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写手奖励赛】一个浪漫诗人的视野和情怀(赏析) ——读银莲诗集《在月亮上醒来》
一个浪漫诗人的视野和情怀
——读银莲诗集《在月亮上醒来》
余懋勋
今年五月从中国作家网看到银莲受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的消息,下半年嫦娥五号登上月球的日子,读到她新近出版的诗集《在月亮上醒来》,其中还有她近两三个月创作的诗篇。这么快的速度,真是手起刀落,令我赞叹不已。在她收入这本诗集的100余首现代新诗中,从第一辑《走马成都》,到第二辑《东进之路》,再到第三辑《耕读巴蜀》和第四辑《航拍丝路》,我看到了诗人行进在万里路上,自在挥洒才情,捕捉不同的意象,转换不同的角度,表达多种不同的主题,集中体现了她作为一个新时代诗人的使命和担当,反映了她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银莲出生于中医世家,成长于巴蜀山水间,扎根于天府成都。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秦汉时期,成都因手工业发达而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也因蜀郡太守文翁开办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方官学——文翁石室,奠定了天府之国作为中华文化重镇的基础。成都地区优美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人文风气,也吸引了不少知名诗人入蜀。“自古诗人皆入蜀”这句话始于中唐韩愈,夸张表述了唐代诗人都渴望到巴山蜀水一游的心情,李白、杜甫等知名诗人也曾在成都驻足吟诵。天下诗人与成都的紧密联系是这一时期成都成为中国大雅殿堂,影响遍及海内外的最好诠释。成都人杰地灵,诗人辈出,才子云集。今天的成都,是一座温暖的充满诗意的城市,吸引着更多的中外诗人。在这样优雅的人文环境中,银莲立足本土,游学四方,经过多年的锤炼,已经成长为优秀的现代诗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最喜欢银莲笔下的《望江楼》。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锦江南岸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是与武侯祠、杜甫草堂齐名的成都三大文化地标之一,唐代女诗人薛涛坐落在这里。薛涛曾应酬于官府,周旋于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之间。一生坎坷不幸,但她心性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写下了不少清丽秀美的诗歌。银莲用短短的29行诗句高度概括了薛涛浪漫而凄美的人生故事。《望江楼》的前两段,诗人以竹子、伞、船、帆影为意象,叙述薛涛的爱情上的失意:“九千根竹子/够不够为你撑一把伞/撑开一方晴天//远行的船/从浣花溪下水/行到玉女津/转弯就不见了帆影”。第三段和第四段描写薛涛内心的痛苦:“水声撞击胸腔/濯锦楼不是你的哭墙/一颗失重的心/在哪里上岸//花开无人同赏/你的灵魂伴侣在蜀山之外/遇见了另一片云/空留一眼薛涛井/独对流水落花”后面的三段则以吟诗楼、崇丽阁、薛涛诗词、竹林、芙蓉花为象征,赞美薛涛的才华和情怀:“吟诗楼,诗酒唱和/明月遥寄中秋/浣笺亭,桃花小彩笺/挑灯细数相思/崇丽阁,远望西岭雪山/尽览蜀都风流//留存九十首诗歌/够不够折服,大唐女校书/扫眉才子薛涛半世才情//望江楼上/借一片竹林观照古今/以芙蓉花为颜值/美给锦江看”。这首诗看似平平淡淡,读来却十分有味,含蓄的火热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融为一体,体现了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清新自然,诗味隽永,意境深远,真可谓平淡之中有华彩,朴素之中含丰韵,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表现了薛涛的非凡人生和人格,足以可见作者浓郁的情思和深厚的文学功力。
薛涛是一位历史人物,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非常久远,为了走近她,体验她经历的时代,所处的环境和她的不幸人生,作者必然要去研究她的资料,了解她的经历,从她留下的诗中探寻她的内心世界和灵魂,并从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中理解她的遭遇和命运。虽然作者与薛涛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同为才华横溢、感情丰沛的女诗人,她们可以穿越时空,心灵相通。她们都有过爱与被爱的体验,她们对生活的感受是敏感的。只有这样,作者通过对薛涛的深切“体验”,才能写下可以传世的《望江楼》。
任何一个诗人,无论是写对现实的感受还是写对历史的感受,都离不开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超功利、超时空、超生死的,其目的是缩短直至消除诗人与写作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获得诗所需要的真情。要消除这种心理距离,诗人就必须调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维力,去探索所写对象的心境或神态,去把握所写对象的特征,去品味所写对象的意蕴,以便与所写对象达成情感的高度融合。不经过这样的体验,仅凭人的感官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和兴趣去写作,是很难产生并写出符合诗歌审美的真情的,即使写出形式新颖别致,语言精巧优美的作品,也只是没有灵魂的华丽外壳。为了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诗篇,书写她心中一往情深的成都,挖掘和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银莲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探访众多名胜古迹:于是有了“红墙穿过竹影/千年武侯祠/用铁血智谋成就蜀汉基业/把柔情都给了/一墙之外的锦里//……(银莲《武侯祠》)”“在屋檐下坐定/煮一壶茶/等肚子里装了一部诗史的/杜大诗人,从晚唐回来//……(银莲《杜甫草堂》)”“说来就来/一场雨劈头盖脸/像极了北宋太师苏轼/阴晴不定的人生(银莲《三苏祠的北宋时光》)”。
翻开她的诗集,可以遇见宽窄巷子、都江堰等历史文化圣地,还有天艺村、天府芙蓉园、水润天府、双流航空港、道明竹艺村等当今网红地标。
诗人紧跟时代的步伐,用灵动的意象,真诚炙热的情感,简洁凝练的文字,勾画成都未来的画卷——东部新城的美好前景,桃花故里的前世今生,洛带古镇的移民文化,成都大运的迷人风采,在她的笔下充满诗情画意,为成都优化空间布局,实施东进战略,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广大市民创造幸福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可喜的是,诗人不仅深情地追溯巴蜀文明的根脉,康藏文化和成都茶文化的源头,重温了红军四渡赤水的革命历程,并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夏至、立冬、白露为代表,展示了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而且还把她在日本、欧洲游学路上的收获,跟当前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相融合,让读者通过她的诗行走进法兰西、巴塞罗那、布拉格、富士山音乐公园,让人们在诗美的意境中开阔眼界获得新知。
读完银莲诗集《在月亮上醒来》,我想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是人的胸怀。”其实这里的胸怀就是人的心灵。一颗超凡脱俗的心灵可以包罗包括宇宙在内的世间万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大视野和大情怀,她才能放飞梦想,时而在大地上行走,仰望诗意星空;时而在月亮上醒来,俯瞰万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