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两代人眼中的“创城”之路(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两代人眼中的“创城”之路(散文)


作者:王菊梅 童生,579.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4发表时间:2020-12-03 07:07:46
摘要:最近,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金昌市榜上有名,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作为一名金昌人,作为一名复审过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回顾金昌人在“创城”路上一起走过的日子,由衷感慨,遂与大家分享!

【看点】两代人眼中的“创城”之路(散文)
   “中国的镍都”——美丽的金昌,这是我的家。
   说起金昌的历史,我的父亲,一名土生土长的金昌人;一名从基层厂矿成长起来的退休警察,总是无比骄傲和自豪地对我说,他比这座城市中移民的大多数人,更有发言权。
   金昌,始建于1981年,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一座新型的地级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的镍都”。早在1985年,卓有远见魄力的金昌决策者,就响亮地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口号,由此,踏上了文明城市的创建之旅。
   翻开这座不到四十岁城龄的年轻画卷,各项荣誉纷至沓来:1966年邓小平同志亲切地称之为“祖国难得的金娃娃”;1994年起连续7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2006年荣获“中国城市质量排行榜”宜居城市第59位;2011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2014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3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父亲还说,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荣誉加身,给了金昌人豪迈敢创的底气。回看那一张张落满风尘的图片,无不浓缩着金昌人奋力前行的历史,无不见证着父辈们风雨兼程的艰难岁月;再看那一幅幅撼天动地的影像画面,更是刻印着金昌人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我知道,这是父辈体味沧桑巨变后的“创城”梦想,是新时代的我面对“创城”必须的思考。
   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金昌人,用自己艰苦卓绝的行动,让身处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真实感受着金昌日新月异的变化:君不见,昔日戈壁荒滩上的工业小镇,已然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曾经藏金蕴玉的巍巍龙首山下,如今是碧波荡漾的金水湖畔;是姹紫嫣红的香草基地;是风姿绰约的景观公园;是北部防护林1314的林荫小道。置身哪一处园林,你不是走进一个缤纷世界?伫立哪一片湿地,你不是伊人在水一方?尤其是薰衣草紫金花卉基地的打造,有没有让你感受到普罗旺斯花海的情调?有没有让你感受到异域风情的浪漫?
   作为一名80后,我有幸与大我两岁的金昌一起成长,一起追逐文明城市创建的步伐。2007年,参加工作不久,我已悄然接过父亲“创城”的接力棒,因为血站“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和“千人口献血人次>10”两项指标,正是文明城市考核的硬杠杠。这些年来,我市实现了6万多人参加无偿献血;实现了累计采血量超过10吨;更实现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五连冠。这些,不仅保障了医疗机构的血液供应,提升金昌市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能力,更成为助力金昌文明城市考核的加分项。
   2015年,历经30年的坚持不懈,金昌市终于捧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转眼四年过去了……
   2020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创城”复审工作已紧锣密鼓地敲响了。从3月21日开始,卫健系统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包街”“包帮”,每逢周六,干部职工身穿“红马甲”,挥舞大扫帚,志愿服务在河雅路两侧的商户店铺前。历时两个多月的犄角旮旯清理,路面、人行道、花池里的烟头纸屑、塑料垃圾不见了;外墙瓷砖、地面、路灯杆、栏杆等“灾区”的野广告没有了;商户铺面门头广告掉漆、破损的牌匾修补粉刷一新了;瓷砖墙面、外置楼梯、门窗玻璃光洁透亮照人了。每一次包帮后,从卫生死角中扫除的杂物和落叶越来越少;每一次包街后,清理过的路面、花坛、草坪越来越干净;一次次慢走式细看,一次次地毯式搜寻,总有新的发现,同事们常说,最难清理的是不干胶即时贴大型门体广告,粘贴牢固,清除费时费力,铲了半天,手上的皮磨出了血泡,即时贴却只揭下表面一层,剩下的纹丝不动。最苦最累的是清理砂石路面,平整人行道旁无人认领的坡道路干,以及外置楼梯下裸露积攒的陈年垃圾,更不必说这条曾经号称“修理一条街”地面经年累月的油污黑垢。面对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志愿服务的我们,不仅用行动赢得了领导们每周的督导好评,更是感动了负责河雅路片区的城管人员。包街验收的那天下午,街巷长专门请来了环卫局的道路清扫车,他说:“卫生系统的女人们太拼了,看的我不忍心,这么多路面,这么大面积的石头瓦块,全靠你们肩扛手抬,钉耙镂,铁锹铲,真是不容易,我得帮你们一把!”
   确实,干这些脏活苦活,的确很累,但只要脏乱差的商铺门面干净了;只要“门前四包”的责任落实了,即使小护士变成了清洁工,白大褂变成了粉刷匠,小伙子变成了泥瓦工,所有的付出,终会在城市的包街改变中,焕然一新。
   每每行走在“包帮”志愿服务过的城市街道上,看到“包街”区域焕然一新的面貌,内心由衷地感动,感动于商户和市民素质意识的提升;感动于街巷道路环境脏乱差的改变;感动于金昌决策者“创城”复审的决心;感动于父辈,乃至自己在营造干净整洁市容市貌的进程中,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
   因为我知道,不论是穿着“红马甲”协管交通,还是爱心献血的白衣天使,我们都是志愿者,都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金昌儿女。作为这个城市的主人,文明城市的受益者,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想自豪地对父亲说,爸爸,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道路上,过去,有像您一样的父辈,于背冰卧雪的历史中,夯实了创建的基础;今天,有像女儿一样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于接续奋斗的路上,努力再创复审的辉煌。
   因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2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座城市内涵的提升,取决于文明创建的力度和成效。金昌市是一座年轻的新城,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为了提升金昌市的品位,金昌市的决策者们竖起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旗帜,全市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包帮每一个区域,清理每一处垃圾。通过包帮包联全员参与, 1994年起连续7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2006年荣获“中国城市质量排行榜”宜居城市第59位;2011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 2014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3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文章以散文的笔触,讴歌了金昌市文明创建成果和参与创建的干部职工及市民,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12-03 07:10:32
  金昌市的脱胎换骨离不开金昌市的所有市民和干部职工的文明创建。欣赏了,问候王菊梅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王菊梅        2020-12-03 08:43:07
  感谢社长如早起的鸟儿勤奋地为社团作者编文,编按写出了我的心声,写出了我的意图,问候社长,金昌下大雪了,好冷,路滑,老师那里有雪吗?冬安!
2 楼        文友:油心廿        2020-12-08 17:42:59
  金昌市这些年真是有变,确实不错。
回复2 楼        文友:王菊梅        2020-12-15 09:08:29
  你是见证者,自然看得清。感谢赏阅,又降温了,冬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