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冬】路边的风景(随笔)
一
我于今年夏天常驻市里。或清晨或傍晚,都爱抽点空闲时间绕着小区附近的街道溜达。一边看风景,一边是锻炼锻炼身体。
街道上的商品屋一间挨一间,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理发馆、养生馆、药店……比比皆是;隔几条街的街角还有早市与夜市。水果蔬菜、米面粮油等,衣食住行所需物品,通通囊括于其中。周边的居民们实实在在享有了实惠与便利。
如今到了供暖的日子,抬眼看,各条街道的风景都变成一个样子。高处,光秃秃的树桠直直地伸向天空。低处,矮矮的冬青,叶片虽然是绿色,却像蒙了层灰尘,它们原本的光鲜荡然无存,失去往日的精气神。
那些美丽的花儿也已经开始凋零,不再妩媚。即使能够罕见到几朵月季花,它们没有绿叶的衬托,孤零零地摇摆在风中,让我难掩怜惜。这些迹象表明寒冷的冬季开始了。
回想,从春季开始,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中,深粉色的紫李花、淡粉色的樱花、金黄色连翘花一并开在春风里,直至夏日。到了秋天,多彩的栾树,金黄的银杏,红彤彤的柿子挂在风中。在属于它们的盛季,它们就怒放生命,展现自我,美化环境的同时又令欣赏它们的路人倍感悦目。
二
重新整修的潍县中路是东部市区的一大亮点。这一路由北至南,全长8.4千米。傍着延展的公路是逶迤曲折的塑胶跑道,跑道往里是草坪。在起伏错落的草坪绿地中间的带状布袋公园里安装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我们小区对面还有乒乓球桌和篮球场。
现在人们把早晚的锻炼演变成一种时尚。特别是那四张兵乓球桌前,从早到晚一直不得闲。练习打乒乓球的基本都是老年人,组成对手的也是老两口居多。看他们你来我往打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想要插个号都难。
乒乓球桌南边是篮球场,这里年轻人居多。早、晚都是一大帮,拼抢争球,三步上篮,再来个远投三分球……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男女老少在塑胶跑道上,有的溜达,有的慢跑。纷纷嚷嚷的红男绿女聚在一起,南来北往,络绎不绝。
我就喜欢一边溜达一边看风景。这让我想起现代诗人卞之琳的诗《断章》其中的一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三
从夏天到冬天,溜达的日子渐渐多了。我又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
其实,早在夏天我就发现了在清晨的一幕特殊的风景。
时间在早上六点半左右。小区南门的十字路口东南角,高高壮壮的戴眼镜的小伙子走在前边,后面微胖的中年妇女错开他半个身位。小伙子手里拎个木制折叠座椅。中年妇女梳了短的马尾辫,发色灰白相间,年龄应该是五十多岁。她走起路来慢慢悠悠,我仔细观察过,她的两条腿看上去多多少少有些不适。这对老少二人组看上去像是一对母子。
在人行道边小伙子放下座椅,中年妇女缓缓地坐下。他们有时在说笑,有时一起注视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
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点。有几次,我特意放慢脚步,旁听他们拉呱。他们的聊天内容也没有什么特别,无非就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从中年妇女常常布满笑意的脸上,可以判定出她愉快的心情是来自内心。
过了四五个月光景,就在昨天,我又碰到他们,他们穿了羽绒服。小伙子还是陪着中年妇女在固定的地点放下座椅,中年妇女坐好后,她仰起头看着小伙子,说:“我是在提醒你。”小伙子没有回答,但他的态度极好,始终是微笑地低头看着对方。
都说百日床前无孝子。他们从夏天到现在的冬天从未间断。纵观当下社会的年轻人要么玩手机睡懒觉,要么养宠物逗猫遛狗,而这位小伙子能够每日都陪伴着亲人实属不易。我在心里为他坚持住的孝心行为点赞。
四
另有一道风景,是充满别样的快乐,让我不得不说出来。
还是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抚,荡扫掉白天的酷热。
在马路上溜达的我到一所学校附近,感觉身体有点累了,就在供路人休息的椅子上坐下来,歇歇脚。
我注视着夜色中,行色匆匆的路人,脑洞大开,猜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就在我放开思想,任其自然驰骋的时候,有俩拿着马扎子的老姐俩在我旁边坐下来。
爱说话的我,可算是逮着聊天对象了,热络到同她们攀谈起来。
聊天内容很杂,大抵是住哪个小区,年龄多大,以前从事什么职业……这些司空见惯的平常问题。
我们聊着聊着,迎面来一位女环卫师傅。她同那老姐俩嬉笑着打招呼,一看就是老熟人。
我端详着站在路灯下的女师傅。她黝黑的面色,粗壮有力的身材,一看就是出过力的干活人。她身后的坐骑是辆橘红色的三轮车,车上满是清扫卫生的工具。再看她已经开始用特殊的长夹子捡拾地上的废弃物,把我们周围这段捡完后,她也坐到我们当间,开始聊天。她告诉我,她今年六十多岁,每天干两个时间段,月工资一千五。她从农村搬来有几年了,一直同儿子一起住。她家里的地都包出去了,现在的生活挺好的。每月都有活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俗话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我们是四个女人,于是我们就“开唱”了。
先是那老姐俩唱起歌来。胖点的老人起调,她们合唱了一首《红梅赞》。然后是大眼睛的老人家独唱了一首忆苦思甜的老歌《天上布满星》。接下来她们相互点歌,这种点歌形式,多多少少带了显摆的成分,当然我是看破不说破,装了一次智者。
有些老歌曲我是闻所未闻。女师傅给我解释,老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再现当年社会生活实况。我没有经历过老歌曲的年代,也只好频频点头来算作回应。
她们有时候也唱戏曲,茂腔版的《小二黑结婚》《王宝钏独守寒窑》。还有几个样板戏《红灯记》《白毛女》《党代表》……对于戏曲我更是陌生,只有瞪大眼睛,静心细听的份。
这中间她们也会因为遇到的一些事情发生分歧而做一番争执。大眼睛老人提出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她们去参加某个场所的活动,内容是做某一种对人有益的电动器材。据说这种器材对人极有好处,但要想免费体验,就得拉人头,攒齐多少人头还可以领取奖励。
稍胖点的老人就回怼大眼睛老人说:“你为了那点奖励,不惜拉下脸,多少年的友谊的小船就这样被你掀翻了。”
那位大眼睛老人也不示弱:“你不是也这样吗?为了几斤便宜鸡蛋也是苦口婆心的劝人家跟你去。”
稍胖点的老人说:“俺可不是,人家自愿,我只是一说,可没硬拉。”
……
她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环卫师傅在她们争执到不可开交的节骨眼充当起和事佬。她打着哈哈,这边劝一句,那头劝一声,最终给她们拢到一处。
老姐俩没有因为刚刚的争吵而别扭,而是大大方方的又开始唱歌了。看着她们彼此不因刚刚的争吵而翻脸闹僵,照样嘻嘻哈哈地逗乐。我的眼里一次次发出羡慕之光。
至今,冬,款步而来。我又在老地方看到了唱歌的她们。她们坐在厚厚的椅垫上,依旧哼唱属于她们那个时代的老歌曲。我没有凑上前去,而是站在她们背后静静地听歌。享受生活的岁月静好。
五
真水无香,人间至味亦从淡中来。写到这里,我望一眼夜空,皎洁的月光撒下来,静谧而又温馨。在即将到来的寒冬,或早或晚我依然遇见令人心生向往的熟悉的暖暖的街景,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我陶醉其中。
若是每位老人,在身体不适的时候有子女的陪伴。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有可以争吵、可以排解寂寞而又不失友谊的朋友,那该是何等幸运。
同时,我在心中默默地祝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所看到的风景中的主角们一如既往的身体康健,生活开心。
谢谢美女社长留言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