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智嫁打柴郎》(一)

精品 《智嫁打柴郎》(一) ——第一回 老王爷日坐愁城 俊三姑老大未嫁第二回 愁王后又生哭千金 穷杏花偏遇泪美人


作者:草堂瘦叟 进士,762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52发表时间:2010-02-16 17:53:08

瘦叟寄语
  
   应《江山文学》长篇小说主编月儿常圆先生诚邀,老朽入住贵站,特刊发我的长篇传奇故事《王公女智嫁打柴郎》,借以感谢《江山文学》诸位朋友的厚爱,并贺新春至喜。
   青州瘦叟刘沂生
  
  
   智嫁打柴郎
   王公女抛彩择佳婿打柴郎训鸽夺娇娘
  
  
   楔子
  
   大江长流,
   诉说着,
   多少天下喜忧;
   沧桑巨变,
   书写了,
   几许苍凉春秋。
   意也切切,
   情也悠悠,
   静坐凝思观天下,
   喜怒哀乐笔下收。
   只可惜,
   说古容易醒世难,
   枉洒涩泪,
   玷污襟袖,
   一柄秃笔难解万民忧。
  
   趁今日在下无事,且听我讲一段发生在青州的《王公女智嫁打柴郎》的故事。
   大明政权传至宪宗手中,宪宗于成化二十三年封他的第七个儿子朱祐楎为衡恭王,坐镇临淄。衡王于宏治十二年移藩青州分司所在地益都城,创建了衡王府。那衡王府规模浩大,楼阁排云,富丽堂皇,竟能与皇宫相媲美。不但能媲美,王府前的那对石狮子,较之故宫前的狮子,还要高出二十多公分呢。(此石狮而今依然珍藏于青州博物馆之中,谁感兴趣,不妨前来一观。)这是何故?皆因王府门前立石狮时的当朝皇帝武宗朱厚照是老衡王的侄子。辈分所限,纵使犯上,皇帝也只得忍着。
   衡王府王位代代世袭,历经一百三十余年,直到明亡清立,依然是国亡仍不倒的首户。
   最末一代衡王朱由棷,在明朝亡国以后,由于清朝廷奉行“抚明遗,慰民心,利社稷”政策,虽然已经丧权失势,却依然被清廷加封,过着蓄奴养婢,花天酒地,耀武扬威的生活。正因为如此,引起青州百姓及朝廷居青州权贵们的极大不满和憎恨。祖居青州的房、冯两家,是清廷的开国重臣,都居要职。这两家视衡府为眼中钉、肉中刺,屡屡聚议,欲待机灭明遗、除王府,只是一时尚未寻到动刀良机罢了。对于这种形势,街头巷议,谁人不知?然而,身居王府的遗老们,却过于迷信清廷恩典,根本不想收敛一下自己的淫威,更不会料到灭族之灾即将到来。朋友,谁能料到,在这王府豪门中,竟然有一个金钗弱女,却能独避灭族之灾。她,就是王公女三环。欲知详情,且待我道来。
  
   第一回老王爷日坐愁城俊三姑老大未嫁
  
  
   王府末日一支花,
   老大未嫁竟为啥?
  
   衡王府最末一代衡王,虽然没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却也妻妾成群,儿女数十,不可一一尽数。原配正室生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名翠,二女名玉,三女名环。
   这三环女,人们称她三姑。论长相,比两个姐姐貌美;论心术,比两个姐姐聪颖;论脾性,比两个姐姐温柔;论体质,比两个姐姐纤弱。正因为这众多原因,老王爷夫妇把她视作掌上明珠,遇事总偏袒她几分。为此,她的两个姐姐常怀嫉妒之心,表面上姊妹相处,和和睦睦,背地里却恶言秽语,常常咒她:“来日嫁个穷姑爷,住寒窑,穿破衣,拖着拐棍要着吃!”
   姐姐们的咒骂,时时传到三姑婢女们的耳内。她们常为主子鸣不平,背地里窃窃回骂道:“不知羞。屎壳郎少镜子,不知道自己丑,也有嘴贬派别人?”
   姐姐们的恶言脏语,有时也从婢女们口中传到三姑的耳朵里。她听后既不气,也不火,总是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对自己的婢女们说:“贫富自由天命,福禄哪里随人?你们以后少在我耳旁瞎嚼舌头。”
   婢女们不敢多语,诺诺听命,从此以后却再也没有人传言捎语,搬弄是非了。
   老王爷夫妇对三姑爱自管爱,然而却也有许多不满之处。要问有哪些不满,归结起来有三条:一不满她不喜艳装,好穿素衣雅服;二不满她在奴婢面前缺少主子身架,特别是对吴妈过于敬重;三不满她不肯遵循父命,二十一、二岁的老大姑娘了仍不应口择婿出阁。尤其是这最后一条,那可真叫王爷夫妇大伤脑筋,日坐愁城。
   古时候大户人家喜欢早婚早嫁,不少女孩儿十五六岁就出阁做了媳妇。王公之家的女儿二十好几尚未有婆家,这是极罕见的。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多少名门大户来提亲,王爷夫妇认为不错,三姑却总是摇头不应。
   讲到这里,有人准会提出异议:古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府小姐竟敢违抗父命吗?
   这话讲得倒也在理。不过,这里面却另有一层深意。上面我曾讲到三姑纤弱,这是因为她从小多病多灾。为此,王爷夫妇对她多怀怜惜之情,在婚姻问题上尽量让她顺心合意,以免像大翠、二玉一样早寡怀忧,加重她的病体。另外,当她已是二十岁时,她的乳母吴妈曾与她到云门山顶碧霞祠求过签,那签文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两句仙语:“唯有择婿嫁清客,方能偕老到百年。”
   王公之家比一般小百姓愈加迷信,所以王爷夫妇尽管对三姑心怀不满,却又不肯违背“天命”,这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三姑身上失灵的秘密。这便是:
  
   旁观之客客不解,
   缘中之人人自知。
  
   第二回愁王后又生哭千金穷杏花偏遇泪美人
  
  
   不是因缘不相聚,
   既是因缘缘自来。
  
   此说,也许有道理。当你目睹了三姑与杏花相聚的场面时,不由你不相信。
   前面我曾讲到老王爷对三姑过于敬重吴妈不满,也曾谈到吴妈与三姑到云门山碧霞祠求签一事。那么,这吴妈是谁?三姑为啥这样敬重她?登山求签又是怎么一回事?这还得听我从头讲起。
   王爷的原配夫人是王后侯氏。
   这侯氏自然也是青州府大家名门闺秀,生得虽不能说貌似天仙,却也是百里难得挑一的美女。因此,尽管当年的王爷是个喜欢偷蜂摸蝶的花花公子,对初来乍到的王后,还是情真意切,迷恋专情。然而天不随人愿,有一件事使王爷大为不满:这王后进门以来,只会生女,不会养男,一连五胎,三个夭折、两个成活,都是一色的千金郡主。这两个活下来的,一个是大翠,另一个就是二玉。为此,王爷曾自嘲吟道:
  
   不信摘星为难事,
   雄霸一方乐陶陶。
   怎奈上苍捉弄我,
   娶个王后是瓦窑。
  
   什么叫做“瓦窑”?说来好笑。在我国古代,生了儿子,人们称做“弄璋之喜”;如果生了女儿,便叫做“弄瓦之喜”。对那些只会养女儿,不会生儿子的女人们,人们便贬称她们为“瓦窑”。
   这王爷在王后未进门以前,就没少干喜新厌旧的风流事,有不少容貌出众的侍女,都难逃他的色网。这时候,王爷对王后自然就情淡意薄,他把所有的恩爱,全盘倾注到了那群嫔妃们和野鸡们的身上,很少来这“瓦窑”房里光顾了。
   古时候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王后自觉理亏,不敢怒也不敢言,整日里愁眉不展,寡言少语。每到深夜,她独守空房,对孤灯暗自垂泪,恨只恨自己不争气,盼之盼自己有朝一日能生个胖哥儿。
   这王爷毕竟是一府之主,有时还讲点虚门面,长时间不到正宫留宿,倒也觉得过意不去。因此,偶尔高兴,也到王后房中应付一宿,恩爱片刻。说来也巧,竟使王后又怀第六胎。这真是:
  
   腻时久疏偶一顾,
   蜻蜓一点巧结珠。
  
   这王后怀孕之后,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身孕在体,也许时来运转,这回让她生个哥儿,给她争口气,露露脸;忧的是一连五胎未换脐,这一胎难保不是千金。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成了王爷数落她的“瓦窑”了。因此,自从怀孕之后,愈加茶饭不思,愁眉难开。
   常言道:“母是子体。”由于王后愁肠过重,饮食不调,这孩子当然也就胎气不足,还不到十月胎满,就过早地降临到这王府末代之家。这个不足月的孩子,又是一名千金,取名“三换”。顾名思义,以后再生,希望“换”为儿子。为了叫起来好听,就叫她“三环”。她,就是这个故事的女主人三姑。
   这三姑一落草,长得眉目清秀,挺讨人喜欢。然而,她却像预感到自己生不逢时,心里像充满无限委屈似的,总是“呱呱”啼哭,任管是谁也休想将她哄欢喜。这样以来,惹得王爷更加不满,连满月、百岁也过得草草了事,大煞风景。
   身为亲生母的王后,因为这口气又未能争过来,对这三姑也老大不满,很少给她点温暖的母爱,只把她推给乳母抚养,自己仍躲在一旁做“换子”的美梦。这样以来,可苦了那做乳母的仆妇,每当三姑哭起来,闹得王爷耳不清心不静,他不是怨自己的女儿难乳,倒去责怪乳妈无能,轻则白眼,重则训斥,时不时地还令人责打。
   三姑的乳妈真难当啊!还不到一周岁的娃娃,就接连更换了四个乳妈。这第四个乳妈同前三个一样,不管她花费多大精力,也总不能使三姑静下来,倒有点越哭越凶了。这时,王后想再给三姑更换一个乳妈,但在本府里,再也没有敢应这份差的了。于是,王府放风,想到府外雇佣一个乳妈,并许下口愿:“只要能乳得三姑不哭,佣金多少不拘。”
   消息一经传出,人人都想发这笔财。然而,一探听,却谁也不敢来应这份差。就这样,三姑的如意乳妈一直没有找到。
   说来也巧,三姑的生日恰在腊月二十三,正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小年这一日。这一年灶王从玉皇大帝那里归来,带给王府的不是喜,而是忧,的确让王府的小年过得不那么欢快。
   花开花落,日转星移,三姑来到这王朝末代的人世间快一年了。眼下已是腊月二十日,再有三天就是一周岁,也是三姑的第一个生日。
   王后吃腻了山珍海味,对青州的山果产生了特别兴趣,其中她最爱吃的首推柿饼,又名霜丹。在我们青州地域,民间很早就流传着一种风俗,二十三辞灶有四种必不可少的供品,即山楂、柿饼、软枣、糖瓜。
   糖瓜,系用麦类食粮熬制而成的快状糖果,咬一口粘粘的,有时粘在牙上揭不下来。民间传说,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口,让他不能言在人间看到的丑事,曾有歌谣曰:
  
   甜甜甜,
   粘粘粘,
   民家小户无所有呀,
   送你一捧过个小灶年。
   灶王爷爷升天去,
   堵住尊口少开言。
   人间大事你不问哪,
   何必计较鸡毛蒜皮讨人嫌?
   要管去管官老爷,
   吃喝嫖赌,
   贪赃枉法多贪占。
  
   作为王府之家,像这类年货,本不用上市购买,只佃户们送来的就吃不了,用不尽的。然而,这王后吃柿饼过于挑剔,霜薄的不吃,肉瘦的不用,个小的不入眼,个大的又嫌太刺目,必得吃那种肉满、霜厚、个巧、又甜又香的鲜亮柿饼。正因为这样,内管家一连取来十几筐柿饼样品,这王后却总是摆手退回。为了吃到可口如意的柿饼,王后特意派她的贴身女佣张嫂去市上选购柿饼。这张嫂是山里人,熟悉柿饼的优劣,又多年服侍王后,深知王后的口味,派她去采办当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嫂带上两个小侍女离开王府,向东一拐,穿过布政司街(今东门街),出了海晏门(东门),来到东关山果市。这青州东关在当时是最繁华热闹的街市,追究原因,就因为这儿是青州土特产山果市。青州的特产水果,不仅国内驰名,连洋人也常常赶来光顾,远运外销。例如夏天的银瓜,秋后的蜜桃,冬令的柿饼、核桃、山楂,都是久负盛名的。特别是交了腊月,这东关大街显得愈加繁荣,一天一小集,五、十逢大集,可以说日盛一日,而腊月二十这一天,首推为鼎盛之日。
   张嫂来到东关街头,近观人躯蚁动,远眺人头波涌,叫卖声、欢笑声、吵骂声、啼哭声响成一片,融为一体,简直无法分辨。面对这人海肉墙,张嫂欲进不能,欲退不可,急得在街头上团团转,不知怎样才能买回上色柿饼交差。
   “二姐,你也来赶集?”
   一声亲热的问话,从张嫂的身后传来。张嫂转身一看,讶容满面,吃惊不小:三弟媳杏花挑着一付沉重的担子,立在自己身后。
   看她那神态,也为赶集来晚而焦躁不安。张嫂的惊讶,还有一层深意:现如今妇女挑担赶集并不是罕事。然而,在当时,妇女挑担赶集,那简直是奇而又奇的奇闻。张嫂不由得暗思:三兄弟凭着男子汉不来赶集,让一个家有刚满周岁乳儿的女人来赶集,抛头露面,丢人现眼,成什么体统?
   “妹子,你咋来卖货?”张嫂迎上去,语带几分不满,“大兄弟呢?小猛子谁给照料?”
   杏花鼻子一酸,几滴悲泪闪闪滚动,夺眶而出。为了掩饰哭相,她把头一低,扭向一边,泣不成声地说:“上山打柴,摔折腰身,躺着呢。猛子托他伯母看着。”
   明人不用细讲,张嫂明白了,也不必再深问。她知道,杏花的男人是一个勤快的好强汉子,准是想临年多打几担柴,添补穷家底,让他们母子尽量过个喜庆年。哎,人不走运,喝口凉水也嘣牙呀!谁能想到,添的不是喜,而是悲。这妹子来卖货,十有九成是换钱抓药给男人治伤。想到这里,张嫂也不由鼻子一酸,落下几滴“猩猩惜猩猩”的悲泪来。
   “你挑的是柿饼,跟我进府吧。”张嫂娘家姓吴,家住西山腰井塘村,就与杏花家一墙之隔,论起来与杏花男人吴勇是三服兄妹。自从进了王府,虽然娘家走得稀了,但一年中总能走动三两趟,对于杏花家的事可以说了如指掌。吴勇的制饼手艺已经是四乡闻名,再加上杏花心细、手巧,那柿饼的质量可以算夺魁全青州。每年的柿饼,他家总是等到腊月以后才出售,大多卖给洋人,自然是货美价高,非一般山户能比。正因为这,张嫂连货也无需察看,便冲口买下这一整担柿饼。另外,她深知杏花禀性,又是初乳少妇,本有意荐她到王府给三姑做乳妈。听到杏花家的不幸,虽打消了荐她的念头,总还想让她会会三姑,也许她们是有缘人。
  

共 751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一章节描写了王府千金三小姐环貌美德高,但到了婚嫁年龄却一直未允口,于古时早婚风气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为此王爷很是头疼,接下来还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期待中。 果然大手笔!文笔从容,娓娓如家常一般道来,不时抛出包袱让读者好奇,环环相扣,读来欲罢不能。第二回目以子为荣,以子为贵一直是封建时期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悲哀!王后的命运就是一种写照!又一力作入住江山,值得期待。代表江山文友欢迎之致!问好作者!【编辑:幻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0017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幻新        2010-02-16 17:53:53
  以子为荣,以子为贵一直是封建时期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悲哀!王后的命运就是一种写照!问好作者!
生活给了我源泉,我在生活里歌唱
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0-02-17 17:03:20
  发表评论ID: 草堂瘦叟 发表时间:2010-02-12 19:50:46
   评论内容:
   谢谢清平人生的点评。编辑的不错。
   再编辑时,请将标题文字的间隔留出来,免得读者看后费解。
   整篇故事十二回,每次刊发一回,字数不定,有的长达数千字。
  
   发表评论ID: 清平人生 发表时间:2010-02-12 19:14:57
   评论内容:
   感谢作者支持长篇组。欢迎欢迎。请以后发文时候章节增长点啊,看不过瘾呢。呵呵。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3 楼        文友:草堂瘦叟        2010-02-17 18:00:38
  谢谢月儿常圆的归并。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