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赏析) ——小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读后感


作者:游泳的马 布衣,29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3发表时间:2020-11-26 13:09:44

【菊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赏析) 一部近16万言的小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终于读完了,而且是前后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会在压抑的慨叹后想痛快地长舒一口气。沉思中,品一口香茗,抬头眺望远方,一句:“花开了吗?”的自问语萦绕在耳边……
   《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是凄美错位的。
   这部作品是作家水孩儿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分28个章节。小说描写了发生在冀东平原故乡里“太爷爷”与“大奶奶”一家人,以及亮子、幺妹等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普通乡村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
   小说之所以是“凄美”的,是因为太爷爷正义善良,倾其所有救了大奶奶。大奶奶虽然打断了太爷爷的腿,但其对太爷爷产生了纯净浓烈的爱,而且也感恩图报地嫁给了太爷爷。然而一生为情所困的大奶奶死后的骨灰却因无知的陈腐观念而遭到切割,落得“身首异处”。被人贩子从贵州拐卖来的幺妹,在买卖婚姻的现实世界中,凭着自己的坚强隐忍,不计前嫌,苦尽甘来,最终与小四儿美好地结成了合法夫妻。重情重义的亮子,在重男轻女的浓厚氛围里,因为愚孝,经历了两度失子、妻子投井后,才更加明白了生命的珍贵。
   小说之所以是“错位”的,是因为大奶奶嫁给了自己的公爹太爷爷,这是违背伦理道德,混乱公序良俗的;大奶奶的女儿秀为了给自己的哥哥换亲而被迫选择了外貌丑陋、个子瘦小、一条腿瘸的老三媳妇的哥哥;而老三媳妇原本中意小四儿,况且两人关系暧昧已久,但最后却因换亲而成了叔嫂。
   通读这部小说,可以感觉到,《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讲的是过去亲和悲怜的传奇、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乡“往事”。在男人与女人负累的拼凑人生里,在“梦想重要、馒头更重要”的无奈哀婉中,诞生了这部与众不同的、具有民间色彩的爱情小说。确切地说,它是一首月缺花残、生动曲折的乡土恋歌。
   《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是余音绕梁的。
   初看这部小说好似一部乡村纪录片,但作家水孩儿并没有循规蹈矩全景展示,而是如臂使指地截取、剖开、展示了故乡的一个横断面,在“揭示人性本相而不做优劣评判,梳理矛盾根源而不做好坏鉴定”的原则下,用文学艺术的方式书写了其中变换的现实与隐秘的灵魂,诠释出了对被摧残的人性、被扭曲的“爱”的控诉,同时也表达出了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部小说有多条主线——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美与丑、善与恶、文明与愚昧、合理与荒谬、放弃与抉择等等,但是这些主线最终都齐聚故乡的“根”上,汇聚成了一股无以名状、难以割舍的“乡愁”。这股“乡愁”是什么?就是农家生活里的浅吟低唱,就是忘年交知音太爷爷和“我”的挚友子伊,就是大奶奶为临产的“我”悄悄攒下的那篮鸡蛋,就是“那粒蒲公英的种子,风儿把它吹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的随遇而安,就是“拴在哪家的槽子上就是哪家的驴”的无助呐喊,就是换亲、买卖婚姻和重男轻女的贫困世俗,就是“简单点,人不就是比蚂蚁多一个思想吗?”的深远思考……
   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讲述的故事,不仅暴露了人性之恶,同时也显示出了人性之善,并且在突破乡俗偏见、暗衬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对比中,更以超越性的眼光拷问着人们——应当在“真、善、美”的大课题下于古怪多变、正大与隐微的岁月里怎样好好地活着?可以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就是一部寻根、反思类的小说。
   《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是妙趣横生的。
   冀东民谣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俗大雅、寓教于乐、独具地方风情和田园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融才气、灵气、文气、志气于一身,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思想的交流,真诚的对话。它以含蓄、诙谐、幽默、简单明了、喜闻乐见而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中引用了30多首冀东民谣,这些民谣主要分为描写生活、爱情和表达人生观念三大类。它们或与小说情节暗合,锦上添花,或与故事情节形成对话,承上启下。这应该是这部小说一个重要而显著的艺术特征,也是这部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究其原因,我想除了作家水孩儿从小的生长环境使其与冀东民谣结下了不解之缘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她独具匠心地在小说中利用民谣的隐喻功能,建构了民谣对小说情节的隐喻叙述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冀东民谣在该部作品的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对渲染气氛、强化小说的思想内涵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反复吟诵小说中的这些民谣,感觉是在领略着一种风景,品味着一种生活,感受着一种心情,追求着一种幸福。而这一切都在字里行间幻化成了——得不到的爱情、留不住的青春、回不去的故乡、读不懂的诗歌、到不了的远方、实现不了的理想、再也见不到的亲人!这就是冀东民谣!
   小说中大量民谣的运用,可以说对冀东民谣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小说应属于一部传承类的小说。
   《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是特立独行的。
   水孩儿是身隐于都市却魂游于乡村的作家。《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给人的强烈感受,就是作者在“恍如前世的青春”里,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高度地心灵化了,并在作品中以“我”的形式提纲挈领地出现,带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追忆过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地向往未来美好生活。在阅读《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这部小说时有一种感觉——即使该书不署名,熟悉水孩儿风格的人,读不了几页便会大体猜到《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的手笔非她莫属。
   体现在小说人物名称上,没有一个是有姓有名的,都是以代号、辈分或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辅以小品式与大写意的勾勒方式,让“质朴、愚昧、善良、多情”的各色人物丰满褡裢,在淳朴的乡村原生态环境里枝繁叶茂,栩栩如生。
   而小说的语言平缓流畅,亲切质朴,文字间积蓄的泥土芳香与释放出的生活信息互动、互生,相映成趣,交混出一种诗意的忧愁和悲悯的情蕴。
   同时小说的铺陈叙事与环节描写浑然一体,中间穿插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前后语境,上下关联,结构看似松散实则精心设置,丝丝入扣,可谓是空灵直白中,形变神不变。
   在写作方式上,以数字章节,渐进式地进行演义,在轻描淡写中,解剖般展开,在节奏感与娱乐感交织的起承转合中,以散文漫笔的写法促成了诙谐风趣与哲理反思的如影随形,很好地再现了非虚构小说的写法之美。可以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非虚构类小说。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读完写完,我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看着一朵有思想的花儿开了,看着“她”挥动着翼下那双“隐形的翅膀”,在诗人海子的引导下,冲破了心灵的枷锁,摆脱了苦涩的贫穷,经过自我疗伤,穿越了昨日的梦幻与现实的今日,立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时,“我忽然(也)想哼唱一首古老的歌谣,随便什么都可以”……

共 27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师的这篇赏析,见解独到剖析深刻,对原作的精髓和要义做了细致精确地总结评判,给读者的阅读提纳挈领地提出了方向,理清了脉络,把原作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一一作了阐述。尤甚是对原作中歌谣的运用这一艺术手法作了重点说明,对作者的创作风格亦给予了介绍肯定。可以说是一篇很有指导意义的文学评论。作品内容厚重语言凝练,行文层次分明,首尾遥相呼应,很有艺术特色。佳作点赞!推出共赏习!【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0-11-26 13:12:58
  熟读原作才能写出如此精妙的评论,很有功力的一篇作品赏析。感谢赐稿菊韵!期待老师更多大作推出!问好冬祺!
回复1 楼        文友:游泳的马        2020-11-27 10:13:03
  感谢刘银科老师的编发与美评!领略“菊韵”,继续加油,遥祝:冬祺!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1-26 13:26:12
  很有赏析能力,学习了。点赞!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游泳的马        2020-11-27 10:16:17
  谢谢黄金山老师的美评与点赞!继续努力,遥祝老师:冬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