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傻娘(小说)
奔七的傻娘是有名字的!早在她八九岁的时候,那名字也很响亮。那时,老师同学们总喊她唐美,她呢,总是呐呐地应,脸上露出憨憨的笑。
后来偶然忆起那三年的学校生活,唐美的脸上总会露出痴痴的表情,她的眼前会情不自禁地出现那些快乐的画面,比如跳绳,比如踢毽子,再比如奔跑和躲猫猫,只是想起讨厌的数学和写字,她直到现在还是感觉头痛。这不,就为这,她辍学了,她的爸妈倒也开明,他们说了,不识人会饿肚子,这不读书呀也有饭吃。
后来,不读书的唐美在家里也没闲着。爸妈下地干活的时候,她就在家带弟弟,其余的时间就负责羊草和猪草的供应。
说到她傻娘名字的由来,是从她婚后慢慢叫出名的。婚后第一年,她生了个胖嘟嘟的儿子,大概也就一个月大小的时候,居然被她睡觉的时候压死了。第二年巴巴地又生了个丫头,虽说不合老公和婆婆的心意,有总比没有强。谁想两岁多的时候,丫头被她带去娘家的路上弄丢了,说起丢的原因,就因为她,半路上躲进玉米地里拉屎撒尿,把个孩子放在了玉米地外的路上。
连着两个孩子一死一丢,老公踢着打着骂她猪,婆婆长吁短叹逢人摇头说,家门不幸,招了个痴娘!
痴者,傻也。
傻娘的傻,还不仅仅表现在压死儿子弄丢女儿的事上,自从嫁入夫家起,她做的傻事真不少。
那时她家里养了一头猪,也不知听了生产队谁的忽悠,说猪吃了粽子得膘快,听了这话她心里有了打算。端午节那天,背着家里人,她特特剥了五个粽子给猪吃了。想想看,那时节粽子于人而言尚属稀罕,给猪吃粽子不是傻么?事情还远没这么简单。话说,她偷偷给猪送粽子的时候,是跨越了高高的猪栅栏进去的。也许是怕被发现了挨骂,跨得急了点,也许是她外裤前后面颠反了穿的缘故,也许就是那不规则的栅栏原本就没安好心!那一跨不打紧,两条裤管顷刻间撕啦啦一声响,从中间向两边开路,立马成了裤片不算,身体关键的地方还被栅栏划了好长好深一道口子。
出了大状况的傻娘坚持送完了粽子。事后,傻娘除了心疼裤子的破损,受伤之事并没告诉人家,是她的婆婆看出的端倪。上了年纪的婆婆老眼昏花,可再老,也看得出傻儿媳连着几天龇牙咧嘴走路一撅一拐的,待得知真相后,自然只能恨铁不成钢地再骂几声痴娘。
说起裤子前后颠反穿,有句题外话。据说那时妇女们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也曾问过傻娘,她回答,裤子屁股那块地方老容易坏,颠反了穿就不那么快坏了。说到这,也亏得那时的裤子开叉在侧面。
其实傻娘的傻,很大成分上还是名声惹的祸。仔细想,家里的活,生产队的活,里里外外的,她大体都能干好,要实在想挑刺的话,也就反应慢一点,磨唧一点,木讷一点。
傻娘丢失女儿不久又有了儿子。说起这儿子有点渊源,是傻娘的婆婆从娘家亲戚家领来的,来的时候已经三岁。据说那孩子父母是外来户,是夫妻吵架双双跳进河淹死了。孩子一下子成了孤儿,作为房东的傻娘婆婆的那位亲戚,看孩子可怜,联想到自己的堂姐,特别带了口信,让堂姐赶快去看看,说,要是中意的话赶紧领了去,要的人可不少。
其实那时,傻娘能生,只是婆婆和老公的考虑比较“务实”,母子俩的意思,家里连着两胎都不顺,再生,谁能保证就不出事,眼前现成的小子,无根无基的,不就等于自家的么?
三岁的儿子一天天长大了,鉴于前车之鉴,儿子的吃喝拉撒一直都有婆婆照管。这样,直到婆婆去世,儿子没有与傻娘一个被窝里睡过。
傻娘对这个儿子是打心眼里喜欢的。无论是吃饭的时候,还是空闲的时候,眼睛一看到儿子,她的脸上就会露出醉酒般的沉迷。她每天会给儿子在一大锅的麦饭里像画圈一样,划出一小块的米饭岛屿。还别说,傻娘平时里傻里吧唧的,煮这种特色饭还真有一套。
除了饭,她隔三差五地会给儿子煮一个鸡蛋,那时候的鸡蛋可比不得现在,尤其对于他们这种指望鸡蛋换油盐酱醋的家庭,是绝对上档次的好东西。
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傻娘对儿子巴心巴肺的,儿子对她却不怎么亲近。也难怪啊,傻娘的身上,傻事总在不断地发生着。
就说有一次吧,小村里来了一位蓬头垢面的傻姑娘,连着好几天游荡着,对这样的傻子,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可傻娘倒好,每次到饭点了,她居然盛了饭,四处找人家,那傻姑娘好像也没傻透,知道这个人会给饭吃,再后来,饿了,就会站在傻娘家门口大声嚷嚷饿。晚上呢,干脆被傻娘安排上了婆婆在世时睡的那张床。
巧的是,傻娘接待傻姑娘期间,恰好她老公去了开河的工地,不然的话,估计又得挨打挨骂。这山中无老虎,猴子封了王。上小学的儿子毕竟还小,自然管不得这事。这下好了,村民们背后都说,看看吧,大傻和二傻成一家人了。
傻娘做的最莫名其妙的一件傻事,大概发生在她儿子二十三四岁那年。那时,她老公因为一根铁钉的缘故,早在此前两年因破伤风去世了,好在那时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加上那几年里跟着父亲学会了木匠活,跟着施工队的人一直在外面打工。
话说那年,傻娘的邻居张大婶出了事,中风了。按理,张大娘有儿子,这事与傻娘鸡皮不搭鸭皮,可谁让张大婶那俩儿子不管事了呢,眼看着张大婶孤苦无依在床上,傻娘接下了照料张大婶一日三餐和洗脸擦屁股的事儿。为这,有人劝她别管闲事,傻娘倒实诚,瞪着双迷瞪的眼睛憨憨地答,老早的时候,你们笑我给猪吃粽子,笑了好久,可,可婶娘不是猪,总不能叫她脏死饿死都不管呀!
行,算我没说。那人一听这傻话,突然恍悟眼前人原本异类,甩甩衣袖走了。
用那位乡邻后来的话说,傻娘那一回捡起张大婶的事儿,是穿了一件湿衣服,想脱都脱不了。其实她还是说错了,傻娘自打接下张大婶的事儿,压根就没想过撂挑子,她每日里自己吃什么就给大婶端什么、喂什么,大婶大小便拉身上了,她就替她换了洗了。有时,大婶呜哩哇啦一顿说,傻娘居然也能搞清个大概。为此,有人当面赞扬傻娘说,耶嘿!强子娘,看不出你还能看懂这些呀?每每这时,傻娘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呐呐道,就这个事,有啥难的?
张大婶在傻娘的悉心照料下迷迷糊糊度过一年去了天堂。之后,傻娘的儿子娶了妻。
基于傻娘以前的种种“劣迹”,儿媳妇打结婚起,就把与傻娘的关系界定在不相干的位置上,平日里一直跟着强子在外地,即使难得回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唯一的儿子和儿媳妇一直在外地打工,鲜少回家,家里就剩下傻娘一个人,好在她身体不错,平时里地里侍弄一些蔬菜,养几只鸡和猪羊,加上儿子回家时也给点小钱,日子还行。
据说傻娘做的最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给儿媳妇拿出了她毕生积蓄。那次,儿子儿媳妇突然带着孩子回家了,回家的原因是儿媳妇得病了,儿子说了,外面的费用大,回家治病还能报销一点。
傻娘搞不懂儿媳妇得的是啥病,只是看着媳妇一张小脸煞白煞白的,知道肯定是大病,为这,傻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不停地叨叨,抹着眼泪说这个家要塌了!
一整个晚上,傻娘在床上颠来倒去的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早晨她打定了主意,当着亲家公和几位乡邻面,把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八千七百七十元钱悉数拿了出来。
拿出钱的那一刻,她低着头,一双眼睛像犯了过错的罪人一样看着地面,她双手把那个手帕包包递给儿媳妇,吞吞吐吐地说,我的钱都在这里了。卖羊卖猪卖鸡蛋的,还有强子爹走前留下的,一共就这么多,也不晓得够不够。你拿去看病,病好了就放心了。
那次接过傻娘手中钱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儿媳妇着实感动得厉害,她擦着眼中隐隐的泪,第一次清晰地喊了一声妈,说,妈,谢谢你,我想不到……
那天,目睹了这一场景的几个乡邻回家后却都摇了头,他们唉声叹气说,傻娘终究是傻娘,这儿媳妇自打结婚起眼睛里就没有过她,今天给的钱,是肉包子打狗咯。
傻娘可没想那么复杂,她有限的脑沟回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儿媳妇是个没娘的丫头,既然进了自家的门,就是自家丫头,丫头的病得快点治好,只有丫头的病好了,这个家才不会塌。
说起儿媳妇的这次病,还有几分复杂,听强子说,儿媳妇开刀前得输血,可医院里的血硬是配不上。傻娘一听,说用我的呀,你看看我头不晕眼不花的,你带我去医院,和医生说说。
也不知是事急权宜,还是傻娘的缠磨,最后强子带着她去医院验了血,还真是巧,傻娘的血和儿媳妇的血正好配对,用护士的话说,这婆媳俩也叫有缘,竟然都是稀有的熊猫血。
有了傻娘的血,加上医院想方设法调剂来的血,儿媳妇的贫血很快纠正了,之后做了手术,长在身上的良性肿瘤被摘除了,儿媳妇恢复了健康。
转眼,金秋十月到了,巧的是,金风送爽的转角,恰是傻娘七十岁的生日。这一天,小苏村的村民们都接到了强子夫妻俩的邀请,邀请的理由是他们要给自己的傻娘做大寿了!这消息无疑是大意外、大惊奇。
于是,那一天,几乎全村留守的男男女女都来到了傻娘的家。那一天,他们见证了傻娘戴着儿子儿媳妇买的金项链,穿着新衣服的幸福笑脸;见证了小夫妻俩亲亲热热挽着傻娘的手臂说的那些话。他们说,妈,你也是七十岁的人了,以后想吃什么、想穿什么就买,千万不要再省了。也是在那一天,他们还影影绰绰听到了一个非常吃惊的消息,说经过几方面的核实可以基本断定,傻娘的儿媳妇,很有可能就是傻娘好多年前丢失的那个丫头!
一听这消息,打眼再看那傻娘,咦!那娘儿俩,眉眼脸型还真像!看到这,有村民嘴里不自禁遛出了那句——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