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成都三日(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成都三日(散文)


作者:歌蝉 童生,747.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5发表时间:2020-12-05 17:32:36


   在飞机上,我的眼睛一直向下看,在做一件无聊的事情,我要看看这一路上是山多还是平地多,尽管我知道在我国,土地是弥足珍贵的,其面积是不足以与大山相抗衡的。果然,从云隙间向下望去,大山的阵容气势磅礴,而土地或被大山所分隔,或被大山所切剪,就像一片片破碎的薄纱。
   而我所去的地方,却是大山里的一片沃土——四川,确切的说,是这片沃土中的一座城市——成都。成都,是这片沃土上的一棵树,显然,这棵树是青翠蓊郁的,因为它吸收了这片土地的足够的乳汁,其中一部分乳汁是属于文化的。
   这是女儿利用她的休假,带我们全家去旅游,由于休假很短,所以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未去成都,我的脑子里就刻了关于成都的印迹,这些印迹,都是通过书本刻上去的:它有太多的历史故事,太多的文化典籍,成都的名片,就是它的文化。
   人们对于成都的认识,总与历史上称为“蜀”的那片土地相连的,而我关于成都的第一印象,就是来自李白的那片《蜀道难》。那片土地以大山为栅栏,绝关闭塞,使一地之人民拥峦而自重。要睹四川之风情,必先经四川边塞之险峻,坐火车入川,就可获得这一体验,然而我们是坐飞入川的,所以我脑子里关于成都的第一个印迹,就轻轻地抹掉了。
   到成都,当然首先是要拜一拜成都的“主人”。成都的的第一主人就是刘备、诸葛亮,还有他们的那班人马,他们端端正正且威风凛凛地坐在昭烈庙或武侯祠里。其实,他们都是外来户,由于他们喧宾夺主,掌管着这片土地,并且轰烈烈地演绎了一堆历史故事,于是他们就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说他们是四川的主人,倒也实至名归,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成都,把成都打造成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他们是奠基者。
   我们一到成都,先游武侯祠。人们所称的武侯祠,其实前门和正殿,是昭烈庙。按照封建社会的礼规,供奉祭拜人臣,是不能越过皇帝的,这就叫尊卑有序,贵贱有别,要进武侯祠,要先经昭烈庙,要见诸葛亮,要先迈刘备这道门槛,而且刘备的塑像,要比诸葛亮及其他文臣武将高大出许多。
   这里的塑像,与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塑像,都有大同小异之处,它们都按照一样的模式雕塑出来的:忠有忠的模式,奸有奸的模式,贵有贵的模式,贱有贱的模式。所以,对这些塑像的面孔,我都是一览而过,并没有细睹他们的尊容。进了武侯祠,我在诸葛亮的塑像前站住了,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眼前的“诸葛亮”,头面方正,两颊丰腴,慈眉善目,身体也有些肉敦敦的,毫无俊骨英风之感,如果不穿着官服,倒像是一个财主或员外。
   原来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形象,在我脑子是活的,看了这些塑像以后,他们一下子又都变成死的了。这些塑像,来自泥塑匠人的想象,把张三的眼睛,李四的鼻子拿到这里来组装,所组装出来的东西多有雷同之处。
   我粗略看了看这些塑像,就无心再看,然后绕院三匝,主要是看一看祠庙的布局和结构。我先前刻印在脑子里关于成都的第二个印迹,也轻而易举地涂抹掉了。
   接下来拜访成都的第二个主人——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外来户,但他在成都盖了一座草堂,住了下来,并且留下了那么多诗,因此称他是成都的主人也不为过。没来成都之前,以为成都真的有一座以杜甫的名字冠名的草堂,尽管是膺品,属于依样画葫芦,但总是要有的。进入园,看到的却是一尊铜像,在一个宽大的厅堂之上,翘首挺胸,身立如柱。其实,我更愿意看到是一座草堂,我想象的这座草堂,在一道潺潺的流水旁,门边有几棵老柳,或是一片青竹,总之,不是一尊硬梆梆的铜像。虽然二者皆属虚构,人物皆非,但虚拟的环境,比虚拟的人物更具有活力。于是我把拜访草堂,改成了一次游园,以前刻在我脑子里的又一个印迹又轻轻地抹去了。
   成都人胸襟宽宏博大,接受容纳每一个外来人,不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杜甫,成都人都把他们纳入了这片土地,把他们当时这里的一分子。
   除了刘备、诸葛亮、杜甫,还有一个外来人,成都人也把他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成都市中心的广场上,立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型塑像。在过去的那段历史时期,中国的各个城市,都有毛泽东主席的塑像,随着时代的变革与转型,那些塑像一一被撤去了,但成都人没有撤去塑像,他们留住了他。他们与他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的他不只是一个国家领袖,而是一个老人,他们称他为老人家。
   旅游车上,导游小姐用不很浓重被普通话淡化了的川音告诉游客:成都人喜欢打麻将,但金额不大,每次只是五元钱,为什么只是五元钱?因为这是“老人家”嘱咐他们的。你看,站在广场上的“老人家”,向前伸出了一只手,那五指是张开的,那意思是说:“每次只能玩五元钱!”
   成都人的诙谐幽默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名人只是成都的标签,最能体现成都特征的,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的体温的,还是这个城市的芸芸众生,是这里寻常百姓的细微的生活,是他们一喜一乐的朴素情感,是他们接人纳物的坦荡胸怀。由于地理的阻隔,成都在历史上是比较封闭的地方,是中国内陆中的内陆,所以成都人身上还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纯朴与厚重,但这片土地的肥沃,又使这里成为天府之国,是名人汇萃的地方,所以成都又有开放与大度的特质,这两方面融合在一起,就是温馨与热烈。这种性格特征,就像他们的火锅一样。每一个到成都的人,都会被成都的火锅狠狠地辣一次:辣得你满头大汗,辣得你胃口大开,辣得你终身难忘。
   到成都,你会去武侯祠、杜甫草堂,会逛一逛锦里、宽窄巷,会去游览大熊猫基地、都江堰,但还有一个地方也应该一定要去的,这就是成都的人民公园。当然,成都的人民公园与中国的各大名园相比,不足一观,就是与北京的各大公园相比,也不能相提并论,但这里的风景不是物,而是人,是由人所构成的熙乐祥和的气氛。这里有一处人的景观,堪称一奇,这就是成都人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嗑瓜子聊天的场面:上百张的桌子,依次摆开,桌桌爆满,没有吵闹,没有喧嚣,只有茶杯起落,只有低声细微,瓜子皮在牙齿间的破碎声窸窸窣窣,在微风中散着淡淡淡清香。聊天成为一种场面,一种风景,这种景观,只有成都才会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句话过去是指读书人的书房,现在可以用来借指成都人的茶桌。
   成都此行,小游三日,一路上潦潦草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都的火锅和公园里众人喝茶水嗑瓜子聊天的场景。

共 25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一次成飞机去成都旅游,鸟瞰中国大地幅员辽阔,但山脉林立占去了大片土地,感到土地对我们国人的重要性。成都这个苍翠中镶嵌的宝珠,最重要的是他的文化成分。四川古称蜀地,是刘备诸葛亮在哪里建立一个短暂的王朝,很多历史遗迹都与他们有关。从李白的《蜀道难》认识到四川曾经闭关锁国,拥一方自重。成都的主人----刘备、诸葛亮、杜甫先后都在这里安家,其实他们都是外来户。是他们把中原文化带到了蜀地,让这里成了文化名城。现在看来武侯祠柏树森森,武侯祠的第一主人还是刘备,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时代过去了,他们的容貌鲜为人知。现在的塑像和心目中的偶像大相径庭,人们来这里观赏都是为文化氛围而来。无论里边的忠、奸各有形象,人物风貌也是众人所长,但心中形象是抹不掉的。杜甫的草堂在万里桥西,但草堂已不是草堂,只是草堂经不起时间的消磨。毛主席的像立在成都市中心的广场上,称谓从主席改为老人家,其实是人民最朴素的怀念。成都人爱打麻将,也好休闲聊天,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态度。成都人历史上就封闭,现在与开放大融合,形成了成都独特的文化氛围。作者以一个著名对联结尾,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成都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欣赏推荐美文,并感谢赐稿丹枫。【编辑:丘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丘八        2020-12-05 17:35:38
  老师文笔流畅,行云流水;情感丰富,幽默诙谐。把一篇游记和思想体会浑然一体,堪称杰作,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