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茵茵芳草地(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茵茵芳草地(小说)


作者:吴宏萍 童生,79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52发表时间:2020-11-14 14:05:33
摘要:原创首发江山

【丹枫】茵茵芳草地(小说)
   在苏北一座普通的高校操场上——茵茵芳草地上,正在举办一场特殊婚礼。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是八十四岁的张紫茵,穿着西装的新郎是八十五的王中和。此时他们正携手向婚礼的主场地缓缓地走来。
   这场迟到了近六十年的婚礼,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
   张紫茵是江苏镇江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年轻时候的她长得非常漂亮,是江城大学中文系的系花。特别是张紫茵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的朗诵,音色优美,音韵柔和,让多少人为之倾倒。在大学四年间,她一直是校广播站的主播。
   当时追求张紫茵的人太多了。最积极的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会主席王中和,一个是团支部书记季一博。他们三个人不仅来自一个班级,还经常在一起参加学生会的活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全国正在开展反右派的斗争。
   那天即将毕业的江城大学中文系学生会正在开会。学生会主席王中和在大会上公开给母校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希望在他们毕业以后母校能发展得更好。他的发言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会上掌声如潮,大学生们慷慨激昂,纷纷提出了改进意见。然后由季一博整理成文字交给学校。
   就在大家翘首以盼学校党支部回复的时候,学校突然宣布,王中和因思想问题,被定为右派,不日将送到东北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炸响了整个校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谁也没想到,堂堂的学生会主席竟然是右派!
   没几天,王中和被送到东北一个偏僻的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几个月后,1958届江城大学中文系的同学都毕业了。张紫茵和季一博被分配到苏北一所师范学校当老师。
   张紫茵到师范学校任教语音,多少年一直从事普通话推广工作。季一博任教现代汉语。
   对王中和突然成了右派,张紫茵非常不明白,也很难过,她一直对王中和有一种亲切感,虽然当初没有公开他们之间的恋人关系,但两人都心照不宣。
   大学毕业后,张紫茵去东北去找过王中和,她想到王中和所在的县工作,这样两人可以离得近点。但王中和坚决不同意。王中和一直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绝对没有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是有人栽赃自己,他要张紫茵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旦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第一时间去找她。
   在王中和的再三要求下,张紫茵回到了分配的学校工作。
   张紫茵和季一博在同一所学校工作,但张紫茵对季一博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当一般同事相处。
   季一博很是失望,为了能和张紫茵在一起,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主动找到系里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没想到现在张紫茵对他的殷勤却丝毫不领情。
   张紫茵一个人远离父母到苏北农村工作,生活上难免要人照顾。本来以为留在大城市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她和季一博一起分配到这里。
   眼看一年过去了,王中和的问题还是没有结论。张紫茵去看过王中和一次。所在学校知道以后,找张紫茵谈话,希望她和右派划清界限,以后不得擅自去找王中和。
   在学校的高压政策下,张紫茵一个弱小的姑娘再也不敢擅自离校。
   在季一博的强大攻势之下,三年后,张紫茵和季一博结婚了。
   结婚后的季一博和张紫茵一度生活的很好。学校给他们分了两间房,两个人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不几年生了两个孩子。
   可是,张紫茵的大儿子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在孩子生病的那几年,两个人没少吵架,张紫茵是个工作狂,家务活相对少做一些,季一博开始还和张紫茵吵架,到后来就直接动手打张紫茵。
   生活的不如意,孩子常年生病,加上张紫茵一心扑在工作上,慢慢地,季一博开始酗酒,他很后悔自己为了张紫茵来到苏北农村工作。
   一次他喝醉了酒,又动手打张紫茵。张紫茵倔强地不服输,这更让季一博生气,他就像疯子一样地折磨张紫茵。看着季一博发酒疯,张紫茵很冷静。她越是不理他,他就越生气。
   季一博也许是昏了头,他怒吼着对张紫茵说:“我知道你跟着我不服气。你心里还是有王中和。可是晚了,王中和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他是怎么成为右派的?是我,是我向系党支部揭发了他。老子为了得到你,才和你一起来到这个穷地方工作的。可是没想到,你还是不收心。你不是想去看王中和吗?是我向学校反映你的情况的,你永远也不要想再见到他。”
   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张紫茵突然醒悟过来,怪不得当年学生会开大会的第二天王中和就被打成了右派,怪不得自己怎么就来到苏北工作的,怪不得自己去看王中和的事除了季一博以外没人知道,学校就找她谈话了。
   天啊,这季一博还是人吗?大家同窗四年,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张紫茵痛定思痛,下决心要和季一博离婚。
   第二天季一博酒醒以后,张紫茵向他提出离婚。季一博意识到自己醉酒后的口误,连连向张紫茵道歉,说自己醉酒后乱说,坚决不同意离婚。
   张紫茵看一眼季一博都觉得恶心,一门心思要离婚,她带着两个孩子,搬出了家。
   无论季一博怎么央求,张紫茵坚决要离婚。
   儿子瘫痪了,女儿还小,张紫茵又要上班,实在太辛苦了,但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和季一博生活在一起。
   这样的日子一直坚持了五年。季一博看着张紫茵十头牛也拉不回的劲头,只好同意离婚。
   瘫痪的儿子跟了张紫茵,小女儿跟了季一博。
   带着瘫痪的儿子,张紫茵平静地上班下班,照顾儿子。日子过得很平淡。
   王中和为人诚实,待人平和。被送到乡下以后,当地的群众并没有把他当成坏人。看他一肚子的文化,就请他做了中学老师。王中和不相信自己是右派,等着上级领导给自己平反,可一年又一年,他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这期间,王中和不停地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情况,写了无数的申诉信,但都石沉大海。
   在乡下十年以后,王中和真正是心力交瘁,他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他整天在思念着张紫茵,想起大学生活期间两人的点点滴滴,他很后悔没有早点和张紫茵表白,同时他也庆幸没有和张紫茵表白,不然要连累张紫茵一辈子的。
   但生活总是要向前的,十年后王中和和当地的一位小学教师结婚了。他们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转眼到了八十年代初,王中和的问题才得以平反,王中和拿到了江城大学的毕业证书。然后调到江南一所高等院校做老师。
   听到党和政府给右派平反的消息,张紫茵夜不能寐,她想去找王中和,可是她想起王中和曾经说过,如果他的问题解决了,会在第一时间来找她。
   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等来王中和。张紫茵决定自己去找他。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张紫茵带着满心的希望去了东北。她向人们打听王中和的情况。这时候他才知道,王中和早已结婚生子,而且已经调回了城里。
   张紫茵瘫倒在地上,泪水直泻而下,那种从未有过的绝望涌上心头。
   亲爱的人啊!我们共同写下的青春,现在留下了的只是沧桑的斑斑点点,那年那月我们谱写着同样的旋律,吟唱着同样的乐章。可是我的脚步太慢了,红尘之中,浮光掠影下我错过了太多美丽的风景,身心疲惫,风雨浸湿,我囫囵吞枣地咽下了无数悲凉的韵味。
   亲爱的人啊!那年那月那一段又一段的文字,记载着我们相知的枝枝叶叶,那年那月那一首又一首的诗歌,演绎着我们相爱的点点滴滴。人生的步履多么匆忙,尽管我在用力追赶你,但也还是没有跟得上,我还是与你擦肩而过了。
   亲爱的人啊,你知道吗?我无数次幻想着还能执子之手!这么多年了,我活着就是因为你啊!你是我心中的祈盼,可如今你我的模样没变,只是斑白了双鬓,往事并没有如烟,只是随逝水向东流去了,青梅之约,换来的却是如此的悲凉。
   亲爱的人啊!我们年轻的心情和故事,都被染上淡淡的霜华,那些曾经的美好,都被光阴定格在时光的相册里,被岁月记录在人生的长卷中,竟然已经落下了尘埃。
   亲爱的人啊!我以为一切缘分都可以坦然面对,随遇而安,纵然柴米油盐粗茶淡饭,纵然衣带渐宽沧桑垂老,纵然为伊消得人憔悴。可如今你在哪里啊?如果哪一天我老了,再也拿不动笔了,我也会在心里写下最后的字——你的名字!用我的一颗真心,一颗为你等待千年的心,等着你,盼着你!
   可是亲爱的人啊!我多年的等待顷刻化作一片虚无……
   那天张紫茵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家的,一瞬间,大学时代的记忆定格成曾经的永恒。
   张紫茵决定不论王中和在天涯海角,一定要跟他见一面。
   于是张紫茵坐上了南下的列车。
   在美丽的南方大学校园里,张紫茵见到了日思夜念的王中和。
   张紫茵眼中的王中和已经不再年轻了,岁月的年轮已经深深地落在他的额头上。
   他们相对无语,不知道从何说起。
   还是王中和打破了沉默,他含着眼泪对张紫茵说:“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到从前,我会不顾一切的踏着五彩的祥云来到你的身边,带你走到彩虹的山巅,一起漫看尘世的雾霭云烟,一起细数人间的世态冷暖。可是我肩上还有责任,我的妻子在那艰难的年代不顾一切跟了我,我定要陪着她慢慢变老,现在我心灵空间容量有限,装下了她,就得把你悄悄地藏起。”
   张紫茵无言回答,只是默默地流泪,她什么也没说,站起来准备离开。
   王中和上前拉住张紫茵的手,深情地嘱咐道:“你要拥有豁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来容纳着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把心酸和苦痛打包扔掉,放逐自己,还灵魂一份自由,寻求一份内心的安然,心灵的包袱不要太重,不要活得太累。等我老了,我会去找你。那时的我们,也许脱落了牙齿,发丝尽白。我也一定和你静静地品嚼时光给予的滴滴点点。”
   张紫茵回到了家,她像重新活过了一次。她知道人生没有重来,从王中和被送到东北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不能回头和修改。那纠结在心底的落寞和着那缠绕在枕边的青丝,一圈一圈,一轮一轮慢慢地舒展着。红尘纷杂,得自己学着想开、看淡、放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平平淡淡才是真。放松自己,给疲惫的心灵一个休憩的空间。
   岁月催人老,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
   2018年春天,早已退休的张紫茵在家用一双颤抖的双手慢慢擦拭,摩挲着每一张大学时代陈旧的照片,恍惚之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了她的家。
   张紫茵惊呆了,这不是王中和吗?
   两双手顿时握在一起,霎时两位老人都泪流满面。
   王中和的爱人一年前去世了,他的孩子们多少知道点他和张紫茵的故事,孩子们一直有意让两位老人团聚。今天王中和就是来找张紫茵,他是来兑现承诺的,他想把自己聚集在心中多年的话跟张紫茵说个够。
   张紫茵眼含热泪,哽咽着说:“我只要一份简单的暖,一份真诚的爱。”
   那天日落黄昏,时光的角落里,茵茵芳草地里,两位白发老人小心翼翼地开启了一段记忆之旅。
   王中和深情地说:“余生,携一缕初衷,与你同行。”
  

共 42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读后让小编热泪盈眶!文中主人公王中和、张紫茵和季一博,同为江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会议上,王中和给学校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季一博做了记录。可谁知不久,王中和就被作为右派下放到东北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做为校广播站主播的张紫茵无法接受现实,可终难改变局势。毕业后,张紫茵和季一博被分配到苏北一所师范学校当老师。在校期间,曾去看望过王中和一次,但在校方的干预下,一名弱小的姑娘再不敢擅自离校。后来嫁给了不断追求的季一博,婚后生下一儿一女,可儿子却得了小儿麻痹症。因为孩子和工作,季一博慢慢地开始不断与张紫茵争吵。一次酒后吐真言,说出了自己为了追求张紫茵,让王中和成为右派和张紫茵去看望王中和的事情都是自己所为,这让张紫茵伤透了心,决心与季一博离婚。离婚后的张紫茵去找了王中和,见到了已经结婚的王中和,王中和深知自己身负的责任与担当,就善意劝解张紫茵走出心结,安心生活,并承诺等自己老了,就去找张紫茵。时光飞逝,岁月更替,2018年的春天,王中和的爱人一年前去世后,就应了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找到了张紫茵。两位老人牵手,一起走在苏北一座普通高校的茵茵芳草地上,举行了一场迟到了六十年的特殊婚礼!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故事新颖独特引人入胜,情节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11-14 14:07:33
  “我只要一份简单的暖,一份真诚的爱。”其实,女人的要求很简单,做为一个男人懂得珍惜,余生才不留遗憾!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金华烟雨        2020-11-14 17:53:07
  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身为学生会主席的王中和在毕业前台上积极提议学校的整改措施,却莫名其妙被打成了右派,而心中悄悄为他种下爱情的种子的同学张紫茵去看望他一次,也被校方干预,眼见得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有缘无分,而另一个同学季一博对她展开强大的爱情攻势。一方面是被送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连探望一下都不能够的恋人;一方面是用三年时间对自己软磨硬泡的老同学兼同事。柔弱的小姑娘最后选择了举手投降。然而婚后的日子并不如意,孩子生病,张紫茵又是个工作狂,这让丈夫季一博很是不满,一度由吵架酗酒升级为动手打人,在一次酒后吐真言,张紫茵才知道王中和被冤枉的真相,也对人面兽心的季一博失望透顶,与之离婚。可是她心心念念的人却已经平反回城并且结了婚,满腔的苦水无处倾倒,满腔爱恋无处诉说……后来一直等到王中和的老伴去世,等到垂垂老矣,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在儿女们的支持和见证下举办了一场迟到的婚礼,未来屈指可数的岁月,一起牵手度过。文章情节曲折感人,读来心酸,妙在结局点亮主旨,令人赞叹!
3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11-14 18:30:01
  文化大革命带给中国至少三代人噩梦般的回忆。生活经历越多,人越应该懂得什么叫珍惜!好文,拜读学习了!
4 楼        文友:吴宏萍        2020-11-16 12:33:07
  这篇小说我是含着眼泪写完的。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我的恩师。大学时代,我跟我的恩师走的很近,她也许看过我的档案,她让我做学生干部,她说她是女老师,我是女学生,这样沟通方便。她经常喊我去她宿舍,她的宿舍很简单,除了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就是书,她生活也很简单。她喜欢晒被子,几乎天天晒,我每天都为她收被子。慢慢地我们成了朋友,我们无话不谈,她断断续续地向我讲了她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慢慢地我们断了联系。听说她一辈子孤独终老,王中和老师先走的,然后她不久也离世了。我的小说,不忍心看着这样的结局。我想这样的人不应该有痛苦的结局,所以给他们来了个大团圆的结局。历史的问题,我们没办法去评判,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