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韵】百年一叹九龙岗(一)(随笔)

编辑推荐 【书香•韵】百年一叹九龙岗(一)(随笔)


作者:天山新江 白丁,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07发表时间:2020-12-10 11:09:41
摘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皖北道凤阳府西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呈东西走向绵延几十公里的山。山的最东端北面山坡下,有一块朱红色的砂土地,有风水先生说:“这块隆起的土地,它的形状像盘旋的九条龙聚会此岗,是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

【书香•韵】百年一叹九龙岗(一)(随笔) 一九一七年的秋天,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当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居住的圣.彼得堡冬宫正在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主炮瞄准的时候,当人们欢呼着“乌拉”的口号,涌进这座雄锯在涅瓦河畔华丽而恢弘的宫殿时,他们或许还不知道,从那时候起,距他们一万公里之遥的远东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那里人们的命运或主动或被裹挟地发生了变化,他们正沉浸在刚刚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成立民国的喜悦中,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正忙着“剪辫子、废杂税、兴实业”,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中国已像一头沉睡的狮子,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开始打量周边这个已经变得陌生的世界。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皖北道凤阳府西南不远处,有一座呈东西走向绵延几十公里的山。山的最东端北面山坡下,有一块朱红色的砂土地,有风水先生说:“这块隆起的土地,它的形状像盘旋的九条龙聚会此岗,是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那一年,这块土地上正发生着一件足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能源格局和走向的大事。有人注意到,地质勘探人员在民国工程师的带领下,操纵着洋仪器在这块土地上勘察着,忙碌着。渴了,喝一口南山的泉水,下雨了,到南山偏西一个叫“于鸿庙”的地方去避一避雨。其实,那些人是在那儿找矿脉。据史料记载,当时林文瑞(淮南煤矿创始人,民国风云人物,与段书云合作开发了淮南煤矿)聘请的矿学专家陶运仓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煤矿地质勘查。用专业术语描述,他们是在进行煤矿开工建设之前的野外勘探。勘探,按照程序先是粗勘,有价值了再进入细勘,然后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再以后才根据可研报告编制建矿所需的概预算,最后就是履行层层审批了。此时,距这块土地西边约4公里的大通煤矿已经正式开采八年了。(大通煤矿1903年初采,后失败,拖至一九零九年正式开采。)一整套复杂的程序履行下来,终于迎来了民国十九年,即一九三零年。由于前期各项工作准备的充分,东矿的一、二号井联袂着西矿的三、四号井几乎同时动工(一个四月,一个五月),翌年正式投产。于是,我的故乡便大大方方地登上了时代的舞台,扯开了嗓门,开腔便唱,从此中国的版图上有了一个从字面上看,像一群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盘据在此岗,喻意里却是一个充满了吉祥而富有活力的名字—九龙岗。
   多年后,一家倚山傍水的“农家乐”,一个揉入了乡味与乡愁如今却因为采煤沉陷变得陌生荒凉的地方,因长期的沉陷而形成的水塘碧波荡漾,空荡荡的坝子上招揽顾客的招牌幌子在风中无力的飘摇,寻根访友奔波了一天的老朋旧友相约在此聚会。觥筹交错之间,喝下去的是酒的柔,吐出来的是对故乡火辣辣的情。期盼中的场面因为长久的不见面而变得彼此斯文有礼,儿时一起长大的的朋友,用尽乎虔诚的语气回答了我提出的疑惑和问题。酒桌上所有的话题,一半关乎于九龙岗的前世今生,一半关乎于九龙岗的明天。那天晚上是一个难得的望月,农家乐周边无声无息的塘水、朦胧的舜耕山、天上的月亮和唠唠叼叨的语言融合在一起,眼前像一幅被慢慢晕开的水墨丹青画,九龙岗那些年让人心醉的陈年往事,鲜活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出了画面……
   有如仓颉造字之前,中国没有文字一样,九龙岗原本就像一张没有字的白纸,是造物主采用填空的方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恣意纵横地挥洒着如椽的巨笔,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幅富有灵性的画。它的北面是一条流过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淮河,而它的南面则有一座我们称之为“舜耕”的山。仿佛印证了民间流传的美好的传说,这座山上至今还留有舜帝的巨大脚印和舜耕种土地时留下的耙齿痕迹。山上不仅有奇峰、怪石、涌泉、洞穴还有湖潭与古树。原本这一片地方是茂密的森林,因地球造山运动使得山脉倾斜,倾角为70度,森林滑入于地下,久之成煤。而地下的石层隆起,形成了褶皱便成为了山。山的北麓有常年未干涸的泉眼,而泉眼的西边有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庙,庙不大名谓“于鸿”的庙。庙的周边长滿了合欢树,(也叫马缨花、芙蓉树)。其花美如绒球,其叶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美煞四方。沿着山中的小道往东走,便是三国演义中刘皇叔还没有发迹之前打草鞋的地方,旁边还有一个曲径通幽的山洞,再往前,便可以看见东山顶上一池波光摇曳的“龙池”了。
   一百多年前的九龙岗,只有山坡下零星的几户人家。听老人絮叨,南来北往的山道旁,只有一个卖大碗茶的茶摊,散居的住宅处仅有一家油盐小店。民国十九年之后,由于煤矿的兴起,这块土地上迅速的涌现出了众多的挖煤工以及南来北往的商客,于是,这块土地上第一个姊妹集市—东九街与西九街便应运而生了。东九街格局略大于西九街,建于九龙岗东庙周围,呈东西南北十字型走势,木制的四个大门上雕龙画凤十分考究,呈敞开大门迎客之态。整个街面上铺了青石板,各种贸易货栈、土特产、猪羊市、牛行、日用百货、药店、衣店、钟表修理店、山桃梨杏、编织、烟酒茶,糕饼店、理发店、照相馆、中药铺、典当铺、铁匠铺、木匠铺沿马路依次建造,店铺均为木质门面、小瓦屋顶,尤其是位于东九街十字路口的“鸿宴居”饭庄,灰砖黑瓦,雕梁画栋,好不气派。西九街偏秀气一些,东西偏北走势,也是滿铺着青石板的路,两旁有俞家中药、袁家百货、写信的、姜家卖布的、徐家裁缝铺、卖鞋的、西药房、照相馆比比皆是……沿着街往偏北方向便是一座仿古的石拱桥了,小桥流水、洗菜浣衣……
   或许是新生的民国刚刚兴起的民族工业加大了对动力燃料的需求,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九龙岗甫一开矿,便赢得了华东区域的用户满堂喝彩。因为这里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理化指标卓异,地理条件优越,故乡很快成为了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抢手的煤炭资源供给地。从一九三零年开矿到新中国解放历时十九年,起点高,大手笔的九龙岗矿经历了官办淮南煤矿局时期,这期间不仅解决了从德国引进的现代化开釆的设备,还划时代的开通了九龙岗到田家庵8公里和田家庵直达芜湖长江北岸裕溪口轮渡300公里的铁路线。如今,芜湖北岸的裕溪口码头的装船卸煤设施及周边的“民国小街”还在,只是望着长江对岸的红火而黯然失色。这期间,九龙岗矿又见证了淮南煤矿与淮南铁路由建设委员会和宋子文的中国建设银行合资经营,建立了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总公司下设淮南煤矿局与淮南铁路局。淮南铁路局设在九龙岗。
   一九三八年九龙岗被日军占领,翌年9月,日本人组建了淮南炭矿株式会社并在矿区成立了矿业所。没有主权的工人受尽了屈辱,矿山的资源也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掠夺。
   抗战胜利后,九龙岗矿又经历了与国民政府矿路公司合作期,其间经过几年的繁纷复杂的接收、斗争、坚持、保护,矿区终于迎来了解放。新政权不仅接管了煤矿办公、生产、生活福利设施,那些铁路上的一切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原煤矿高级员工住宅(即天地玄黄宇宙)、南宿舍和供水所以及路矿子弟中、小学校等也一并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新生的九龙岗在当时不仅是淮南市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淮南矿务局、铁路交通、电力工业、公办教育、卫生、广播、报业、林业、气象、邮政、图书发行的起源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九龙岗,又一次催生了这块土地上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各种新建的办公设施和与之配套的产业以及铁路、煤矿工人的住宅建设也在这块土地上遍地开花。以矿为中心,西矿修建了重华村、长庚村、干部房、医院村,电工房。东矿则修建了崇文村、三友村、洋瓦村、以后随着发展又增建了新建村、反修村、闫家湖和前进村。与此同时,扩建的矿工医院、石料厂、制药厂、中心粮站、橡胶厂、疗养所、俱乐部、电影院也在九龙岗纷纷落户。随着铁路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上海铁路局确立了淮南以九龙岗为中心的铁路格局,下辖机务段、车辆段。随之站后村、淮路东村、淮路西村以及铁路俱乐部,铁路学校也就顺理成章的建成了。
   文化大革命之前,站在舜耕山之巅向北眺望,以煤矿和铁路为中心的格局赫然在目,矿上南北生活区被铁丝网围箍的矿内作业区隔开。从西矿东门到南门口有一条被两边幽静的树林掩映的马路。往北看,国产解放型的蒸汽机车牵引着装滿了煤炭的列车,停在九龙岗火车站的到发线上,车、机、工、电、辆等机构和周边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煤矿和铁路在这里相生相伴,它既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又是纯朴的民国风气的延伸。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我的故乡,已经是名震江南的工业重镇了。

共 33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明朝出了朱皇帝。凤阳城不远,堪舆家发现一块风水宝地,起名九龙岗,吉言巧重也真是宝地,百多年前发现煤矿宝藏。历经民国开发,私人投资合作兴建,日寇强抢掠夺,几经风雨终于回到人民手里。解放后建设新中国,煤炭当然是重要资源,国家大力投资,扩建煤矿的同时,修建铁路,码头和一些配套设施和生活区域。又历经几十年,如今这里成为了名震江南的工业重镇。作者通过详细的描写,叙述了九龙岗的前世今生,叙述了历史风云变幻,说明了此地中国煤炭业的发展到兴盛。文笔成熟,描述详细,史料真实,语言流畅。佳作,力荐文友共赏。【编辑:北方天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0-12-10 12:11:44
  感谢致稿书香社,问候安好!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