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火炉屋的记忆(散文)

精品 【菊韵】火炉屋的记忆(散文)


作者:谷雨坡 秀才,135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8发表时间:2020-12-07 10:48:12


   在老家十甲院子,过去修的都是两层楼的木房子。几十座的木房子依山而建,木墙黛瓦,一排排一座座,随势而立层层叠叠,高矮错落有致。犹如一幅俊秀的江南锦画,镶嵌在茫茫的雪峰山里。
   每一座木房子就是一个屋场,屋场有大有小。四扇三间的房子就组成一个最基本的屋场,由堂屋、正屋、偏屋、拖屋和火炉屋等组成。如果家里条件好、人口又多,则会修五扇四间房或更多;如果家里的屋场宽,就会在主屋的旁边修一座王楼屋。
   在堂屋和正屋的后面就是火炉屋,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厨房。火炉屋一般有灶屋、木餐柜、洗脸洗菜架、青石板砌的水池以及用来切菜和放碗的木质砧台等。
   记忆中的灶屋都是在火炉屋两面有墙的一个角落里,用四块大石块围砌成灶坑。灶坑靠墙的两面架着木板,木板上面可以放一条长矮板凳,用来坐人。木板下面是架空的,可以用来关鸡或养的其它家禽。灶坑里有一个大的铁三角架,用来摆放煮饭、炒菜、烧水等大的铁锅、炉罐,架子旁边则用来放一些小一点的炉罐。灶坑的上面悬挂着许多勾子,用来熏腊肉,因而灶屋的上面都被熏得黑漆漆的,房梁、瓦悬皮上总是布满了许多黑色的堂米。
   灶屋,是小时候家里面一个最温暖的记忆符号。尤其是在寒冬腊月,外面寒风呼呼,雪花漫天飞舞,家人们就会围坐在烧着火的灶屋里烤火取暖,聊天讲故事,许多民谣都是在小时候的灶屋上听说过的。
   老家十甲院子哄小孩睡觉的歌谣,听着听着就会睡着。“月光亮亮,打火烧香,起起拜拜,拜到明年正月。打碗米,闹(看)外婆。外婆冇在南山脞(坐),转(回)来捡到条鹭鸶鹅。用来煨,煨成灰,刮起风来满天飞。用来煮,煮成水,涨得黄狗眼鼓鼓。用来放,放凳上,老鼠啃走十二磅。快叫哥哥喊,喊得哥哥翻撇(白)眼。快叫嫂嫂噌(寻),噌到嫂嫂绣花鞋。快叫妹妹补(捉),补得妹妹汗水流。”
   记得刚听到母亲教我们唱《颠倒歌》之后很是不解,到现在我才知道它是一首故意反唱的民谣,让大家能够唱得顺口,记忆深刻。有老辈子的人说,传说它曾经是济公和尚唱过的。“颠倒歌,颠倒歌,颠颠倒倒唱个歌,冬水田里阿(麻)雀窝,枫木树上擂蛆(泥鳅)多,困到半丫(夜)窃(去)嗷(咬)狗,鸡公丫扒(抓)起狐狸走。三十丫,打(大)月亮,有人偷我的掐(茄)子样,聋子听见园门响,哈(瞎)子捞(看)见过嘎(了)岗(溪),打凡(喊起)拜子(瘸子)七气(就去)抗(追),一抗抗到对门岗,扇开帽子捞(看)哈,一捞是条老和尚。”
   母亲有的时候还在灶屋里一边烤火一边教我们唱一些其它诙谐的歌谣。“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住),我冒(不)歇,我要围气(回去)学打铁;姐姐留我脞,我冒脞,我要围气学打锁”。
   “石灰雀,尾巴绿,担担桐油上贵州。贵州爱我桐油绿,我爱贵州好姑娘。姑娘嘎(嫁),我也嘎,我帮姑娘扛伞把,姑娘做我打三怕,我骂姑娘买千嘎”;“麻雀鸡,滚打滚,打凡拜子气买粉,买起粉冇会打,打凡拜子气买马。买起马冇会骑,擦天(擦掉)摆子脑毛(脑壳)皮。”这些歌谣,诙谐,押韵,朗朗上口。虽然当时不知所以然,然而读几次就会唱了,这些火炉屋里的歌谣,至今都深烙在我的心里面。
   灶屋不但是做饭菜的地方,冬天还是还是全家人吃饭的地方。母亲在做饭菜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都围坐在火炉边,一边烤火,一边看母亲做饭,等着吃饭。火架下面烧的柴火都是一些大的,印象最深的是树蔸蔸。那都是上好的柴火,经得燃,火也大,一个大的树蔸蔸,甚至可以烧几个小时。一般燃尽了,也就可以上床睡觉了。吃饭的时候,把烧水的大炉罐坐到火架子上,上面放一块较厚的长板板,把炒好的菜端上来,一家人就围在火炉上吃饭。虽然有个时候,烟子有点熏人,但香喷喷的饭菜,暖和和的火炉,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那个时候的灶炕里,经常有火子(燃着的火炭),因而水炉罐里总是有热水。由于树蔸蔸烧的火子多,大家都喜欢烧树蔸蔸,家里有劳动力的屋里都码起许多树蔸蔸。灶屋,也是烧烤东西的好地方,我也是从灶屋里学会了自己烤东西吃。烤红薯、烤糍粑、烤猪肝等,都是纯天然的,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调料。打了年糍粑以后,灶屋里就可以烤糍粑吃。记得家里有两个粑架子,早上,母亲会安排我们烤糍粑。把火子扒到粑架下面,一个粑架子一次可以烤三到四个,我们就围在那里,不时翻一翻糍粑,一不小心,就会烤糊。烤糍粑的最高境界是,糍粑的一面烤得焦黄味香,另一面鼓起很高的气泡之后,又慢慢地泄破,那吃起来,味道焦香,糯软绵口。若放入白菜、萝卜汤或包一坨朽(霉)豆腐、油豆腐等,味道就格外诱人的香。
   火炉屋,是家里每天烟火升起的地方。每当火炉屋传来柴火“噼啪”叫的的时候,总是比我们起得早的父、母亲,就开始安排一家的生活了。烧水、煮饭、洗菜、炒菜以及剁猪草、炆猪食等家务活,忙得母亲一天都没有什么消停的。火炉屋,也是家族里长辈们串门、议事的地方,大家族里有什么红、白喜事、祭祖、挂清等事情,长辈们就会聚集在火炉屋的灶屋里一起商量并作出决定,做出安排。过年祭祀的时候,会在灶屋里专门烧几炷香,虔诚地敬一敬灶王菩萨,祈祷灶王菩萨保佑全家烟火兴旺,生活越来越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火炉屋也变样了。灶炕留存的越来越少,许多家里的灶屋都换成了有烟筒的三孔或四孔的省柴灶,甚至烧电,烧液化气。但是无论怎么变,许多人家的灶屋里都会留一孔熏腊肉的灶。每到邻近过年的时候,就会把树兜、橘子皮、柚子皮和锯木渣等放进这孔灶里,点燃熏制腊肉。那一缕袅袅炊烟虽然没有过去那么浓,却依然有旧时的烟火气息,熏制出来的腊肉依旧那么的诱人,散发出一缕缕生活的浓香。
  

共 22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谷雨坡老师的散文《火炉屋的记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南国温暖的“家”的图景,南国的家在记忆里总是排场和美好的,像是镶嵌在雪山中的一块锦,但比锦更好、记忆更深刻、最温暖的是火炉屋,这就突出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儿歌总是伴着瑰丽的童年成长,给童年的记忆凭添了许多快乐,作者原汁原味的引用了童年的歌谣,一是展示他那一方土地上儿歌的特色,二是收藏了这珍贵的文学元素,不至于淹没在现代化进程中让今后的孩子们没有快乐,其意何其伟哉、其虑何其远哉!童年的最爱是吃,而吃就诞生在火炉屋里,母亲魔术般的烤出数不尽的美味,是吃也吃不尽的,这样的快乐童年往往伴随着你的一生,越是老年越是回味儿时曾经享受过的美味而不可得,就今天看来那是的火炉屋有点不讲卫生。但是,母亲不在乎、父亲不在乎,贪吃的我也更不在乎:“虽然有个时候,烟子有点熏人,但香喷喷的饭菜,暖和和的火炉,至今让我回味无穷。”是积淀在心底最深处的馨香伴我一生,“那一缕袅袅炊烟虽然没有过去那么浓,却依然有旧时的烟火气息,熏制出来的腊肉依旧那么的诱人,散发出一缕缕生活的浓香。”这浓浓的香,就是散文《火炉屋的记忆》让人感受到的。点赞,推荐阅读。【编辑:水墨砚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212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12-07 10:50:47
  谷雨坡老师给我们带来一段边疆生活的美景,妙笔生花。
回复1 楼        文友:谷雨坡        2020-12-07 12:46:22
  是大湘西雪峰山的乡村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2-07 11:23:10
  我们乡村都有这火炉屋。现在还有,不要那些什么暖气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