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冬】冬至聊聊羊肉汤(散文)

精品 【摆渡·冬】冬至聊聊羊肉汤(散文)


作者:木语杉言 布衣,44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26发表时间:2020-12-22 20:27:17

【摆渡·冬】冬至聊聊羊肉汤(散文)
   在悄然无声里,寒冬的脚步渐行渐近。这个冬天的冬至走来了。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一个大节日,它又被称为日短至、冬节、亚岁等等。这个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中国人比较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中国古代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从文化意义上说,冬至就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一个时令,而是一种充满历史温情的传统民俗,氤氲着一个民族久远而清晰的记忆。
   华夏民族,地域辽阔,对于一种古老的习俗,常常分为南北两种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的传承。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也同样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乔金龙的《冬至到》如是说:“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可见,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古已有之。北方人冬至吃饺子,在四川成都,冬至人们的最爱,则是一碗鲜香飘逸的羊肉汤。
   成都的街头小巷,羊肉汤馆很多,几乎每个羊肉汤馆的招牌上大都贯上“正宗简阳”的字样,用来表示自家的羊肉汤的地道与味美。足可见简阳羊肉汤最地道、最巴适!
   简阳羊肉汤为什么如此受到成都人的宠爱呢?一是在于食材上,据说,简阳大耳羊由美国努比羊与简阳土羊杂交形成。而美国努比羊是上世纪初,由宋美龄女士从美国引进后放逐龙泉山脉,与简阳的土羊杂交,形成了汇聚中外品种优势的“简阳大耳朵羊”。二是在于羊肉汤的烹制工艺独特。精美的食材和精细的制作工艺相结合,才造就了简阳大耳羊肉汤独特的风味,而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羊一技艺,赋予了简阳羊肉汤“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温而不火”的特色,具有其味鲜香浓烈、香气四溢,汤鲜肉嫩、余味悠长的独特口感。在寒冷的季节,坐在成都街边的小饭馆里,慢条斯理地喝一碗热气腾腾汤白如奶的羊肉汤,那不仅仅是一种惬意,也是一种滋养。汤汁顺喉而下,暖了胃,暖了心,暖了身体,也暖了血液。一碗羊肉汤落肚,营养有了,能量有了,热量也有了,生活的情趣和信心也油然而生,走出小馆谈笑风生,就不惧惮扑面而来的凛冽的寒风了。用简阳人的话来说:“冬至喝碗羊肉汤,一冬都不生冻疮。”
   成都人对羊肉汤的喜爱,在冬至这天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走进成都街头,简阳羊肉汤只能用“火爆”一词来形容。大街小巷都弥散着羊肉汤的香味与热浪。无论是否正宗、无论店面大小、无论高雅或者市井,每一个羊肉汤馆里都是热气腾腾,客满为患。店里店外见缝插针地摆着桌子椅子,且坐无虚席。老板忙得不亦乐乎,不断地招呼着不间断涌入的食客:点菜、称肉、安排客人就座。然后对着厨房大喝一声:“十五号桌四斤肉、五斤杂。”此时老板只恨自己生了一张嘴、一双手,老板的脸上全无冬的冰冷,反因燥热而显出亮泽的红润;服务员也陀螺般不停地在厨房与客桌间穿梭,忙着上汤、上菜,在客人与老板的催促声中近乎小跑地敏捷往来穿行。
   经过一番短暂等待后,一锅热气腾腾的奶白的肉汤上桌,薄薄的羊肉片、长条的羊杂在锅里沸腾着,用肉质的鲜嫩和味道的鲜香勾引着食客们的味蕾和渴望。人们会迫不及待地挑上一筷子放入嘴里,一边吞咽,一边大呼过瘾,再喝上一口鲜美的汤汁,一股热气流遍体内,似乎周身都被滚烫的羊汤通透了。
   一碗羊肉汤,不仅仅滋养了身体,也带来了心理愉悦和思想的轻松。甚至治愈了人们一年里所有的不快与忧伤,让人们忘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而挥之不去的,唯有冬至的这一份热气腾腾的熏陶。
   其实,四川多地都有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南江黄羊肉汤,也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散发出袅袅鲜香。那一年与朋友相约去光雾山看红叶,住在南江,朋友的同学邀我们吃了当地的黄羊肉汤。其肉嫩汤鲜足可以与简阳羊肉汤媲美。
   南江黄羊肉汤的羊是四川南江县经过长期的选育而成的肉用型南江黄羊,放养在平均海拔1100米的山区。以百脉根、山豆根、野豌豆、杂灌木等本土植物的天然植被为主食,以渠江水系的山涧溪流为饮水。养成了黄羊“三高、两低、一细、一丰富”的肉质。吃了一次后,我们对其美味恋恋不忘,第二年再次相约驱车五个多小时前往,寻了同一家店又享用了一次黄羊肉汤的美味。我们还曾约定,下次还去,一为它的味美,二为它的货真价实。
   无论是简阳羊肉汤,还是南江黄羊肉汤,都是时令带给人们的一份精美礼物,也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美好馈赠。一碗羊肉汤,驱走的不只是冬的寒冷,还有心里的寒冷和一个凛冽的冬季。给人们增添了一种生活的情趣。或许,这是成都人在冬至爱上一碗羊肉汤的缘由吧。
   寒冬虽在身旁,但呼啸寒风中,有了一碗汤的热气,有了一碗汤的温度,也就有了人生的力量。冬至,春之先声也。在成都生活的我们,因冬至这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暖了胃、暖了心,暖了情。数九的歌虽已唱起,却依稀可以听见春天的脚步声悄然响起。
   就想当年我刚刚工作的冬天,因为一碗羊肉汤发生的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一次发了工资以后,下班回家路过一家羊肉馆,被里面飘出来的香味吸引,就进去要了一碗羊肉汤。正在这时候,一位老人走了进来,也要了一碗羊肉汤,一个馍馍。
   那个年代,去羊肉馆喝羊汤的人并不多。别说是晚上了。顾客不多,我们两个人要的羊汤差不多同时上桌。老人可能是太饿的缘故,很快吃完馍馍和喝完羊汤。
   叫老板结账的时候,他翻遍口袋也没找到钱。尴尬地和老板说出门忘带钱了,可以明天送来吗?可是老板不依不饶,就是不放老人走。我当时很想替他结账,可我刚工作不久,虽然刚发了工资,可是快过年了,又要回家又要买东西,心里实在舍不得。
   老人一个劲的道歉,老板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老人的那份羊汤钱给了老板。老人一个劲要我的联系方式,我给了他厂里的地址,对他说:“大爷,不用了,不就是一碗羊肉汤钱吗!没事的,不用给了。”事情过去了,我也没放在心上。
   后来也就忘了。快放年假了,我下班时被厂里的门卫叫到门卫室,他说,一位老人给你送钱了,说是他借你的钱。我突然想到了那个没钱付羊汤的尴尬老人……
  

共 24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感饱满的散文,作者从冬至成都的羊汤聊起。给我们讲了地方特色的羊汤,简直看得让人口水直流。最后讲到的尴尬老人让人心生怜悯,人立于天地间,宽容是一种美德。诚信的老人,不依不饶的老板。看后让人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思考。散文的语言散而不乱,主干枝节舒展得都不错。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赵淑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23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0-12-22 21:33:00
  拜读好文,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文章结尾发人深省。学习点赞!
2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2-22 21:35:26
  真心不错的一篇散文,值得学习!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0-12-23 09:59:55
  一片富有生活气息的好文章。
4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0-12-24 01:35:47
  冬至,一碗别致的羊肉汤,很温馨。一种舒心的情感在笔端流淌。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