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韵】 绿野“仙”麦(散文)

精品 【书香·韵】 绿野“仙”麦(散文) ——彩色的田野之一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6发表时间:2021-01-01 10:43:43
摘要:田野是农民的天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色彩缤纷的大地。春夏秋冬,远看近观,入目即是彩色的田野。麦田是田野上的风景,生命之绿,养眼、养心,有情怀,金色之黄,醉人、醉心有欢喜,彩色田野,多彩人生,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星球,就是这么美丽。

黄河流域,特别适合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种于老秋,存活冬寒,成长暖春,熟在炎夏。民间传说,小麦是神仙恩赐之谷,因此带有几分仙灵之气。
   陆放翁在《闲咏》一诗中说:“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小麦绕村是黄河两岸的一大风景,每年春归,田野最先绿起来的就是绕村的麦田。
   布谷声中,桃红柳绿;春雨如酥,莺飞草长,这一切都落在麦田之后。故乡的麦田是一冬长绿,有着另一样的风情。上秋时播种,很快长出纤弱的幼苗,继而出现一行行小绿,虽然浅淡,却保持着生命不息的征候,哪怕寒风摧残,任凭冰雪覆盖,只要阳光一度,化去冰霜,依然绿意盎然。
   黄河流域,不像江南热带四季常青,黄土大地每到冬季就万物萧索,树木叶落,空剩枝条,小草枯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天空白云,地上黄烟,一派荒凉景象。唯有麦田的小绿,彰显着生命的顽强,特别养眼,看着也顺心顺意。田野上的麦绿不仅渲染了冬天,也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把这种魅力赋予黄土,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企盼,给人以战胜寒冷的力量与信心。看着它就感觉温暖,感到激情迸发,感到生活充满了阳光。
   春的呼唤,麦田最先响应,待到“牧童遥指杏花村”时,它已郁郁葱葱,遍野绿翠,与杨柳呼应,与碧水争风。若清晨漫步田野,看麦田如毯,一方方,一块块,整齐平覆,麦垄笔直,无数个麦苗叶尖都顶着细露,朝阳一照,金光四射,晶莹璀璨。正如“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野鸡(这些年野鸡多了起来)隐在麦田深处,只闻其声,难见其影。春风吹拂杨柳,引来鹧鸪,引来鸿雁。“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北宋大家王安石,有诗说它胜比春天的百花,实不为过,在农人的眼里,它比百花更美,更能醉心,更可倾情。
   若至小满,则绿色更浓、更新,麦田的绿深及腰,已分不清垅行,也看不见下面的黄土,放眼望去碧浪滚滚,人在其中如荡波弄潮,周围是绿海碧浪,有诗的意境,心情特别舒畅。如忍心躺下来,沉醉绿丛中,铺翡枕翠,心吻麦香,眼望蓝天,窃听春风,窃听鸟鸣,幽思今古,心情无比惬意和清爽。
   这时的麦子已齐刷刷地抽出穗,锋芒毕露直刺蓝天,摇曳夏风,醉舞骄阳。田头野花点缀,天空莺飞雁影,渠边梧桐华盖,小路叟闲童追。好一派田园风光。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麦子有很深的情感和依恋。在人间粮食作物中,种植最多的可以说是麦子和水稻,人们食用最多的也是大米和白面。咱们中国人,南方人喜米北方人爱面。面食能做出很多很多的花样,千百年来,吃出了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绿与黄似乎是植物界的定律,小麦也不例外,待它籽粒成熟,全身就开始由绿变黄,这时的麦田变成了金色世界,金色的麦穗,金色的麦叶,金色的阳光下黄橙橙,金灿灿,金覆大地,金暖人心。燕子在低空翻飞,麻雀在麦穗上跳跃,嘁嘁喳喳的叫声,啼破了田野的恬静,唤来朝阳飞霞,送走夕阳如火。
   记忆深处,总难忘久远的麦黄,那是物质匮乏的童年时代,新熟的麦子,对地瓜干与红薯果腹我们,有无与伦比比的诱惑力。
   麦子微黄时,生吃特别清香,行走田间,随手掐下几个麦穗,放到手心中两手揉搓,青绿晶莹的麦粒就脱落出来,吹去糠芒直接送入口中,一股清香微甜入心入脾,随着咀嚼,越来越浓,越来越勾起食欲。如果弄上一大束,捋顺整齐放火中烧烤,待麦芒烧焦,麦穗变黑时,搓下麦粒来,吃的会更香,更甜,更觉筋道。“麦子变黄人心暖,舍下苦菜无饥荒”。这是经年留下的民谣,麦子一熟,农人们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幸福。黄粱美梦成真,生命有了幸福的保障。
   小麦后期成熟非常迅速,俗话说“麦熟一晌”,上午看还泛些青绿的麦田,至下午就可能黄透,明天一早必须开镰,“七分收,八分丢”,是老辈们总结的经验,宁收七分,也不可收八分而冒丢的危险,这话有道理。
   收麦如战场,收获小麦,一个字,就是“抢”,上天送来的一地黄金,农民们必须尽快、尽早、尽数地收进仓里,这可是半秋一冬,一春又半夏的期盼,也是全年的生命源泉,不容得有半点马虎。
   熟透的小麦有三怕,一怕火,麦熟在盛夏,天热的天像个大蒸笼,干燥的麦田,一把火就可能火烧赤壁;二怕风,大风刮来,麦粒摩擦脱落,收成会大打折扣;最怕的就是连阴雨,1991年是很多庄稼人刻骨铭心的一年,那年麦收刚开始,巧遇天不作美,连绵的大雨一直下了好多天,人是清闲了,可小麦却在未收割的田地里发了芽,生出白嫩的毛根,致使华北平原几省的民众,吃了一年又粘又黑的芽子麦面。
   过去的麦收季节特别紧张,也累人。学生会放假,在外的家人也想办法回家,一切都为了麦收。那时候,人们天不亮必须下田,顶烈日,披星月,一顶草帽,一条毛巾,一把镰刀,男女老少齐上阵,与上天抢时间,与大地要收成。打麦场上还要挑灯夜战,人人累得精疲力尽,但农民看着黄橙橙的麦子,心里就喜欢,身上就有劲,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生产队的年代,收麦子大部分是妇女老人们操镰,他们一字儿排开,一人三笼,三人成组,争先恐后地割到前面地头,喝几口清凉水,继续弯腰再割返回去,长长的麦笼累得人腰酸背痛,不少人歇息时就地一躺,再不愿起来。地上一堆堆割倒的小麦,像俯卧的士兵,有秩序地排列在三人身后。齐整整的麦茬像给大地剪了一次头,显得轻松而又新鲜。
   割麦中,时常会惊起一窝野兔或鹌鹑,引起一阵骚动,年轻人急忙追赶,大部分人停下观望,借机休息几分钟,活动一下酸痛的腰肢。这时,跟来的家狗,立刻打起精神,箭一样地冲出,一直追赶很远,很远。
   青壮年男人们,一般拉车运输,把收割好的麦子运到晒场,碾压脱粒。很快,场院中麦积起垛,生产队仅有的几个黄牛、老驴,换着班在晒场里拉动石滚子,一圈又一圈,碾出金灿灿的小麦,碾出农民的喜悦,碾出生活的憧憬。杈耙扫帚扬场锨,都是力气和技术活,碌碡簸箕赶牛鞭,都有专人驱使,脱净麦子的麦秸、麦糠,是生产队一年的牲畜饲料,也必须认真经管储存。
   麦子收割、脱粒完毕后,队长会选择一个大好晴天,全队男女劳力,集中场院,一起把所有的麦草摊晒,然后堆成一个或圆或方的大垛,上大下小,起脊溜坡,像个大大的蘑菇或宫殿,顶上抹泥巴防止漏雨,底下垫土台防止返潮,这个麦秸垛,是队上人的脸面,穷富可以从麦草垛的大小上反映出来,年轻人相对象,女方第一看的就是所属队的麦草垛大小,所以,必须极尽能事地夸张,堆出美感来。
   这时的活路显得轻松,人们各负其责,不紧不慢,笑闹扯谈,谁也不加以催促,说些半荤半素笑话,快快乐乐地干活,尽善尽美地堆成麦草垛,矗立于场院的一角。
   麦垛完工时,后勤女人们送来大白馒头,有时还会植上红枣,弄出花样。一盆凉拌菜,几瓶廉价烈酒,一串大鞭炮,热热闹闹,全队人大会餐。平时难得一见的大白馒头,对人们有很大的诱惑,鞭炮声中,半年的劳累化为乌有,所有的忧愁烦恼尽被喜悦冲淡,男人们大碗喝酒,抽起劣质的烟,年轻人则与嫂子们说笑打趣,惊得寻食公鸡乱飞。姑娘们躲到旁边的树荫下,吃饱后,喝着糖精凉开水,时儿陪上甜甜的笑,时儿暗暗畅想自己的未来。
   这时的农民最快乐,不管收成如何,一季的忙碌总算有了收获,心情得以放松,情绪得以悠闲。祖辈流传下的麦收净场小庆,是感恩天地,感谢祖先,感谢自己。不管麦子是否有仙气,起马自己有了修仙的梦,有了成仙的体验。
   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故乡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冬小麦依然是年年播种,而且面积更大,长势更好,产量更高,但收获季节,不再忙人、累人,也不再担心天不作美。每到麦熟,各种大型收割机,有组织、有计划地从南向北,追着夏风,追着麦熟一路收割,跨省越县,浩浩荡荡,千里麦田在强大的机械下,很快得以梳理,改变模样。农民各家种的几亩小麦,眨眼之间就装进口袋,送进仓中,因为不需要牲畜,各家也不缺少柴烧,那么多的秸秆就地放火燃烧,田野上到处黑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烟火味。旋耕机隆隆驶过,悠忽之间麦田再次改变模样,几天后又是一地青绿。有人风趣地说:世事就是一个圆圈,发展到今天又转回了古代的“刀耕火种”。
   燃烧秸秆带来了一个新问题,污染环境,危机大自然,幸亏国家及时制止。还青山绿水于人间,是万年大计,科技单位也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和发明出相应机械,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才是万能的,新时代,新农村,必然出现新的气象与规范。可惜没了过去的情趣,淡了丰收的欢庆与轻松心理。且不论好与不好,只是回想过去,深刻理解到劳动有苦也有乐,有酸也有甜。
   一场夏季透雨过后,田野又一片葱绿,更多的农作物,又组成彩色的田野,渲染着祖国大地,装点万里河山。
  

共 34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麦子是农民的符号,是乡村是符号,也是乡愁的符号。一望无际的麦田,是农民的盼望,是诗人的意境,是游子记忆中最明亮的色彩。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墨,通过季节的轮转为我们缓缓铺开一幅动态的画卷。春天里,麦田最先响应风的呼唤,用点点新绿妆点春色,响应农人的期盼。麦收时节,麦田用金黄召燕子、吸引麻雀,也为农人展示丰收的底色。离开土地后,麦子还能用饱满的麦粒为农人果腹、并换来一年的吃穿用度。脱粒后的麦秸,也能用特有的码放方式为生产队争光,帮小伙子们赢得外村姑娘的青睐。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代替了人工,人们不再需要披星戴月地跟老天抢时间,不再需要麦秸垛来充门面,也就没了千人抢收的热闹场面,没了麦垛成林的别样景致。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特色,怀旧与感念新生活并不矛盾。全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力荐文友共赏。【编辑:倦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倦鸟        2021-01-01 10:46:27
  我小时候家里也种麦子,我最喜欢吃的是没定浆的麦子,嚼起来甜甜的。如今村子里已经好多年不种麦子了,我也好多年没看到麦田。有一次在路边看到一株麦子,差点没认出来。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1 18:43:12
  城市框定了身心,钢筋水泥阻断了视野,每天匆忙地行走喧嚣中,好留恋农村的宁静,留恋炊烟暮归。现代时尚旅游,就是田野在召唤,山水入心情。老师辛苦,编按精彩,祝元旦快乐,新年笔丰。
2 楼        文友:梦姑        2021-01-01 22:07:55
  一篇麦子大论,惹得我从遥远的记忆复活,麦子的功劳不可磨灭,既养活了人又解了童年的馋,由于贫穷,很少吃白面,因此麦子成了座上客,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期盼着,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饱餐一顿。可我们还是没有忘记从耕种到拔苗再到抽穗再到碾场的艰辛过程。如今麦子成了最常吃的粮食,但是没有以前的味道清香了。以前磨面白面少,黑面多,现在相反了,很少吃一顿黑面补充营养。昨天刚好看见熟人发朋友圈在磨面,就厚着脸皮要了两碗黑面,今晚烙了烫面饼子,我们叫抖皮袄,味道真香,一会麦麸味。
3 楼        文友:梦姑        2021-01-01 22:08:45
  一篇麦子大论,惹得我从遥远的记忆复活,麦子的功劳不可磨灭,既养活了人又解了童年的馋,由于贫穷,很少吃白面,因此麦子成了座上客,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期盼着,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饱餐一顿。可我们还是没有忘记从耕种到拔苗再到抽穗再到碾场的艰辛过程。如今麦子成了最常吃的粮食,但是没有以前的味道清香了。以前磨面白面少,黑面多,现在相反了,很少吃一顿黑面补充营养。昨天刚好看见熟人发朋友圈在磨面,就厚着脸皮要了两碗黑面,今晚烙了烫面饼子,我们叫抖皮袄,味道真香,一股麦麸味。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2 07:51:28
  农风麦气,田野回肠。过不尽的岁月,变迁的记忆,经年老酒,回味幽香。感谢文友共鸣留玉,祝元旦快乐。
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1-02 03:12:36
  好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不由地想起了白居易的《观刈麦》。丰收给人的感觉真好,忙碌而有序的田野,宁静而流溢清响的村庄,让人感念这个时代的美好。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满满的正能量!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2 07:57:08
  农人的古风在一点一点地淡去,不是悲哀,但有惋惜,素描些许画面,珍藏一点记忆。岁月安好,人生有意义。谢谢来访,元旦快乐。
5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1-02 12:44:37
  火烧的麦子真的好香,那是童年最难忘记的味道之一,天马老师的文让我回忆起的,还有吃完火烧麦后小伙伴们用搓麦后脏脏的小黑手互抹花脸的搞笑模样,那些蔚蓝天空下涌动的金色麦浪是永远存留心底的美好印记。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2 15:48:19
  童年的记忆刻骨铭心,有些事情难以忘怀,一点勾引,即画面重现,回味无穷。谢谢老师留访,祝新年快乐。
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1-02 21:36:13
  好一片绿野“仙”麦,仿佛眼前麦浪滚滚。在这严冬里那一抹葱绿让人心为之一畅。清新俊逸的文字接地气,体现真实生活的万象,阐述民以食为天的正解。人间烟火味,最慰凡人心。问候老师新年顺遂!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2 22:12:56
  人间烟火,麦味飘香,绿野仙气,麦田瑞祥。谢老师驻足留玉,祝新年康顺。
7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1-01-05 13:29:34
  南方少见麦子,偶有种植,也是一小垄的模样。遍野的麦子,未曾见过,记得风吹麦浪的句子,大概是那样的场景,读了文章,仿佛望见了那片可爱的绿色。
回复7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5 18:30:01
  地理原因,黄河流域多是麦子,长江流域多是稻田,东北是大豆,玉米土豆高粱,小文能让朋友了解一点黄河,欣慰了。祝安
8 楼        文友:宁夏旅行者        2021-01-06 11:02:00
  天马老师的新作,写出了农人收获的喜悦,情感,乐趣,回味无穷。美文欣赏!赞!
   1
回复8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6 18:17:20
  谢谢鼓励,老师的光顾蓬荜生辉,期待笔健,祝安。
9 楼        文友:宁夏旅行者        2021-03-05 09:58:10
  这篇文章我读了五遍,真的是太美了!
回复9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3-05 11:33:34
  啊,谢谢朋友如此厚爱,敬香茶,祝大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