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神采飞扬】别问我有多爱(随笔)
以前读书的时候,听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句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时年少,只觉得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伟大境界,却并没有多么深刻的领悟。如今,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陶老先生这句话感受颇深。
一、爱是陪伴
初入幼儿园,我只是一名生活老师,对于幼教行业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那时候,我认为生活老师的工作除了负责班级日常卫生和消毒,再就是帮助班主任老师维持一下秩序,至于教育孩子,那完全是班主任的事情。我对孩子们的爱,仅停留在给他们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照顾他们的吃喝拉撒睡。我做着一个生活老师的份内工作,尽着一个生活老师所能尽的本分,却清楚地感觉到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第一个和我拉近距离、享受我特殊照顾的宝贝叫小生。小生有别于其他宝宝的地方在于,他还没学会说话,无论什么想法或情感,他都只能用哭或笑来表达。刚入园的那几天,小生几乎一哭就是一整天,任何人拿来任何玩具,都引不起他的兴趣,我们怎么逗他也都无济于事。我怕他影响主班老师上课,每天打扫完卫生就搬个小椅子,带他到角落里陪他并排坐着。偶尔,我和他说说话,更多的时候都是他在哭,我愁眉紧锁着在旁边听着,无计可施。最让人犯愁的是,小生不单单只是哭,一天当中他总会尿几次裤子,偶尔还会站着大便,弄得满裤子都是。而且,小生的大小便让你摸不着规律,他自己又不会说,就算你问他,他也不会跟你讲他要排便。我很被动,只能每天数次为他换裤子、洗裤子。就是这样,每天近距离和小生接触,时间久了,他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也读懂了他的好多肢体语言,成了他的近身翻译,我知道他和我最亲。
有一天,小生忽然指着远处的什么东西,对着我喊了一句:“妈妈。”瞬间,我被这两个字击中。尽管我心里明白,小生的这句“妈妈”只是和普通的打招呼无异,但心里还是有种莫名的感动。我对小生的感情与日俱增,我喜欢每天看见小生纯真的笑容,喜欢他每天围着我口口声声喊着妈妈。因为小生,我心底蕴养了一种叫做“陪伴”的爱。虽然,那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爱,但却因为平时的陪伴而生出了好多牵挂。后来,小生因为身体原因远去北京治疗,我便一直惦记他,每天都念叨好几遍想小生了。直到他回来,我才放下心来。那时候,总有同事开玩笑说我不够累,说我没洗够尿裤子。我就笑笑,我得到的,远不是她们所能想象的。
我总在想,既然总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我和小
生之间便可算做是互相陪伴,互相告白。那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适应期,我感谢小生陪我度过的每一天,很荣幸能够做他的临时“妈妈”,陪伴他走一小段成长的路。
其实对于每个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便是迈入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环境里,面对诸多的陌生人和陌生事物,他们心里惴惴不安,希望寻找一个心理依靠,而我们便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也许,我们并不能够真正地为其遮风挡雨,但有时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你在他们身旁的默默陪伴。而你要做的便是——有我在!
二、爱是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的工作也慢慢变得得心应手。我不再像刚入园时那样累,每天收拾好卫生之后,我便有时间观察班级里的宝贝们。他们在玩积木的时候,我也会接近他们,和他们一起玩,听他们用稚嫩的声音介绍自己的作品。也正是这种接近,让我意识到我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那时候我们班有一个最让我头疼的捣蛋鬼叫小涵,只要主班老师不在教室里,他就使出浑身解数,竭尽所能地捣蛋,根本无视我的存在。因为之前听主班老师提起过他的“壮举”——不但会挠小朋友,而且偶尔还会咬小朋友,所以我对他非常关注,一刻都不敢让他脱离开我的视线,就怕他把别的小朋友给弄伤了。那天下午离园时,主班老师先带着接的早的一批小朋友出去了,我在教室里看着走得晚的孩子。其中就有小涵,他正和小文小朋友并排坐在桌边玩积木。我看着他俩有说有笑的游戏,但仍不放心,便搬了个小椅子坐在他们中间,以防小涵突袭。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概也就是如此吧。我刚坐下不一会儿,小涵忽然伸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把小文的脸抓了一道血印。我急忙伸手阻拦,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望着小文受伤的脸,我顿时手足无措。我简短的批评了小涵几句,之后把小文受伤的经过叙述给正好返回教室的主班老师。
当时,我并不能设身处地的想到主班老师的为难,更不了解因为我的一个疏忽,主班老师要承担多少责任、要对家长做出怎样的解释。我只觉得很愧疚,下班时我没有回家,一直在幼儿园等到小文的妈妈来接小文,我主动道了歉。小文妈妈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不但没有埋怨我,反而安慰我不要把孩子间的玩闹放在心上。听了小文妈妈的话,愧疚感在我心里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无声地讨伐,虽然我明白这次意外并不完全是我的责任,但我也深深埋怨自己不够尽心。如果我把他们两个分开,那不就不会受伤了吗?我的责任心开始微微颤抖。
作为一个幼师,责任心是教师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没有责任心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换个位置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我把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如果是我的孩子受伤了,作为妈妈的我会有怎样的感受?那天起,我暗暗下了决心,只要我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一天,我就要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别人的孩子。
三、爱是付出
冬天如约而至的时候,我有一个温暖的同事孟梁和我一起度过。每天中午,孩子们上床睡觉之后,我和小孟就在旁边的桌子上奋笔疾书——她写她的备课,我写卫生保健记录。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坐久了便会感到小腹冰凉,凉气从小腹逐渐扩散到身体每个细胞,穿着棉马甲也感觉有点儿冷。我和小孟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泡沫做个小垫子来隔凉。当我坐着软软的垫子,抱着一杯热水望向正在熟睡的孩子们时,忽然想起一会儿孩子们起床后,也要坐到冰凉的小椅子上。我的心里极不舒服。我直接打开淘宝搜索“幼儿园小椅子垫”,想给全班小朋友购置一批小垫子。我没有和小孟沟通,因为觉得她一个小姑娘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很不容易,所以不想让她掏钱。
小椅子垫到货之后,我们两个迫不及待地给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上都绑了一个。孩子们看着椅垫上咧嘴大笑的大嘴猴,也禁不住露出了开心地笑容。之后的庆元旦联欢活动上,孟老师跟家长们说起这件事,某个家长很感动的对我说:“杨老师,谢谢你,把孩子们照顾得这么好,还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小垫子。”我的脸有点儿热,鼻子有点儿酸,立刻回答:“别这么说,我希望别人怎样对我的孩子,我也会怎样对你们的孩子。”
小垫子事件之后,我又给孩子们购置了一批饭兜,这样,孩子们每餐吃饭时就不会弄得满身都是了。后来,我的购买欲一发不可收拾。今天上网买点小贴纸、小气球,明天买点颜料、彩纸等手工用品。夏季炎热适合玩水的时候,我给孩子们买了个充水的大喷壶,把小气球都注满水放在水桶里,领着孩子们到后院打水弹。望着孩子们湿淋淋的笑容,我心里也感觉湿淋淋的。
小孟对我说:“杨儿,你可真像他们的妈妈,有时候,我觉得你比他们的妈妈对他们还要好。”我笑着说:“嗯,我就是杨妈妈。”这以后,“杨妈妈”变成了我的专属称呼,小孟每天早上上课之前都跟孩子们说:“我们小二班有孟老师和杨妈妈,我们每一天都要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确实,在小孟的带领下,我们班每一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其实,每一个老师都是妈妈。每一个妈妈付出的爱都难以用金钱来衡量。既然孩子们叫我一声妈妈,我绝对不吝付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对得起这个称呼。
四、爱是关注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声“杨妈妈”是从小新口中说出来的。那晚,小新妈妈给我发微信:杨老师,特别感谢你把我儿子教得这么好,我从各方面都能感觉出这个孩子的变化。他每天去幼儿园都很开心。尤其是,他叫你杨妈妈,他得多喜欢你才能这么叫你呀!我很高兴,我儿子在幼儿园能有这样一个好妈妈。得到家长的认可,固然是一个幼儿园老师最欣慰的事情之一,但我不敢以功臣自居,我只是做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而已。
说起小新,其实这个孩子是从别园转过来的。刚转来时,我就发现他和其他新入园的孩子不一样。这孩子聪明懂事、理解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强,可我从他注视我的眼神中明显看出一种胆怯,时时处处都在察言观色,有时甚至连笑容都不敢完全绽放。我心里有种不忍,不忍见他小心翼翼的样子。一个孩子,不应该有这种眼神,尤其是男孩,更应该大胆活泼才是。我初步判断,这个孩子一定是家教过严,要不就是受过某种心理影响。我决定改变他的状态。
观察了大约两周之后,某天晚上我跟小新妈妈做了长时间的沟通,这才得知小新来孜鹭幼儿园之前的经历。据妈妈说,孩子在别的园时总哭,每天都强烈抗拒去幼儿园,以致于妈妈只能给他请假,带他回了老家。在老家的日子,孩子的心情阳光起来,慢慢对妈妈道出了不爱去幼儿园的原因:老师对他不好。虽然,孩子的话有时不能偏听偏信,但空穴来风,势必有因。为了孩子能够快乐成长,无奈之下,妈妈果断给他转了幼儿园。
我得知这些之后,便对小新格外关注起来。除了每天精心照顾他的生活之外,我更关注他的心理。我会在他们游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接近他,和他一起玩,逗他说说话,让他慢慢了解老师并不可怕,相反,老师是很可爱的,而且和他的妈妈一样爱他。我要让他知道,老师不但不会训斥他,而且还会表扬他。我抓住每一个细致入微的小优点小进步,适时放大,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肆表扬小新,引导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让小朋友都喜欢他,让他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喜欢这个集体。当然,小新毕竟是个孩子,他也有犯错的时候,我从不点名批评他,而是和颜悦色地给他讲道理,等到他承认错误之后的某时某刻,我就用他的这个小错误警醒其他孩子,以防日后有人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我依然不会点出他的名字。小新笑容果然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每天来幼儿园都是高高兴兴的。
这段时间里,我把小新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及时反馈给他的妈妈,让远在外地工作的妈妈知道孩子的良好状态,也好让她安心工作。小新妈妈感激地跟我说:“杨老师,我儿子很幸运遇到了你这样的老师!你对他太好了。我每次打电话回去,听到家人说他的变化,我都很开心。我从监控里都看到了,他现在可活泼了,你教小朋友跳舞,他还跟着学,以前在别的幼儿园,他都一动不动的。这孩子在你的教育下懂事了,我听他跟我说话,都觉得特别感动。实在太谢谢你了!”我听不得这样感激的话,因为我自认从没比别的老师多做多少事情,我只是在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我只是觉得我是这些孩子的妈妈,我有责任照顾好每一个孩子。
五、爱是理解
孩子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他们体内的洪荒之力就会时不时地爆发一下,接踵而来地便是在所难免的磕磕碰碰,身上脸上经常会青一块紫一块,或者呈现深浅不一的划伤……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孩子们,但总避免不了这些小意外的发生。作为老师,我们最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望着孩子的伤痕,我们的心里便充满无限愧疚。而更让我们歉疚的,便是家长们的包容和理解。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家长是浩浩的妈妈。浩浩入园第一天,没有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又哭又闹,反而觉得幼儿园里的一切都很新鲜,一整天都很兴奋,蹦蹦跳跳的根本停不下来。第二天早上,浩浩妈妈送孩子入园,晨检时我们发现浩浩的额头上有一处淤青,于是很关切地问了一句:“浩浩的额头怎么了?像是碰伤了。”浩浩妈妈笑了,轻描淡写地说:“哦,没事,昨天从幼儿园回家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块儿。”听了浩浩妈妈的话,我的职业经验告诉我,浩浩的伤很可能是昨天在幼儿园碰的。我猛然想起昨天下午喝水的环节,浩浩喝完水将水杯送回到水杯架上时又蹦又跳的,刚把水杯放好就着急地想要把水杯架的门关上。其他小朋友一看浩浩要关门,便伸出手去阻止浩浩,因为我平时要求他们,只有最后一个喝完水的小朋友才能关门。但浩浩刚来,还没有规则意识,他当然要反抗。他们几个互不相让。忽然,浩浩哇地一声哭了,向我跑过来。我以为浩浩是因为被他们推开了,所以才委屈的哭了。就在浩浩妈妈说完那句话之后,我忽然记起在我安慰浩浩的时候,浩浩的手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然后又迅速跑开了。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肯定是当时就碰到了头,因为水杯架的高度正好在孩子们额头那个位置。我满怀内疚,立刻向浩浩妈妈讲述了昨天发生的事情,并说出了我自己的推测,也诚恳地道了歉。浩浩妈妈宽容地一笑:“嗨,杨老师,没事儿的。你不要这么紧张哈。我们在家里好几个人看着他都难免磕了碰了,更何况你们要照顾这么多孩子呢!孩子哪有不磕不碰的,这也是一种成长的经历,对他其实挺有好处的。”听浩浩妈妈这么一说,我更为我的失职而愧疚了。
有始不有终
能受百样痛
从没有合约合同
但却跨时空
这滔滔不息的爱
……
感谢投稿神舟,问候老师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