布衣,28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31发表时间:2020-11-13 11:11:57

我写许多诗歌作品,经常被人指出不是诗。记得有一次罗先生来纳雍,我们有一面之缘,我请罗先生批评拙作《梦游明月山》,先生说,若再细加琢磨,可为散文。本省也偶有著名或无名之诗人,说我那些作品不是诗,是分行的散文。于是自觉很不好意思,而我那些被指为不是诗的作品,往往又是我私下以为最得意之作,比如《薄奠》,比如《房子和妻子》等。到了这般光景,按理一般来个不写完事,我本也企图不写完事,但写了这么多年,即使创作至此死亡,也该要弄弄明白,那个叫做“诗”的是个什么东西吧。
   什么是诗?我百度了一下,比较靠谱的解释为:“诗歌是通过韵律和节奏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用丰富的想象力高度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抒发自我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而“抒情、音韵、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若以此为标准,仔细斟酌了一下我那些可怜的诗歌,自我感觉勉强可称之为诗。有不少读者为《薄奠》而落泪,赞《房子和妻子》深情,抒情色彩应该没问题;至于音韵之美,自诗歌分化为诗与歌后,不同时代各有不同。在今天,它指的当为现代汉语遣词用句的练达晓畅,流转和谐。
   从以上二诗来看,也并无生涩阻滞之嫌,且其节奏之舒缓,情感之低迴,也自具有其咏叹之韵律;最后是含蓄凝练,我认为这要分叙事诗与抒情诗来看,就叙事性作品而言,精当的生活画面剪裁,简括的事件线索交待,都当视为凝练;作者之情感通过所叙之事,所摹之景感染读者,而不是直接口号式呐喊,都当视之为含蓄。这里我不适合标榜自己的作品,但大家只要一读杜甫之《石壕吏》,理应相信我所言非虚。
   再说说诗与散文,刚好诗歌中国上有卓尔先生的《诗歌与散文的分水岭》,细读三遍,窃以为该文也并不适合解释叙事诗,这里不一一对照,诸君随便找首流传较广的叙事诗一读,自然也会窥见端倪。后来我仔细想想,我那些作品被指为分行的散文,关键之处还在于其语言的平白如话,而这又恰恰是我多年来致力于此的,因此不得不辩白几句。
   我觉得,一件作品是否为诗,不应该仅就语言是通俗或是典雅而论。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典雅精工者是诗,朗朗上口的通俗俚语也可为诗,甚而有的诗还以此闻名。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之“儿”“莫教”“不得”等,都是日常口语,整首诗也平白如话,这不仅不损害它的诗意之美,反而因其浅易通俗,富于口语化色彩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位闺中少妇的日常生活,庸懒倦怠,百无聊赖,但它背后深沉的思念之情却令人痛彻心肺。这才是一首诗成其为诗的魂魄所在。相反,一首诗语言再精工,意象再密集,手法再高妙,若没有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之处,也不成其为好诗的。
   年初《诗刊》到手时,我读汤养宗的《虎跳峡》,横竖是读不出感觉,读不出滋味,偏偏中国诗歌网上还有人撰文大加吹捧,我只能视其为当今诗坛一大奇观了。一言以蔽之,中国新诗今天的尴尬处境,与一群唯技术论的诗人以及一群不知所云的评论家大有关系。
   就我的诗是“分行的散文”这一说法,我也是颇有异议的。多年来,在我心中,散文就是散文,诗就是诗,我从未费劲去思索这二者的区别。就我的许多作品来看,叙述成分是多一点,其间还不缺乏细节,但这些都是生活,是我表情达意所必须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嘛,没有“饥”,没有“劳”,没有这种种之生活,我歌什么?就徒发议论?我凭空抒情?我玄想冥思?而我今天颇为奇怪的是,还真有不少人是如此写诗的,以致于读者要抱怨读不懂,并进而懒得读了。记得诗人谯达摩有首诗,题为《雪花的前世今生》,全诗如下:
           雪:墙角数枝梅
           雪:凌寒独自开
           雪:遥知不是雪
           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雪
           凌寒独自开:雪
           遥知不是雪:雪
           为有暗香来:雪
   这到底写的是什么啊?前世今生又作何解?几年前读到一则诗歌征集启事,说花钱若干,再经若干手续……印五十册。诗集印五十册的我不知有没有,但印一百册两百册的,我知道有。这里我并不是攻击这些诗人,相反,在一个诗歌普遍不景气的时代,他们的血泪坚守让我心生敬佩,我要说的是,诗啊,你离读者究竟有多远?
   诗离读者远,这是今天不争的事实。令人汗颜的是,某些诗人是怎么说的?说是我们的读者没文化,说我们的群众没素养。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说,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民众的觉醒,终有一天,他们的伟大的诗是会得到承认的。可是大家想想,有史以来,哪一个朝代的民众具有今天的文化基础,哪一个时期的民众有今日之中国人觉醒?有些诗人还大喊回到唐朝,你就去吧,我估计,唐朝那几千万不识字的农民,他们人人对你的诗也能“童子解吟”,“胡人能唱”,并对那些我读来甚觉别扭的人为的异化与扭曲大加赞赏。
   当然,我并不反对诗人对语言的锤炼与琢磨,韩愈之“推敲”,王安石之“绿”,都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典范。我不赞成的是过分地追求词藻与技巧,说句实话,形式与技巧的追求,到头来都会趋向于质朴的原初,记得王蒙曾说过,“大道无术”,没有技巧就是最高的技巧,这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同出一源。今天,我们有许多诗人,已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摹写与概括能力,他们闭门造车,他们凭空臆想,他们一提笔就进入到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性境界,甚而进入一个神经错乱的恍惚之境。关于生命哪,关于信仰哪,关于人类之命运甚而宇宙之未来,他都能胡说八道一通,而唯独缺少对当下现实生活的敏锐感知与批判能力。而我们的诗坛,目前正充斥着无数这样的作品与诗人,他们霸占了诗歌的话语权不说,还极力希望用他们的不健康的诗学观点来规范后来者。缺少包容,缺少谅解,新诗之百花齐放可有时日?
   再多说一句,我认为诗之成其为诗,是在于它浑然天成的情感意韵,而不在于它的语言有多跳跃或有多么的不可捉摸。这与诗歌中国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一首诗,能打动读者,能引起共鸣,能让人揣摩和玩味,不就是好诗了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如此还不为诗,那你想怎么的?《薄奠》让人悲痛,《房子和妻子》让人辛酸,这不就是王国维之境界吗?而这些作品造语朴素,情感沉郁,非为技巧之功效,而在于“合为事而作”。如果它们能唤起读者撕心裂肺的爱情体验,如果你工作十年还买不起房子,你就会理解它们的。汪曾祺说,小说不是编故事,而是反映生活。我们不妨借来一用,诗也不是拼技巧,而是表现生活。
   “分行的散文”这个提法,可算是对别人诗歌创作的最致命的打击和最不屑的批评,因此要慎用。而这个概念本身也是有问题的,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优秀的散文多了去了,无论你找哪一篇来,无论你怎么分行,能读出我作品中那种不动声色却震撼人心的份量吗?再高明的散文家,给你两百字篇幅,你能写出我作品的情韵来吗?诗就是诗,不管语言平实与否,不管你叙述或描写,也不管清水芙蓉或浓艳牡丹,它都要能以情感人,而这情,是字里行间自然渗透的,而不一定要借助技巧。《与元九书》云:“诗者:根情,苗言,花声,实义。”有了情,就得了诗之根本,而王国维也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这些恰恰是我那些平实浅易的作品所拥有的,所以思来想去,我觉得它们还是可称之为诗的——起码暂时还可以吧。
   《薄奠》还在我的主页上,《房子和妻子》附后,欢迎各位批评。顺便说一句,后一首诗刚一发到诗歌中国,就引来不少讨论,可惜突然给删了。另外,《薄奠》也曾不过审,我发在遗珠阁里,后来有赖风清扬先生帮我移到主页,我深表谢意。看来我这个人不仅命苦,我的诗也命苦。在这里,我真诚希望诗歌中国能更包容一些,能让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有机会得以展示。我这类诗可不是一首两首,目前已可辑为一册。如此写作,不过是我的创作倾向而已,它们是诗非诗,应交给广大读者评价。我之所以追求平淡浅易,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读懂。我常会有意无意给每届学生看看我的诗,好几届了,他们都很喜欢,还说要存压岁钱来买我诗集,所以多年来我一直追求忠实地概括生活,平白如话甚而漫不经心地表达情感,至于成与不成,那就不去想了,先写着看吧。
   记得有文章介绍,当年盘峰诗会双方对垒,学院派写作群体占了上峰,而民间写作派却在诗集发行上取得巨大成绩。据当时情况看,学院派占上峰是他们拥有更多话语权,民间派诗集卖得好是他们更受读者欢迎。而今天,我们的许多诗人为编辑写诗,为评论家写诗,为媒体平台或报刊口味写诗,却独独不为读者写诗,实在令人感慨。当今中国,无疑正处于一个伟大时代,他们呼吁宏大叙事,我们呼吁诗写复兴,可是一年来,关注各诗歌主流媒体,宏大叙事在哪儿?诗写复兴写得如何?相信诸君比我明白。究其原因,这虽与诗歌阵地的刷脸支付有莫大干系,同时也与诗人多追求造语别致,手法新颖,想象奇诡有关。勿庸讳言,今天,以后,如果再把诗歌玩成几个熟人圈子,如果再把诗歌局限于外在的形式与技巧,从而忽视了它表现生活、批判生活的社会功用,无疑是诗人群体对诗歌本质的集体背叛。
   我就是个小民百姓,我不占有关乎国计民生的资源,我无法宏大叙事,但我写写我生命的挣扎与煎熬总还可以吧!
   我为那些如无人认领的孤儿一般的诗歌哭泣。
  
   附:
   房子和妻子
  
   二十三年,我一直都在教书
   我教过小学,初中,高中
   我思想端正,奋发努力
   偶尔也关心国家大事
   我也曾梦想教一回大学
  
   或者去百家讲坛,讲讲新诗
   但我的妻子说
   最好先在学校旁边
   买上一套房子
  
   我的妻子没有工作
   她总把我扔掉的一次性纸杯
   捡回来,再用一次
   她也曾在学校门口
   开过餐馆和书店
   并把女人们的漂亮衣裳
   眉笔与口红
   都存进一张小小的折子
   但是她省吃俭用的数目
   远远填不满房价上涨的窟窿
  
   有一年我意外得到一万块奖金
   并冒险按揭了十二万贷款
   领到一串钥匙后
   还欠十万装修
   沉重的债务,总让我愁眉苦脸
   但我的妻子乐观,幸福
   比新婚之夜还要甜蜜
   她甚至忘了
   曾经想到过要跟我离婚
  
   而今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尽管生活有时会鸡蛋里挑骨头
   尽管学生,有时会在课堂上睡觉
   我依然每天早起晚睡
   备课,上课,听听新闻
   我也曾想写一个编队的正义之诗
   到钓鱼岛海域巡航
   但我最想的还是,再领一次奖金
   给妻子买一瓶,法国香水
                        
   (经百度搜索为原创首发)

共 41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是孔子所认为的诗歌社会功用,由此便能看出,诗歌具有多重功用,并与现实生活紧密贴合。作者从诗歌在app上被删为基点,洋洋洒洒举了诸如作者认为读者水平低读不懂、认为有些诗歌是散文分行、有的作者写得不知所谓这样诸如此类的例子,把何为诗续写得直观、深入。这不仅是给作者的思考,亦是给现代诗坛的思考。例如,许多现代诗歌,在读者看来过分晦涩难懂,却偏偏作者认为自己写得非常棒,这也是编者所不能认同的。真正好的作品,必然能够从真情实感出发,而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同身受,而过分晦涩追求技巧便是、与读者与生活相去甚远,便失去了诗歌真正的意义和功用。作者谈到作诗技巧,应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认为诗歌通俗或是高雅并不能作为诗歌好坏的评判标准,而应该雅俗共赏。后续又举例一些被人称赞的作品来支撑作者自身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辩证说明了诗歌应当是怎样的,好诗歌又会是如何的。这不缔于是为现代诗正名,我们不可以过分自满,但是在一些创作中,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应当从社会生活出发,去观察、去创作。作者有着明确的想法,对现代诗创作亦有着自己的理解,编者如此看来,确实是一种新的路径去看到现代诗的价值何在。也从一定程度上告诉读者或是诗歌创作者,雅俗共赏以及离作者距离近才能真正看到诗歌的好坏。创作上,也不能偏听偏信,而应当有所见解,有所看法。感谢作者带来这篇文章,为现代诗的评判和写作提供新看法和新方向。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梅楚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江        2020-11-13 12:32:53
  谢谢老师编发鼓励
2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0-11-13 16:45:22
  能够坚持,真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喜欢房子和妻子。很多内容,藏在语言背后,一读就知,不多。
3 楼        文友:刘艾玲        2020-11-13 18:55:13
  哥啊,我就到处问过,究竟什么样的文字才算是诗?我也问过你吧?
   你这篇文章,跟你的诗一样好懂,给我们讲明白了你认为的什么是诗的问题。我认可你的观点!或许正是因为碰巧跟你有一样的写作观,所以喜欢你的诗!
   赞一个!
天行健,小女子也当自强不息!
4 楼        文友:静净        2020-11-13 19:07:32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有理有据。欣赏学习!
5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1-13 19:11:38
  美文共赏,继续赐稿!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 楼        文友:铁禾        2020-11-13 20:17:42
  就说古诗,你把它翻译过来,分行,就是散文诗,不分行,就是散文。因为提字炼句,所以为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作品有闪光之处,便是好作品。
铁禾
7 楼        文友:常青        2020-11-13 20:47:41
  写诗确实很有难度,风格各有不同,我擅长朦胧诗,散文诗是现代出现的一种文体,在诗的领域来说,丰富了题材。很喜欢唐老师的诗!
8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1-14 06:23:02
  我认真看过这篇随笔,也进行了一些语句的修改,本来不打算申报精品,编发只日看的时候若想报,就报了。为什么当时没报,是因为作者表达的太个人话,缺少一种更具社会的震撼力(我的第一认为),今天早上我又看了“又”看,经过再三斟酌我觉得还是应该报一下,因为这种诚挚的声音,中国整个文坛太少了,这种以个体的自我叙述来作证例,不怕被主流媒体的攻击,就值得肯定和赞扬。什么是新诗,什么是最好的表达,不是我们现在某些有话语权的人就能为文学史定论的,文字自身所具备的意义,将会在历史的沉淀中或被肯定或被淘汰,这是文字被淘洗后才会煜煜生辉的不二定律。就目前生出来的众多挂着一串串名头的诗歌批评家,个人觉得在给每一首诗下定义的时候最好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去客观对待每一篇文字的形成。我作为一个业余的网文编辑就是一种对文字的喜欢,而这种喜欢近乎痴迷,所以更注重方块字里面的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翻着花样做文字游戏,使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人为的“被”整成“故作高深”。话不多说,我支持这篇作品,但是也要给作者一些建议,“不能过分的去在意别人说什么,而是要潜心去写自己想写的。”再有,我们得感谢中国人的觉醒,让五千年的文明更加煜煜生辉。就此打住,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任何人和任何群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9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1-14 08:46:48
  我以前也写过诗,可是后来发现,我写的诗人家看不上,说过于直白,而那些所谓的好诗,我又偏偏看不太懂,又不愿意为看懂它们费时费心,从此以后,我既不写诗,也不读诗了。很钦佩唐老师对写诗的坚持,而且我认为你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既能看懂,又饱含浓郁的情感,这样的诗不是诗,还有什么是诗呢?此外,我还非常喜欢你的小说。向您致敬!
我是一只快乐的候鸟,我用拍打日月并穿越闪电的翅膀,在万里长空尽情挥洒我飞翔的快乐……
10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1-14 08:50:30
  另,在哪里能看到《薄奠》呢?
我是一只快乐的候鸟,我用拍打日月并穿越闪电的翅膀,在万里长空尽情挥洒我飞翔的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